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斐的车起了大作用,村里舍不舍拉电线杆只用来拉电线,拉高压线,拉入户两项黑皮电线。
镇上变电所的两个临时电工,住在村里挨家挨户安装入户电线,走屋里的线,安装电表箱,一时间电工成了村里的香饽饽,杀鸡买肉几家抢着叫吃饭,给自家先安装。
李家有一个早年招工到电力局的职工,给联系了一台50的变压器,严斐跟着村里去临市用拖拉机把变压器拉回来。
这么大功率的变压器,村里可以安装4家电动磨坊。
王桂花还和玉琳说可惜,要是家里有人自家安装一台电磨。
没想到晚上王生才就找上门说他在村里报名了,四根线要另外多交400元。买一台电磨安装下来差不多要花2000元,问王桂花借500元。
“能行。这钱我们给你借。”王大河王桂花一起答应了。
接着就是变电所出面,从电力局买的水泥电杆,村里六十几户每家一个男壮年去扛电线,分布在规定的地方,在坝里,山梁上,老远看去人群喊着号子,和蚂蚁搬家一模一样。
人多力量大,上千斤的水泥电杆,按时按点栽在变电所职工指定的位置。
到中秋节前,村里要接电的人家线路都走完线了。
两个之中一个大龄剩男临时男电工,经过村里两个女孩的竞争,成了其中一位的丈夫,留下一段笑谈。
八月十四,王大河带着王东智几个兄弟孙子们和严斐一起去给老太太上坟烧一年纸。
——
接电线王桂花没去争抢,成了村里最后一家安装线路的,严斐跟着两个电工忙了一天,终于把家里的线走好。
过了中秋节十几天,高压线接好,等电磨的线路走好,大家把所有的花费都交给变电所,村里通电了。
30瓦的灯泡照的厨房宛若白天,王桂花省大门口的电灯也买的三十瓦,这会儿她挨个屋里试了试,电灯泡都亮。
“玉琳,我们终于通电了!”
“我们终于结束煤油灯时期,进入电灯时期了,日子一天天更好了。”王大河笑呵呵的说,他的收音机不用买电池,可以在家充电了。
“太好了,下一集我让爸爸买一台电视寄回来。”玉琳也很激动,二十几年了,他们村终于通电了。
“先别买,你要回去做检查,我和你爷爷商量也跟你们回去,等过年我们再回来。”
这样也可以,家里电视挺多,到时候拿一台回来。
洋芋已经挖回来,地里的玉米王大河带着严斐掰回来,直接挂在二楼护栏上自然干。
鸡和猪交给王东森帮忙养着,王桂花收拾东西,锁上大门。
严斐开车送三个人坐早班车到县里,他再回来把车锁进车库。
花了3天多时间终于到了北城,王东林开车来接,大家到1号楼去住。
玉琳晕车严重,到家就睡了。
小景放学回来叽里呱啦说话,玉琳才醒,从卧室出来。
“妈妈,你回来啦!”小景小跑过来,突然停住,摸摸玉琳凸出来的小肚子。
“小景乖乖,一年级课程能跟上吗?今晚有作业吗?”
玉琳牵着他的手坐下。
“妈妈,有作业,我晚上要写生字,写拼音,写词语,对了还有数学一点点。”
“好,我等会儿陪你写作业。妈妈不会拼音,你写作业的时候,可以顺便教教我吗?”
小景睁着圆嘟嘟的眼睛看着玉琳。
“妈妈,你真的不会吗?”
“不会。”
“那好吧,我教你。”
范亚娟徐慧端饭,王大河王东林严刚严斐关了店门上来了。
“妈妈,是臊子面。”小景也去厨房帮忙端碗,范亚娟给他一盘包包菜咸菜。
“嗯,是你爱吃的,你等会儿多吃点。”玉琳接过小景手里的碟子。
玉琳吃了一碗饭,王桂花严斐都放心了,路上她基本上没吃东西。
玉琳陪着小景写家庭作业,等他家庭作业写完,玉琳请教了几个问题。
小景小老师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教玉琳拼读,玉琳跟读,小景又把自己写好的作业给玉琳教了一遍。
“妈妈,你学会了吗?”
“明天放学你考考我,看我学会了没有。”
“好,妈妈,那我去看电视了。”
“让爸爸陪你去楼下玩一会儿滑板,再看电视。”
小景兴奋地跟着严斐下楼玩去了。
一下楼,碰到院子里的小孩子在玩,小景急急忙忙加入其中,忙的忘了看电视。
睡觉时间,严斐抱着儿子回来洗漱,抱着他上床,小景已经睡着了。
“琳,你这个办法好。你每天陪他写作业,我带着他楼下玩。”
“明天,你给我买一张书桌,放在我们隔壁的空房间,以后小景写家庭作业,我陪着他一起写。
画画班要给他报名吗?他现在学拳、练琴,星期天还要去摆摊,挺忙的。”玉琳给小景肚子上盖上薄被。
“我明天去他学校打听一下,听说他们的画画老师是个新人。要不,就等他再大一点报班。”
“不报了。先让他把一到三年级的基础打好,小朋友都喜欢玩,让他再玩几年。”
送小景去上学,严斐带着玉琳去总院去找孙大夫做了检查。
下午,玉琳在专卖店上班,严斐拿着她的资料先去单位办辞职,再去街道办登记,办相关的准生资料。
根据两个人目前的收入交了相应的罚款,过了三天,街道办发了准生证。
几个大人的心也落下来。
9月28号,海区3号楼交房,玉琳范亚娟大毛王东林严斐去街道办领钥匙。
大毛三毛范亚娟买的大套在3号楼三单元的5层,6层,8层,严斐要的二单元的12层和13层的上下楼大中套。
最关键的是玉琳的6间门面房,在3号楼的正中间。
闻远行闻风而动,立刻把他的装潢公司办公室订了其中一间门面,第二天就挂上了远行房地产公司醒目的大招牌。
玉琳给他一个喇叭,闻远行自己扯着嗓子喊道:
“好消息,好消息!特大喜讯,特大喜讯,国庆大酬宾,全屋装修仅需8。5折!只要八五折,前10名再送一台小天鹅半自动滚筒洗衣机!”
“好消息,特大喜讯……8。5折!”
“特大喜讯……”
整条街都能听见每天准时准点——魔音穿耳的广告。
第229章 第 229 章
◎……◎
“玉琳; 你们的广告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我要报名。”大毛星期六下午来进货,专门问玉琳。
“是真的,全屋装修打八五折; 再送一台洗衣机!不过; 你的房子装修好,需要让我们拍照,有人参观的话,你也必须同意。”
大毛想了想; 拍照怕啥,一整栋楼万一都一个装修风格,拍一张也就行了。
“你不用担心,你的房子格局和妈妈的一样,到时候领大家参观妈妈家就行了。我给我妈妈报名了,我等会儿再给三毛打电话。”
“我回去就报名。”
大毛去库房了,玉琳发现江夏在门口看三轮车,这两个人是把日子过一起了吗?
——
闻远行联系了几个合作的公司,送了几套样品; 有洗衣机、冰箱,马桶、吊灯,家具厂送了衣柜、床、高低柜、电视柜几样让人挑选的现货。
门和门框窗框是闻远行请人现做,家具一体定制闻远行带人亲自做; 尤其一体厨房和橱柜。
瓷砖比木地板昂贵; 价格让人望洋兴叹。
闻远行又跟暖气公司沟通; 在他进屋装房前先把暖气管道安装好。
闻远行和大毛签合同; 先把他5楼的三室一厅一厨一卫装修好; 全屋定制打3折差不多就是免费送; 在签合同期间; 这套房当他公司的样板间,供人参观拍照。
——
长谷县的张建国抓住机会,按照闻远行给的尺寸生产吊顶龙骨,橱柜衣柜整片木材。
随着来店里看装修的人,越来越多,闻远行到10月中旬在海区签了三十家装修合同,这就导致材料、人员严重不足。
木料不够,他亲自走了一趟北方,找杜兴联系到一家公办木材加工厂,定制了一批装修木料,连夜拉回来。
他去北方之前,玉琳打电话把李大嘴的男人一个工程队三十几号人叫来北城工作。
其中就有生才和大力王东智。
因为1号楼有暖气,玉琳把2楼腾出来给他们住。
李家工程队负责给这30户刮腻子刷大白墙,因为有经验,他们工作的很快,5天时间就将30套房头遍全部刷白了。
接下来房师傅带领的木工队开始吊顶,他们也跟着打下手偷师。
等墙体一干,肖晨带着李家工程队的人开始制作一体厨房,用瓷砖水泥做橱柜,工程队的每个人都很认真,这是一门新手艺,学会了可以吃饭。
11月中旬,最初的30户大体完工,进入验收环节。
李家工程队也把后来接的四十几家墙面和厨房全部做好。
闻远行用收上来的80%装修款又进了一批材料,木工还能做,泥瓦做不了了。
玉琳挺着肚子要上门陪人验收,收款,严斐把这活接过来,跟这二十几户天天熬。
最后二十几户都把装修款交齐,拿了钥匙欢欢喜喜准备搬家。
——
“东林叔,我们回村了,明年有活你们一定要给我们再打电话,我们这三十几个人都来跟闻总干。”
李大嘴男人李进给手下的人发了工资,买了些北城的特产,背着包袱准备回村。
“好,那你们火车上小心点,现在扒手多,你们注意着派人日夜防备着,安全回村了让老五给我带个话!”王东林站在1号楼门口和他们道别。
“东林叔,千言万语说不尽的感激!回村了大家请你喝酒!”几个人挥挥手,坐上租来的三轮车。
王大力王生才王东智跟着房师傅的木工组干零活,一直到腊月八,才带着王桂花王大河一起回村。
他们起先的工资是每天10元,之后跟着房师傅做小工每天4元,吃过喝过三个人各拿回家有500元左右。
闻远行和玉琳给李进15元工资,不包伙食费。
两个人算了账,一套房全部装修下来公司能赚30%…40%左右,这利润对玉琳来说非常高。
闻远行和瓷砖厂、电、器家具厂谈的约5%提成,这笔是纯收入。
到12月下旬,先后七十多套房子全部完工交房。
陆续还有些观望的客户,看了别人家的装修住新房。
自己还在租房,把自己住的和人家现在住的一对比,结果非常惨烈,毫不犹豫来找闻远行签合同。
不好意思,现在不是我求着你,是你求着我了。
“肖晨,你马上贴个通知,要和我们公司签装修合同的客户,请大家明年正月十五过了再来。现在,恕不接待!”
明年搞啥生意,连我自己都还不知道呢。
“也不说不接待,告诉他,现在不宜刷墙,不宜做木地板。”都照现在这样一个小区几十户装修下去,生意好的不得了。
一看今天星期天,闻远行骑上自行车去后海找严斐。
腊月的年集,摆摊的人特别多,赶集的人也特别多,闻远行推着自行车一路从这头挤到那头才找到严斐。
要不是他个子实在高,他可能也看不见,闻远行一回头,果然呐,小景他大舅他刚刚走过了就没看见。
“严总,你啥时候沦落到这地步了?”闻远行一边说一边把自行车上锁。
“闻叔叔,你把自行车放到后面我们车上去这里挡路!”小豆丁从后面拽他的衣摆露出一张俊俏的小脸盘。
闻远行一笑,说:“小景,你长个子了,叔叔和你爸爸说两句,说两句就走了!”
“小老板,这件衣服还有没有小号,我要一个最小号。”小景赶忙去给客人找衣服了,他摊位上原来整齐的衣服鞋袜现在已经翻得乱糟糟了,必须他才能找见。
闻远行顺着小景的话挤到最后面货车旁边,发现车上吃东西喝茶的玉琳。
嫉妒心瞬起,“哐哐哐”敲车窗,“玉琳呐,我总算找到你了!”
“闻叔,有啥事?”玉琳正好坐乏了,正愁着没理由从车上下来,见了闻远行连忙给个大笑脸,开车门下来。
“今天是小景兄妹三个最后一次摆摊,拿的货比较多,也幸亏他们拿得多,就算拿的货少,这么挤我们也出不去。”玉琳一边说一边从车里拿出一个小凳子一个靠背椅,把小板凳给闻远行。
“公司算账了,就等发工资大家回家过年。玉琳,明年我们做什么生意?”
“明年开年,咱先接一点装修的活,慢慢地干,摊子先别散了,等机会吧!”
有了这话,闻远行也就心静了,再说了两句,又夸了几句小景长个儿了懂事,推着车回去给手底下的十几号人发工资,准备放假过年的事。
“琳,累不累?要不,我送你回先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