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嬴鱼-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胜抢道:“还有精油!”
  齐商:“不错,还有之前答应只供给楚国的精油,这些求之不得的秦货,可就要重新分配市场了。”
  “大人,急不可求啊,先机就在眼前,如果齐国能拿下秦国的独家供货渠道,让其他国家
  都只能从齐国购买这些货物,大人之资财,可再上一层矣。”
  后胜起身,一边搓手一边兴奋的转圈圈:“若果真如此,那我齐国和秦国也能结成联盟,定下不相互攻伐的盟约,我齐国,就可以免受战乱了。”
  齐商:“就是这个道理啊!”
  后胜道:“那你觉着,该如何做,才能让秦国接下来的贸易,更倾向于秦国呢?”
  齐商:“机会就在眼前。若大人能派遣使臣去邯郸,助安平君从邯郸脱困,安平君肯定对齐国更有好感,使臣就可趁机与秦国签订协议了。”
  后胜抚掌赞道:“大善!”
  后胜进宫去与齐太后商量与秦国结盟的事,他将与齐商的对话用自己的话说给齐太后听。
  齐太后听过之后,只考虑了一会,就同意了。
  后胜大感不解,问道:“阿姊与秦国交往一向谨慎,这次怎的如此痛快的就同意相助安平君了?”
  齐太后:“正是因为谨慎,才要相助的。”
  “秦国,能与赵国在上党征战相持两年而不落下风,固然是因为秦军勇武,难以抵挡,但看看赵国如今国力几废的模样,在看看秦国调兵调农经营河内安抚俘虏的模样,就可知道,即便让秦国再打上两年,秦国也是能支持的。”
  “秦国国力强盛至此,如果我齐国与秦国交好,有相助安平君脱困的情分在,若是秦国有攻打我齐国之意,也可请安平君从中转圜。”
  “所以,相助安平君,未必不是一步好棋。”
  后胜躬身拜倒:“阿姊英明。”
  齐太后摇头叹道:“秦国,可不是好相与的,你与他们交往的时候,可要慎之再慎。”
  后胜都答应下来,然后派遣使臣,以齐商为主使,出使赵国来了。
  美人楼的真正主人作为一国主使出使赵国,赵王自然以礼相待。
  齐商:“鄙人之资货,竟然引出如此误会,当真是给贵国添麻烦了。”
  赵王笑的爽朗:“都是安平君胡说八道,想要将美人楼据为己有,寡人无法,才让人去齐国询问的。”
  齐商:“竟是如此,不知在下可有幸,见一见这位安平君?”
  赵王疑惑:“贵使见安平君,可是有何要事吗?”
  齐商叹道:“他抓住犬子,居然没有杀掉,而是送还给我,于情于理,我都要去感谢一番的。”
  赵王也叹道:“说到此处,这位安平君虽然年少顽劣了些,倒不似其他秦人一般嗜杀,是要去感谢一番。”
  这话,要是让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听了,怕不是得以为这位齐商是个受虐狂?自己的儿L子被人劫了,没有杀掉,他这个做父亲的,居然还要亲自去感谢对方不杀之恩,这父亲,脑子没问题吧?
  但有此疑问的人,如果曾经在乱世生活过,就会知道,若是一个人走在路上,遇到另一个人,突发奇想想借用这个人的身份,最好、也是最普遍的做法,就是杀掉这个人,取而代之。
  秦鱼没有做,留了那孩子一命,就是不欲与齐商结仇的意思,既然不欲结仇,那就是结好了,所以,齐商于情于理,都要亲自去感谢一番。!


第150章 不想走(霸王票+18)
  如今天气日暖;秦鱼是在一处水边与齐商相见的。
  齐商按照规矩给秦鱼行礼。
  不远处有护卫在盯梢,侍从给两人上了蔬果茶点之后,就退开两步;站在秦鱼的身后,看似是贴身伺候;实则是监视;想听齐商与秦鱼说些什么。
  齐商非常不高兴;他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紧紧盯着那个侍从,直到看的那个侍从给他跪地求饶还不放过;气愤道:“赵王是信不过我吗?竟然公然派遣奴隶来监视我,既如此,赵王何不自己现身,旁听我与安平君对话呢?”
  那个侍从的额头都要磕破了,齐商对自己的随从道:“你去禀告赵王;就说有宫人欲偷听我与安平君的对话。”
  随从快步离去,这个侍从身体抖的跟个筛子似的,满头满脸的冷汗;看着马上就要昏厥过去了。
  秦鱼对此视而不见,齐商也闭目养神;等到赵王的回复。
  没一会,就有赵王身边的一个侍人带着两个高壮宫人前来,侍人对齐商客气道:“我王并未派遣宫人前来贴身伺候,这个宫人,定是别人派遣来的。”
  齐商也不问这个宫人到底是谁派遣来的,只是缓了神色,对侍人道:“原来如此,倒是在下误会赵王了;您回去,一定要替我向赵王道歉。”
  说罢,就着半跪的姿势向着赵王所在宫殿的方向行了一礼。
  那两个高壮宫人像拖死狗一样将那个宫人拖走了,侍人也走远了,离开的时候,甚至将周围的侍卫都喝退了半里地,给齐商和秦鱼流出足够的说话空间。
  齐商见周围终于没人了,对秦鱼叹道:“让安平君受委屈了。”
  秦鱼:“恐怕是赵王怕我离开吧,除了见人言语不方便,倒也没什么。”
  又开玩笑道:“赵王对齐国很礼遇。”
  齐商笑道:“齐国有粮有兵,又与赵国相接,赵国想与齐国合纵交好,自然要客气一些。”
  秦鱼:“那么,齐国是打算与赵国合纵了吗?”
  齐商:“不,我国太后已经拒绝与赵国结盟了,之所以消息还没传回赵国,是因为虞卿还在齐国,想法子说服太后。”
  秦鱼道:“那齐国,是打算隔岸观火,不打算参与列国相争了吗
  ?”
  齐商笑道:“不,齐国打算与秦国结盟。”
  秦鱼笑了,齐国的这个决定,秦鱼并不意外,毕竟,秦国可没少在齐国用金子呢。
  秦鱼:“孤可以保证,齐国做出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
  闻弦歌而知雅意,齐商笑道:“小人自然是知晓的。”
  齐商说了齐国欲代替楚国,与秦国做独家生意的意向。
  做生意嘛,跟谁做不是做?别说齐国愿意与秦国站在一起,就是齐国只表示他们对谁都不会出手,只冷眼旁观,秦鱼都会答应下来与齐国的贸易往来,毕竟,之前秦王的最低预判标准,也只是齐国冷眼旁观不参与而已。
  两人谈好结盟之事,又就贸易往来清单“据理力争”了一会,双方在帛书上签字画押,齐商才笑道:“小人来此,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要完成。”
  秦鱼:“哦?是什么任务?”
  齐商:“奉我国太后之命,助安平君脱困。”
  秦鱼:“条件呢?”
  齐商:“来日秦欲攻齐,请安平君替齐国转圜一二,不要让秦国攻打齐国。”
  秦鱼沉吟半晌,回答道:“孤只能保证,在齐太后在世的时候,秦国不会攻打齐国。”
  齐商想了想,点头答应道:“可。”
  诸国签订盟约,向来只约束双方签订盟约的君主,等一方君主去世之后,就代表盟约自动作废,要是还想盟约继续,就需要继任者再与之签订新的盟约了。
  既然是齐太后主政,她与秦国签订的盟约,等她去世之后,自然就自动作废了,这是战国时代通行的规矩,齐商表示理解。
  齐商又问:“君可有打算何时离开邯郸,需要吾等做什么吗?”
  秦鱼:“你是怎么打算的?”
  齐商:“我可以邀请安平君到齐国一游,有赵国想与齐国结盟的迫切意愿在,赵王很有可能会同意您与小人一起归齐。”
  赵王同意放秦鱼离开邯郸去齐国,齐国也没说一定会答应与赵国结盟,属于纯赚,赵王若是不同意放秦鱼去齐国,齐国就可趁机拒绝赵国的结盟了。
  无论赵王同不同意,齐国都不会吃亏的。
  秦鱼笑道:“你可是给赵王
  出了一个难题。”
  齐商:“这位国君,难题原本就很多,也不差小人这一个。”
  秦鱼道:“我的打算是,向齐国购买粮食十万石,然后分给赵国百姓三万石。以此换赵王放我离开。”
  齐商倒抽口气,十万石粮食,不说秦鱼能不能拿的出这么多钱财,就是齐国,能不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粮食,还是两说呢。
  齐商:“小人也会尽快将此消息扩散开来,让所有的赵人都知道您的决定。不过,给赵国百姓的太过了,这三万石,能分到真正需要的庶人手里的,能有十分之一就不错了,更多的,肯定是被人中饱私囊了。”
  秦鱼笑道:“这不正好?想来,赵人应该是有自己分辨好歹的能力的吧?”
  赵国的庶人们,要是知道,原本可以分到他们手里的救济粮,都被赵国的贵族们贪污了,他们会怎么做,秦鱼很期待。
  齐商却是不大看好:“庶人愚钝,几乎是没有分辨能力的,君这三万石粮食,恐怕要打水漂了,不值当。”
  秦鱼:“值不值当的,做了才会知道。”
  齐商自认还是了解秦鱼的,他对那些吃不上饭,衣不蔽体的庶人们,总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怜悯,而且这分怜悯,不是写写文章,发发感慨就算了的,而是真正的去谋划,去带领庶民们走出困苦,去消除这份“怜悯”的赤诚。
  这是一种非常让人心折的仁心。
  也就是这份让人佩服的仁心,才让齐商死心塌地的奉秦鱼为主,为其驱使。
  齐商道:“安平君高义,吾等佩服,不过,如今齐国,是一下子拿不出来十万石粮草的,夏收之后,或许可以补齐。”
  秦鱼笑道:“那就分现在、夏收、秋收后三次补齐,一次三万三千石。我会以当前的粮价收购,不会让你难做的。”
  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粮价普遍偏贵,等到夏收、秋收之后,粮食变多,粮价会有相应的下降,秦鱼以当前的粮草价格来购买齐国的夏粮和秋粮,的确是不会让齐国吃亏。
  齐商笑道:“安平君果然豪气干云,小人佩服。”
  。。。。。。
  齐商去见赵王,赵王状似好奇的问齐商:“子与安平君都说了什么?”
  齐商露出非常佩服的表情,对赵王拱手拜道:“恭喜赵王,贺喜赵王。”
  赵王纳闷:“寡人何喜之有?”
  齐商赞叹道:“安平君欲从齐国购买三万石粮食,不收分文,送给赵国的庶人百姓。”
  赵王:。。。。。。
  “齐子不是在说笑吧?”
  齐商:“当然不是,您看,这是安平君与齐国签订的购买协议,货真价实。”
  赵王看着眼前的协议,灵魂出窍,不知道眼前看到的是真还是实。
  齐商离开了。
  他离开邯郸的时候,将秦国的安平君大手笔的从齐国购买粮食送给赵国庶人百姓的义事大肆宣扬,等他走到赵、齐边境的时候,居然有赵人拦住他的马车,问齐使,安平君购买粮食分给他们的事情是不是真的。
  齐商非常肯定的告诉他们:“是真的!”
  然后不出五日,在齐国边境,就开始出现齐国的运粮车,他们去的方向,不是秦国的河内,而是赵国。
  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赵人们跟着粮车一路来到邯郸,将粮车交付到安平君的手里。
  秦鱼看着眼前一双双麻木中透着星星期盼的眼睛,他站在高处,高声道:“放粮!煮粥!”
  “唯!”
  回应的只有一直跟在秦鱼身边的南孙和艾茅,其他跟着秦鱼的赵人护卫,则是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办。
  南孙不管他们,而是站到这些流离的赵人庶人面前,高声道:“安平君意欲放粮接济百姓,有谁愿意帮忙捡柴、生火、煮粥?”
  应和声此起彼伏:“我愿意。”
  “小妇人愿意。”
  “老妪愿意。”
  “奴等愿意。。。。。。”
  有激动应和的,也有高声询问的:“为什么不直接将粮食送给我们?还要煮熟了给我们吃,忒麻烦!”
  此人一喊,原本激动的人群便一静,似乎也很疑惑。
  南孙也不恼,他走到一个牵着小孙孙的老妪面前,温声询问道:“老媪,您的家人呢?”
  老妪颤声道:“家中只剩老妪和小孙孙了。”
  南孙高声叹道:“如果将粮食给了您,您能保证,这粮食
  ,会吃到您和小孙孙嘴里吗?”
  老妪哭哑着嗓子道:“不,不能,会被抢走。”
  南孙退后一步,高声道:“不错,会被抢走!”
  他指着方才那个说话的汉子道:“安平君送给老弱的粮食,会被你这样的汉子给抢走,所以,我不会将粮食直接发给你们。”
  南孙话还未落,这个汉子周围呼啦啦空出一块空地出来,好似远离了这个汉子,他们的粮食就不会被抢走一样。
  这个汉子羞愧难当:“唉,唉,你们什么意思,我没抢粮啊,我也是吃不饱饭的灾民来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