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嬴鱼-第2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宫进献上来的书籍,除了让秦鱼熟悉的这些,还有学宫各个学院和先生的代表著作,比如兵学院献上的就是白起的《白公兵法》,医学院的《百草经》和《药典》,理学院的《天理说》、《地理说》、《数理说》,文史学院的《辞》、《神鬼志》,带着明显的楚地风俗特征,另外还有个人著作韩非的《内外储说》,虞卿的《虞氏春秋》,以及朝廷大量史官文吏整理编纂的周朝史书《周语》,包括秦国在内的各诸侯国《国语》,嬴姓宗谱《世系》,以及,奉常和方士们合力修订的《历书》和国朝《纪年》,用来记录周王室以前
  和以后的岁月变迁,甚至还有希腊语、波斯语等外文书籍。。。。。。
  除了这些国家和名人著作意外,吴燂还特地写了一本武功秘籍拿来凑热闹。
  秦鱼对此当然是鼓励的,说不定吴燂的这本武功秘籍流传到后世还能成为某个江湖流派的不传之秘呢哈哈。
  秦王政拿着一本乐谱来找秦鱼。
  为了能让当世之音不因时间而流逝,秦鱼特地令少府乐官修订乐谱,记录音符,与《诗经》等民俗雅音配套传世。
  秦王政将乐谱递给秦鱼,高兴道:“叔祖,这是采诗官才从蜀地传来的新风,叔祖看看可能演奏?”
  秦鱼会吹笛,还能操琴,他自己更是时不时的就奏上一曲自娱自乐,是以秦人皆知安平侯好乐。
  上行下效,秦人国人也开始学起了奏乐。。。。。。
  今日能在此看到如此传世典籍,秦鱼心中高兴,道:“好啊,等我研习一番,就奏给大王听。”
  “现在不能演奏吗?”秦王政身后一个少年声音问道。
  秦鱼定睛一看,原来是成蛟。
  秦王政回头去跟成蛟解释道:“第一次接触新的乐谱不研习怎么奏乐?成蛟莫要强人所难。”
  成蛟一脸倨傲的嘀咕:“不是他自己说要演奏的?嘁,还不如听乐工演奏呢。”这是竟将秦鱼给当成供人取乐的乐工了。
  成蛟声音固然不大,但他周围的人该听到的还是都听到了。
  周围小伙伴不约而同想起了此起彼伏的抽气声,有志一同的竟都纷纷远离了成蛟,成蛟周围立马空出了一圈真空带。
  成蛟自己不觉着有什么,秦王政却是被他给气的面色涨红,指着他的手指都要颤抖了。
  秦鱼摇摇头,拍拍秦王政的背脊给他顺气:“消消气,消消气,气着了自己不划算。”
  秦王政气道:“您听听他都说的什么话,这都说的什么话!叔祖你就不气吗?”
  秦鱼好笑道:“我气什么?我有什么好生气的,这样没有教养的话又不是你说的,我犯不着为他生气。”
  “没教养”这话成蛟听懂了,他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大声道:“你敢说本公子没教养,本公子这就去告诉华阳祖母,让她治你
  的罪!”
  秦王政怒喝道:“成蛟!”
  成蛟也委屈的大喊大叫:“大兄,他欺负我,你竟不为我出气,还凶我,我要去告诉华阳祖母去!”
  秦王政简直无语,成蛟他到底知不知道眼前之人是谁啊?华阳祖母都是怎么教的他?
  成蛟还真不知道秦鱼是谁,他是华阳太后教养长大,长在后宫基本不见外人。
  他倒是从宫人那里听说过安平侯的威名,但对秦鱼本人他是几l乎没有近距离接触过的,而且成蛟和秦王政亲近是在秦鱼不在的日子,等秦鱼回来了,他又基本都是在各大官署里忙于朝政,和成蛟几l乎碰不到面。
  加之成蛟如今还不到十岁,他只知道他是秦国的公子,他身边的华阳太后是顶顶尊贵的人物,他见到任何人都可以不用怕。
  所以,即便成蛟知道眼前之人身份或许很高,能将人跟威名对应上来,但他实在是没有确切的认知,完全就是按照自己的性子有什么说什么,完全不带害怕的。
  但不害怕是一回事,言语轻浮无礼就是另一回事了。
  乐工是贱籍乃是常识,成蛟不可能不知道,即便眼前之人只是一个寻常百姓,只要他不是贱籍,作为一个有教养的公子,他也不应该将其以乐工取乐。
  就算他心中再怎么不屑,这个百姓在他面前也确实如奴仆无意,但他装也要装出一副“善辨”的模样来,这叫知礼,这才是一个优秀的贵族该有的样子。
  秦鱼说他没教养,也不是辱骂的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叙述事实,成蛟他确实是需要好好教一教。
  不然肯定会长歪的。
  眼见兄弟两个就要当众吵起来,秦鱼将秦王政拉到自己的身后,对众人道:“这些书籍孤都看过了,学宫诸子和百官们都辛苦了,既然典籍已经编纂完成,那就各家呈拟出一个奏疏交至少府,计划刊印发行于天下。”
  藏在秦宫中算什么?书是用来增长知识和见闻的,理应发行天下让所有百姓黎庶都能看到。
  谁不希望自己的著作能发行天下,百姓传诵呢?
  此时满殿众人,不管是真的书籍著作者还是编纂者,乃至帮着搬书的小吏都激动的跪伏在地上,山呼:“谨遵安平侯之命,大王英明!”
  秦王政:“起吧。”
  等众人都起来了,秦鱼随意道:“你们忙,孤且去拜访华阳太后。”
  说罢,转身走了两步,又回头对成蛟道:“成蛟,孤带你去见你华阳祖母,还不快跟上?”
  成蛟早就已经被众人方才山呼给震傻了,别的他不知道,众人的跪拜他还是知道的,除了他的大王兄长,他还没见过臣子们对谁这样跪拜过呢。
  成蛟呆在原地不敢动,秦王政见状上前牵着他的手要带他一起和秦鱼去见华阳太后。
  秦鱼对秦王政道:“大王还是留在这里再看看这些典籍,等有空了再去见华阳太后吧。”
  秦鱼冲成蛟抬抬下巴,就有宫人上前,从秦王政手中将成蛟的手接过来,又对秦王政恭敬一礼,拉着木愣愣的成蛟跟在秦鱼身后走了。
  等秦鱼的背影彻底消失看不见了,秦王政才担忧的问白药师:“成蛟没事吧?寡人方才看他好像吓住了。”
  白药师道:“公子成蛟不像是胆小的,应该没有吓住。”
  秦王政还是很担心:“寡人看他方才路都不会走了。”
  白药师猜测:“或许他是怕受到华阳太后的惩罚?”
  秦王政拧紧了眉头:“成蛟能想的到这么多吗?”
  白药师无语,感情您也认为公子成蛟脑子不聪明啊。
  不过,白药师是真的不认为公子成蛟给吓住了,这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性格单蠢的主,或许,他方才作态都是装的?
  就是不知道怎么处理眼下情形,故意装傻的。
  白药师:“与其担心公子成蛟,大王不如猜猜安平侯去拜访华阳太后会说些什么?”
  秦王政:“你觉着叔祖会跟华阳太后说些什么?”
  白药师见四下有人,便凑近了秦王政耳边,小声道:“臣猜安平侯会以公子成蛟需要学习为借口,拒绝楚系势力插手商会会长评选的事。”
  秦王政挑眉沉思,还真有可能。
  随着考课时间临近,商会会长的人选迟迟定不下来,华阳太后却是逼的越来越紧,时不时的就以关心的名义将他叫过去亲近一番。
  说实话,对华阳太后的召见,一次两次的秦王政还能满心欢喜的去
  ,但次数多了,真的很耽误时间。他总觉着他的时间不够用,他要学习、要朝会、要跟臣子议事、要见很多的人。。。。。。
  他每天恨不得一个时辰当做两个时辰用,还曾疑问人为什么要睡觉,他要是不需要睡觉,每天就能多出几l个时辰来处理政务了。
  他心中都知道,华阳太后之所以对他殷勤备至,就是为了能让成蛟做这个商会的会长。
  但成蛟,唉,真的不行。
  秦王政自然不知道秦鱼是怎么跟华阳太后说的,但从那以后,华阳太后确实不再频频召见他了,而且,成蛟也不再日日来前宫寻他,而是身边多了两位老师教导他礼仪和文字。
  秦王政松了口气。
  秦鱼却道:“华阳太后看似已经退出竞争了,但这不代表楚人就打退堂鼓了,没了成蛟,还会有别人。”
  秦王政:“他们会另选一个人,支持其参与会长竞选,这样他们也能从中获得好处。”
  秦鱼点头表示同意,道:“不知道春申君看中了谁。”
  秦王政厌恶道:“又是他,怎么哪里都有这个春申君。叔祖,真的不能杀了他吗?他跟魏无忌比可差的远了,为什么魏无忌能杀,他就不能杀?”
  秦鱼:“因为咱们攻取的是楚国的国土,当年魏无忌死的时候,秦国可没去攻打魏国,现在春申君还不能死,他要是现在死了,还是死在秦国,很容易就能激起楚人民愤,咱们新攻打下来的楚地可就要不安稳了,只能暂且先养着他。”
  时人对名人的推崇不是一般的高,尤其是能代表一国的大王和丞相,若是这个大王和丞相还很得民心,那么这个人的不正常死亡,就很可能会引起一场战争。
  黄歇在楚国,还是很得民心的,秦鱼想尽快安稳的消化掉那六个郡,那就不能冒险让黄歇死掉,他最好能在秦国锦衣玉食的好好活着。
  秦王政:“可他总是兴风作浪。”
  秦鱼:“这回是阳泉君自己找去的,以后看紧些吧。”
  秦王政无法,只能暂时歇了杀掉黄歇的心思。!


第232章 考试
  秦鱼专门为商会选拔人才组织了两场考试;一场书面策论(笔试),一场当堂辩论(面试)。
  商会收归国有,归少府管辖。偌大的一个商会;除了需要会长总领全局之外,还需要大量的高、中、低层官吏进行辅佐治理。
  所以,此次考试选拔,除了选出会长之外;还要选出数量不少的佐才。
  秦鱼给第一场书面策论出了三道题;题目也简洁明了。
  第一道题;简述商业发展给国家治理带来的好处和弊端。
  第二道题,秦国是否有必要发展商业;商会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第三道题;如果你是商会会长;你将如何带领秦国走向世界。
  怎么说呢,这三道题出的就很难评。
  尤其是第二道题;完全与第三道题相违背:你都说了要会长将秦国推向全世界了;怎么还问秦国是否有必要发展商业呢?不发展商业;怎么让会长带着秦国走向世界呢?
  既然明摆着要在秦国大力发展商业了;那么第二道题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要秦鱼回答,当然是有存在必要的。
  自从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的基本国策就是重农重战抑商;而且秦国在此基本国策的指引下实现了国富民强,东出函谷的长远目标。
  秦国抑商不只是简单的限制商业的发展,而是到了严厉打击的程度;国家对商人收重税,不允许百姓私自买卖,尤其是粮食;百姓只能吃从自己土地里种出来的粮食,而不是买来的,每当国家战事或者征召民力做苦役的时候,商人总是第一个入选。。。。。。
  总而言之,商业在秦国,是没有成长和壮大的政治土壤的。
  现在秦国却要在重农重战抑商的基础上大搞专门的有关发展商业的考试,这不是让人犯迷糊吗?
  所以秦鱼才出了这三道题。这三道题既是出给有志于商会的人的,也是出给天下人的,目的在于说明商会存在的必要。
  秦国的商会是特定的人在特定情况下组建起来的。
  这个特定的人就是当时年仅六岁的秦鱼,特定情况也在于他年仅六岁。
  谁都没有想到,一个小小孩童玩闹般组建起来的专为运
  输货物的商会能发展成如今的庞然大物,甚至能支持一国公子搞政治叛乱。
  秦国的朝堂中也一直都有商会此等祸国之物就不应该存在,应该立马取消的声音,只不过都被上层决策者给无视掉了而以。
  毕竟,现在的商会已经总揽天下之财,那是说取消就能取消的掉的吗?商会每时每刻都在为国库做多少创收,你舍得取消吗?
  商人固然为国家带来了许多害处,比如财货暴力所带来的的民心浮动,不安于耕种,扰乱社会秩序,人和人之间勾心斗角、贪婪无度等等,都给统治者带来了困扰。
  但秦国的这个商会所带来的好处,也是不能泯灭的。
  秦鱼通过建立商会通货积财,达到民富国强的目的,且这个目的,基本已经实现了。现在天下间的货物,都能通过各种渠道运输到咸阳来,说今日的咸阳是东方、乃至全世界第一大城市也是名副其实的。
  尤其,让秦国决策者最不能放弃的还有一个点就是财货流通打破了国土的限制和闭塞。
  一个商队所经之处,送去的不仅仅是供需当地百姓所需的货物,还有商队从当地获得的信息。
  此地山川如何,人口如何,吃何种饭食,穿何种衣裳,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