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嬴鱼-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先是四级爵位不更,需要在战场上立下团队军功,斩首二十二人以上者才能晋升第五级大夫爵的,现在只要全家迁过去,就可以直接晋升了。大夫爵可不比个人爵,只要晋升到五级大夫爵,就可以出仕做官了,有秩的那一种,最少也会是个丞、尉,成为有仕一族。即便是最底层的士,那也是全家跨越阶层的飞升啊,你成为了士,以后交往的人群都不同了,这个诱惑,不可谓不大了。
  百姓迁徙,迁到大夫这一阶层,基本上就迁不动了,因为凡是管理阶层,尤其是古代的官员管理阶层,他们的家族和产业基本上都在他们为官的本地,轻易不会舍弃,一个爵位而已,他们或许会将自己无爵资质寻常的子孙亲友迁过去,他们自己,则是不会乱动分毫的。
  好在,秦鱼的目标,正是最底层的无根之民,他对那些大小豪强半点不感兴趣,要是他们真来了,秦鱼还不想要呢。
  他要的是能以新城新地为家的百姓,而不是请他们来做大爷的,他们不来,秦鱼正好少了许多麻烦。
  为了能让这些贫苦百姓们迅速的在新占领的城池安家,将新的土地给牢牢守住了,秦鱼承诺,只要这些迁徙的百姓到达他们将来要居住的县乡,二年之内,可以免费从官署获得耕种的农具和粮种。同时,第一年赋税五十税一,第二年赋税四十税一,第二年赋税二十税一,地四年赋税二十税一,直到第五年,他们才会跟寻常秦人百姓一样,十税一。
  只爵位和赋税这两个政策,就几乎将河东的底层百姓给掏空了,有爵的百姓还好,无爵的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携兄带弟的去官署报名。
  其中,很有一些适龄青壮女子和寡妇们,她们都因为听说只要去到新占领的城池生活,女子也可以独立立户,与男子获得同样的爵位和赋税减免政策,而选择迁徙新地。
  无爵的女子可以获得爵位,有从丈夫那里继承来的爵位的寡妇,可以选择将爵位提升一级,也可以选择将原有的爵位过度到长子、长女身上,然后自己再重新领
  取一个爵位,这样,她的家庭当中,就有两个有爵位的人了。
  秦国自商君徙木立信之后,在百姓之间的信力就特别足,既然王令这么说,那就肯定是真的。
  只要响应国家号召就可以获得和父兄丈夫同等的地位和财富,她们为什么不去?
  她们不仅要去,还要带着自己年老的父母、年弱的子女一起去,听说这次国家大败赵军,俘获了不少赵军俘虏,等她们到了新家,有宅有地有产,连丈夫都可以随意挑(还真是的),这样的好事,从古至今,从未听说,只有今朝啊。
  因为从魏国攻陷的这些城池,只是占领,没有破坏,而且,惧怕秦军卒的魏人百姓,能逃走的都逃走了,这些逃走的人大多数都是原先城池的官员和豪强,留下的都是没有能力和舍不得逃走的底层百姓。
  逃走的魏人,能带走的也只有贵重的财宝和人,他们的宅子和土地带不走,只能留下来,被秦国官署收为国有,分给愿意迁徙来此定居的百姓。
  因此,第一批迁徙到的秦人百姓们,都是直接入住新家,分得可以直接耕作的熟地的。
  这些迁徙的百姓得到了好处,就会将新城池里的消息传递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从荡阴到河内再到河东的这条通道打通之后,秦国新建立起来的这条通信系统尤其发达,以乡里为单位收集起来的信件,没有风雨等意外的话,不出二日,定能送到亲友手中。
  因此,秦人百姓迁徙东河内的热潮,又掀新高,消息甚至都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函谷关以内的秦国腹地。
  秦国腹地的百姓们驯服又老实,观望居多,但也有富有冒险精神的,都试探着向官署提出申请,问能不能也享有同样的迁徙政策,迁到东河内去居住。
  接到申请的县令统计数据之后,快马加鞭的将统计爰书送往咸阳,让秦王大感头疼不已。
  当年商君订立秦法,就是为了将百姓们牢牢的拴在土地上,让他们除了作战,就是耕种,这样的百姓,才是驯民,才是让国君喜欢、好治理的老实百姓。
  现在赵鱼弄了这么一手,将秦国腹地的百姓都搞的人心浮躁了,完全背离的秦法和孝公、惠文王的统治,秦王大感烦恼。
  秦王去和范雎商量要不要让腹地的百姓
  迁徙的事。
  范雎只说了一句非常意味深长的话:“安平君主意一向很多,对他定下的计谋,臣不敢反驳。”
  秦王疑惑的看了范雎一眼,他觉着自从他从河内回来,范雎表现的就有些不一样,但具体不一样在哪里,他又说不上来,只是一种感觉而已。
  等范雎走了,秦王又叫来蒙骜,问了同样的问题。
  蒙骜则是笑道:“王上,您曾说过:不同地域的百姓,有不同的习性,要分而治理,求存同异,方能安宁。最早的,对蜀郡、巴郡,您只派遣郡守治理,迁秦人与之杂居,其余的并不强迫蜀郡、巴郡的百姓一定要跟关中的百姓一样生活,一样受秦法的约束。前几年,陇西、河西走廊、西域等异族归顺之后,您更是只设立郡县,派遣领军将领去戍守,其他治理他们的郡守和县官,都从异族人中选拔。。。。。。”
  “安平君在东河内所作所为,目的在于快速掌握新打下来的城池,让无地无产的秦人百姓因逐利而扎根新地,这些迁徙到新城的秦人百姓,既能抗衡河内聚集的过多的韩人、赵人俘虏,又能帮助秦守军抵御赵、魏两国,本质上,与王上治理蜀郡、巴郡、陇西、河西走廊、和西域异族百姓的方法并无不同,王上又有何忧虑呢?”
  秦王听了蒙骜的分析,心里放松了一些,他颇有些抱怨道:“你不觉着,安平君迁民的政策太优厚了一些吗?不仅给爵,还减免了五年的赋税!”
  其实,大量且长时间的减免赋税这一条,才是让秦王心里最不得劲的地方,五年啊,他得少收上来多少赋税粮草?
  蒙骜道:“但也能让百姓迅速的在东河内扎下根来,只要百姓不轻易离开他们的家,东河内就能固若金汤。东河内横亘在赵、魏两国之间,几乎与齐国直接接壤,如果东河内稳若大山,无论是策应围攻邯郸的大军,还是防止赵魏合纵,都轻而易举。
  臣私以为,这比驻守几十万大军去守卫城池,要划算多了。”
  他又加了一句:“而且,安平君,从来都不缺财富,他今日能付出这么多,来日,只会获得比这更多的回报。观以往安平君之行事,王上您应该对他有信心才是。”
  说到秦鱼获取财富的本事,秦王也笑了:“盈财货利这一方面,寡人从未怀
  疑过他的本事。既如此,那就向全国发布政令,有意愿迁徙东河内的百姓,当地官署发放传验,可以自行前往。”
  自行前往的意思,就是让百姓自己收拾包袱,自己准备口粮,自己走路、骑马、骑牛等通过各种交通方式去了。
  秦王虽然同意关中的百姓前往东河内,但也设下了关卡,想来,只自费前往这一条,就能打消很多人的念头了。
  白起利用骑兵快速攻陷城池和秦鱼下迁徙令几乎是同步进行的,主打就是一个快、准、狠。
  秦鱼就是要趁着魏国上下还未做出反应的时候将魏国黄河以北的土地全部攻打下来,不仅要攻打下来,还要占领住了,很难、很险,一个弄不好,哪一个环节断了,就会出现全面崩盘的后果。
  比如,赵降卒炸营,反攻秦军,比如,魏国突然出兵,攻打秦军,以上出现任何一种情况,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让秦军蒙受巨大的损失。
  但秦鱼这边有一个非常巨大的优势,那就是这个时代的通信极度的不发达,秦鱼相信,只要他够快,只要他能快速的向这些城池里填充百姓,让河内尽快形成闭环循环,东河内就能守住,从而反制赵国和魏国。
  秦鱼在努力,秦王也不遑多让。
  在魏国上下得知荡阴失守,秦国攻陷魏国边境十九座城池的时候,魏王就是畏惧的,但魏王的弟弟,信陵君魏无忌则是主张集结大军,将失地从秦国手里抢夺回来。
  魏无忌:“秦国之所以攻打荡阴,就是为了将赵国和魏国割裂开来,这样,邯郸被围,我魏国就无法直接通过荡阴,出兵援救赵国了。”
  “秦国刚与赵国发生了一场大战,现在又去围攻邯郸,同时攻下魏国十九座城池,必定人劳马疲,何不趁此良机,将失地夺回,同时援救邯郸,共同抗秦?”
  魏王原本就要去营救邯郸的。
  作为君王,他可是太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了,他虽然惧怕秦国,但现在列国,又有那个国家不惧怕秦国呢?
  为了能守卫自己的国土,保卫自己的国祚,他们只有联合起来,才能阻断秦国东出的步伐。
  所以,魏王是一定要出兵援助赵国的。
  就在魏国君臣同仇敌忾集结大军要出兵的时候,魏王
  得到了一个新消息:韩国将垣雍割让给秦国了。
  自从赵国军败的消息传到韩国王宫,韩王就惊吓过度,也不能寐了,等到秦王派遣使臣出使韩国,韩王居然长长舒了一口气,道:“贵使远道而来,可是秦王有什么吩咐吗?”
  秦使:“我王欲取垣雍,韩王以为如何?”
  韩王笑的比哭还难看:“只要垣雍吗?”
  秦使:“我王只给了取垣雍的命令,若是韩王愿意多给,我秦国来者不拒。”
  韩王忙道:“垣雍足以,垣雍足以。。。。。。”
  韩国将垣雍割让给了秦国,魏国的大梁瞬间暴露在秦国的眼皮子底下。
  秦国已经给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如果魏国敢出兵渡河,秦国立马就掘开堤坝,水淹大梁。
  吓的魏王立马按兵不动,魏无忌也陷入了两难之中,出兵援救赵国是必须的,但大梁也不能枉顾,虽然军队已经集结,但魏王不下令出兵,他没有虎符,是不能调集魏国大军的。
  这个时候,楚国春申君的门客上门,找到了他。
  韩国将垣雍割让给秦国的举动,让秦鱼有了充分的时间固守河内,等第一批秦国百姓入住新地,收割完原本魏人种植的谷粮,开始进行秋耕,种植冬小麦的时候,邯郸已经被围了两个多月了。
  这两个多月里,异人分外煎熬。
  自从秦赵开战,异人原本车马如织热闹非常的门庭就变的门可罗雀了,等到赵国战败、秦军围住邯郸的消息传来,赵人看异人的眼光就都变了。
  异人无法,只好遣散了府中所有的赵人奴仆,紧闭门户,竭力自保了。
  倒是没有赵人来刺杀他,但异人就是觉着,看谁都不像是好人,看谁都像是要来害他。
  这个时候,他就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他的悼太子大伯,会死在魏国了,秦国只是出兵攻打了魏国的一个小城池,魏国就能给秦太子脸色看,让他抑郁病逝,他现在只是秦太子的一个儿子,秦军还是围攻的赵国的都城邯郸,赵人能给他好脸色才怪呢。
  异人担惊受怕了几天,赵王宫来人,请他去见赵王。
  异人去向吕不韦问计。
  吕不韦曾经向异人献了一个非常美丽的舞姬,而这个
  舞姬,现在已经身怀六甲,即将生下异人的第一个孩子。
  吕不韦通过一个舞姬,已经跟异人达成了一种亲密又牢固的关系,吕不韦又着实有才,能给他出谋划策,应对各种难题,是他身边不可多得的谋士之一。
  现在,吕不韦俨然已经获得了异人的全部信任,异人不管有什么想法,都会先征求他的意见。
  异人:“赵王派人来接我入王宫,一定是与我说邯郸被围的事。”
  吕不韦:“我已经与围攻邯郸的将军取得联系。。。。。。”
  异人眼睛一亮:“何时的事?怎么现在才说?”
  不是责怪,异人纯粹是兴奋的。他与秦鱼交好,秦鱼一定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他与赵人一起困守邯郸的。
  吕不韦也明白异人激动的心情,他道:“我们宅子周围早就被赵人围的水泄不通,消息和人都放不出去,是王将军主动联系我的。”
  异人喃喃:“主动联系。。。。。。”
  吕不韦叹道:“不错,是主动联系,看来,这位王将军神通广大,对围困邯郸非常有信心。”
  异人点点头,也打起精神来,问道:“传来的消息是什么?”
  吕不韦道:“让赵国与秦国主动求和。”
  异人皱眉:“什么意思?”
  吕不韦沉吟道:“消息就是‘求和’二字,其他的,或许等见了赵王之后,就可得二字真意。”
  异人道;“你与我一起去见赵王。”
  吕不韦:“诺。”
  异人盛装打扮,车架满幅的去见赵王,看的赵国大臣冷笑不已。
  异人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