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为富一代[年代]-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刘姐,你小学老师的工作落实了吗?”刘蓓蓓是杜律行的妻子,以前在京城是有工作的,跟着杜奶奶来随军有半年多了。
  “应该快了。现在排队等工作的人太多了,大多是知青,都有文化,竞争挺大的。”刘蓓蓓是个乐观的人,逃离了嘈杂混乱的大杂院,对她来说到哪里生活都好。
  “玉琳,你准备干什么呢?”
  二毛看着她,小声的说:“我准备参加招工考试,最近快报名了。改天去市再看看。”
  “我也去,可以吗?”刘蓓蓓问完,才觉得不好意思。
  “当然可以,我们两个什么关系,我跟杜哥可是十几年的笔友,你是他夫人,也是我的家人。”
  “二毛,你真好。”刘蓓蓓眼睛有点红。
  “这就好了呀,那等杜奶奶做了好吃的,一定别忘了给我分点。”二毛揽住她的肩膀,轻轻地拍了拍,笑道:“快点吧,我们这样走,到地里天就黑了!”
  走到地里,二毛看着圆嘟嘟的西瓜,高兴的一会儿拍拍这个,一会儿拍拍那个。
  “蓓蓓姐,我们家的最后一茬西瓜,等会儿给你两个。”
  二毛抱了4个西瓜放到地头,又去挖花生,一拔花生苗,底下带出十几个二十几个花生。
  “我们花生今年大丰收。蓓蓓姐,明年你和杜奶奶也种点,我给你们留些种子。”二毛一边挖,一边对刘蓓蓓说,“玉米穗也大,明天我还得来挖玉米杆,种上最后一茬萝卜白菜雪里红。”
  “好,你给我留着花生种。”刘蓓蓓见惯了小二毛老鼠掉进米缸的样子,现在都习惯了。
  小家伙在地里,就像个掉进西瓜地里的猹,滔滔不绝的话,一阵一个惊喜,一阵一个欢呼,开心得不得了。
  看见一个青蛙都要观察半天,还要跟老家的青蛙比一比,这只白,这只大,这只颜色更深,云云。
  花生拔出来先在地头晒一晒,二毛赶紧回家做午饭。
  下午,二毛一共来回四趟,才将花生和玉米西瓜都背回家,花生直接晒在院子里。
  厨房煮了一锅嫩玉米,另外一小锅煮了五香花生当晚饭。
  范亚娟下班一进门,就闻到鲜甜的玉米香。
  “二毛,花生收了这么多吗?明天我休息,我们两个一起去地里,掰玉米拔西瓜秧子种菜。”
  “妈妈,你洗手先尝一下玉米,非常甜,我掰的都是嫩的,比较小,大的已经老了可以掰回来了。”
  范亚娟跟着二毛进厨房,用筷子插了一个小玉米直接啃,“真的好很好吃。这是我今年第一次吃玉米。以前这时候嫩玉米能把人吃吐了。”
  二毛用碟子给妈妈捡了一碟子煮好的花生。
  “妈妈,花生才香,你试试。”
  “你煮的花生也太好吃了吧!”范亚娟吃了一颗花生,五香味的,咸香霸道,接着又剥开一颗,才问:“三毛今天有没有地里去帮忙?”
  “他看书呢。特别认真。我还没见过他这么认真过呢,一定能考上工作。”二毛压低了声音说。
  她觉得小三毛这次压力很大。
  范亚娟有些意外,这么香的,都不出来看看。
  “你们大概什么时候报名?知青回城的多,就业压力挺大的,听王春花说家里小的今年还要下乡。”
  “过两天我去市里问问。妈妈,你不用担心,不行三毛在家我去下乡,那些活,可难不倒我。”二毛坐下陪妈妈吃花生,水煮花生一口一颗。
  王东林进门,就看到母女两个面前一人一堆花生壳。
  “二毛掰玉米了,好香。”
  “爸爸,我煮的花生简直一绝,我去给你盛。”二毛急匆匆进厨房,连小锅一起端到客厅。
  王东林听范亚娟说三毛看了一天书,过来敲门,“三毛,出来吃饭,该休息了!”
  “知道了,爸爸!”三毛早忍不住了,把要背过的这页药理书一放,一开门,满屋的玉米味道。
  “姐,玉米好香,我也要吃花生。”见壳知味,三毛拿簸箕把桌子上的花生壳收起来。
  二毛指指桌子上的小锅,“锅里剩下的都是你和爸爸的。等会儿下酸菜拌汤,炒辣椒韭菜。”
  “好吃不腻。”王东林吃完一颗花生,笑着说:“明年我们家的地都种花生吧,这五香花生也太好吃了。
  等下次开会,我建议农场也种花生,能榨油,能煮着吃,是个宝贝。”


第90章 第 90 章
  ◎你明天……◎
  “明天全家去种菜; 下午过节,我们先去看孟老师和师娘,二毛; 你明天多煮点花生; 给他们都带点。”
  “好。”
  时间好快,明天又是中秋节了。
  “爸爸,妈妈九月九的生日,礼物是不是得准备起来了?”二毛掐指一算; 快到妈妈生日了。
  “我早就准备好的,你不用担心。”
  范亚娟拿父子两个没办法,起身去厨房给儿子下拌汤。
  全家总动员,三毛抱着书到地里看。
  王东林挥舞着大镰刀砍玉米,范亚娟在后面掰,二毛用玉米杆将掰过的玉米杆捆好,抱到地边。
  “王师长掰玉米呢!”
  “王副师长这活儿干的不错呀!”
  “……”
  一个个军嫂从路边过,总要和王东林打招呼,心里是又羡慕又嫉妒又恨自己男人使唤不动。
  刘长花把地边歇气的范亚娟脊背差点瞪出个窟窿。
  老远过来; 只有王东林干活,范亚娟是看着监工的,看得刘穗玲心里都有点说不出的味道,莫怪; 军嫂们传范亚娟是个母老虎的闲话烈; 这夫妻感情好的; 谁看了不眼红。
  再看; 王东林不仅长得好; 年纪轻轻就当了师长; 范亚娟一个农村妇女大字不识听说只上过扫盲班; 却能让男人不离不弃。
  这就算了,还死心塌地。
  不怪说黑话说得难听。
  “玉琳,你们今年种的玉米长得好,你奶奶什么时候再来部队,一定要来啊!”刘穗玲想起王桂花,笑着说。
  “刘奶奶,我估计明后年奶奶都在家没时间来,我几个堂姐都大了,她要在家主持大局呢。”
  刘穗玲突然灵机一动,道:“玉琳,你堂姐都多大了,说对象了吗?刘奶奶手里有好几个青年,正说对象呢!”
  咦!爸爸找工作帮不上忙,妈妈可以给堂姐们介绍个军人对象!
  好主意。
  “刘奶奶,我有三个堂姐,大姐玉梅比我大2岁,玉娇玉花两个比我大半岁,不过,她们明年夏天才高中毕业,现在正我们县上读高中呢!”
  范亚娟眼见得二毛对刘穗玲热情起来,这么详细的重点介绍侄女读书的事,就知道她小脑瓜在打什么主意。
  刘穗玲有些意外,王家女娃娃个个都上高中,这家庭不一般,更热情。
  “玉琳,这事,刘奶奶记下了,等明年你们堂姐高中毕业,我邀请她们到部队来,到时候刘奶奶可以当个媒,指不定就有人留在这里了。”
  “好的,刘奶奶,我堂姐个个比我漂亮,您到时候一定给找一个能干的青年。”
  二毛说着,将留下过节的两个西瓜拿起来给刘穗玲。
  “刘奶奶,这是留下我们过节的西瓜,给您2个大的,您可一定要记着说媒的事,等我奶奶来部队,再给你带重重的谢礼呐。”
  “哈哈哈,好好好,我先收下你送给我的谢礼。”
  刘穗玲笑着说,看了眼不远处忙碌的夫妻俩,悄悄问二毛,“玉琳,你想要找个什么样的对象,要不要刘奶奶我,给你留意着些呢?”
  “刘奶奶,偷偷告诉你一个。”二毛故意小心的看了眼爸爸妈妈,贴着刘穗玲的耳朵悄悄说:“我有对象呢!”
  刘穗玲有些意外,但很快,她就觉得这么优秀的女娃有对象才正常,“好,我替你保密。”
  “谢谢刘奶奶。”
  婆孙两个都自以为很小声。
  “那玉琳你忙,我走了!”刘穗玲连走路脚步都放轻了。
  “刘奶奶,你一定要替我保密啊。”
  刘穗玲见二毛鬼鬼祟祟往回走,一边还担心的忍不住回头叮嘱自己。
  “知道了!放心吧!”
  二毛一下就看见了玉米杆上躺着的三毛。
  “放心吧,放心。”刘穗玲一边走一边笑着还说。
  等刘穗玲抱着西瓜走远了,二毛蹲下抱着肚子笑得差点儿岔气了。
  三毛从旁边的玉米杆上坐起来,说了半天,偷摸半天,这两个大活人硬是把他没发现,真要有秘密早就暴露了。
  “姐,你真让刘奶奶给堂姐们做媒?”三毛觉得这事咋这么不靠谱,将来伯娘们不会怪姐姐吧。
  “人总要有点念想的。”二毛高深莫测留下这一句,跑去给妈妈帮忙挖地。
  “这是要帮忙,还是不帮呢?”三毛觉得烦,尤其堂姐们来了叽叽喳喳更烦。
  范亚娟一言难尽的看着偷笑的女儿,“怎么了?你刘奶奶要给你说媒?”
  “刘奶奶说明年堂姐们高中毕业了,她给介绍对象呢。我,还远着呢。”
  二毛这么一说范亚娟就认真了。
  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玉梅姐有对象了,可别再有什么差错,到时候大娘准会怨您,玉花姐更难,三婶闹开你罩得住?”
  不,她才不管李桂芝的闲事。
  “玉花说亲,是比玉梅玉娇难,但凡男方条件好一点,李桂芝都恨不得住到男方家里吃饭花钱养老呢。玉花个好孩子,摊上这么个娘,就是一大劫难!”
  “妈妈,活在世上谁不遇到劫难,都不容易的哦。”二毛老气横秋安慰妈妈,生怕妈妈心软上了当。
  范亚娟一下惹笑了,“反正我遇到你,都能逢凶化吉。”感慨一句,转身去干活了。
  “哎呀,妈妈,你这样夸我,我会不好意思的喔。”
  二毛跟上来搂着妈妈胳膊,一脸得意的问,“妈妈,我都这么好了,今天晚上过节吃什么呢?”
  “等会儿让你爸爸去村里买鱼,晚上我们做酸菜鱼火锅,行不行呀?”
  “好的,谢谢妈妈。”二毛潦草的给妈妈敬个礼,跑着去抱玉米杆。
  “三毛,背篼把玉米往回背。”王东林喊三毛干活。
  “知道了,爸爸。”三毛收起书,背上背篼往背篼里装玉米。
  等地里的庄稼都整理好,再看,地好大一块,王东林犹豫着,说:“亚娟,我回去挑点粪?”
  “不用,热天粪里头都是虫卵,得冻一冬天才能用。”范亚娟从自己背篼取出半袋子尿素和磷肥。
  王东林前面打行,范亚娟撒化肥,二毛跟着后面重重的撒菜种,这些菜种是村里王奶奶给的多,随便这块地洒满了。
  尤其是辣菜籽,随便撒一撒,等出来就是一地的野生雪里红,正好晒梅干菜。
  “萝卜籽有2种,青萝卜和白萝卜,胡萝卜王奶奶说要种浅浅的一层,不过现在已经过了种胡萝卜的时间。”
  “这边比家里暖和,这些菜要种的迟一点,说不定长大的更好。等白菜种出来有空再移栽。”
  王东林就纳闷了,女儿是真的喜欢种田,别看她小小年纪,种田上头头是道,话也特别多。
  “东林,你村里去买两条鱼,一条给我们,一条做好了给孟老师带过去。”
  三毛哼哧哼哧背玉米。
  最后一趟,范亚娟二毛也跟着背了一背篼,三毛抱着玉米地发现的幸运儿西瓜一起回去。
  等军嫂们回去,看到平整顺溜的行行,对家里人生了怨念。
  “你去看看,连你们师长都帮着家属种田,你一天天就知道两手插兜,等着吃!”这是性格火辣的人。
  “xx,王东林师长园子里种菜呢,一行行的地,挖的顺顺溜溜,我觉得他们家的菜长出来肯定好吃。”
  严刚打饭回来,看着一家等着吃饭的三张嘴,那是敢怒不敢言。
  “老严,严斐说下午回来过节!”徐慧眼巴巴的看着丈夫打开饭盒,看到有自己喜欢吃的菜,一下来了活力。
  “Yes,大哥回来,有人做饭了。”严斐然抱着饭盒扒饭,“不过,大哥怎么有时间现在回来?”
  徐慧看严刚一眼,严刚急忙道:“哪里是我叫他回来的,他我叫得动吗?你儿子那张嘴跟蚌壳一样严。”
  “也对。”
  正说话呢,敲门声响了。
  “没准就是严斐。”严刚小跑着来开门。
  ——
  王东林村里买了5条鱼,买了4只鸡,范亚娟中午吃过饭和二毛一起收拾。
  鱼多切成块,先油炸。
  鸡退了鸡毛,挂起来控水。
  二毛又擦了土豆丝做成小丸子,一部分下油锅炸,一部分留着上锅蒸。
  范亚娟尝了一口炸好的小丸子,脆脆的,很好吃。
  二毛又切了土豆条,裹上面粉,下锅炸,反复3次,炸的焦香软糯,趁热撒上椒盐辣椒粉。
  睡了午觉,4点起来,范亚娟烧火,先烙了一叠煎饼。
  添柴炒鸡,鸡是公鸡,差不多要煮40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