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拍着她的手,“给哀家说说你与齐王在扬州的事。不必想太多,哀家让你说,你说就是了。”
万瑾澜看着太后鬓边的白发,看着她眼角的皱纹,听到她的声音,感受到了她对萧沣的感情。
她思索着说道:“臣女与齐王在扬州其实也没见过几面。”
当然,她说的是假话。至于为什么,先前皇后的话让她警惕,她自然要些。
“齐王殿下光风霁月,从前对待臣女总是不苟言笑。臣女能和齐王说上话,还是得益于广陵王送予齐王的那只胖嘟嘟的小狗崽,臣女喜欢狗,便厚着脸皮登门…”
“后来他忙,便将点点托给臣女照顾…”
万瑾澜的话基本上都围绕着点点展开,太后听的眉宇之间都是舒缓的笑意。
“待殿下将点点带回来,太后娘娘便知道点点有多胖了,它眼上的两点黄,看着如有四只眼一样…”
听完万瑾澜的话,太后算是放了心。
若不是喜欢,他怎么会提出求娶?
太后心中叹气,她与齐王之间并不亲近,自那年她将他落在了京都,她们母子之间的裂痕,好似就永远无法修复了。
午膳万瑾澜是在慈安宫中用的,没有了皇后皇帝,这顿膳用的虽然拘谨,但也算舒坦。
“去贵妃宫中吧,安阳还总在哀家面前提起你,哀家乏了,你先退下吧。”
万瑾澜见太后面有倦色,从善如流的行了礼后退了出去。
待随着宫人到了永福宫,她整个人才算是真正轻松下来。
这宫里,真是来一次不想来第二次。
安阳听闻万瑾澜进宫,确实已经等了一上午了,她还听闻了万瑾澜和齐王叔的事,真是抓心挠肝的想知道内情,万瑾澜一来,她便将人抓着问东问西。
“以后本公主岂不是还要叫你一声婶婶?真是想不到啊。”
安阳公主一脸不可置信时,万贵妃宫里的大宫女来了后说道:“万姑娘,娘娘要见你。”
安阳公主也跟了去,万贵妃见状,也没说什么,不过还是将宫人都打发了出去。
“母妃你这是要说什么,还神神秘秘的。”安阳的兴奋已经要压不住了。
万贵妃睨她一眼,“我要说的,是太后和齐王的关系。”
“众所周知,齐王是太后所出,年岁与陛下相差二十余载,陛下与齐王是亲兄弟,我们这些在宫中久的都知晓,其实太后娘娘和齐王并不亲近。”
万瑾澜听的仔细,她总觉得哪里有古怪,今日圣上问他的问题,还有太后对圣上的态度,好像藏着莫大的深意。
“母妃你能不能说快些。”听不到重点的安阳是抓耳挠腮的难受。
“从前陛下还是王爷时,在登基的三年前,太后娘娘被迫和陛下远遁潭州,齐王被留在了京都。”
这其中还有不少秘闻,比如先皇后曾经为陛下挡过毒箭,身体受了损伤,先皇后的娘家在陛下起复得势后难免趾高气昂,最后,先皇后的娘家被圣上杀的片甲不留。
比如当今皇后,曾经只是陛下王府后院中的侧妃,与太后和陛下共患难过,后来才能被封为皇后。
万贵妃是在陛下和太后回到京都后为巩固军中势力才进的王府,这些年陆陆续续的知道了过去发生的事。
在宫中啊,知道太少的人,指不定就什么时候犯了上位者的忌讳,知道太多的人,想得太多,夜里也难免会睡不安稳。能不能生存的好,就得看智慧了。
“齐王当年年幼,被遗留在全是豺狼的京都,那日子可想而知。”万贵妃感慨。
万瑾澜声音超小的说:“我觉得,陛下齐王的关系好似也没有传闻中的那么好,还有太后娘娘与陛下,也没那么亲厚。”
今日慈安宫中气氛古怪,圣上的态度最让她纳闷,她又不傻,察觉出些许异样才是正常吧。
万贵妃摇摇头,“这几年太后和陛下之间的关系是有几分微妙,我一时半刻也看不出什么所以然。出了永福宫,便将这些话都烂在肚子里。”
不光万瑾澜疑惑,万贵妃也是疑惑的,陛下今日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恕她直言,陛下今日有抹黑齐王的意图,好似,他不希望这桩婚事能成。
万瑾澜小鸡啄米似的点头表示知晓了。她又不傻,才不会往外说呢。
万贵妃今日说这些,也是想提点提点自家侄女,日后若是与齐王成了亲,在夫君和婆母之间,如何相处也该有个章程,拿捏着分寸。
万瑾澜出宫时都已经申时了,到了宫门口,上了自家的马车,拐进巷子里时,马车突然停了下来。
车夫马六说道:“姑娘,有人拦路。”
掀开车帘,见是萧铮,她怀疑这人是不是报上次的仇来的。
萧铮比起去岁,看起来消瘦了不少,面部的棱角更加分明。
“我有话要问。”他开门见山的上前,到了她车窗前。
“你说。”
萧铮声音压低,“萧明依是不是已经被嫁去了幽州。”
万瑾澜一顿,实话实说,“据我所知,是的。”
萧铮问完后也不停留,很快消失在了巷子里。
万瑾澜今日听安阳公主说了,广陵王在进京的路上就病了,感染了风寒,断断续续的到了现在还没好,但凡天气反复,他的病情也反复。
太医去看过,确实很严重,不过几个月,广陵王连榻都下不了了。
第46章 扬眉吐气
关于这次进宫,老夫人是非常在意的。
万瑾澜一回府,便直接去了锦春堂。
老夫人细细问了入宫后的情况,万瑾澜一一回答。
翌日,宫中连发两道圣旨,一道是给镇国公府的,一道发往了端王府。
传旨的公公来时,公府众人才用过早膳。
“皇太后懿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镇国公之女万瑾澜秀外慧中,品貌出众,温良敦厚,太后闻之甚悦,今齐王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
值万瑾澜待字闺中,与齐王堪称天造地设,为成佳人之美,特将汝许配齐王为王妃。
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共同操办,择良辰完婚。
钦此。”
宣旨的公公面部带笑,“万姑娘,接旨吧。”
万瑾澜接旨后,公府所有人也都起身。
“公公跑这一趟也辛苦了,不若在府中喝点茶。”
沈卿着翠文姑姑给了宣旨的公公一个荷包。
公公笑眯眯的接下了,“喝茶就免了,太后那还需要咱家,咱家还得回宫。待齐王殿下与万姑娘成婚时,咱家可得来讨杯喜酒喝。”
沈卿笑道:“这是一定。”
“太后娘娘喜欢万家姑娘,特赏赐玉如意一柄,头面三套,锦缎二十匹,温泉庄子一个。”
公公身后的小太监们将端着的用红布盖着的木盘交给公府的下人。
待人走后,万瑾澜拿起温泉庄子的地契看了看,竟然在皇城北边呢,看样子是离北宫不远。
二夫人林氏心中酸溜溜的,觉得沈氏真是好命。
明明出身商户,却嫁入公府做长媳。
生的两儿一女,儿子争气就算了,女儿的婚事,这满府都没有比齐王更好的了。
万秋雨恍恍惚惚的。
这两日她向赵姨娘打听了,知晓了去岁万瑾澜在华严寺周围掉下山崖的事。
她心中庆幸,那封信送的及时,不然,现在万瑾澜也不会和齐王扯上关系。
万秋雨现在有些幸灾乐祸,因为万瑾澜注定要做寡妇了。
万瑾澜随意一瞥,就见万秋雨正看着她微笑,那眼神奇奇怪怪的,她微微皱眉。
万秋雨上前无比诚恳的说道:“恭喜三妹妹了。”
公府气氛还算和乐,皇后的娘家王家,王明慧在接到圣旨时面色却说不上好。
王家自是全力支持皇后所出的安王,皇后也和王家通过了气,将王明慧嫁予端王,只是为了占住他王妃的位置,避免端王得到妻族的助力。
王家全家都知道为什么,王明慧自然也知道。作为被舍弃的那个,她能开心的了?
不说王明慧,这桩婚事的另一位当事人,萧明环也是不怎么高兴的。
他为自己的婚事筹谋,先是看中了万瑾澜,结果万瑾澜被赐婚给了齐王;后看中了武宁侯府的嫡女宋韵,宋韵被赐婚给了六皇子,他徒劳一场,为他人做了嫁衣。
如今,这皇后的侄女,听起来是不错,但对他,完完全全是一点用都没有!而且,王明慧的名声还有瑕。
萧明环捏紧了拳头。
万贵妃如今与他并不亲近,这也让他非常上火。
山不来就他,他便去就山。无论内里如何,他与公府的关系,在外人面前,得是紧密的。
自从赐婚圣旨下后,万瑾澜的心安定了不少。
比起京都其他世家子弟,齐王位高,相貌俊朗,在宫外有王府,不用和婆母同住,府内也没有其他长辈,这样的夫婿,从各方面来说,她都是很中意的。
如今亲事已定,她再也不用想祖母会给她定下什么样的亲事了。
又过了小半月,到了殿试的日子。
饶是万知景这么心大的人,在殿试前一晚近乎一晚紧张的没睡。
对于万瑾澜来说,她不过和祖父下了两盘棋的功夫,还没到用午膳的时候呢,万知景就从宫里回来了。
万知景还一副魂游天外的样子,感觉走路都打飘呢。
老国公拿起长矛就刺了过去。
万知景“嗷”了一声,气愤的喊道:“祖父!”
老国公中气十足,“来陪老夫打一场。”
万知景心中叫苦,他哪是祖父的对手。
待结束后,万知景累的哼哧哼哧的,不过先前忐忑的心也消失了。
“兄长,你自我感觉如何啊?”万瑾澜问。
她的好姐妹方碧渠的兄长方修可是连中三元,也是此次状元郎的热门人选。
安阳还说,贵妃姑母都着人打听起了方修。
自古以来,榜下捉婿的可不算少。
方御史是言官,还是言官中人嫌狗憎的翘楚,曾经的方修婚事说的可不算顺利,自他连中三元后,方家的门槛都变的香了起来。
万贵妃也打听了方修,不过露了些苗头,安阳公主听到了动静,还偷偷出宫去见过方修,见方修容貌“敦厚”,看起来是个木讷的,那心啊,就死了一半。
万知景抹了一把额上的汗,从宫中出来后噗通噗通的心跳也缓了下来。
“应该,还行吧。”万知景没将话说的太满,但关键是他真的自我感觉太好了,所以今个回来的时候脚步还发飘,也没个真实感。
过了两日,便到了放榜的日子。
当日万瑾澜和万瑾玉早早的一起坐着马车出了门,本以为来的很早了,却根本就挤不进张贴榜单的地方,这里说句人山人海都不为过。
好在两人早有准备,在望江楼定了个雅间,立在三楼的窗前,正巧可以看见状元和高中的进士们游街的场景。
万知景的小厮早早的就去承天门的宫墙前等着了,待榜单一贴出来,就见一甲的第三行,正是他们少爷的名字。
小厮鞋都被挤掉了一只,嘴却咧到了耳后跟,一路激动的说“中了,中了,探花郎,我们少爷是探花郎!”
万瑾澜在外围留的有仆人,待收到消息传到望江楼时,万瑾澜和万瑾玉高兴的抱成了一团。
万瑾澜没想到啊,她兄长这么争气,比乡试会试的名次还好。
镇国公府内,老夫人差点喜极而泣。
公府是将门,但太平年间,文人的地位总比武将高,老夫人生了三个儿子,只有老三有点读书的天赋,却也没在科举上有什么建树,就连入仕,还是靠着门荫,未来前程么,也是一眼就能看到头。
家中孙辈,二房林氏的嫡长子不错,虽是三甲吊车尾的进士,但好歹也是正儿八经科举考上的。
现在,终于又出了一个让她扬眉吐气的孙子。
老夫人这心啊,可真是欣慰的都快飞起来了。
要不是她上了年岁,今日也非得去看状元游街呢。
第47章 拦路
金殿传胪唱名后,皇帝钦点了状元、榜眼、探花,按照惯例,皇帝赐了一甲高头大马、夸官游街之荣。
状元方修带领众进士拜谢天子后,头戴金花乌纱帽,穿上赏赐的大红袍,骑上了胸前挂着大红花的高头大马,出了宫门。
状元、榜眼和探花都有骑马的殊荣,二甲的进士和三甲的同进士们甭提多羡慕了,他们就只有走路的份,不过即便如此,今日也依旧是光宗耀祖的好日子。
万瑾澜和万瑾玉在望江楼的窗前都没等多久,便见着乌泱泱的人群从街道那头行至这边。
索性京都的道路修的都宽敞,不然可容不下一路跟来看热闹的百姓。
万瑾澜眼尖的看到了万知景。
今日的兄长,正经的穿着红色的袍子,坐在高头大马上,手捧钦点圣诏,面色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