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顶流他多才多艺-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吗?”周游摸摸自己的脸,“好像是。”
  冯思明也上手捏了捏,“不过刚刚好,你以前太瘦了,现在正合适。”
  “也别太胖了,男演员也要注意保持体重。”仲皓在旁边提醒,眼睛看着周游带回来的一屉绿豆糕。
  这是村头王师傅家的绿豆糕,百年手艺,好吃得很,卖得也快,仲皓吃过一次,后来就再也没抢到过了,让他魂牵梦绕了好久。
  周游把篮子往桌上一放,“吃吧,我带回来大家一起吃的。”
  他今天帮王师傅垒了灶,新灶台干净又漂亮,王师傅一高兴,付了工钱后给周游塞了两屉糕。
  还有一屉他在路上分给遇到的剧组成员了。
  话说这绿豆糕确实香,入口绵软,甜度适中,细腻的豆糕入口即化,一点都不噎。
  “我拿点给牛爷爷他们去。”周游用小碗装了五六块糕点,给房主老夫妇送了过去。
  他回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一壶爷爷给的茶。
  吃王师傅家的绿豆糕,配他们本地的茶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茶味清香,豆味清甜,两者在嘴里化开,又是一场味觉上的享受。
  冷不丁的,一个电话打了过来。
  周游见是一个陌生号码,犹豫了两秒,走到院子里信号比较好的地方,按下了接听。
  “喂喂喂?周游?在家吗?我来送碗!”对面传来个张狂的声音。
  是王良翰。
  周游不记得自己给过他号码,估计王良翰是问《画骨》剧组工作人员要的。
  不过真没想到,这个人还会把保鲜碗给他还来。
  毕竟是送剧组人员的,周游专门买的保鲜碗,十来块呢,这个价钱的东西王良翰肯定不稀罕,他以为王良翰吃完会直接扔了。
  “……”周游顿了顿。
  吃完?
  “等等,你吃完了?三盒?一星期?”周游发现了盲点。
  “咳……也不是我一个人吃的,”王良翰那边支支吾吾道:“我和我姐一起吃的。”
  指分给了姐姐一小碗肥肠,为此王良翰被他姐骂了一星期的铁公鸡。
  周游听出了他的心虚,“哥,你有没有注意身材管理?你是男演员啊!”
  王良翰:“《画骨》已经拍完了,我吃点好的怎么了?别磨蹭了,我在你家楼底下,下来接我。”
  周游默然,对面的王良翰又催了两句,周游才缓缓道:“我不在S市。”
  王良翰:“?”
  “那你在哪?”
  “C市。”
  王良翰震撼:“你为了不让我蹭饭,竟然专门躲到C市去了?”
  周游:“???”怎么还带上哭腔了?
  “哥,我跟组拍戏呢。”
  “跟谁的组啊?我来C市看(蹭)你(饭)。”
  周游:“……”
  周游:“哥,能不能有点出息。”
  王良翰自豪道:“没事,我爸从小就说我没出息,习惯了。”
  周游:“……………………”
  一听周游在郑北楼的剧组拍戏,王良翰便消停了下来。
  郑北楼那是业内的知名导演,据说还怪凶的,王良翰最怵这种人了。
  周游总归要回S市的,他大不了再等上一段时间。
  和王良翰打完这乱七八糟的电话后,周游见冯思明他们吃得差不多了,三人收拾收拾,一起去拍下午场的群演戏份。
  然而到了拍摄地点,剧组这边却遇上了麻烦。
  “不行,不能拍!”
  孟广泽拄着根锄头横在梨树园前,任由工作人员说破嘴皮,也不让他们进去拍摄取景。
  沟通无果的工作人员只好灰头土脸地把情况反应给郑北楼。
  “怎么也不让进吗?”郑北楼皱起眉,“让村长帮咱们劝没?”
  工作人员:“联系过了……但这位孟大爷在辈分上算村长的姑爷,脾气死犟死犟的,村长也拿他没办法。”
  “这……那真是可惜了。”
  郑北楼眼馋地看着后面的满园梨花,煞是漂亮。
  按理说现在南方的梨树都过了花季了,不该在五月开花。
  但这位孟大爷种的是晚熟品种,所以现在满园都是盛开的梨花,又白又香,树小是小了点,少说有百来棵,看着足够壮观。
  若是能用来取景就好了。
  然而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这个孟大爷油盐不进,现在这个社会,他们总不能硬闯,否则闹出问题就麻烦了。
  郑北楼叹气,让工作人员通知往回走,准备上山拍摄。
  “怎么往回走了?”仲皓他们来得略晚,在队伍后头站了一会,就见大部队换了个方向走。
  前面的人传话:“听说是郑导想在这儿取景,但园主不让,现在决定换地方拍。”
  仲皓惊讶:“为啥不让?是剧组场地费给少了?再说拍电影还能给他宣传一波呢,这园主想什么呢?”
  对方摇摇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嘛,总之现在上山咯。”
  “哎,上山好累的……老冯,周游,走了,”仲皓扛起道具,一回头,“嗯?周游人呢?”


第11章 
  周游跑到前面,“孟爷爷!”
  孟广泽前一秒还摆着张臭脸,看到周游的瞬间,他立刻挂上了慈祥的笑容。
  “游娃子!你来啦!”孟广泽高兴地拍拍周游,看到他身上的戏服,才疑惑地看看周游和郑北楼等人:“噫,原来你跟他们是一起的啊?”
  郑北楼还没走多远,听到动静后他回头看了一眼,瞧见孟广泽亲昵地拉着周游寒暄。
  “慢着,”郑北楼一挥手,喊停了往回走的队伍,“情况有转机!”
  他快步上前,确认周游和孟广泽关系不错后,他马上表示:“大爷,我们都是周游的朋友,可以进去拍摄吗?”
  孟广泽一改之前强硬的态度,“早说你们是一伙的嘛!我把游娃子当亲孙子,进来进来吧!”
  郑北楼连忙喊人通知剧组回来,进梨树园拍摄。
  “谢谢谢谢……嗳,小周,你怎么和孟大爷认识的?”郑北楼疑惑地问周游。
  周游挠挠头,“我上次路过,帮了孟爷爷一个小忙。”
  “嘿!瞧你这话说的,那是小忙吗?”孟广泽激动道:“要不是你看出毛病来了,我这园子新梨都遭殃了!”
  前些日子周游打这边过,看到满园梨花也惊了一回。
  他老家种了不少树,按说梨子该二三月就开花的,出于好奇,周游稍微多看了两眼,接着就看见了梨树嫩叶上长着针头大的黑色圆形病斑。
  这是梨黑斑病的症状,对梨树的花叶果都有危害。
  这片梨园不算小,要是都遭病害了,损失极大。
  周游赶紧找到园主孟广泽,向他反应了这情况。
  孟广泽前些年才包了这个园子种梨,这是头一年挂果,他经验不丰富,顿时慌了。
  后来还是周游给他说了梨黑斑病的治疗方法,孟广泽上镇子买了药,喷完后果然有效抑制梨树病害的扩散,周游后继又跟他一起把已经病害的花叶处理了,这才保全了梨林。
  孟广泽回想起来还觉得心惊:“你配的那个药好用!幸亏你发现得早,要不然我这园梨子都惨咯。”
  郑北楼这辈子就没和农活打过交道,他听了后不住好奇:“嚯,小周你会给树看病呢?”
  “那可不?”孟广泽跟炫耀自家孙子似的夸道:“我们游娃子啥都会,聪明着呢!大伙可稀罕他了。”
  意识到周游在村里人缘很好的郑北楼还挺吃惊的。
  村里的老人有时候不吃剧组那一套,管你什么大导演名演员,在孟广泽都不认,就认周游。
  说到底还是人家周游乐于助人,人美心善,才结下了这个善缘。
  接连帮剧组解决了两个麻烦,让郑北楼很难不认为周游是大师口中那个“兴龙运之水”。
  顺利拍完梨树林的戏后,暂得空闲的郑北楼把这情况随口跟编剧聊了聊,编剧听了也觉得有意思。
  编剧对神佛文化很感兴趣,这也是她写出《入九霄》剧本的原因。
  她提议道:“既然这样,郑导,要不给周游多加点戏份?”
  《入九霄》后半段的剧情紧紧承接前半段,万山河在救了受伤村民后大发善心,帮助村中老弱病残改善生活,积攒功德。
  万山河的本意是好的,然而他的做法打破了村中原有的平衡,一部分村民心中滋生了贪婪,另一部分村民则日益堕落。
  嫉妒、纷争和破坏相继出现,万山河意识到这一点后,想要及时止损,停止再施与村民好处。
  可矛盾并没因此消弭,人性中的恶被勾起,撕破伪装的村民再也回不到以前,大同村最后在瘟疫和大火中化为了灰烬。
  万山河因此意识到世间万物生老病死自有法则,神仙虽能上天入地,却也不能左右人世变迁。
  编剧打开文本,“前些天我就在想,万山河因为帮了村民而被神化,但后期因为停止施以援手被村民怨恨,这个对比很强烈,电影直接跳到结尾的话进度似乎太快了,最好再给万山河一个刺激,一个大刺激……”
  郑北楼琢磨道:“刺激……要不,把周游那个角色给‘献祭’了?”
  万山河第一次在山上救下的村民对他感恩戴德,是他的第一个信徒,也是整个剧本中比较单纯的存在。
  这样一个角色,在人心复杂的环境里也是一种美好的象征。
  再也没什么比美好的东西被破坏掉更能刺激人的了。
  “对,”编剧赞同道,“郑导你看怎么样?行的话我就动笔改了。”
  “改改改,改完发我。”郑北楼挂掉电话,不多时就收到了编剧更改的戏份。
  多了这一段戏,郑北楼确实觉得角色情感变化更完善了些,他和编剧又对细枝末节的地方进行了些小修改,待完成稿子后,郑北楼让助理把新剧本发给对应演员,顺便通知周游,让他来自己这儿一趟。
  ……
  周游这是第二次被郑北楼喊到面前来了。
  上次没怎么注意,郑北楼这次见到周游,发现他好像比以前圆润了点。
  胖倒也说不上,就是脸上终于带了点肉,看上去更容光焕发了。
  这样的状态演来电影中后期的村民刚刚好。
  郑北楼心中满意,把编剧发来的新戏份给周游看了一遍。
  “怎么样,能演吗?”郑北楼问。
  “能!”周游眼睛亮亮的:“郑导,请问我还是和魏先生演吗?”
  看出他格外高兴,郑北楼好奇,“嗯?你也喜欢魏晋?”
  “魏先生很厉害!”周游俨然已是粉丝模样,为了演好这场戏,他大着胆子向郑北楼请教了几处细节部分。
  周游这几天断断续续地观摩了主演们的戏份,学习演技的同时,他对整个剧本有了大概了解,但始终没有看过完整剧本,周游对有些心理活动还不确定。
  没有人会不喜欢好学且勤奋的年轻人,况且郑北楼这会儿看周游还有“锦鲤滤镜”,自然是耐心给周游解了惑。
  “对了,这次有场惨死戏份,你能演不?”郑北楼知道有的人忌讳演这类人物,年轻人还行,接受能力强,但他还是问一下,以防万一,“第一次演的话可能有点别扭,不过演这种戏会加钱,你没问题吧?”
  按剧组规定,群演演下跪、躺尸、淋雨的戏份等都有补贴。
  一听加钱,周游眼睛更亮了,“好的!谢谢郑导,我会好好演的!”
  郑北楼:“???”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听到加钱的周游好像比得知自己有新戏份时还要高兴。
  不不不,小周看着干干净净光明磊落,怎么会是那种见钱眼开的人?应该是他眼花了。
  ……
  有了新戏份后,周游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更加频繁地到现场观摩学习主演们的表演,遇上表演精彩的地方,周游私底下还会试着模仿两段。
  拍戏学演技的同时,周游开始把村里的孤寡老人聚在一起,陪老人下棋、聊天,顺便帮老人做做农活什么的。
  村里的留守老人多,独居的不少,老人们日复一日过着孤独且单调的生活,日子相当枯燥。
  像这种留守老人最寂寞了,新闻曾不止一次报道过独居老人死在家中好几天才被发现的事,看了实在令人唏嘘。
  周游刚开始的目的就是把大伙聚在一起,以热闹优先。
  这消息传到了村长那儿,村长听后表示十分支持,并把村里一间早就没人住的空房子拨出来,那房子不大,但院子宽敞,能坐下不少人。
  周游看过房子后,花了半天功夫把里里外外给收拾了个干净,再摆上相熟的老人们送来的旧桌椅板凳,就能喝茶打牌了。
  但光喝茶打牌还是太单调,四坪村的人喜欢听戏,一些老阿姨也能唱几段。
  于是周游和木匠一起搭了个可移动的小舞台,供老阿姨们表演。
  其中一位表演者就是齐三明的老伴,在老伴的威逼下,齐三明贡献出了家里的收音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