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人很满意,秦人也很满意,至于楚王满不满意,似乎没有人在乎?
。。。。。。
秦王四十二年的栎阳是个丰收年,扩散到整个秦国也不差。
这一年秋天,整个秦国都陷入了大丰收的喜悦海洋里,这是秦国立国以来,多少年都没有的家家仓廪实的好日子了。
经过两三年的发展,秦国的牛羊猪狗禽等牲畜数量开始了一次大规模的爆发,但显然,以秦国目前的人力和土地承受不了这样大规模爆发的体量,这无疑给了秦王和相邦范雎一个甜蜜的烦恼,他们可是有生之来头一遭,觉着自己手里的财富太多了。
秦鱼:这有什么好烦恼的,太多了,那就吃掉好了。
肉和油脂吃掉,毛洗了做毛刷、布料、填充物,皮拿去做铠甲,质量上好的小羊皮还能做成羊皮纸,牛皮也可以做成鞋子、靴子、革带,筋骨鞣制好了拿去做弓箭,牛骨头还可以入药,如今香料品种多了,秦国又不缺盐矿,牲畜的下水也能卤了做成美味加菜,最最重要的是,秦鱼自己规划已久的肥皂厂,终于可以开张了。
自从北地郡发现了碱矿,秦国的羊毛产业就急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污水处理成了头等大事。
羊毛表面的脏污尘土洗掉之后,最有价值的,是羊毛脂,若是将羊毛脂提取出来,护理铁质、铜制铠甲刀剑等器物的养护油就有
了,关键是如何将这些羊毛脂给萃取出来。
如何萃取羊毛脂,秦鱼倒是有些印象的,那就是用苯萃取,可巧了,炼焦得到的煤焦油,不同温度下蒸馏出来的物质是不一样的,但他记得,蒸馏第一步,得到的就是粗苯。
秦鱼给煤室下令,让他们研究如何用苯将羊毛脂给萃取出来,这几年,苯不知道用废了多少,倒也成果斐然,羊毛脂给成功萃取出来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将萃取率给提高上来。
先期的羊毛脂,主要用在养护兵器和铠甲上,羊毛脂的产量上来之后,用途就多种多样起来。
比如将羊毛脂和冻伤药材混合,能制作出冻伤药膏,将羊毛脂和碱进行皂化反应,能得到羊脂皂和甘油。
将羊毛脂、甘油和滑石粉等香料混合,可以做出保湿面霜,与蜜蜡混合,可以做出无色唇膏,再加上胭脂虫、花粉、精油等物,可以做出非常润泽的胭脂和唇脂。
大胆创新一点,防晒霜、粉底膏、不同颜色的唇膏、彩妆、沐浴油、沐浴皂等现代用的防护、洗护等日化产品,也不是做不出来?
做是当然做出来了,但秦鱼是没有心力和人力去研发这些的,他都是提供原材料和想法,让秦大母、白露等贵族以及秦王的私府工匠这些有大把时间和闲钱的人去做,结合他们自己家的私藏养生和美颜方子,自己做来自己用,以及在小范围内传播,当然,做出来的时候,秦鱼这里有优先购买方子的权利。
啥?不卖?
不卖就不卖吧,你不卖我方子,我也不给你提供羊毛脂等原材料,你用完手里的那些,就眼巴巴的看别人用吧。
毕竟,羊毛脂就这么些,除了用在兵械和制作冻伤膏上,能分出来搞奢侈品的,已经所剩无几了。
好在,研发这些方子的贵族,都有意跟秦鱼交好,秦鱼手指缝里漏给他们一些发财的门路,方子的钱也就赚回来了。
秦鱼拿着手里已经趋向于成熟的彩妆方子,专门成立了一个小作坊。作坊真的很小,阿姊娇娇作为主要负责人,丘嫂白露作为销售经理,带着十几个妇人女郎,将秦鱼分给她们有限的羊毛脂和甘油,专门按照方子生产高端护肤品、化妆品、香水、香丸,然后卖给大贵族们。
作坊虽
然小,但着实是一个非常可观的吸金兽,这样一个小作坊,已经跟秦鱼重点发展的羊毛纺织业和陶瓷、琉璃产业并列为栎阳最赚钱的产业之一了。
为了能从贵族手中吸金支撑栎阳基层建设和工业、农业发展,秦鱼暂时砍掉了更平民化的肥皂产业。
如今秦国的牲畜数量大涨,煤室的炼焦工作一直没有停下来过,苯的产量是足够的,现在,油脂的供应也提上来了,碱矿也有了,皂厂也应该提上日程了。
说到油脂供应,其实,制作肥皂,并不需要多么高质量的油脂。无论是宰杀牲畜时洗掉的油脂,还是从内脏、板油中过滤出来的油脂,都可以用苯萃取出来,再和碱反应生产出肥皂和甘油来。
有了大量甘油,基本的护肤品,就可以走入寻常百姓家了。
除了用动物油脂制作肥皂,随着油菜种植的推广,菜籽油逐渐进入秦国市场,端上了百姓家的餐桌,豆油的榨取也日渐成熟,要说秦国的每一个乡里都有榨取豆油的作坊或许夸张了,但在栎阳、咸阳周遭的大一点的县、乡、里,若是没有一座榨油作坊供百姓们自由榨取豆油,乡官里吏可是要被问责的。
牛羊猪等动物油、豆油、菜籽油,成了如今秦国百姓灶间必备的三种油脂之一,家里就是再穷,这三种油,总有一种是你能吃的起、吃得上的吧?
秦鱼现在已经可以做到,在秦国的土地上,绝对不会发生,你拿着钱走在街市上,却很难买到油脂的情况。
人们吃的油脂丰富了,能用来做其他事情的就有余了,所以,思量再三,秦鱼觉着,秦国全面发展洗化产业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给有钱人、给贵族用有什么用?只有百姓们都能用的起便宜的肥皂,让百姓们习惯用肥皂等清洁剂洗涤脏污,保持卫生与清洁,才是真正的革新。
但是,有一个一直存在,而且日趋严重的事实摆在秦鱼的案头,那就是:人真的太少了。
完全不够用啊。
从秦鱼开始做栎阳令开始,满打满算只有四个年头,在四年里,以一个城市为基点,将偌大一个国家盘活,并且让百姓过上富足的日子,并且兵强马壮,是不是太过异想天开了?
你怕不是在吹牛吧,要不就是浮夸风严重,脱离
了人民群众,太不实事求是了。
但事实就是如此,秦鱼还真就在短时间内给做成了。
为什么?
归根结底,还是秦国的人口基数太小了,秦国人少地广,秦国的百姓,真的是太好满足了。
而且,秦鱼的基本盘,是放眼其他六国的,他以奇巧奢物从地大物博的中原榨取粮草矿产等基础物资供养一个秦国,要是这样秦国都富不起来,秦鱼只能承认是自己无能。
纺织业需要人、屠宰业需要人、冶炼矿石需要人、修建水利需要人、修路需要人、建造厂房需要人。。。。。。
处处都要人,偏秦鱼为了保证农耕需求,只能在农闲的招人干活。
人啊,要是现在给他一个百万之众,都不需要全部都是青壮,妇孺也可以啊,百万妇孺他都能给安排的明明白白。
如何短时间内获得足够的人口,投入到秦国的生产创造中去,秦鱼特地去找白起谈话。
“武安君,咱在战场上,能不能稍微改变一点策略,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到俘虏敌人的有生力量?”
白起:“。。。。。。比如?”
秦鱼:“比如将俘虏送回国内去修路啊,修堤坝啊,再不济,送去采矿可是可以的。”
白起:“俘虏也是要吃饭的。”吃的还不少。
秦鱼:“从长远来看,他们创造的经济价值,可比直接杀了他们划算多了,粮草方面,我来想法子。”
白起答应的很痛快:“好,就听你的。”
秦鱼:。。。。。。我怎么觉着,你就在等我这句话呢?
白起:谁喜欢杀人?又不是天生的恶人。
在攻取韩国的少曲和高平两地之前,白起确实给手下部将下令,俘虏一些韩人回来。
等少曲和高平攻打下来之后,韩地的俘虏也确实送了一部分到秦国,但是,并不是太多。
因为这两地都是在太行山脚下,秦国跟韩国要打仗了,这两地的百姓也不是傻的,早就跑进太行山里躲避战乱去了,等韩军看秦军势不可挡,韩军就会溃散四逃,除了当场杀死的,压根抓不到多少。
能抓到的俘虏,都是一些受伤的军卒和留下来跑不动的老弱,部将想着
自己毕竟答应过将军要俘虏一些韩人的的,本着不能失信的原则,就让换防的秦军顺路,把这些韩国老弱给送回秦国腹地了。
秦鱼:行吧,老弱也行啊。老人能知事,小孩能长大,养大之后,那可就是现成的秦人了。
秦王四十二年,秦人攻打下少曲和高平两地就收兵了,甚至带走了在怀地和邢丘两地的大部分驻兵。
韩魏两国原本揪着的心顿时放了下来,以为秦国放弃攻打韩国或者魏国了。
但显然,韩魏两国放心的太早了。
在秦王四十三年的春天,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秦国的武安君白起,亲自带兵闪电般的攻打下了与秦国土地犬牙交错的韩国陉城等九座城池。
陉城之战,秦军总共击杀韩军万余众,俘虏四万军卒,迁韩地百姓万户进入秦国腹地。
这是一场压倒性的胜利,秦军卒的刀快的让韩军胆寒,秦军的骑兵将他们团团包围起来,他们就是包围圈中待宰的羔羊。
战争结束的比想象中的更快。
白起果然做到了他跟秦鱼所承诺的,除了一开始杀死的韩国军卒,其他的四万韩国军卒,都成了俘虏。
白起果然改变了以往的作战方式。若是以前,这四万兵卒,只有死亡一个下场,但现在,白起将他们俘虏了,与韩地的百姓们一起,登记在册,有的送往河东郡,有的进入秦国腹地,有的送到了南郡。
秦国的大地上,春耕正浓,正需要大量的人手。
白起选在开春的时候出兵,是有他的考量的。!
第108章 分人
秦国现在的开疆拓土的方针是;打下一块土地,就消化一块土地,等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开始遵照秦法生活;在秦国的指导下耕种土地,并且按时缴纳赋税;也没有反叛的情况发生;那这块土地;基本上已经可以算是秦地了。
白起闪电般的攻下陉地九城,为了不耽误秦国春耕,又火速的将这九城的百姓和兵卒分别迁往秦国其他地区,不说能不能赶的上秦国的春耕吧;至少这九城土地上的春耕;是没人进行了。
这样不行;这九城;已经是秦国的土地了;秦国不能允许有荒芜的土地存在。
这九城原本就跟河东郡毗邻;现在攻打下来;自然要被划到了河东郡之内。
河东郡的郡守;正是栎阳县上一任的县令;秦家的亲家姚与郭。
姚与郭来到河东郡任郡守已经五年了;五年来;他兢兢业业的做着郡守,一刻也不敢松懈,原本他以为自己会孤军奋战很久;天可怜见,他刚上任才一年呢,栎阳竟发生一起偷盗大案;将栎阳三分之二的本地贵族势力都给牵连了,案件了结之后,该杀头的,自然已经魂归九泉了,没杀头的,就沦为隶臣妾,全部给发往了河东郡。
姚郡守:。。。。。。可真巧啊,都是老朋友呢。告别筵席才结束多久?这下又见面了哈。。。。。。
不管怎么说,姚郡守见到昔日的熟面孔,是既感慨又。。。欣慰的。
感慨世事无常,欣慰。。。他在河东郡,终于不是孤军奋战了。
河东郡向来是战乱交锋地。
魏国就不说了,这块原本就是魏国的土地,现在被秦国打下来,其间自然少不了征战。就说六国合纵攻秦吧,要想过函谷关,不是沿着大河的南岸行军,就是沿着大河的北岸行军,但总归,河东这块地,都是要路过的。
所以,河东郡看着地盘挺大,土地也算肥沃,但是吧,这里的百姓特别狡猾,民风特别彪悍,要治理起来,并不是一件易事。
姚郡守发现,这里的百姓们都可会跑了,一闹不和,就往深山老林里跑,人家跑惯了,有经验,但你一个新来的,连跟人家玩猫捉老鼠的游戏都不够格。
还是那句话,下面的人不驯服,你这个郡守,就
得干瞪眼,被架空,就在眼前了。
姚郡守从栎阳和家中带来的那点子人手也就够护卫他自己和家眷的了,至于做其他的,不能够。
这下好了,有了这些新沦为隶臣妾的熟人,姚郡守瞬间有如得了左膀右臂,快刀斩乱麻的迅速将河东郡给震慑住,然后按部就班的推行新的政策,治理百姓。
都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原本栎阳本地的贵族豪强势力离了栎阳,该是零落他方的,但柳暗花明,他们在河东郡又开始重新安定下来。
至于身份问题,他们倒不是很担心,身边就是韩国、魏国和赵国,远的还有齐国和楚国,只要秦国攻打这些国家,就近征兵的话,第一个就是他们河东郡。
他们勤于训练,等征兵的时候,他们上战场,搏得军功,就可以脱去奴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