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别墅穿八零-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姥姥从厨房出来,喜滋滋的招呼苏舒,“你快坐着,我去冰箱给你拿冰豆花。”
  “太奶奶,我们也还想吃。”梁志强站了起来,“您给我多浇一点桂花蜜,我喜欢甜一点,谢谢太奶奶。”
  对于老人来说,自己做的吃食能让家人喜欢,这是特别值得她高兴的事,证明她是被家里人需要的。几个孩子中午放学回来吃过了,这会儿还愿意吃,说明孩子们是真爱吃。
  “你们要吃自己去冰箱拿,要放多少桂花蜜,自己去放,别使唤太奶奶。”梁振国催着三个孩子自己动手。
  梁志强一听觉得爸爸说得对,喊上梁志超和一一就跑去厨房了。
  吴姥姥和郑有娣虽然觉得这不过她们多动两下手的事,但是梁振国教育孩子,两人绝对不会插嘴。
  冰冰凉凉的豆花撒上一层桂花蜜,丝滑的豆花一如嘴,能解一天的渴暑。
  “姥姥和舅妈做豆花的手艺可真好。”苏舒夸着。
  看苏舒喜欢,吴姥姥站在边上看着都笑了。
  “喜欢你就多吃点,吃完了我再做。”吴姥姥心情好,说话的时候两手都在挥动,笑出一脸褶子,回厨房的步子都更欢快了。
  “就冲着姥姥做的豆浆和豆花的手艺,去摆个摊卖早点都能赚钱,再蒸点包子馒头什么的,不愁没生意。”苏舒笑着说,然后才问梁振国,“房子的事情你问了吗?有消息吗?”
  “我问了单位的同事们了,大家说回去帮我打听打听,估计没那么快。”梁振国说完话凑过去,“给我来一口。”
  苏舒默了默,朝他翻了个白眼,倒还是给他喂了一勺。
  梁振国吃得美滋滋的,吞完了才继续说:“胡余生之前租的那套房子,就是我们小河街这边的,听胡余生说,房主打算把房子卖了,老人退休了,孩子也没在农场工作,他们打算去孩子工作的城市养老,帮孩子带孙子。”
  “打算多少钱卖?”苏舒想着,“只要价格合适我们买下来也行,自己的房子,到时候要怎么改都好办。”
  “小胡住的那房子可不小,买的话得不少钱吧?”郑有娣摇摇头,叹气,“家里大概买不起。”
  “我买,回头让表哥和表弟他们给我房租,就按照市面上的价格给我房租就行了,等表哥表弟他们赚到钱,有想法买这个房子了,我到时候再转卖给他们。”苏舒和郑有娣开着玩笑,“房租这不是赚我们自己人口袋里来了?”
  郑有娣被苏舒后面这句话逗笑了,“你说的是,让满仓和丰收他们给你房租,可不能让他们白住。”
  “拿了房租,回头我买猪脚和舅妈你们一起吃。”苏舒点点头,“而且都在小河街里住着,多近啊,谁家有事都可以相互照应一下,太方便了,能住在小河街绝对是最理想的地方,而且小河街邻居知根知底儿,几个孩子还可以一起上学放学。”
  交房租这事郑有娣没意见苏舒就把房那房子的事拍板定下来了。
  “吃完饭我们过去问问。”苏舒说。
  梁振国嗯了一声,一扭头,一个装着豆花的勺子直接怼到他鼻子前,梁振国吓了一大跳。
  “爸,你还吃吗?”梁志强叹气,“你别和我妈抢吃的啊,我妈现在是一个人吃两个人补呢。冰箱里还有,你要吃,我去给你拿呀。”
  梁振国语塞,这一秒钟尤其想打人。
  “你懂个屁。”梁振国实在没忍住,一脸嫌弃推开那把怼他鼻子上的勺子,“吃你的,我媳妇儿不够吃,我知道去给她添,我能照顾好我媳妇儿,你年纪不大,操心挺多,小心操心多了长不高。”
  梁志强收回勺子,晃了晃脑袋,“五岁的我一定会被你骗到,但是我现在不止五岁了,所以我才不信我会长不高呢。”
  “对啊!爸你都这么高,爸的基因在这里,我们肯定长得高,我们现在就比班上好多同学高呢,他们有的比我们大两三岁呢!”说起身高梁志超可自信了。
  “你们当然长得比别人高,毕竟你们一顿肉吃了人家一个月的肉。”梁振国摊摊手,“每次做饭,我都觉得我在养猪,还是三只。”
  三个孩子咧着嘴嘿嘿笑着,一点也不生气。
  ?


第722章 买下
  ?
  他们当然知道他们能吃,也知道自家伙食比别人家好,所以在学校他们从来不会参与同学每天吃什么饭这个话题。
  特别是回乡下的时候,梁志超三人对于吃这个话题闭口不谈。
  小时候不懂事,吃点什么好吃的就喜欢炫耀。
  后来长大了,他们知道了,不是所有小朋友都和他们一样幸福,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吴家村的小朋友,甚至有半年都吃不上一顿肉的。
  也是那以后,梁志超他们改掉了爱显摆的毛病。
  这是苏舒还未来得及教,他们就自己先领悟的人情世故。
  三个孩子风卷残云,一碗豆花很快下肚,拿着空碗去厨房。
  人跑的时候,梁志超才一边跑一边大声应。
  “爸爸,每次做饭你都觉得你像在养猪,不是因为我们能吃,而是因为我们做饭,你却在做猪食。”
  显而易见这是三个孩子商量好的话,梁志超说完,三个孩子已经在厨房里哈哈大笑,是有一种扳回一局的痛快。
  “梁志超,你给老子滚出来。”梁振国站起身两手搭腰,“信不信老子一巴掌给你扇回教室!”
  三个孩子一向能屈能伸,该反抗的时候反抗,该龟缩的时候龟缩不吱声。
  吴姥姥在厨房里朝着几个孩子挤眉弄眼,小小声嘀咕,“他霸道,自己做饭难吃还不许人说。”
  苏舒月份大了,吴姥姥和郑有娣不许她进厨房,吃完豆花,眼看时间还早,苏舒和梁振国索性就先出去了一趟。
  这个点大家基本都回家了,大部分人也开始做饭了。
  院子门没锁,苏舒在门口喊了声,一下子出来好几个人。
  除了房主张老伯,还有胡余生几个租住在这里的同乡。
  苏舒愣了下,还以为胡余生的几个同乡已经没住在这里了。
  “嫂子,您怎么来了?快进来?梁哥,您和嫂子吃过没?”胡余生老乡见到门口的两人吓了一跳,赶紧请两人进来。
  他们之前和胡余生一起出来讨生活的,也一起租在这里,帮着梁家干过两次活,也跟着胡余生去梁家吃过几次饭,所以都跟着胡余生喊的人。
  “我听胡余生说张老伯打算卖这里的房子,这事你们知道吗?”苏舒走进去以后直接问。
  “嫂子是要买房子吧?张老伯在这呢。”小伙子笑着说:“嫂子,这是张老伯两个月前就和我们说了,让我们有空去别处打听房子,他有卖房子的念头的时候就和我们打了招呼。”
  苏舒这才笑了,点点头,随口又问,“对,我是打算买房子,老家亲人打算来农场发展。那你们房子有眉目了吗?打听到了吗?”
  “没呢,白天忙活,晚上到处走走,但是最近农场房子不太好找,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小伙子挠挠头,“我们没固定工作,很多人不太愿意和我们合租。”
  说来是难为情,那些人怕他们这些人是街溜子,也怕他们这些人手脚不干净,也怕他们工作不稳定,租个三两个月就不租了。
  农场现在的房子不愁租,房主都会挑选租客。
  而且这两年房租也越来越贵,也就张老伯他们人好,这些年也没涨过他们房租。
  不过这些话他们没有和苏舒说,自家该愁的事犯不着让别人一起愁。
  “嗯,你们先忙,我们一会儿再聊。”苏舒也知道这群年轻人的辛苦和为难之处,所以她一进来看大家还住在这里,第一反应就是问他们知不知道房子要卖。
  怕张老伯要卖房还舍不得租房的房租瞒着他们。
  张老伯和他妻子之前没住在小河街,等他们搬回来的时候,苏舒一家已经去京市上学了,所以张老伯两夫妻和苏舒不如小河街别的邻居熟悉。
  “老伯,您这房子您打算怎么卖?”梁振国问。
  张老伯竖起一个手指,“都是小河街的邻居,我就不和你来虚的,最低一千二百块钱。”
  梁振国朝着苏舒点点头,如今农场经济起来了,相对应的房租贵了,房子自然也卖得贵了。
  张老伯这房子大,一千二百块钱确实不是虚喊的价格。
  “成,那明天早上一早我们去办手续,我明天早上把钱准备好。”
  对方爽快不喊价,苏舒也不和对方砍价直接应了下来。
  “张老伯您和婶子这边卖了房子去了海市那边,要是那边能遇上合适的,就把钱拿去买房子,您二老有退休金,够您二老用了,倒是您儿子那边单位分的房子估计不大,您二老去了那,自己买一套住,以后您孙子大了,也不怕一套房子住不开,一转身总碰着自家人。“
  苏舒可以大言不惭的说,单位分房福利,目前而言农场绝对是全国数一数二好的地方。
  除了农场,厂里单位分的房子也就三四十平方,厂里职位高一点的领导六七十平就算是不错的了。
  张老伯儿子儿媳也只是普通职工,还混不上独栋房子或者三居室的那种福利房。
  正在厨房做饭的张婶子走了出来,笑呵呵的应下。
  “谢谢苏老师还能给我们两意见,你们读书多,见识广,年轻人总比我们懂得以后的发展,我们听你的。”张婶子热情邀请苏舒,“晚上一块吃饭?”
  “婶子不觉得我多管闲事就好,您觉得有道理,到了海市就多打听房子的事,早点比晚买好,饭我们就不吃了,我姥姥他们做了饭呢。”苏舒摆摆手,人家愿意听,苏舒就愿意多说两句。
  “我和小林他们几个聊一会儿,婶子您忙,不用管我们。”苏舒说着话就挽着梁振国的胳膊往小林他们几个那边走去。
  小林他们在这边的厨房做饭,看到苏舒和梁振国进来,问了句,“嫂子你们坐,你们聊完了?”
  苏舒和梁振国在院子谈买房的事,他们几个识趣的走了,没留在前头听。
  “聊完了,说好了明天给钱然后去办手续。”苏舒结果椅子坐下。
  小林有眼力见,一看苏舒坐下了就知道苏舒这是打算和他们聊一聊了,他转身去给苏舒倒水,还打算往里加快冰糖。


第723章 好点子
  苏舒看见了,连忙喊住,“小林,白开水就行,怀着孕,要控制糖分摄入。”
  小林不好意思笑了笑端着白开水过去。
  “你们最近工作怎么样?好做吗?”苏舒接过水喝了两口才放到桌上去。
  对于胡余生这些同村的年轻人,苏舒心里还是想多照顾一些。
  她和梁振国刚搬来小河街的时候,是胡余生带着这些小年轻帮她忙上忙下干了那些脏活累活,平时他们回了老家,也会常给苏舒送一些自家地里种的新鲜粮食和菜。
  不说值钱与否,主要是这一份心意难得。
  这些人这么些年了,也从来没有找过她和梁振国帮忙,都是一群实心眼又踏实勤劳的年轻人。
  “嫂子,这些年我们日子比刚从村里出来好过的不知道多少,农场活很多,我们这些打零工的只要勤劳肯出力,不愁找不到活干,这几年攒了些钱寄回老家,我爷说,等明年春天我们家就能盖新房子了。”
  “这很好啊。”苏舒也替他们高兴。
  只是这群年轻人和胡余生还是有点不用,他们的学历不如胡余生。
  胡余生是去了部队以后还有继续学习,又在部队上历练过几年,他们这些年轻人只上过几年学,所以胡余生能走的路他们走不了。
  “你们以后有什么别的打算吗?还是想着一直打零工?”苏舒问。
  “嫂子,不瞒您说,我们最近是有点别的想法。”这要是换一个人问,小林他们指定不好意思说他们最近商量的事。
  但是他们知道苏舒不会笑话他们,她既然问了,就是真的在关心他们以后的打算,所以小林就直接说了。
  “我们都知道农场那些摆摊只要味道好都赚钱,所以我们也想着去做点什么。”小林不好意思的笑着,“打零工虽然只要每天都上工一个月也能挣个四十来块钱,勤加班赚个五十几块钱也不是问题,但我们也总有老的时候,没力气扛不动大包的时候。”
  “是啊,嫂子,我们现在年轻,大家愿意找我们干活,但以后只要干活的人多了,那些厂就总是要找更年轻的,觉得年轻人力气就是更大。”
  这现象小林他们半年前就察觉到了。
  知道城里有零工做,农村农闲的时候大家都来城里找零工,年轻的总是有活,四十来岁的除非是找不到人了才能轮的上。
  可四十岁在农村还算是青壮年啊,可是在零工市场,在有更多的更年轻人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四十岁的人却总是被剩下被忽略。
  这让小林他们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