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为富一代[年代]-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各怀心事,草草吃过年夜饭,玉琳严斐范亚娟王桂花四个拿小板凳大场占座位。
  放映员也是附近吃过年夜饭匆匆赶来的学徒工。
  天色还早,王大河和王大海带着儿孙把大太婆接到大场来,给拿了一个大躺椅裹着棉被。
  19:30分,等地道战熟悉的旋律响起,从四面八方的赶来的人站满了一个大场。
  “哎呀,大年三十看电影这感觉就是不一样和办社火一样热闹了。”
  “就是,听说这场演了还有一场。”
  “为了看电影,我年夜饭都早早地吃了,点了灯,赶紧就来了,这都开始了。”
  王东林守在大婆身边,问她:“婆,这是电影,这前头生礼出月酒的时候放过,你还记得吗?”
  大太婆很给面子的说:“记得了,生礼是个胖娃娃,老五家的,是不是?”
  “婆,你记性真好。”
  老人家眼睛瞅着大幕布,问:“明天就是初一了?”
  “是的,1983年的初一了。”
  “挺好。”老太太看了一会儿电影,就迷糊了。
  王大海和王大河也不敢让她在外面呆太久,十几个人又把老太太抬回去了。
  “王东林就是会事。”
  “村里极好的人。”
  “孝顺人家。”
  第二场放的是59的电影《女驸马》戏曲电影,唱腔惊艳,是一段缠绵的悱恻的爱情故事。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玉琳手打着拍子跟着唱,看电影的好几个婶子也跟着一起唱,这个电影刚出来的时候极受欢迎,大家都看过了。
  “你怎么选了这么一个电影?”等放映结束,回家的时候,玉琳问严斐。
  “随便选的。”严斐笑着说。
  “我不信。”
  “不信算了。婶子们看的高兴。她们都会唱呢。”
  “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我考状元不为做高官,为了多情的李公子夫妻恩爱花好月儿圆。”
  玉琳一边唱,一边看着严斐笑。
  进屋洗完脚,玉琳故意说:“我考状元是为了多情的严公子。”
  严斐笑着,躲开了她含笑的眼睛。
  “帽插宫花好新鲜好呀好新鲜。”玉琳倒水给他把洗脚水打过来,严斐都趴在床上,头上顶着被子。
  “好了,洗脚,睡觉。”还害羞了,可真稀奇。
  玉琳躺好,推推严斐,问:“明天晚上你准备放哪两个电影,我先做做心理准备。”
  “《红灯记》和《少林寺》,少林寺是去年2月份开播的新电影,大家肯定喜欢看。”严斐说话都是把头转到另一边就看不见玉琳的表情。
  玉琳知道自己不能再逗人,要不然,他会反抗的。
  嘻嘻。
  大年初一,王东林五兄弟和大爷爷家的伯伯清早起来就去太婆娘家走亲戚。
  下午,等王东林回来,带着玉琳严斐范亚娟走老虎梁给老岳父拜年。
  玉琳邀请大家晚上来看电影,连小舅舅都说要在家里过年呢,不能乱跑。
  菊花姐在家,碰到来拜年的小花姐说了一会儿话,一家人就赶着从老虎梁回来了。
  晚上,生亮堂哥说太婆怕不行了,来叫王大河和王东林几个兄弟过去。
  范亚娟把玉琳留在家里,严斐跟着一起去了。
  大年初二,女儿回家拜年,荷花杏花,连远在县上的玉梅一家玉娇也回来过年了,听张大红说有人用车把他们送回来的,玉琳就听一耳朵。
  等见了一众姑娘,中午吃过午饭,大太婆非常清凉的和来看她的玉琳说了几句话,说她要睡一觉。
  这一睡就落脉了。
  当即,王大海请隔房的伯伯给剃了头发,换了新帕子,王桂花和妯娌范亚娟张大红黄秋女李桂芝张淑英林美丽一众人取出老衣,给老人换好。
  王东智请的总管到了,王东林请的阴阳先生后脚也到了,木匠王东辉也请了,按照总管和阴阳先生的吩咐,一切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所有都按照时间准备好,烧送目纸的时候众孝子才可以哭,在这之前不能嚎哭。
  王大海、王大河是大孝,穿整套的孝衫,披麻戴孝。
  玉琳是重孙,要戴孝的话是个红帽子,范亚娟不让玉琳戴说活着的时候孝顺就成了,严斐跟大孝磕头。
  玉琳看呼啦啦二十几个孝子,爷爷爸爸叔伯姑姑们都戴着,就跟着磕头。
  “你们这老太太是个福星,初五早上10点钟出殡,可以下葬。”
  明锐爷爷带着一副老花镜笑着说:“要准备酒席的话,初四正客。”
  王大海王大河两兄弟商量了一下,既能下葬就要大办酒席。
  总管大爷就安排王东智和大伯生亮堂哥几个去挨家挨户庄里磕头传伙子。
  磕了头,总管大爷安排每家每户派一个壮劳力去山里砍柴,60几户人,一人一背柴就把大爷爷家附近的路都叠满了一捆捆的湿柴火。
  晚上派好家具,送家具的时候每家一个男人来守夜,两家和来帮忙的十几个妇女在厨房里准备宵夜面茶馍馍。
  范亚娟回家熬了一大锅面茶,严斐水桶挑着来,过了12点大家每人一碗面茶,有的打牌守一夜,有的就打着手电筒回家了。
  清早,王东辉王东胜背着汾酒去太婆娘家请娘家,老人去世,娘家人是最关键最主要的客人。
  如果是男性过世也有娘家人,就是自己村里德高望重的几个长辈当娘家,娘家人若在席上吩咐的不好,事情传出去这家人几十年都过不去了。
  初三的席面待帮忙的村里人,孝子不能跟着去打墓,只能村里的伙子去,孝子除了送饭,磕头和必要时候哭,其他时间很闲。
  就说老太太是个有福之人,过年蔬菜肉准备的最充分,洋留爸的大厨,大爷爷家拿出一头猪,随便一做就是十二道菜。
  玉琳把走亲戚剩下的酒,都拿过来招待村里人,总管大爷一看,汾酒,笑着说大家今天多喝几杯,明后天好好干活儿。
  下午坐待席的时候,总管大爷就问:“墓打的怎么样了?”
  “打好了。”
  “明瑞爷爷看过了,坐过针了。”
  听的人很吃惊,从这看得出来王大海王大河两弟兄人缘好,大家干活都很卖力。
  有的显眼包或者不给别人好好帮忙干活的村民家,几天墓地都打不好,有的虽然打了,打的很浅的。
  在村里生死是大事。
  尤其老人过世,讲究的分外多。
  老太太喜丧,老哥俩商量着初四开始念一天一夜的经,送送老人。
  严斐生金生才领着一帮孩子去邻村买花圈纸货,王大河出钱买的伞和十二杆纸等,荷花杏花两个姑姑出钱买的花圈,玉琳也给老人买了一金一银斗和一个花圈。
  请的一对唢呐,初三早上一来就开始吹了,炮手是总管安排的村里人,还有专门的两个穿长衫戴礼帽的礼官负责孝子行孝磕头事宜,大席上讲话,款待安顿娘家人请客坐席等。
  初四正客,娘家人一来,唢呐长号鞭炮齐鸣,礼官出迎安排端茶倒水,寒暄。
  两个老舅爷净手之后,上香由王大红和王大海两个大孝一众孝子贤孙陪着叩首磕头。
  总管大爷把香收了,礼官安排娘家人专门的座位上坐席,别的客人菜汤泡馍,娘家人就是果碟瓜子的大席。
  12点开大席,玉琳厨房跟十几个婶婶大姐一起帮忙切菜,舀菜上菜忙的不亦可乎。
  昨晚上大家连夜炸的果子,买的瓜子花生等做成干碟,先摆上桌。
  等十几张桌子圆席了,开始上大菜,凉菜先上,凉拌木耳,凉拌蕨菜,凉拌豆腐粉丝,再是一道道大肉炒菜,因为时间急得很,洋留爸爸豁出去肥肉,瘦肉,五花肉,排骨,加点配菜一炒一盘盘端上桌。
  玉琳一直跟着范亚娟在厨房忙,时不时回来看一眼,等大席结束孝子们要给娘家人磕头,娘家人吩咐好话。
  老太太是喜丧,大舅爷作为代表,表达了对孝子们的认可。
  再磕头拜谢宾朋。
  第二天,一系列的规矩后,按时间点发坟,全村每家一个男人来抬棺材。
  孝子也不许抬棺,只需嚎啕大哭,哭的声音越大,人越多越好。
  几十个人抬棺走路像飞的一样。
  掩棺。
  下矿!
  孝子们一边哭一边烧纸,村里人你一铁锨我一铁锨盖土半分钟不到盖好土。
  亲人们互相搀扶着起来,玉琳去扶哭的伤心的奶奶和大奶奶,秋女伯娘嚎哭的声音最响亮。
  坟地回来洗手,还要待先生木匠全村的伙子,准备了8桌席面,严斐拉着玉琳回家休息了一会儿。
  等玉琳严斐回来,正好快起席了,孝子跪下给先生木匠单独磕3个头,听木匠、先生吩咐好话,又给村里人磕了3个头,这礼才算结束。
  初六一早上,生金生才大力生亮提着烟酒礼品到先生木匠总管礼官家里谢孝。
  王大河王桂花从大到小一家老小啃干馍馍,家里补觉。
  玉琳见严斐这个老实人膝盖都磕青了。
  想来两个大孝爷爷肯定比他更严重。
  初八,王东智几个兄弟扭着王东森街上取钱去了,夜里分了钱,初九王东胜带着一家四口下山上班。
  过了初十,玉琳严斐还不走,村里人话头又起来了。
  作者有话说:
  这些礼仪规矩我也一知半解。也不好问。


第161章 第 161 章
  ◎……◎
  李桂芝得意; 张淑英溃败,老四一家对爷爷奶奶怨念横生,大娟大力和玉花生才话都不说了。
  玉琳连如何分钱问都没问。
  “玉琳; 正月十五街上有社火; 你去看吗?”桂兰抱着孩子来找玉琳。
  “去的,去的,这是你们老二吗?”玉琳看到她怀里又是个小子,笑问。
  “是啊; 我们本来生个女儿的,没想到又是个男娃。”桂兰故作嫌弃。
  “男娃好,男娃皮实。操心少。”玉琳屋里给她拿了板凳,抓了一把瓜子花生,果子吃完了。
  “我想生个女娃呢。你们什么时候去上班?”桂兰听到婶子们议论的提醒道。
  “我请假了,准备在家住一段时间,可能六月才回去。”
  “那好哎,每年三月二十八街上有庙会,可以看大戏; 欢的很,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看戏。”
  “好呀。”
  两个人说了一会话,最主要桂兰说,玉琳听; 午饭时候桂兰抱着孩子回家了。
  严斐和王东林范亚娟背柴回来; 中午玉琳做的烩面片; 后院柴火多的明年都不用拾柴。
  吃过饭; 范亚娟把玉琳叫到跟前问了问; 知道玉琳可能怀孕了。
  “玉琳; 严斐什么时候开学?”
  “十五过了就得回去; 也不知道店里生意怎么样了,没电话到底不方便。”
  “你不要去看社火了,人挤人的,有什么好看的。”
  “妈妈不用担心,有斐哥呢,等他走了我就乖乖在家,哪里都不去了。”
  正十四晚上,王东智张大红正屋里商量明天给生金下聘的事。
  玉琳严斐跟着王东林范亚娟正屋看热闹,王东辉一家,张淑英一家都到齐了。
  “爸,娃他舅舅算一个,明天让老二跟我们去后山给生金下聘,老二工作这么多年,村里有威信,他去一个顶十几个。”张大红知道自己说不成,使唤王大河出面说话。
  张大红这话,直接打了王东辉和王东森的脸。
  “东辉,东森,明天跟你大哥去后山下聘。我们是普通人家,犯不着充面子。”王大河直接吩咐道:“东林从回来就忙到现在让他家里休息。”
  “爹,你也太偏心了吧,老二是你的儿子,东智东辉东森就不是了,他们也忙前忙后几天没睡。”
  “这话,你问问老大!”王大河不愿意和她说话。
  王东智拉着张大红不让她再说话,笑着道:“明天就劳烦三弟,四弟走一趟了。”
  “好的。”
  “大嫂,你说菊花有两个上初中的弟弟,不会李家把聘礼一分都不给菊花带过来吧!”
  张淑英笑着说:“你得防备着他们家一些,我挺好奇,你准备了几百块聘礼,烟酒准备的什么牌子,给女方买了几套衣服,给她父母买了吗?”
  看生金听张淑英这么一说,头上的汗都急出来了!
  范亚娟看看王东林,听这话里的意思,王东林明天不去,生金这亲事八成又要黄了。
  “她一个大字不识的黄毛丫头,都24了,还想要几百块,没有。88元的聘礼,老酒老烟,衣服两身,其他一分没有。”张大红语气轻蔑。
  旁边玉梅低着头,玉娇高昂着脖子觉得她娘说的对。
  王大河就知道张大红不是个东西,才不愿意王东林跟着一起去下聘。
  王大河心里骂道,老大这个狗东西任凭张大红作,把唯一的儿子推得远远的,迟早父子离心。
  “老二,你不去下聘可以,二月二接亲的时候把你家的马给生金借上,让他风风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