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嬴鱼-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鱼笑道:“看来大王中意的人是如儿了。”
  秦王政定定的看着秦鱼,认真道:“是,政想选如姬,叔祖,您会同意吗?”
  秦鱼见秦王政眼神认
  真专注的看着自己,这让他也不得不认真谨慎的回答他的询问。
  这也让秦鱼突然认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秦王政他,已经开始慢慢的学着启用自己的人,学着自己掌握权柄了。
  之前秦鱼虽然一直都让秦王政参与朝政,但秦王政大多时候都只是听、看、学,很少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时候——他就是想发表也发表不了,他压根就不懂朝政,看不到各项政策定立、执行和官员任命中掺杂的复杂关系和道理。
  但秦王政很聪明,他学的很快,且有天生的政治直觉,在秦鱼不限制他的情况下,秦王政血脉里独断乾坤的基因开始觉醒了,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让他眼前看到的行轨按照他的意愿运行。
  他在有意无意中想要握住更多的权柄。
  就像一个足够粗的棍子,秦鱼能一手握住,是因为他是个成年的男人,手掌足够大可以一手握住。而秦王政,他一手只能握住十分之一,因为他只是一个少年。
  而现在,这个少年正在成长,他努力的将手指张到最大,以期许能握住五分之一、四分之一、三分之一、二分之一。。。。。。乃至最后能像秦鱼一样一手能牢牢的握住整个棍子。
  就像秦鱼一直希望的那样,秦王政他正在学着独当一面了。
  掌握商会就是他迈出的第一步。
  秦鱼问道:“大王能说一说,您看中了如儿哪一方面,且这个方面能优秀到可以让她做会长呢?”
  秦王政理直气壮:“她是与政儿一起长大的好友,她还是您的犹女。”
  秦鱼被这个回答给惊了下,他还以为秦王政会列举秦如何优点呢,谁知道竟然是这样一个回答。
  秦鱼:“。。。。。。大王这是,任人唯亲?你是认真的吗?”
  他记得给少年讲过任用臣子要论才论德,不能因为血缘亲友关系或者只凭自己的喜好就授予官职吧?
  秦王政对秦鱼的疑问很不服:“政当然是认真的,商会积财惊人,对秦国何等重要,怎能交付一个来历不明的人手中?如姬与政亲密如一人,她还是宗室女,更是叔祖的犹女,将商会交给她,政才能安心。”
  听着很有道理,封建王朝君王首要做的就是中央集权,其他的都可以先放一放,
  但是,“谈鸣并不是来历不明,想必他的姓氏渊源已经放在大王的案头了,只要大王多交付给他一些信任,秦国就能多收获一个能臣,而且是大王提拔的他,对他有知遇之恩,他定会对大王感恩戴德。”秦鱼劝道。
  秦王政:“但他是楚人推举出来的,这背后一定还有黄歇的谋算,政不相信他,如果叔祖一定要留下他,他也真有才能,他可以做如姬的丞,政将会允许商会只有他一个丞。”
  一般朝官配置中,一个正手下面会有两个副手,如果令或长是正职,那么令或长的下面就会设两个丞作为令的副手,商会会长也是一样,一个会长下面理应设两个会丞,秦王政说他可以允许只有谈鸣一个会丞,那绝对是妥协了。
  秦鱼失笑:“咱们又不是在较劲,大王无需如此,如果大王能有说服臣让如儿做会长的理由,臣怎么会不答应?但大王方才说的理由,实在是不能服人。”
  秦王政皱巴着脸不快道:“政才没有跟叔祖较劲。”
  秦鱼:尾音都拖出来了,还说没较劲。
  秦鱼只能摆道理说服他:“谈鸣虽然是楚人推举出来的,但楚人这边华阳太后已经让步了,她毕竟是太后,咱们不好太拂她的面子,而且观谈鸣此人,性情坚强,并不是轻易被楚人裹挟的人,如果大王能将其收入麾下,反过来就可以用他来制衡楚人,岂不是一举两得?”
  “大王,朝中并不能只有一家之音,它应该是多方并立、相互竞争的,朝中宗室、楚人、魏人、韩人、齐人、秦人并存,你这个大王坐的才能超然,王座才会安稳。”
  “你可以在特定情势下偏帮一方,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可以厌恶楚人进而打压他们,但不能让他们没有生存的余地,这会引起其他方的戒心,也会让楚人反弹。最后麻烦的还是咱们自己,得不偿失。”
  秦王政反驳道:“政没有厌恶楚人。。。。。。好吧,政只是厌恶黄歇,但也并没有想要楚人绝迹在秦国的朝堂。”
  秦鱼也沉思:“黄歇此人,心智超群,若是他已经猜到成蛟不会成事,继而授意阳泉君将谈鸣推出来与其他人打擂台,那么他现在就已经成功了,不过,就只是如此吗?这样简单就见结果的手段,似乎跟他春申君之名不匹配呢。”
  秦
  王政眼睛一亮:“叔祖也怀疑谈鸣此人吗?那您还支持选他。”
  秦鱼:“只是没证据的怀疑而已,而且,臣怀疑的是黄歇,若是不用谈鸣,指不定黄歇还要使什么手段呢,防不胜防。”
  “况且,现在谈鸣已经被推出来了,他的文章也已经张贴出来,如果不用他,无法向百官和民众们交代。”
  秦王政:“那就让他做如姬的丞,一举两得。”
  秦鱼转换了下思维,笑道:“不如让谈鸣做长,让如儿做他的丞,岂不是两相便宜?”
  秦王政:“。。。。。。会长权利太大了,动用财货太多,政不放心他做长。”
  秦鱼笑道:“会长能有多少权利,还不是大王说了算,既然大王觉着会长的权利太大,那就拆分好了,再多设几个丞制约长。。。。。。”
  秦鱼瞬间就给秦王政出了好几个如何分散权利的好方法,秦王政认真听完之后,还是问道:“真的不能让如姬做长吗?”
  秦鱼叹道:“她服不了众的。”
  秦王政失望的低下了头。
  秦鱼安慰道:“等如儿做出成绩来了,让众人都看到了她的才能,到那个时候大王若是还想任命她为长,臣就不会阻止了。”
  秦王政打起精神来,道:“那好吧,政会督促如姬好好干的。”
  秦鱼笑道:“那臣就祝愿大王能早日得偿所愿,让商会为你所用了。”
  秦王政脸颊微红,窘迫道:“政儿没有,叔祖别多想。”
  秦鱼拍拍他的肩膀,真心道:“大王正在长大,臣心中非常欢喜,臣真心期盼大王完全掌握权柄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所以,你不用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抱歉。
  秦王政内心激动极了,秦鱼对他的认可是他最大的鼓励,他原本以为秦鱼会生气,他都想好如果秦鱼生气他要怎样做才能取得他的原谅了,谁知道秦鱼不仅没有生气,还鼓励他,这让他如何不激动?
  秦王政出后殿去前朝大殿的脚步都是雀跃的,后面跟着的小内侍得小跑着才能勉强跟的上他的脚步。
  秦鱼跟在后面慢慢踱步,看着前面朝气蓬勃的少年向着他的臣子们飞奔而去。
  秦王政和秦鱼继续去前朝议事,
  阳泉君则是在华阳太后宫中等消息。
  一个小宫侍飞奔进来,伏在地上叩头回禀道:“禀太后,方才大王和安平侯在殿内密谈,后大王气冲冲的从殿内奔出,好像非常生气的样子,安平侯则是踱步远远坠在后面看着大王远去,好似生了嫌隙一般。”
  阳泉君着急问道:“你可看清楚了?两人真的生了嫌隙?”
  小宫侍回道:“确实如此,大王在前头走的飞快,后头跟着的内侍们跑的七零八乱的,安平侯就那样坠在后面看着小内侍们追赶大王,安平侯和大王一向和睦,两人都是并肩而行,看着就亲密的很,这回就不是,定是生了嫌隙了。”
  阳泉君哈哈大笑:“好,好,黄歇果然出的好计谋,难得他是从哪里找来的这个谈鸣!原本是想让大王偏帮成蛟做成会长让两人不合,不成想成蛟没做成,倒是让这个谈鸣做成了,哈哈。啧,安平侯定是偏帮自己的犹女,大王看中了老成稳重的谈鸣,两人争执不下才生了嫌隙的。”
  华阳太后却是另有看法:“大王和安平侯一向亲厚,仅仅这一次争执,不算什么。黄歇就只推了谈鸣一人出来?没再说其他的了吗?”
  阳泉君心情颇好的道:“没再说什么,只说谈鸣是个可用的,也有大才,咱们只要帮助他成事即可,等他位极人臣,咱们少不了好处。”
  华阳太后颔首,虽然仍旧觉着心中有异,但她又说不出有什么地方不对,只能暂时按下,以待以后小心留意。
  华阳太后叹道:“如果大王真的和安平侯越走越远,咱们的机会可就来了。”
  阳泉君也道:“谁说不是呢?没了安平侯把持大王,大王身边应该能多出更多人才是,咱们也该在大王身边安放几个近臣了。。。。。。”
  正说着,又有一个内侍来报。
  内侍禀报道:“前朝已经任命新的商会会长了。”
  阳泉君忙问道:“是谁?”
  小内侍道:“安平侯任命谈鸣为会长。。。。。。”
  阳泉君惊讶:“谁?是谁任命的谈鸣?”
  小内侍:“是安平侯任命的谈鸣为会长。”
  阳泉君和华阳太后对视一眼,华阳太后命道:“你将任命会长的过程仔细说清楚,怎么是安平侯任
  命的谈鸣,不是大王吗?”
  小内侍依言回禀道:“听说,原本就是安平侯看中谈鸣做会长,大王看中女公子做会长。大王和安平侯意见不合,大王便让朝臣们去休息,他和安平侯到后殿密谋,等再朝议的时候,安平侯就宣布谈鸣任会长,显然大王没有争得过安平侯。”
  华阳太后喃喃道:“真是没想到。”
  阳泉君也面色复杂:“是啊,没想到,竟是安平侯选的谈鸣,大王选的秦如。”复而又安慰道:“但大王与安平侯相争,还争输了也是不争的事实,与咱们而言,也算是殊途同归了吧。”
  华阳太后对阳泉君乱用词语有些无语,她问这个报信的小内侍道:“这样说来,是如姬落选了吗?”
  小内侍回道:“禀太后,如姬做了丞,仅比谈鸣低一阶。”
  华阳太后点头,让小内侍下去领赏。
  殿内一阵沉默。
  阳泉君率先打破了沉默:“让秦如做丞,算是安平侯对大王的妥协吧?”
  华阳太后一脸的难以理解:“好好的咸阳贵女,不思如何打扮自己,整日的与男人混在一起算什么?大王难道是想靠个小女郎夺权吗?大王到底是怎么想的!宗室脑子被粪糊了,推了个女人出来与男人争权!”
  华阳太后想到了秦王政和宗室那边会推举自己的人出来,但她也实在没有想到,秦王政居然看好宗室选出来的人,更是没想过,这个人居然是个小女郎。
  这实在是超出了她的认知范围之内了。
  阳泉君却是摇头劝道:“太后常年在后宫,不知道外头这些年的变化,这些年啊,秦国可是提拔了不少女子出来为官做吏呢。”
  华阳太后不以为然道:“不就出了一个蒙嫣和?蒙家那是武将世家,能出一个带兵打仗的女儿出来不奇怪,普通人家的女儿,大字不识一个,能做什么官?也就在乡里间靠着夫家宗族做一做乡老,组织一些黎庶种地罢了,让女子走到秦国的朝堂上做官,简直笑话!”
  阳泉君也点头道:“何尝不是笑话呢?唉,秦国,不是惠文王昭襄王那时候了。。。。。。”
  这就是眼界的局限性了,华阳太后常年居住深宫,不知外界变化是正常的,但阳泉君可是常年在外行走的,却是
  睁眼看不见秦国这些年来大搞基层普及教育,以及秦律规定家中女子不上初学者罚三甲,更理解不了这其中的意义。
  如今最初接受初、中、高等教育的那一批女子都已经长成且开始进入秦国的官场掌握权柄发光发热,阳泉君看到了却还认为这是一个笑话,不得不说,阳泉君明明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还混的远离了朝堂中心,得靠才来秦国的黄歇给他出人出招才能入主商会。
  不得不说,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就这种跟不上变化的见识,楚人在朝堂上争不过宗室实在是太正常了。
  随着王令下达,商会会长以及其他商会中低层官员小吏们迅速就位,秦国关于商会的一系列改革条陈也公布出来了。
  首先第一个就是统一货币。
  秦国在商鞅变法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统一国内货币了,规定了钱、粟、布帛之间的兑换单位,以及国内不允许是用他国货币,只允许使用秦国的货币。
  但秦国并不是闭塞的,而是时刻与他国通商交流的,尤其是在秦鱼组建了商会之后,秦国国内流入了大量的六国货币,秦国手工业和纺织业的迅猛发展也让国人手中六国货币慢慢增多了起来,是以秦国国内的市场上六国货币也在流通。
  秦国针对这种现象放宽了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