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刁妇-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呢?”
  “还有?”
  还有什么?卓妍陷入沉思。
  她想起太寅道人说的话,说这父子二人实为一体,多年以来,她看着这个一天天长大的儿子,长的越来越像沈毅松,她的确感到安慰。
  想到这,卓妍心痛道:“他在我身边,我就觉得沈太尉从来没有离开我。”
  “可是沈太尉已经离开十年了。”
  卓妍摇头:“只要有青山在,我就觉得他没走。”
  “那你为什么不肯放他走呢?”
  “因为我不想让他走。”觉得觉得自己快垮了,这十年来的孤独和艰辛,太过刻骨铭心。
  如果再夺走她的精神支柱,她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一直坚强下去。
  “让他走吧……”安定郡王的声音很安静,很低沉,“如果我师弟觉得有必要,就让他走吧,这样也许对孩子更好。”
  真的只能这样吗?
  她没能留住沈毅松,也留不住自己的儿子吗?
  老天爷一定要再次夺走她所爱之人吗?


第040章 出家为道
  040出家为道
  卓妍走后的当天下午,太寅道人来了。
  安定郡王问道:“你决定要把你徒儿带走了吗?”
  太寅道人笑笑:“他娘来找过你了?”
  安定郡王点头,又问:“什么时候走?”
  “上元节后再走。”
  安定郡王说:“我原来担心你会带着你徒儿不辞而别,好在你没有。”
  “要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我真有可能那么做。”
  安定郡王微笑道:“那我岂不是该感谢你。”
  太寅道人又转了话题说:“那位卓娘子三番五次来找你,看来她很信得过你。”
  安定郡王没有听出话外之意,道:“因为我是你师兄,所以她来找我。”
  “我看并非如此,就算你不是我师兄,她也很信任你。”
  安定郡王不明白太寅道人为何这么说,问:“别人信任我,难道都要有个理由吗?”
  太寅道人摇头:“不需要……”
  安定郡王说:“沈府的人短时间内很难接受这个事实。所以,我可能还要再去一两趟,去安慰一下尚书夫人。”
  “那此事就拜托师兄了。”
  没过几天,安定郡王进城到沈府拜访。
  安定郡王知道尚书夫人笃信道家学说,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尚书夫人即便再不舍,也会放手,最主要的是卓妍的态度。
  来到沈府,安定郡王决定先去见卓妍,婢女却说卓妍因为操劳过度病倒了,不能起身迎接。
  安定郡王没想到卓妍会突然病倒,他知道她肯定不是因为操劳过度导致,而是儿子将要出家远游给她带来沉重的打击。
  安定郡王忽然怜惜起这个女子,他知道在这十年里,卓妍虽然不是沈府正式的媳妇,却承担了侍奉公婆、养育子女、操持全家的担子,一个女子,该有多强大才能独自支撑十年?
  如今得知儿子将要出家远游,这仿佛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她终于病倒了。
  安定郡王只好又去见尚书夫人。
  尚书夫人向来笃信道家学说,对那天太寅道人说的话也深信不疑,她相信如果不让青山出家修行,青山的身体永远不会恢复。
  而且,尚书夫人最怕的是孙子会经历与他父亲一样的命运,为了孙子的性命和前程,分离几年又算什么?
  在安定郡王的劝抚下,尚书夫人终于同意让青山出家为道。
  安定郡王又说,青山不会一去不返,等化解了命里的磨难,会再回来,到时候有修行在身,自然不同于凡人。
  新年元日过后,青山正式穿上道袍,在三尸观出家,赐道号兀黎。
  这一天,只有沈尚书和尚书夫人在三尸观看着孙子出家,卓妍与小越儿都没出现,不知是不是因为还在病着,安定郡王不觉开始牵挂起来。
  出家以后,青山就在三尸观住了下来,等着过了上元节,就跟着师父启程云游。
  直到此时,尚书夫人慢慢接受了事实,不再终日以泪洗面。
  从前,整个沈府的心都系在青山身上,他一病,全家人跟着不得安宁。
  尤其是尚书夫人,现在青山要离开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尚书夫人也算得到了解脱。


第041章 盛世的灯火
  041盛世的灯火
  上元节一天天临近,分别的日子也一天天到来。
  卓妍知道分离在所难免,拖着生病的身体陪在青山身边。
  青山愈发地懂事和孝顺,不断安慰阿婆和母亲,为生病的母亲端茶倒水,主动留在母亲的病床前陪母亲说话。
  卓妍觉得,她的儿子一夜之间长大了,他也没再缠着她问童三郎是谁,而是像从来没发生过任何事一样,把那秘密永远埋藏在心里。
  上元节前一天下午,秀姑过来汇报说,酒楼有比较棘手的事,让卓妍过去处理。
  卓妍已经有段时间没有插手生意上的事,现在将要和儿子分别,更没心思去处理酒楼的问题,便让秀姑说有任何事去找至德。
  秀姑去了半天之后回来说,此事紧要,连至德也处理不了,必须卓妍亲自出马。
  卓妍无奈叹息,只好强撑着还未完全恢复的身体,梳洗打扮,然后坐着马车前往酒楼。
  走在路上,天色已黑,街边路上早已挂起上元节的彩灯,每家店铺门口也全部灯火绚烂,还有的酒楼也学着卓妍,在这一天办起假面舞会,许多衣着光鲜的男男女女戴着面具从街上嬉笑游走。
  卓妍久未出门,望着这盛世的灯火繁华,心头忽然涌起一阵感动。
  来到酒池外面,但见酒楼的窗纸上映着里面辉煌的灯火,可是所有门窗紧闭,门口也没有什么客人,而至德正紧张地守在酒楼外面。
  卓妍又好奇又惊讶,不知究竟发生什么要紧的事。
  至德见卓妍的马车到了,连忙跑过来。
  “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急着叫我过来?”
  “卓掌柜,你快进去看看吧。”至德着急地说。
  “到底发生什么了?”
  “你进去就知道了。”
  卓妍狐疑地走到门口,至德准备替她开门的同时,又递上来一个面具,说道:“卓掌柜,戴上吧。”
  卓妍觉得自己一定是病的发昏了,她根本想不通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一切太反常了。她说过今年不举办假面舞会,可也不至于关着门不营业啊。
  如果不营业的话,那这里面的灯火又是什么意思?
  她没有多想,也想不透,只好满腹狐疑地戴上了面具。然后,至德替她打开了酒池大门。
  酒池里面的景象,让卓妍震惊了。
  “进去看看吧。”至德说。
  卓妍迈步跨进门槛,大门随后关上了。
  酒楼里空无一人,却满眼灯火,这灯火,就是为假面舞会而准备的。
  卓妍恍若置身梦中,她一步步走进去,看看精心布置的舞会,觉得这就像场虚幻的梦,梦里只有她一个人。
  她不知道这究竟是谁安排的,她明明说了以后不再举办舞会的,谁会如此用心地串通至德,为她准备这一场空无一人的舞会呢?
  她在一楼走了一圈,欣赏了每一盏灯火,又顺着楼梯上了二楼,站在二楼的栏杆向下望,只觉得自己站在一片星海之上,飘飘然分不清是梦境还是真实。
  忽然,酒楼的门又开了,又有一个人走了进来。
  她朝下看,看见一个身穿白衣的男子,也戴着一个面具。
  是他——安定郡王。
  卓妍可以从人群中一眼认出他。
  安定郡王也在四处张望,目光在每一盏灯火之间徘徊。然后,他看见了站在二楼的卓妍,便不再寻找了。
  卓妍觉得脑中发热,她觉得自己大概病的太厉害了,以至于产生了幻觉。
  安定郡王慢慢地朝楼梯走去,一步步登上台阶,又一步步走向卓妍。
  卓妍的头更热了,连视线也模糊起来,眼前的灯火连成一片,就像这整个酒楼都在燃烧,她正置身于烈焰之中。
  安定郡王一步步走到她面前,终于在她面前站住。
  卓妍不能再看了,她闭上了眼睛,让这灯火在她眼前熄灭,她快被烧干了。
  安定郡王轻轻抬起手,动作轻柔地去解她头上的面具。
  卓妍扶住栏杆,觉得快站不稳了。
  她的面具被轻轻地摘了下来,她觉得整张脸重新暴露在灯火之中,她的头异常沉重,身体轻轻晃了一下,再之后,便软软倒下,倒在一个散发着微苦香气的怀抱里。
  “你病了。”安定郡王小声说。
  她虚弱地躺在那个温暖宽厚的怀抱中,闻着那让人心驰神往的香气,浑浑噩噩地答应了一声。
  “我在做梦吗?”
  “也许吧。”
  “那就让梦不要醒来,只要梦里有你。”


第042章 离别的序幕
  042离别的序幕
  上元佳节第二日,就是青山跟随师父离开的日子。
  上元节当晚,太寅道人特意把青山送回沈府,好让一家人在临别之前团圆一次。
  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在家里等着青山,等一身道袍的青山出现,所有人将他团团围住。
  太寅道人微微笑着,没有告辞便要转身离去。
  卓妍悄悄跟在太寅道人身后,等走出大厅,来到影壁下面,周围没有什么人,卓妍轻声叫道:“道长……”
  太寅道长转身,单掌立于下颌前,叫道:“无量天尊,施主有事?”
  这是卓妍第一次觉得从他口中说出的“无量天尊”这四个字听起来顺耳,她走到太寅道人面前,轻轻屈膝施礼。
  太寅道人略感意外地笑呵呵道:“施主不必多礼,这一下,倒叫贫道不知如何是好了。”
  卓妍起身,歉然道:“之前对道长诸多不敬,请道长多多包涵。”
  太寅道人还是一副笑吟吟的样子:“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卓妍抬头望着太寅道人,打心眼里觉得,这个太寅道人,早已不是那个童三郎了,只是自己一直误会了他。她说:“从今以后,犬子就交到道长手里,有劳道长多加照顾。”
  “那是自然。”
  太寅道人一副“你说完了我要走了”的样子,卓妍又放低了声音说:“还有一事要谢你。”
  “哦?”
  卓妍虽然不知道太寅道人如何勘破秘密、猜出她和安定郡王之间的纠葛,但她认定,昨天晚上的“假面舞会”就是太寅道人安排的。
  想起昨晚被安定郡王取下她面具的场景,卓妍仍感到呼吸艰难,她低着头说:“道长神机妙算,关于安定郡王——多谢道长精心安排。”
  “无量天尊……”太寅道人朗声念道,拂尘一甩,举步转身,“该谢的不是我,是时机。”
  卓妍没有再跟上去。
  临出门时,太寅道人又大声说道:“明日巳时,我在我师兄的院子里等着我徒儿!”
  声音未落,太寅道人已经消失在寒夜的灯火里。
  卓妍返回屋子,见到一家人围在青山周围说说笑笑,尚书夫人抱着孙子舍不得撒手,眼角眉梢全是爱意。
  好一场团圆的灯火,而这灯火,却是离别的序幕。
  第二日早上,就是青山离开的时候,沈尚书、尚书夫人带着全家几十口人把青山送到大门外,过来送别的还有柴苒和黄若岩等关系要好的几家人,一群人把沈府门口围的水榭不通。
  沈尚书和尚书夫人一左一右牵着青山的手,尚书夫人脸上带笑,眼中却含着泪,不断嘱咐青山要注意旅途安全,要听师父的话,冷了要添衣服,不能喝生水,不舒服了一定要告诉师父,千言万语,道也道不尽。
  青山唯唯点头应是,脸上也有很多不舍。
  众人一直把青山送到马车旁边,尚书夫人的眼泪终于滑出眼眶。
  青山松开阿爷阿婆的手,转身朝沈府的大门望了一眼。
  “上车吧。”卓妍摸了摸儿子的头。
  青山点头,但他没有立即上马车,而是面对沈尚书和尚书夫人,忽然双膝跪地,重重叩头:“多谢阿爷、阿婆还有母亲多年养育之恩,望阿爷阿婆身体康健,寿比南山。”
  青山突如其来的一拜,惹的所有人都红了眼眶,尚书夫人也倒在婢女身上哭了出来。
  沈尚书噙着泪去扶青山,哽咽道:“好孩子,阿爷阿婆一定活着等你回来……”
  卓妍的手扶在青山肩头,她又轻声说道:“上车吧……”
  青山看了看众人,说:“孩儿就此别过,保重。”
  说完,转身走到马车旁,毅然上了马车。
  小越儿跟着跳了上去,最后是卓妍。
  她上了车,对众人说道:“天气冷,各位进屋吧,我把青山送到他师父那就回来。”
  卓妍带着两个孩子进了车厢,车夫最后坐上马车,朝众人施礼,而后扬起鞭子摔在马背上,车轮转动,引得众多女眷和婢女都抹起了眼泪,众人又最后嘱咐“保重”、“一路平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