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嬴鱼-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等黄歇再问,他得到的就是向圭这个老狐狸跟他顾左右而言他,不让他从他这里得到更多的信息。
  好在,刺杀秦鱼只是第一步,黄歇还有后手在继续发酵。
  黄歇一连受了秦鱼好几天的宴请接待,黄歇自认从南郡这边得不到多余的消息了,也就没再多呆,启程回楚都郢陈乐。
  赵国之前派遣郑朱到秦国求和,范雎让人大肆宣扬,给了六国一种赵国已经和秦国和解的错觉,现在,赵人用他们刺杀秦国安平君的行动证明,秦赵乃是死敌,没有和解,只有不死不休的征战。
  黄歇来的这么一手,直接让列国对赵国的态度冰解,开始纷纷向赵国邯郸派遣使臣,甚至有去上党战场附近观望的,就是为了能准确的判断出秦赵之间是不是一直在征战,以及,赵国有没有可能会赢,赢了自然好,他们可以联起手来一起将秦国赶回函谷关,收回河东、河内的土地,要是输了,那可不得了,赵国输了,能有他们其他国家什么好事?
  说不定秦国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他们自己的国家了。
  所以,当列国开始向赵国派遣使臣的时候,诸侯合纵的态势,就已经初步显现了。
  死一个安平君固然让秦王心痛,但只有国与国之间的正面交锋,才能真正的削弱一个国家的实力。诸侯合纵攻秦,才是对秦国最大的威胁,也是秦国全力在与赵国攻战的时候,最怕形成的一种局面。
  秦王要秦鱼来南郡,看看能不能从楚国获得更多的财富,就是为了应对这种合纵的局面的。
  但现在,秦鱼觉着有些憋屈,他想在楚国的大后方捣捣乱,让楚国无暇东顾才行。
  娇娇每日打扮的跟个花蝴蝶似的,穿梭在与南郡和洞庭郡毗邻的百越百姓之间,有她看上眼的,就将之引荐给秦国的安平君,她的亲弟弟,她不喜欢的,就弃之如敝履,看都不愿意多看一眼。
  她的这种骄纵行为,不仅没有惹怒百越部落的贵族,相反,他们认为,这才是贵女应有的姿态,她要是和颜悦色平易近人的与他
  们相交,他们可就要怀疑她的真实身份,是不是安平君的亲亲胞姊了。
  秦鱼通过娇娇,与百越的诸多部落达成了贸易上的协议,更是将秦国的奢侈物品传到百越首领和贵族那里,教他们享乐,教他们礼乐,与他们一同享受炎炎夏日之下的凉风与。。。雪糕。
  咳,只要有冰,在古代做出雪糕来,还是挺容易的。
  与百越交好的同时,秦鱼开始封锁与楚人的一切贸易活动,要是有楚商、楚贵族来问,秦鱼就大力呵斥他们:“孤在楚地受到了刺杀,你们楚人不给孤一个说法,还想与孤做生意,门都没有!”
  秦鱼当着百越部落贵族的面赶走楚人,并且大骂楚人无情无义,这么多年的贸易交情,可算是喂了犬了!
  秦鱼骂的情真意切,有讨好秦鱼的百越贵族感同身受,深觉楚人欺负了“美丽”的安平君,就是没将他们这些楚越权贵看在眼里(大雾,秦鱼被刺杀的时候他们都还不知道有安平君这个人呢),况且,他们现在虽然也归做楚人,但楚国的那些人都拿鼻孔看他们,好似他们是多么的“不可与之交”一样,楚、越早就互相看彼此不顺眼很久了,现在有了这么一个由头,一些脾气冲欠考虑的越人就出手截杀了几个楚贵。
  一石激起千层浪,只要有人开了这个头,秦鱼想要的局面很快就达成了。
  在春申君打算联络诸国一起合纵攻秦的时候,楚国的大后方,长江两岸的楚人和越人打起来了。
  越人有秦鱼提供的兵器,与楚人的小股冲突打的有来有往,并部落下风,越人勇气倍增,增加兵力,继续与楚贵封地开战,等再胜利之后,越人开始生出野心来,想当年,他们越人,可是差点将楚国给灭国呢,现在你们楚人支棱起来了,就想着欺负我们越人了?
  借用安平君的一句话来说:门都没有!
  楚国以南的百越叛乱四起,楚王无法,只能派遣大贵族带兵来平乱。
  秦鱼和黄歇隔空对了一招,不仅将黄歇合纵的计划打散了一半,还将楚国拉入战乱中。
  这一招,秦鱼胜了半分。
  之所以说是半分,没有全胜,是因为他接到了秦王的诏令,要他即可出发去河内,秦赵大战在即,需要他去河内支援。
  秦鱼纳闷,秦赵开战,他去了有什么用?他能去做什么支援?
  但既然秦王特地让人来接他去河内,若是没有天大的必须要做的事,秦鱼一向都是以秦王的意愿为先的,秦鱼无法,只能将接下来对越对楚的计划说给娇娇和蒙武听,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支持越人抵抗楚人,让楚国的大后方,越乱越好。
  楚国越乱,越与他们秦国有利。!


第139章 妙计(霸王+10)
  南郡到河内直线距离一千多公里;按照良马日行二百里算,走陆路,大约五天就可以到河内了。
  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么算的。因为如果走陆路的话;要穿过楚国、韩国、魏国这三个国家,不说经过这三个国家的时候;路上会不会路上悍匪,或者遇到哪个国家的游侠刺杀的事情,就说这个时代的普遍情况是;没有人烟的地方荒野遍布都是,秦鱼带着轻骑兵赶路;不怕遇到伏击和刺杀,倒是很怕半路迷路;要是找人询问的话;还很有可能被半路带歪,走到其他地方去。
  所以,为了能避免走生路;也是为了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秦鱼决定走回头路;从汉水溯游向北;进入秦丹水;从商於之地登岸;然后走陆路,继续乘船从南洛水进入大河,最后到达河内。
  商於之地原本是卫鞅的封地,卫鞅被秦孝公封到商地之后,才被叫做商君的,商鞅虽然是被秦惠文王默许让秦旧贵族给杀死的;但秦惠文王被没有废黜商君之法,为了能祭祀商君,秦惠文王下令,在商地修建庙宇供奉商君,所以,商地不仅有商君的庙宇,还被当地百姓立了青铜塑像纪念他。
  秦鱼正月里在商地登舟去南郡的时候,还曾率领与他去南郡的近两千名文武百官和百家子弟特地来到商君庙祭祀商君。
  正月里的这场大祭,不仅秦鱼率领的百官参加了,就连当地的豪族、权贵、士人以及有产阶级百姓都来观礼了,因此,秦鱼小半年之后重新回到商地,商地的官吏们都很熟稔的接待了他。
  商地县令还想设宴宴请安平君,但秦鱼为了能尽快赶到河内,他只在商地修整了一日,第二日天还蒙蒙亮,就带着商地县令给他一行准备好的粮草和马匹朝洛水赶去登舟。
  从汉水溯游而上是逆流,但从南洛水进入大河,就是顺流了。
  夏季是丰水季,湍急的水流加快了行船的速度,从南郡到商地秦鱼用了五天时间,从南洛水进入大河,仅用了一天时间,所以,论行进速度,虽然走水路要绕一个大圈,但实际上,与走陆路差不了多长时间。
  而且,如果习惯行船的话,走水路,可比走陆路轻松多了。
  秦鱼到达河内的时候,秦王和武安君都在等着他,尤其是武安君白起的眼
  神,从秦鱼一出现开始,就像是钉在了他的身上,就没移开过。
  秦王先是将秦鱼翻来覆去的看了一遍,然后训斥他一出门就遇到刺杀,看他以后还敢不敢往外跑了。
  秦鱼腹诽:这跟我出门有什么关系?如果他一定要遇到刺杀,他就是躲在咸阳宫中也无济于事。
  不过,跟长辈说话,尤其是跟疼你的长辈说话,可不能这么说。
  秦鱼些许委屈道:“都是咱们秦人太能打了,赵人在战场上打不过咱们,就去找我泄愤,我有什么法子?我也不想的,而且,您看我一点事都没有,他们都没近我的身呢,就都被杀死了。”
  秦王冷脸:“你要不是乱跑乱玩,刺客能找到机会刺杀你?还去看大鱼,什么样的大鱼让你巴巴的去看稀奇?”
  秦鱼笑嘻嘻道:“那鱼长的可丑陋了,这次来的匆忙,等下次,我一定给您带一头回来,您瞧瞧就知道了。”
  秦王也只是例行训斥他一下,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罢了,但还是说:“油嘴滑舌,不过寡人对那什么大鱼不感兴趣,寡人倒是很想知道,你要如何安置那些赵国俘虏。”
  白起怒气冲冲的赶来与他‘告状’的时候,秦王着实被惊了一下,他自从认识白起,还从未见过他如此盛怒呢。
  等听完白起盛怒的原因,秦王也陷入了两难。
  从兵家角度来看,白起的做法是正确的,但从一个正常人的角度来看,将近四十万俘虏全部杀掉,着实是太残忍了一些。
  秦王这些年,已经从西域和韩国俘虏那里享受到一些好处了,不说其他,有了这些俘虏,秦国开荒耕地的人手,都增加了一大截,开矿挖渠挖河泥,征发的劳役都少了许多。
  所以,从私心上来说,秦王是不赞成白起杀俘的。不过,作为君王,对才立下大功的臣子,他即便驳回白起的意见,也说的很委婉。
  秦王:“寡人已经遣人去南郡请安平君来河内,算算日子,安平君或许已经从出发,君何不等他来了,当面问问他?”
  白起对秦王居然能和汤榆说出一样的话来是惊了一下的,但又很快反应过来,秦王这是在变相的驳回他的做法,白起很不服。
  他又重申了一遍赵国的反复无常:“当年,
  大王曾与赵王达成换地的协议,秦国如约从离石、蔺、祁三地撤军,赵国却迟迟不将焦、黎、牛狐三地交换给秦,王遣公子缯去赵国要地,赵王却当众背约,言明是赵国的臣子与王达成的协议,与他赵王无关,赵国将离石、蔺、祁三地收回,却拒绝交付焦、黎、牛狐土地,此为其一。”
  “上党原本已为秦地,赵国却恬不知耻,企图兵不血刃抢夺上党,摘取我秦国胜利果实,如今见将帅已死,便放下兵械投降,如此审时度势,背主弃义,天下不耻,此为其二。”
  “大王,如此言而无信、背主弃义之人,大王当真要收为国民吗?”
  秦王犹豫不已,当年他提出土地交换却被赵国骗了一把的旧事秦王当然还记得,而且还发誓要给赵国一个教训,将没有换来的土地都给打下来。
  赵国这样不要脸,没有信义,谁知道他要是接手了这四十万战俘,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但秦王还是没有下定决心,他还是道:“等赵鱼来了,听听他怎么说。你是知道赵鱼那个人的,无论做什么样的决定,最后秦国都能从中得到好处,他主张留下战俘,定是有他的打算的。反正也没几天,君与寡人,便先安心等待,如何?”
  白起想到秦鱼那近乎先知先觉的神异,只能按捺下性子,与秦王一起等待秦鱼的到来。
  之前留赵军卒三天的命令,自然也就改了。
  这让白起很不舒服,很不适应,很难受。
  但他都忍了下来。
  秦鱼听了秦王的问话是有些诧异的,他去看白起,见白起还是用一双非常具有压迫性的眼神看着他,便疑惑问道:“如何安排这些战俘,我已经给大王上书了,大王没看到吗?”
  秦王皱眉:“什么时候的事?”
  秦鱼:“就是我受到刺杀的时候。我听说武安君已经围困赵军两个多月了,预感战争很快就会结束,武安君定会缴获许多赵军俘虏,便将如何安置俘虏之谏言与平安信一起送去咸阳了。”
  秦王拍拍脑门,道:“是错过了。寡人是从武安君这里得到你被刺杀的消息的,寡人也料到你或许也给寡人送了信件,就遣人回咸阳去取,现在还没收到呢。”
  秦鱼皱眉:“按照时间来算,即便遣人回咸阳
  去取,大王这里应该收到了才是。”
  如果按照秦王从白起那里获得他被刺的消息,立马就遣人去南郡接他,同时派人回咸阳取信件开始算起,从接他的人到南郡、到他自己启程到河内,已经近半个月过去了,从河内到咸阳,秦王的信使都不能走一个来回吗?
  秦王心中也起疑,他道:“定是起了什么变故,待寡人再遣人回咸阳去查。”
  咸阳有范雎坐镇,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秦王还是很信任范雎的,说不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被耽搁了。
  秦王:“虽然没有等到信件,但你的人既然已经到了,就由你面臣寡人吧,也要说服武安君,武安君为你,可是已经收回一次军令了。”
  秦鱼向白起拱拱手,致歉道:“是我欠考虑,只写了一份奏疏给大王,没有再抄一份给武安君,给武安君造成困扰,实在不应该。”
  秦鱼原本以为,他给秦王奏疏就行了,秦王会直接下命令给白起的,但他也未曾想到,他给秦王的奏疏,秦王居然没有看到。
  白起只是颔首,并未说话,看来在秦鱼给出充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