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洋找一年三熟的稻谷,你来跟寡人说,你脑袋瓜子是怎么想的?”
秦鱼:。。。。。。!!!
秦鱼脑袋瓜子嗡嗡响,说实话,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
舍近求远,好高骛远,眼睛长在了脑门上,看不到眼前的土地和现实,脱离了实际调研,自以为是的决策,还沾沾自喜是正确是超前的,然而看在明眼人严重,这不是正确,更不是超前,而是笑话!
秦鱼一直在跟自己说,不要还不会走就想着跑,一定要稳,因为他知道,自己提出的每一条建议,都能决定无数人的生死。
但长时间的贵族生活限制了他的眼界,让他天马行空的想法严重脱离了现实,孔子是在走遍天下最后才成圣的,荀子也是游历诸国,甚至都能跑到别人都不愿意来的秦国亲眼看看秦国是个什么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才能教出李斯、韩非、张仓等学生的。
而秦鱼,一个从没走出秦国的毛头小子,安坐宫殿却要对着天下指指点点,也就秦王能容忍他,还愿意教他,用他,让他自己的某些才能有用武之地。
而现在,秦王的一番话,瞬间点醒了他这个从未走出家门的“公子”的浮夸幻想!
现在是什么时代?
现在是战国末期,秦王朝都还没大一统呢。
这个时代的气温普遍偏高,虽然偶尔会有大水、干旱等天灾的出现,但这个时候的平均
气温,是偏高的。
长江以南还都是亚热带气候,云梦洞庭地区还能看到大象水犀牛等热带动物在活动,长江水域更是海豚鲸鱼的乐园,百越之地几乎全部被原始森林覆盖,这里瘴气弥漫,水蛊横行,都是因为气温高,植被茂密,水域广泛,沼泽遍布的缘故。
但这样的地方,只要有人去占领,去开发,很快就能成为粮产丰足的富庶之地。
现在的楚国的江东郡就是以前的吴越腹地,也是后来的以太湖为中心的南京、苏州、上海、杭州地区。在秦朝南征百越,汉朝接着迁徙人口大力开发之后,苏杭地区很快就成为了鱼米之乡,也成为一个国家最大最重要的粮仓。
秦鱼放弃去开发眼前的这块膏地,反而去越过南洋打交趾的主意,只能说他早就脱离现实良久,游走在妄想的边缘了。
也就难怪,秦鱼一说要掌握长江水道运粮食,秦王就以为他要跟楚国开战了,难道楚国上下君臣就都是一群草包,看不到江东郡产粮的优势吗?
要想从楚国虎口夺食,那就只能开战!
秦鱼抱住自己的脑袋□□,对秦王请求道:“是我错了。但是大王,您要是再将我关在咸阳,我迟早要被您养废了。不行,我一定要出去亲自走一走,看一看,要不然,我会以为天下皆如咸阳栎阳一般的城市,这是谬误,这是非常严重的认知错误,我一定要走出秦国,去看看天下是什么样的。”
秦王:“寡人治理国家,也没想要亲自去天下看看?什么谬误,是你现在还小,学问还没学够。所谓三十而立,先祖规定,男人要等过了三十才能有担当做官,是有道理的。你离三十岁还早着呢,你现在好好跟着老师学,以后想事情就会周全了。”
在秦国,只给年满三十的男子授官,不满三十的,要继续学习,不管是自己拜老师,还是去学室学,也可以边学边做小吏,为自己以后授官做准备。
秦国男人的一般晋身之路,都是在十几岁的时候成亲,一十岁左右的年纪上战场,在战场上搏取军功,一到四级爵位是个人军功,四级到九级爵位是团队军功,这一级,也被称作大夫爵。你要是想从四级不更升到五级大夫爵位,就得领兵进行团队作战,杀敌三十三人以上,才能晋升大夫爵。
而
只有获得了大夫爵,你才能有机会做县丞、县尉这样的最低级的有秩官,若是人脉到位,到边远地区做个小县长也是可以的。要是想做县令,那就要继续往上获取军功爵。
然而,大夫这一级别(四级到九级,分别为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的军功爵位获取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这个时候,你要会给上官写汇报,要会计算手底下军卒的军功,会和同僚和上峰搞好关系,和手下的兵卒同甘共苦,获得他们的忠心。。。。。。
这些就是考验一个人的软实力了,而这些,不是才刚步入社会一十啷当的大小伙子就能搞定的,做好这些,需要时间阅历,所以,在秦国,乃至在六国,三十岁当官,已经是非常年轻有为的人才了。
要是再往上获取卿这个级别的爵位,那就更难了,不是简单的杀几个人打几场战就行了的,这些,一般的黔首是做不到的,因为,他们缺乏深造的土壤。
秦王将秦鱼漏过了江东郡,当做他学习时间还不够,但秦鱼知道自己的短处在哪里,这不是坐在教室里学习就能弥补的。
他需要的是看到、认知到,然后才是学习到,最后才是做到。
他现在已经做到读万卷书,接下来,他就得需要行万里路,知行,才能反哺学深。
秦鱼还想再坚持一下说服秦王以后不要拘束着他这里不让他去,那里也不让他去,但他抬眼间看到秦王越见花白的头发,和他对着别人锐利评估对着自己就是平和期盼的眼神,有些话他就说不出口了。
父母在,不远游,秦鱼没有父辈教导,从小,其实是秦王一直在担当他此生父亲的角色。
秦鱼来到这个格格不入的世界,跟三观重塑也没差别了,在秦鱼对外界还懵懂好奇的时候,是秦王恰巧出现,给他做引导,他才没有因为找不到出路从而走上偏激的道路,他心中的那点子报负,才能在那么小的年纪就开始一一实现。
秦鱼敢说,在秦国,就是公子王孙,都没有秦鱼从秦王那里得到的亲情多,秦鱼对秦王,也比对其他人更亲近,尤其是在只有他们两个人的时候,秦鱼更是跨越了君臣的界限,跟秦王没大没小吵嘴打架都是经常的事。
外界都说安平君受到秦王的宠爱,秦鱼自己知道,“宠爱
”这个两个字的后面,还要加上“更甚”这两个字。
秦王还在等着秦鱼继续叨叨一堆的歪理让他同意他出去玩呢,就见这小子蔫蔫的偃旗息鼓了。
秦王就哄他,道:“你现在先学着做官,等你傅籍之后,要是还想领兵打仗,再去也不迟。楚国,不是那么好打的,你先去南郡玩玩,跟楚国的贵族接触一下就行了,其他的,寡人都会安排好的。”
秦鱼打起精神来:“大王说的是,之前是我想错了,您放心,等我去了南郡,一定乖乖听话,不会乱来的。”
秦鱼这么好说话,秦王反倒不放心了:“你。。。不会背着寡人搞事吧?”
秦鱼瞪大了眼睛:“原来我在您心中,就这么没有信用吗?”
秦王想了想,回道:“有吧?但应该不多。”
秦鱼:。。。。。。
就很气,爱搞事是他的错吗?
还不都是因为这个世界日子实在是太难过活了,逼得他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常年搞事?!
他也不想的,真的。
。。。。。。
既然已经决定让秦鱼去南郡了,秦王也不拖沓,拿来官员名册,开始给秦鱼搭配此行的官属。
秦鱼是秦国难得有封地的封君,他是应该有官属的,一般这样的官属,都是由封君自己聘请,或者由自己的门客担任,但这不是秦鱼年纪小嘛,秦鱼自己养的门客秦王看不上眼,他就决定自己给秦鱼配齐他封君应有的官员和属下。
要是秦王这样事无巨细的给其他封君配官属,这个封君恐怕不会受宠若惊,而是要怀疑,秦王是不是怀疑他,要将他架空了。
秦鱼就很高兴的接受了,从小他身边的人,无论是他的老师向圭,还是身边教导他礼仪和秦律的郎官,甚至是派来照顾他起居生活的侍人和宫女,都是秦王派遣的。并不是说秦王特地将某个人送到他身边的,而是秦王偶尔觉着他身边应该有这么一个人,就随口派去了,其实秦鱼怀疑,秦王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已经在秦鱼身边放了多少人了。
能来到国君身边的人,不管这个人是通过什么渠道进来的,就没有简单的,秦国务实,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什么出身,只要站在了秦国的朝堂上,就一定不会是
上不得台面的草包。
在秦鱼眼中,人才啊,当然是越多越好啦。
在看官员名单的时候,秦鱼眼尖的发现了一个人名:李冰。
秦鱼将李冰的卷宗抽出来,打开细看。
卷宗记载李冰是秦王稷十三年出生,算算年纪,今年三十四岁,他现在的官职是一名大夫,归郎中令管辖。
秦王抬眼看了一下秦鱼手里的卷宗,随口道:“李冰不适合你。”
秦鱼挑眉:“为什么这么说?此人年富力强,能做大夫,定是有才华和本领的。”李冰当然有才华,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就是人家主持修建的。
只是让秦鱼好奇的是,大夫是要上朝议的,秦王和相邦要是提出一个国策建议出来,大夫就要负责议论这个建议是否可行,然后帮助完善它,让它能顺利的推行下去。
大夫说白了,就是九卿和宰相的预备役,是很考验才华和实力的一个职位,李冰能做大夫秦鱼不奇怪,他奇怪的是,他在咸阳宫呆了这么久,竟然没一次见到或听说过李冰的,不然,这样一个大名人杵在那里,秦鱼不可能不去注意的。
秦王道:“李冰学的是黄老之学,你去南郡,法医墨农兵都可以带着,唯有道家用不着。”
秦鱼无语。
都江堰是有名的天人合一的无坝工程,这样的一个工程,连续沿用了两千多年,两千多年之后的人仍旧在使用,据说日军开着轰炸机轰炸都江堰的时候,在天上飞了一圈又一圈,愣是没找到都江堰在哪里,最后只好飞走了,可见这个都江堰的神奇之处。
而要论神奇,华夏文化中,有比的过道家的吗?
说李冰学的是黄老之学,秦鱼完全相信且百分百的同意。
更想要了怎么办?
秦鱼:“他既然是大夫,我怎么没在朝议上见过他?”
秦王:“他也就偶尔来一次吧?道家崇尚无为而治,寡人又不是少不了他,朝议上也不缺他一个。”
那他这个大夫是怎么当上的?还有,大王您可真是一位宽容的君王啊,臣子想来就来,不想上朝就不来,您都不会觉着工资白费了吗?
或许是秦鱼脸上“你逗我呢吧”的表情太明显了,秦鱼笑着补充道:“秦国虽
然重视法家,但能来我秦国朝堂的其他各家,寡人也不会拒绝就是了。”
哦,明白了,兼容并蓄嘛,即便我不想用你,你只要来了,代表我秦国有道家就行了,其他的,您自便吧。
秦鱼正想开口跟秦王要李冰呢,就听秦王道:“李冰。。。寡人已经有安排了。近日,蜀郡郡守上书说他身体不行了,想要归乡养老,要寡人重新迁一个郡守去蜀郡。蜀郡的百姓,巴人、蜀人、秦人、韩人杂居,法家在那里未必能行的通,道家或许会是一个好选择,所以,寡人打算让李冰去接任蜀郡郡守一职,他不能跟你走。”
秦鱼非常痛快:“好吧,但是,我想见一见这个李冰,我还没学过道家之术呢。”顺便跟他说一句,他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以跟他开口。
秦王无所谓道:“想见就见吧,看个稀罕就行了,法家学问才是你该学的。”
秦鱼:“知道啦。。。。。。”
郑朱来秦,秦王在范雎的建议下,大开国宴宴请郑朱,还请来了平原君让他与郑朱厮见,可以说,非常看中郑朱,也非常给郑朱面子。
秦国待郑朱,比待平原君还要贵重,这面子,给的简直是太足了。
郑朱要不是知道自己是来求和的,秦国这郑重其事的架势,他还以为是秦国这是有求于赵国呢。
宴请过后,范雎将这次宴席大肆宣扬于天下,告知诸国,赵国已经来秦国请和了,而秦国,也隆重的接待了秦国的使臣,两国之间,就要和解了。
同时,范雎派遣各路间人带着秦国的货物和金子去到赵国大肆宣扬,秦国粮草充足,他们不怕廉颇,因为廉颇只会防守,不会进攻,而打消耗战,秦国可是一点都不怕,秦国耗的起啊,没看到秦国接受上党一十万百姓跟左手换右手一样的简单容易吗?
这正说明了,秦国不缺粮,秦国不怕赵国,更不怕廉颇。
秦国就没有怕的吗?
当然有了,秦国只在一个人的手里吃过亏,那就是马服君啊!
听到这个消息的人无不会心一笑,伊阙之战,那可是秦国这些年少有的大败之战啊,就是马服君赵奢击败的。
但赵国的马服君,已经不在了。
那有什么?马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