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要是以前林国河还不敢这么打包票,毕竟国家出钱是国家购买的设备,那这些设备批给哪个工作,确实是看哪个厂消息灵通关系硬就会被哪个厂捷足先登。
可问题是这一批设备林国河这边根本没有经手,只是安田农场打了份报告从底下递上来,然后这边批了同意二字而已。
就算有人有心想截胡也找不出借口。
“苏舒那孩子在国外还适应吧?”林国河问,然后笑着说:“那孩子和您一样热心肠,听带队的老师说,苏舒很照顾同学们。”
“她的适应能力谁也不用操心,和野草似的,到哪里都能随风生长,她外语也很好,口语也很好,和新同学交流也毫无障碍。”苏天荣提及苏舒就觉得骄傲,这孩子是真给他长脸。
苏舒报道完以后苏天荣就把苏舒领去公司放在了公司法务部,苏舒学校没事的时候就会去苏氏集团法务部学习。
去了几天,法务部的员工提及她都是一片称赞,都夸她虚心好学,勤奋还特别聪慧。
“那孩子确实很优秀。”林国河点点头。
“不说她了,说多了叫她知道了该骄傲了。”苏天荣咧着嘴乐,忽然声音放轻,“我今天来找你是给你送一份大礼。”
苏天荣挑着眉,“你今天就把我当拉丁神灯许愿,你要什么我就给你弄什么回来!当然,像航母这类的货轮装不下的就别说了。”
林国河哈哈大笑,“瞧你这口气,难不成我说我要那边最新的战机和坦克大炮你都能给我弄回来不成?”
林国河觉得苏天荣比几年成在安田农场那会儿幽默多了。
那知道苏天荣听到了以后不仅没有生恼,反而扬扬眉,语气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就这几样?”苏天荣反问。
林国河脸上的笑逐渐收去,隐约意识到,按照苏天荣的反应来看,这家伙很可能不是在开玩笑。
“再添点医疗设备?”林国河试探加了句。
苏天荣点点头,“也是,我们国内的医疗设备确实落后,这个确实要加上。”
苏天荣回答的太轻快了,以至于林国河沉默了。
因为苏天荣说的是加上,而不是就这个。
加上的意思就是,他前面随口戏言说的几样东西都在苏天荣考虑范围里。
林国河直接坐不住了,双手撑在桌面上猛地站起来,身子微微向前倾。
“苏天荣,你该不是在梦里把人家整个国家端了吧?”
但林国河心里却甚至,苏天荣绝对不是无的放矢的人,更不是爱吹牛的人。
他既然敢开口和他说,就说明苏天荣真的有渠道可以弄到。
“医疗设备好弄一些可以多弄一些,至于你刚才说的那些,弄回来给我们国家的人才拆着玩也行,多拆一拆,那些人脑袋瓜聪明,准能拆明白了。”
苏天荣拍拍边上的椅子让林国河安安稳稳坐下说话。
但林国河哪里坐得住?
这可是战机坦克大炮啊,不是面包牛奶黄油啊。
苏天荣怎么能说得这么轻松啊?像是说拆玩具似的。
“你给我一分钟冷静冷静。”林国河两手搭在腰上在苏天荣面前来回走动,然后突然一个回头,再次确认,“你真的有渠道弄到这些?”
“我既然敢说那自然是可以,至于我怎么弄到的你们就不用问太清楚了,毕竟这事里头弯弯绕绕肯定多,少一个人知道事情就能确保成功率高一些。”
林国河深深看了眼苏天荣,然后朝着他缓缓竖起一个手指,“你可真是好样的!就像你说的,先弄回来再说,到时候是拆还是怎么着另说。多少钱你到时候找人递个话回来,然后我们这边再定夺。”
?
第680章 猜猜是谁
说是再定夺,但是那可是有钱都买不着的东西啊,一旦苏天荣给他们弄回来了,多少钱他们也得接过来!
苏天荣知道林国河现在肯定急着去找上面的领导说这事,所以苏天荣没有在林国河的办公室多逗留,说了句到时候给他列个单子,然后找了个借口就先离开了。
离开以后,苏天荣也开始在考虑,是时候准备准备,要把国外一部分产业迁移回国内了。
苏舒不可能留在国外,所以他迟早要回国的。
往另外一个方面想,有些工厂迁移回国,其实也可以省下一大笔钱,比如员工工资支出这一块。
等安田港口建成以后,把工厂迁移到安田农场是一个好法子。
他可以多赚钱,还可以给安田农场提供上万个工作岗位。
缴税哪里都是缴,在安田纳税,不仅光荣,他还缴得开心。
京市这边苏天荣并没有什么事,林国河那需要些时间,苏天荣便买了火车票突袭安田农场。
为了给三个孩子一个惊喜,苏天荣特地挑在休息日到安田农场,也没通知梁振国,一到农场带着助理就直奔小河街。
刚走进小河街苏天荣就看到梁家三个孩子在大榕树下玩,第一个发现苏天荣的是梁志强,小家伙眼睛都瞪得大大的,刚要张口喊,就见到苏天荣朝着他做了个嘘声的手势,梁志强就闭上嘴了。
一一发现了梁志强表情不对,一扭头就看到了苏天荣靠近朝她笑了下也做了个嘘声的手势,然后苏天荣走到梁志超身后,伸手遮住梁志超的眼睛。
一一哈哈笑了出来,替苏天荣说,“梁志超,你猜一下是谁!”
梁志强直接哈哈原地一边蹦一边笑,“哥哥你快猜。”
梁志超呆了一秒,然后伸手摸了摸遮住眼睛手,有点失望,“不是妈妈~妈妈的手滑滑的~这是男人的手。”
梁志超想了一秒,“也不是爸爸的手,爸爸的手掌心有茧,也不是学军舅舅的手,学军舅舅的手拿笔的地方也有厚厚的茧。”
听着梁志超的分析苏天荣都惊呆了,这孩子才九岁吧?平时观察身边的人观察得这么仔细?
“肯定也不是胡叔叔,胡叔叔才不会这么无聊呢。”梁志超纳了闷了,“是谁呀?”
梁志强和一一两人笑弯了腰,边上的孩子也好奇围过来,有人提醒着,“梁志超,是一个穿着西装的叔叔,以前好像去过你们家,我觉得我小时候见过他。”
穿西装的叔叔?
梁志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周知书那个未婚夫,后来一想,不对,几年前爸爸就说过那个坏人已经死了。
而且那个坏人才不会和他玩这个你猜我是谁的游戏。
那么,就只剩下一个最不可能的那个人了。
“是苏爷爷吗?”梁志超试探地问。
梁志强立刻道,“是!哥哥你猜对了!是苏爷爷!”
梁志超立刻把苏天荣的手扒开,扭头一看,还真是他!
梁志超兴奋地跳起来直接抱住苏天荣,“苏爷爷你怎么来啦!”
九岁的孩子可一点不轻,苏天荣抱着这么大孩子够呛,几秒就赶紧把人放下来。
“回京市办事,有空顺道回农场看看你们。”苏天荣摸了摸三个孩子的脑袋,“回农场上学有没有不习惯?”
三个孩子摇摇头。
“没有不习惯,不过不是以前的老师教我们了。”梁志超应着,“我们现在的老师都是新老师,他们都很好。”
第一批大学生毕业以后,农场学校多了很多新老师。
大部分是农场考出去的,然后毕业后又申请回到农场发光发热的年轻人。
他们曾经是苏舒的学生,现在成为了苏舒孩子的老师。
这是一种特别有意义的轮转。
将来他们老了,有一天可能还会教这些学生的孩子。
“苏爷爷,我妈妈有回来吗?”梁志强的眼神往街口扫了好几眼,总想着妈妈会不会在和他们玩捉迷藏,躲在外面等着他们不注意偷偷跑进来吓他们一跳。
就像苏爷爷给他们惊喜一样,妈妈也在酝酿一个大惊喜等着他们。
“没有,你们妈妈学习忙,要半年后就能回来。”苏天荣安慰着,”不过她让我给你们带了很多礼物,都是她亲自给你们挑的。”
梁志超三个叹了口气,“苏爷爷,我们好想妈妈。”
“她也好想你们。”苏天荣对孩子的耐心非常好,特别是他自己看着长大的这三个孩子。
肖力带着付明姝过来的时候就正好看到苏天荣和他助理和一群孩子站在一起,苏天荣在和梁志超他们说话,苏天荣的助理给边上的孩子们分从国外带回来的巧克力吃。
“苏先生。”肖力走了过去,“您什么时候回农场的?”
苏天荣闻声回头,“刚到,你们这是来找梁振国?”
肖力和付明姝在两年前的暑假订了婚,付明姝大学毕业以后也申请来了农场,现在在农场高中当老师。
今年春节后两家人看了日子,婚期定在了今年国庆节那一天。
“早上去钓鱼了,收获颇丰,就挑了条最大的送过来。”肖力道,“就是可惜苏舒和香兰妹子都没在,不然能给我们煮酸菜鱼吃。”
“你们都带着行李,肖力手里也提着鱼,都别在这站着说话了,我们去粱家吧。”付明姝一边说着话一边朝着三个孩子招招手,问他们,“梁振国有在家吗?”
“爸爸有在家。”梁志强点点头,然后他就率先往家里跑,一边跑,一边朝着家的方向扯着大嗓门喊着,“爸爸,苏爷爷他们来啦!肖力叔叔和明姝阿姨也来啦!”
有邻居家的小孩从家里探出头看热闹,然后去找梁志超,十分好奇低问,“梁志超,那个穿西装的男人又不老,你们为什么喊他爷爷啊?”
“他是爸爸妈妈的长辈,所以妈妈让我们喊爷爷。”梁志超解释着,然后拉着一一走在了苏天荣身边。
梁振国这会儿正在院子给菜地梳理菜苗,撒下去的种子发芽了以后太密集,需要把弱苗拔了。
?
第681章 三年一发展
听到梁志强的话他直起腰用了几秒钟再听了一遍,确定没听错,立刻去水池边上洗手。
等他洗完手梁志强已经冲进门了,“爸爸快泡茶!苏爷爷和助理哥哥,肖力叔叔和明姝阿姨都来了!”
苏天荣走进院子第一件事就是在院子四处打量了一阵,梁振国回了农场可就真是一个人大男人带着三个孩子了。
院子里的菜郁郁葱葱,每个角落都被打理的很干净,院子的一角还晒着一排衣服,还在滴着水,显然刚洗完挂上去不久。
梁振国过日子不是个邋里邋遢的人,哪怕苏舒没在家,他也是按照苏舒的习惯照顾着这个家和孩子。
“您怎么来了?”梁振国十分惊喜上前接过苏天荣和他助理手里的行李箱带着人往屋里去。
听到肖力说带了鱼来的,梁振国便应了句,“那中午就清蒸了。”
他也就会清蒸鱼,不是没尝试过做红烧鱼,但是每次做出来的红烧鱼鱼肉都被他煮烂糊了。
回农场这些时间,梁振国有空就会回家做饭,没空的话孩子就回去他单位和他一起吃饭,要么是去李长青家或者隔壁王婶家吃。
苏舒玩的好的朋友,家里做点什么好吃的都会喊上三个孩子。
苏天荣坐下以后梁振国就给几人泡茶,一边拿茶叶一边问苏天荣,“我媳妇儿在那边过的还习惯吗?”
“她有什么好不习惯的?”苏天荣摆摆手,“用不着操心她,她好得很。”
“老校长说,妈妈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她在哪里都会很优秀。”梁志超提及苏舒这个妈妈满脸骄傲,“同学知道妈妈去国外交流学习了,可佩服妈妈了。”
梁志超口里的这个校长自然是苏舒在农场任教时候的校长,因为这些年教育工作做的出色,所以现在调去了教育部任职。
农场这些年的变化是一年一年肉眼可见的。
得益于农场经济好,据今年春节后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农场学龄儿童接受教育率高达百分之八十,这个属于远超同级别地区的数据。
要知道农场可是一个小县城,这个数据还是包括各个乡镇底下的所有适龄儿童。
大井集市之后农场这里又建了一个大井批发集市,各个生产队种的养的都有了销路,特别是火车站通车以后,批发集市更是热闹非凡,乡亲们口袋鼓起来了,再加上农场对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到位,所以家里都把孩子送去上学了。
个别重男轻女的家长只送男孩不送女孩上学的,也会有妇联和村干部一起上门劝说,这才有了农场如今的大好氛围。
说起农场这些年的变化梁振国脸上始终都是笑,这些年他虽然在京市上学,但是每年寒暑假那三个月他都回农场工作。
平日里农场有什么事情需要商量和决策的,褚国平也会发写信或者给他打电话,所以这些年农场的发展一直和梁振国紧密相连。
“您不知道吧?农场发展起来以后还发生一件挺有趣的现象,就是农场嫁娶上,这几年数据上看农场女性嫁到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