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被将军掳走之后-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差点以为他要拔出大刀动手杀人了。”
  元里失笑:“你想的太多了。”
  詹少宁嘴里小声嘀咕着,“我真没说谎,我刚刚还感觉他瞪了我一眼。”
  “元里,要不你还是搬出去住吧,你以后总要娶妻生子的,我真当心哪天楚贺潮发酒疯把你也给打了。”
  看他越说越离谱,元里吓唬他道:“再说,楚贺潮真的要过来揍你了。”
  詹少宁顿时闭嘴了,过了一会儿,他又忍不住道:“楚贺潮字辞野,我一直想不明白他这个名字和字有什么解释,元里,你是他的嫂子,你知不知道?”
  元里还真的知道,杨氏曾经和他说过这件事,“这名字是楚王起的,贺为赞许潮为水,楚王与夫人希望将军的脾气如潮水般包容万物,最好温柔细心一些,可以好好照顾楚明丰。但将军却是一个硬骨头,年少便离了家,等到立冠才回到了家中。楚王心有怒火,便为将军起了‘辞野’为字,望他辞去这等倔脾气,成为名字那般温文尔雅的人。”
  詹少宁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但估计楚王自己都没想到,取完这个字后,将军还更加变本加厉了。”
  元里笑了笑,转而说起了其他。
  三日后,运往北疆的器械、粮草与被服等准备完毕,楚贺潮下了命令,准备带兵回北疆。
  府门外旌旗飘扬,身穿盔甲的将领们各个英姿焕发,士兵站得笔直,排排列队于马匹后方。
  楚贺潮大步从府内走了出来,将领们齐声叫道:“大将军!”
  楚贺潮颔首,他目光锐利地从众人身上扫过,最终转身看向了元里。
  今天天凉,元里穿得厚了些,看着要比夏日更加温润雅和。注意到楚贺潮的视线,他朝楚贺潮露出了抹笑,在大军面前,做足了一个长嫂该有的姿态,“辞野,我已为你准备好了过冬的衣物被褥,若是天冷,记得给自己多加件衣服。你要的马镫我已为你配备了五百件,只是你军中骑兵还未接触过马镫,需要好好适应一番。”
  楚贺潮淡淡“嗯”了一声,“多谢嫂嫂叮嘱。”
  牵着马在前头等着的杨忠发津津有味地看着他们,越看越是乐呵,跟副将韩进道:“元公子和咱们将军这对叔嫂当真有意思。”
  小的是长者,端着长辈姿态。大的反倒是被叮咛嘱咐的人,纵使一身本领官职再高也得听话。
  韩进点点头,也感叹道:“将军和元公子关系真好,很少有这般相亲的叔嫂了。”
  杨忠发哈哈大笑,“毕竟长嫂如母!”
  说完该说的话后,元里便叹了口气,“将军,您一路保重。”
  楚贺潮又是平静地应了一声,撩起眼皮看了元里一眼,忽然道:“你曾说过对楚明丰守身如玉的话好似也不是多么坚定。”
  元里心中跳快两拍,以为他看出来了什么,“你什么意思。”
  楚贺潮扯唇笑了,“嫂嫂人缘好,许多人都喜欢同你玩闹,与你关系亲密。”
  说完,楚贺潮突然又觉得没什么意思,他不想多说了,转身往自己的马匹走去。
  元里蹙眉,这话是什么意思,楚贺潮怀疑他给楚明丰戴绿帽了?
  他追了上去,这事必须要和楚贺潮说清楚。元里冥思苦想,不知道楚贺潮所说的“关系亲密”指的是谁,突然,元里想起来了詹少宁上次在楚贺潮面前拉着他就跑的事,眼皮跳了一下,“你说的不会是詹少宁吧。”
  楚贺潮一声不发,步子迈得越来越快。
  元里道:“他是我的友人,你别误会了我和他之间的关系。”
  楚贺潮脚步一停,转过身看着元里,好笑,“你和我解释干什么?我对此并不感兴趣。”
  说完,他下一句就是:“那昨日邬恺去你房中待了半个时辰你又怎么说?”
  “邬恺有夫人了,”元里莫名其妙,“他来找我只是为了商量他们成亲一事。”
  楚贺潮:“商量成亲用得着房门紧闭?”
  “这会天气冷了,谁愿意在屋里说话还开着门任冷风吹?”元里没忍住翻了一个白眼,忽然反应了过来,目光灼灼地瞪着楚贺潮,“你怎么知道邬恺在我房中待了半个时辰?”
  “仆从恰好看到了。”楚贺潮平静地道。
  元里狐疑地看着他,眯了眯眼,“真的?”
  “自然,”楚贺潮偏过脸,唇角拉直,像是有些不耐烦,“我军务如此繁忙,怎么可能有时间一直盯着你那些琐事。”
  说得也是。
  元里被说服了,他也相信楚贺潮不会这么无聊。
  正在这时,身边两侧忽然有人传来惊呼,“下雪了!”
  元里抬头一看,便见空中雪花飘落,稀稀落落,一落到地上便消失不见。
  竟然下雪了……
  元里伸手接过雪花,冰冷在掌心中一触即逝,他一时有些出神。
  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
  很快,小雪便纷纷扬扬地变为了磅礴大雪,杨忠发焦急地道:“将军,咱们该启程了!否则若是雪结成了冰,天寒地冻的,咱们不好走啊!”
  元里也听到了这句话,他抬眸朝楚贺潮看去。
  雪花飞扬下,楚贺潮硬朗的下颔都缓和了许多,他英俊的面庞模模糊糊被雪花挡住。他好像在凝视着元里,又好像没有,几个呼吸后,他开口道:“我给你留下了五千士卒,以保后方安危。除了士卒,上谷郡所俘虏的白米众也留了一万人给你,以作建设修路运粮之用。”
  元里语气也缓和了下来,有了几分离别的惆怅,“多谢将军了。”
  楚贺潮和他对视着,忽然低声道:“走了。”
  元里不由又说了一遍,“将军保重。”
  “你也保重。”楚贺潮道。
  将军转身大步走到了马匹旁,披风在雪中滚滚,他干净利落地翻身上马,马鞭扬起,“走!”
  大军轰隆隆地动了起来。
  元里在府门前看着他们。
  但大军还没离开蓟县,便有一个风尘仆仆的斥候飞奔而来,面色焦急,见到楚贺潮后大喜,勒住马飞身从马上滚下,上前抱拳道:“将军,北疆有急情!匈奴来犯!”


第49章 
  匈奴向来喜欢在秋季进犯中原,因为秋季时的他们经过一个春秋的休养生息,人和马都养得膘肥体壮。
  秋季后,草原草木即将枯萎,天气寒冷,人和牲畜都无东西可吃,如果想要度过冬季,匈奴便要进犯中原,劫掠中原的越冬物资和女人财富。
  半个月前,楚贺潮之所以打算带大军回到北疆,便是担忧匈奴和鲜卑会趁机来犯。
  幽州内有白米众肆虐,为了平定白米众,北疆十三万大军,楚贺潮带走了两万,袁丛云带走了三万。这一下就带走了五万大军,如今驻守在北疆的只有八万人。
  但幽州内的白米众不能不平定,所以在派兵平定幽州白米众之前,楚贺潮已经做好了秋季匈奴来犯的准备。
  他早已摸清了匈奴侵略边境的规律,也熟悉怎么对付游牧民族,因此提前在边境布下防御,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但如今,深秋已过,初冬来临,今年的寒气来得格外早,人们还没做好准备,初雪已飘,还没抢掠到足够粮食的匈奴终于急了。他们先前都是小打小闹地前来抢掠,但这次匈奴单于呼延乌珠却集结了五万骑兵一举南下,准备一鼓作气劫掠各州郡的粮食以备过冬。
  斥候说完北疆急情后,楚贺潮便带人风尘仆仆地加快速度离开了。
  大军的身影急匆匆地消失在路头。
  雪越下越大,元里在府门前看着他们逐渐不见。他抿了抿唇,转身同刘骥辛说:“长越,你去找广阳郡郡守蔡集,令他通知边防各郡县,让他们加护城墙,召集郡兵,做好守城的准备。”
  如果匈奴能够突破长城,遭殃的就是这些边防郡县。
  所幸幽州边防的这些郡县早已对匈奴鲜卑的进犯有了经验,只要通知下去,就能很快做好准备。
  刘骥辛领命离开。
  元里带着剩下的人回到了书房里,汪二和邬恺对视一眼,心存疑惑。他们跟在元里身边久了,知晓有不懂之处可以请元里指教,于是便问了出来:“主公,匈奴会越过长城吗?”
  他们两人出身不好,如今能识字都是元里一点点教起来的,但思维和作战部署的知识还是不够。就比如边疆每年都要修补加护的长城,他们对此就很是不解。他们都知道长城就是为了抵御外敌而存在,但为什么即便有了长城,胡掳还是能屡次侵犯边境呢?
  元里平静地问:“你们有亲眼见过长城吗?”
  两个人都摇了摇头。
  “长城绵延万里,其中有一部分修建在重山峻岭之间,雄关漫道,这些地方便易守难攻。但也有一部分是修建在平地之上,这些关卡便极为脆弱,时常会被敌人冲破,”元里道,“匈奴没了粮食,即使没法突破长城,也会绕过长城劫掠边防村庄百姓。”
  汪二更加不解,“既然如此,那为何还要修建城墙,每年还要花费诸多财力人力补修城墙?这岂不是费时又费力。”
  元里摇了摇头,“长城运河,功在千秋。”
  长城穿过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将这些连接成了一张严密的防御网。一旦有哪一处被突破,守城的士兵便会燃起烽火进行军情传递,求得援军。
  游牧民族可以翻过长城,但畜力却无法翻越长城。他们即便突入长城中的某个关卡进到了中原,但也只能抢完就跑。这就像是给个池塘建起围墙一样,能翻过围墙进来偷鱼的人手有限,能被人偷走的鱼更是有限,因为他们要带着鱼再翻过围墙出去,就注定能拿走的东西不是很多。
  而长城挡住了蛮夷后勤补给的路,驻守长城的士兵只要堵住他们的后路,就能将他们困在长城内彻底将他们打败。
  不止如此,长城还分离了草原上的各方势力,加重了他们入侵关内的成本。游牧民族若是突破不了长城,只能去打草原上其他部落的主意。
  长城也使得游牧民族无法长久的获得中原的土地、资源和兵器工艺锻造的技术,他们永远停留在野蛮生存的草原上,而长城内的人却在不断地发展文明,武器不断地变得强大。
  这就是长城存在的意义。
  元里将长城的作用一一说给他们之后,汪二和邬恺恍然大悟,“属下明白了。那匈奴单于这次是铁了心要突入长城内劫掠郡县吧。”
  元里点点头,叹了口气,“只怕是他们已经知道了北周大乱的事。”
  南下一旦有乱,北部蛮夷必定会有所侵犯。他们早就眼馋中原大地很久了,妄图进入中原抢到肥沃的土地和资源。楚贺潮在北疆有威名,能够震慑这些游牧民族。他们一整个秋季没闹出大事,现在马上入冬,他们却来袭击,恐怕就是知道北周内有百姓起义,想要趁火打劫了。
  元里想了许多,却知道匈奴来袭的这一战,他们必须要赢。
  北周现在正是内乱,如果再加上外患,首当其冲地便是幽州。如果幽州真的遭受了匈奴的侵略,敢问现在整个北周,谁会来助楚贺潮一臂之力?
  是自顾不暇的朝廷?还是各个拥兵自重的诸侯?
  只怕到了那时候,才是左右逢敌,或许还有可能再次造成历史上五胡乱华的悲剧。
  这绝不可以!
  元里眼睛猛地睁开,眼神凌厉。
  这战不管如何,他们必须赢!
  匈奴很强,他们拥有许多厉害的骑兵,骑马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的事。此时一举召集就能召集出来五万骑兵南下,可以想象出来这是一股多么强大的战力。
  再看一看楚贺潮,楚贺潮全军只有五千个骑兵,根本就无法相提并论。
  更何况塞外游牧民族耐寒,忍受得了恶劣的环境,在天气寒冷下作战对他们更有利处。不过匈奴也不是没有弱点,他们的骑兵没有配备完全的马镫马鞍,如果和配备上马镫训练有素的骑兵相比,绝对会稍逊一筹。
  但问题又来了,即使元里弄出了马镫,他也只给了楚贺潮五百件,就算他弄出了五千件马镫给五千骑兵配齐了,骑兵们没有练习过配备上马镫的马上作战技术,对上匈奴骑兵还是毫无胜算。
  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一战要不好。
  元里站起了身,沉声道:“我有件事让你们去做,你们去帮我找一找这些东西。”
  他将要的东西告诉了邬恺和汪二。这二人虽然不知道元里要这些东西干什么,但也没有多问,听话地点了点头。
  元里当初在硝石制冰的时候,他就想起了一硫二硝三木炭。
  这是黑火药的配方。
  但因为古代的工业技术落后,陷于时代的发展,没有配套的冶金硬件条件,即使能弄出来黑火药,也发挥不出来黑火药的威力,不能量产也不能广泛使用的黑火药,还不如配备大量的弓箭武器来的威胁力大,所以元里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