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嫁之田园贵夫-第4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手里的兵马没有他祖父的多,但胜在分散啊,还有许多距离京都并不遥远,现在还大张旗鼓的搞粮食,他要造反那是有条件的。

    老侯爷笑道:“看来就算你足不出户,镇国公那点家当都被你算明白了。”

    “行了,明天去唐家走一趟吧,也算侧面告诉皇上我们的态度。”

    在老侯爷眼中,如今的镇国公府如同走到刀尖上,一个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还是少招惹为妙。

    是以,庄喜乐在第二日早上只带着小嘉惠就出门了,不是她偏心,实在是奶孩子极为不方便。

    眼下虽已入了秋,但也是秋风微拂,艳阳高照,街上人来人往,人声鼎沸。

    小嘉惠躺在的她娘亲的怀里睁着眼睛四处的看着,一副对所有事情都很好奇的小模样,惹的庄喜乐不停的给她说话,可惜,小嘉惠太小,连基本的‘咿咿呀呀’都还做不到,只能在高兴的时候咧嘴笑。

    平玉笑眯眯的在一旁看着,“主子,小县主长的很像姑爷啊,尤其是眉眼,特别像。”

    庄喜乐喜滋滋的说道:“我也觉得,看样子小嘉惠长大后绝对是个美人,我那些好看的料子和首饰总算是能派上用场了。”

    小嘉惠的出生满足了她的愿望,现在就眼巴巴的盘着小嘉惠赶紧的长大,要给她做多多的漂亮衣裳,带最好看的首饰。

    一个时辰过后,马车到了文山镇,这里就是鸿略书院所在的地方,据说原来这里只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山头,鸿略书院名声渐涨后求学的学子慕名而来,久而久之这里就汇集成了一个小镇,这镇里所有的一切都和这座学院有关。

 第881章 听说您有叛国造反之意

    文山镇不似寻常的城镇那样人声鼎沸,多了一丝幽静。

    洪渡成亲,秦飞仙有孕,如今负责给庄喜乐赶车的人是魏田,魏田很顺利的就打听到了唐家所在的地方,一炷香的功夫也就到了。

    不消片刻,唐夫人和庄云灵就迎了出来,庄喜乐当即笑道:“唐伯母,冒昧来访,今日打扰了。”

    “不打扰,不打扰,喜乐郡主这样的稀客平日也是请都请不来的。”

    唐夫人已经听儿媳妇说了庄喜乐要来的事,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这位便是嘉惠县主?”

    见庄喜乐还抱着一个穿粉衣裳的孩子,唐夫人稀罕的上前,“当真是长的玉雪可爱。”

    “夫人抱抱?”

    说着庄喜乐就将小嘉惠送到了唐夫人的怀里,“夫人抱抱她,也让她沾染一些书卷的味道,说不定以后就成才女了。”

    唐夫人赶忙小心接过,软软小小的孩子让她的心一下子就软了下来,目光不由的朝庄云翡的肚子瞥了一眼。

    这一眼被庄喜乐捕捉到,算起来她二姐姐才嫁过来两个多月,不急的。

    唐夫人的目光朝门外看了一眼,“另外两位公子没来?”

    庄喜乐笑道:“小嘉惠是我亲自奶的,只能走到哪里都带着她,那两个小子的可不像小嘉惠这么老实,留他们在府中配他们曾祖父。”

    老侯爷现在是一天见不着曾孙孙就睡不着用不香的,得要有曾孙孙的陪伴才行。

    唐夫人有些诧异,没想到庄喜乐这样身份的人还会亲自奶孩子,颇为感慨的说道:“自己奶好,这样孩子也和你亲近。”

    “快别站在这里说话了,快进屋。”

    庄喜乐笑眯眯的跟着走,目光四下的打量了一圈,唐家这处新的宅子比原来的那处大了三倍不止,宽绰敞亮,院中的花草也打理的很是精心,和京都那处宅院相同的时候,走进来就能感受到一股子书卷的气息。

    果真是文人大儒的住所啊。

    “这宅子雅致幽静,不由的就让人心里安静起来,看来我以后得要时常带着孩子来沾一沾的这书卷味。”

    庄喜乐这么一说唐夫人也跟着笑了,环顾四周一脸感慨,“是比原来的大了许多,这文山镇也幽静,没事种花弄草倒也算是惬意,难得的是这里古树参天,夏日凉爽。”

    “就是蚊虫要比京都多一些。”

    闻此,庄喜乐都心动了,“确实是个好地方。”准备回头就在这里弄一座宅子。

    几人坐着谈天说地,好似没一会儿就到了午饭的时间,小嘉惠也饿了,瘪着小嘴委委屈屈的啜着自己的小手指,直到被庄喜乐抱到了怀里顿时就着急起来,不停的往怀里拱。

    喂过孩子庄喜乐才跟着一块儿用午饭,这个时候一直在书房的唐老先生也出来了,见了庄喜乐的脸上有了一丝笑意,“这回是来走亲戚的?”

    “自然是的,不过重点还是来拜访唐祖父的,老先生最近可好?”

    “老夫甚好。”

    唐来先生说了有这句话后便坐下举筷,直到用晚饭也再没有多说一句话。

    用过饭后看着已经在关嬷嬷怀里睡着的小嘉惠,庄喜乐的笑眯眯的走到唐老先生跟前,“唐祖父,可否书房一谈?”

    唐老先生点了头,转身朝着书房去了,庄喜乐给了庄云翡一个让她放心的眼神后跟了上去。

    到了书房坐下,唐老先生给自己斟了一杯茶水,送到嘴边押了一口,才道:“你到老夫何事?”

    庄喜乐看着他,“听闻唐祖父有了叛国造反之心,又因为庄府和唐家现在是姻亲,我放心不下,特意来看看。”

    叛国造反之心?

    唐老先生放下茶杯,眼中浮现怒气,“喜乐郡主,老夫何曾有了这样之心?”

    庄喜乐伸手自己给自己斟了一杯茶,嘴上慢条斯理的说道:“皇上在此开设农学,想请先生从旁协助,现在先生愤而拒之,若是寻常人也只是抗旨不准而已,落在先生头上和叛国造反有何不同?”

    庄喜乐抬起头,迎上了唐老先生的目光,“老先生是当世大儒,天下学子的楷模,您带头抗旨,天下学子有样学样,往后可能也就觉得皇上说话和放屁没什么区别?”

    “唐祖父,说句不好听的话,那些自诩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学子,有一多半又蠢且毒,还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这个头您开不得。”

    庄喜乐的话说的非常直白,论学问十个她都比不过唐老先生,但论对局势的了解以及对皇帝的了解,唐老先生也不敢说就比她强。

    唐老先生问道:“今日是皇帝让你来的?”

    庄喜乐笑了,“国家大事皇上怎么会让我一个女子插手,我为我二姐姐,为庄府而来。”

    “朝中的局势不知道唐老先生了解多少,如今的平顺来的并不容易,不管汪姑娘要做什么,国安学院要做什么,甚至镇国公要做什么,我都不关心,我求的是一大家子康健平顺。”

    唐老先生和庄喜乐的印象其实不错,评价颇高,但那也只认为她是一个的聪慧些的姑娘,自然也没想过会从她的嘴里听到这样的一番话。

    “喜乐郡主,在你眼中国安学院可对朝廷有妨碍?”

    庄喜乐摇头,坦然的说道:“或许正是因为看到了农学院的好处,皇上才会有了在这里筹备农学院的想法。”

    “就像我祖父手里有座武学院,皇上也有意在京都开设武学院一样,这教书育人难道不是要百花齐放才好?”

    “所以唐祖父,您是不希望大厉有第二座农学院,还是不喜欢仅仅是觉得汪姑娘吃了亏?”

    “应该是第二种吧?”

    唐老先生认真的看着庄喜乐,心里颇为感慨又五味杂陈,低头端起了茶盏,还没送到嘴边又放了下来。

    庄喜乐淡淡一笑,“前几日我见过汪姑娘一眼,哦,不,应该是荣襄县主,这是她种田有功皇上恩赏下来的尊荣。”

    “唐祖父,我说皇上是明君,你也认可吧?”

 第882章 若老夫执意如此

    “唐祖父,我说皇上是明君,您也认可吧?”

    庄喜乐这一问,唐老先生当即就点了头,“皇上为政勤勉,对有功之人恩赏有加,清明公证。”

    对比于之前的嘉隆帝,现在的皇上的可以说的上难得一见的明君,这一点被无数人认同,唐老先生也不例外。

    “荣襄县主是您的徒孙,您心疼她辛劳,心疼她的不易可以理解。”庄喜乐话锋一转,“但荣襄县主就是大厉在耕种一事上最为精通之人?”

    “我曾看过荣襄县主送上来的札记,也曾看过雷副山长所书的农学书册,实话实话,差距甚大。”

    庄喜乐拿出雷万生所书的《雷生万物》放到了唐老先生的跟前,“此书是我誊抄的,里面详细记载了耕种之要点,增产之要点,甚为细致。”

    “雷家兄弟曾经所在县依照书中的法子连年丰收,书中记录之法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而荣襄县主所长,只怕是她能辨别新种并且得知其耕种之法。”

    这一点庄喜乐的觉得甚为神奇,君元识给她的消息里,那位荣襄县主早前生活在京都,只能说念过几天书,识得几个字。

    跟着她爹回乡后跟着人种过地,奇的是她突然之间就比那些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到的老人更为精通农事,且极为擅长辨别新种,哪怕那些种子之前谁也没有见过。

    而且她的先生原来也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教书先生,对耕种一事同样不太了解。

    这算是天赋异禀,无师自通?

    唐老先生翻看着到手的书,只两眼就被书中所书给惊讶到了,雷万生本就学富五车,又当了多年的教谕,他的文采自然是毋庸置疑,最关键的是所书写的东西让他颇为震动。

    话说到这里庄喜乐也就停了下来,现在就看唐来先生如何考虑了。

    许是书中的内容太过吸引人,唐老先生看的专注,眼睛也一直没有从树上移开过,半柱香后庄喜乐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伸手直接将书册拿了过来。

    “唐祖父,您现在可是国安学院的先生,这书册可是雷副山长的东西,您不合适看的太多。”

    “你这丫头,小气。”

    唐老先生急了,读书人哪里有不喜欢看书的,难得看到这么一本好书,这丫头就让他看了一个开头。

    庄喜乐将书收好,“人家雷副山长还指着这些本事将农学院给立起来,那也大方不起来啊。”

    唐老先生伸手去端茶,摸到茶盏又气呼呼的收回了手,没好气的看着庄喜乐,“说了这么多不就是因为老夫的徒孙和镇国公府有些关系,你怕惹祸上身!”

    “不是有些关系。”庄喜乐纠正了他的说辞,“眼看着就是一家人了。”

    “您老人家虽然没在朝中,但对朝中的局势应该有所了解,兵强马壮的将领最好还是不要沾染粮食这种立国之本为好。”

    镇国公和皇帝相识于微末,从龙之功最盛,皇上登记之后他的权势发展的最快,或许他没有异心,也是一身的忠骨,但他权势扩展太快,沾染粮食又沾染学院,眼下国安学院不仅不能给镇国公府加持,说是催命符也不为过的。

    唐老先生不说话了,他虽对朝局了解不多,但凭借庄喜乐的只言片语也能猜测一二。

    半晌后问道:“若是老夫执意如此,你当如何?”

    庄喜乐问道:“执意如此?是说去国安学院任教还是站在镇国公一边?”

    “有区别?”

    “当然。”庄喜乐嘴角一抹浅笑,“若是国安学院,那能说您老人家倾注了心血,如今学院正是要紧的时候,你不忍放手不管。”

    “皇上通情达理,一定能理解您的心意。”

    “若是站在镇国公一边,那么。。。。。。”庄喜乐迎上唐老先生的目光,一字一句的说道:“我庄氏一族世代忠诚,从不违背圣意,唐祖父若因其徒孙执意靠向镇国公府,我会提议让庄府和唐家绝义,接我二姐回府另嫁。”

    一个西康郡王府已经够危险了,再来一个镇国公府,皇上不会再有那么高的容忍度,若是真有一日,她二姐会受到牵连,或许还会牵连到庄府。

    她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当她没事就进宫去拍皇帝拍马屁很容易吗?

    她都拍两任皇帝的马屁了,还给现任皇帝行贿,很不容易的好不好?

    唐老先生眼神微凝,好似没想到庄喜乐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危言耸听!”

    庄喜乐也不气恼,“是不是危言耸听您心里明白。”

    她话头一转说起了新的农学院,“新的农学院依托鸿略书院筹建,授课的先生皆是曾经的一方大员,他们精于农事,通晓官场,皇上命户部全力协助,现在是要什么有什么,还未招生已经有无数的学子在打听,茶楼酒肆也多有议论,无论哪一点的优势都强于国安学院。”

    “而这一切只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