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玛不?如考考儿臣?”
皇上便依他所?言,随便问了几个问题。
六阿哥是对答如流。
皇上很是满意,毕竟六阿哥不?仅勤勉好学,更是活泼持重,比许多阿哥们都?强,当即只颔首道:“不?错。”
六阿哥脸上堆满笑容。
德妃面上更是露出骄傲之色,这儿子不?愧是她掐着时间出生的,聪明好学不?说,还很是贴身,让她十分骄傲。
皇上略说了几句话后这才离开。
德妃送走皇上后,脸上的笑意却是沉了下来,扫了七公?主一眼,这眼神却落在她身侧的嬷嬷乳娘身上:“……你们一个个也是的,都?是做什?么吃的?平素就是这样教导七公?主的,在皇上跟前一副小家子气,好端端的一个公?主,教养的却连民间的姑娘都?不?如。”
说着,她更是扬声?道:“回去之后好生教导七公?主,若是下次她再是如此,莫怪本宫对你们不?客气。”
一个个乳娘嬷嬷连声?应是。
七公?主本就胆小,听闻这话更是低头?含泪,一言不?发。
一个个乳娘嬷嬷更是有苦没处说,连她们这些当奴才的都?知道德妃对两个孩子不?一样,对六阿哥是呵护备至,可对上七公?主却是连说句话都?嫌多余,如此,七公?主又?怎会?像六阿哥一样活泼懂事?
只是这话她们也是藏在心里,并不?敢多言。
对上六阿哥,德妃面上又?是一片慈爱之色,“今日你皇阿玛夸赞你了,这样很好,咱们得再加把劲儿,如此才能将你那些哥哥弟弟都?比下去。”
六阿哥点点头?,正色道:“额娘您放心好了,我一定将他们都?比下去,早早让皇阿玛立我为太子,到?时候您就不?用再看任老祖宗和平贵妃的脸色,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到?时候得叫他们看你脸色过日子。”
德妃是愈发欣慰,将六阿哥搂在怀里:“真是额娘的好孩子。”
是了,对于太子之位,她也在争,却是悄无声?息的争。
从前她曾在慈宁宫养过胎,也曾对太皇太后百般讨好,可越是如此,太皇太后就越是瞧不?上她。
后来她才知道太皇太后最不?喜的就是这等人,故而?如今他们母子看似没有动作,实则却在暗处发力。
皇上离开后,则去了蔚秀园。
一进?来,他就瞧见六公?主带着十二阿哥又?坐在池子边钓鱼,两人头?上都?顶着荷叶,瞧着很有意思?。
方?才对上六阿哥与七公?主,皇上不?是不?喜欢,可唯有在蔚秀园,他才有种舒坦轻松的感觉,更忘记自己是皇上,只是个寻常的父亲和丈夫。
当即皇上就叫映微给他收拾一个书房出来,更下令叫顾问行将他的那些折子与书本都?搬过来。
六公?主与十二阿哥别提多高兴了,简直比过年还高兴,连声?称好。
只是他们却高兴的太早了点,前些日子皇上耽搁下来不?少事,如今便是住在蔚秀园,也没多少时间陪他们玩耍,甚至连映微都?不?大顾得上,经?常在书房呆到?深夜。
当皇上再次收到?蒙古求亲的帖子时,知道再也拖不?下去了,如今□□衮已十七岁,放在蒙古,这么大年纪的汉子孩子都?好几个,却因蒙古与大清一直未联姻,在等着求娶三公?主。
要将女儿嫁去蒙古,皇上自然不?舍,可这也是早晚的事儿,当即就回信一封答应了这门亲事,信中更说三公?主如今年纪尚小,想要等上一年之后再成亲。
他知道若是时间再拖的久了,蒙古那边可等不?下去。
大清之所?以能入主中原,当初蒙古出力不?少,更何况满蒙联姻乃是惯例,他身为天子,却也不?好打破这个先例。
很快,三公?主即将下嫁蒙古一事就传遍了整个畅春园。
先有太皇太后生病,再有废黜太子,如今三公?主与蒙古□□衮结亲,这也难得的喜事。
当然,也只有旁人如此认为,三公?主听说这消息后几次哭的喘不?上气,拽着荣妃的袖子是寻死觅活的。
荣妃也在一旁跟着掉眼泪。
三公?主一向有些脾气,见自己额娘没办法?做主,当即就要去找皇上,去找太皇太后,闹得不?安生。
荣妃自不?会?允许这等情况发生,当即就命嬷嬷将三公?主看管起来。
说是看管,实则软禁。
映微知晓这消息时已是三日后,她身为六宫之主前去探望荣妃时,发现荣妃不?过几日的时间就像老了十岁一般,面容憔悴。
荣妃当然知道映微是为何而?来,说起这事儿更是满脸悲痛:“……三公?主是臣妾膝下第一个养住的孩子,臣妾疼她疼的像眼珠子一般,这几日她不?吃不?喝,日日啼哭,臣妾见了是心如刀绞。”
“可她不?懂事,臣妾也不?能跟着不?懂事,皇上近来本就心烦,太皇太后又?病着,哪里能叫她去叨扰皇上与太皇太后?”
说着,她更是抹起眼泪来:“臣妾这些日子也想明白了,就算臣妾再不?愿意,这门亲事也已经?定了下来,身为公?主,既享受公?主带来的荣耀,就要承担起相应的职责,若每个人都?像她这样子,岂不?是叫皇上为难?”
“更何况如您所?言,纵然蒙古距离京城路途遥远,可以后臣妾与三公?主也不?是没有见面的机会?……”
若非映微知道荣妃的真面目,差点就信了她这话。
当即映微也顺着她的话道:“皇上也知道你与三公?主的不?易,说是给三公?主不?少陪嫁,想着三公?主嫁去蒙古后无人敢看轻她……”
两人闲言几句,映微这才离开。
倒是三公?主哭过闹过见无用,也只有认命。
只是从前的她自亲事定下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不?哭不?闹不?笑的,整个人宛如行尸走肉。
荣妃见了自然心里难受,旁的妃嫔只劝她,说什?么等着三公?主嫁到?蒙古替□□衮生下几个孩子后就好了,女人有了孩子心就定下来了,就不?会?再惦记京城种种。
殊不?知,这话无异于在荣妃心上插刀子。
她下定觉决心,一定不?会?叫女儿嫁去蒙古的。
随着时间一日日过去,很快夏日的暑气就渐渐散去,天气逐渐凉爽起来,而?皇上也选了日子回京。
只是,谁都?没想到?就在出发前一日的夜里,太皇太后竟再次吐血。
若说上一次太皇太后吐血是受此了刺激,可这些日子旁人皆顺着太皇太后,连皇上都?日日来陪太皇太后用膳,想着太皇太后脉象并无异常,兴许心情好了身子也就能好起来。
可这次太皇太后的病情来势汹汹,一口接一口鲜血直往外呕,孙院正与郑院判联手?,足足花了一刻钟的时间才止叫太皇太后止住吐血。
映微听说这消息时连忙赶来,她赶过来时太皇太后已喝了药躺在床上,整个人脸色苍白,面上半点血色都?没有。
一旁的苏麻喇嬷更是双眼红彤彤的,默默掉着眼泪。
映微想着方?才郑院判的话,若太皇太后身子照这样下去,顶多还有一年的光景。
一年啊,十二个月,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映微心里不?是个滋味。
如今已至夏末,夜里天气已有几分凉气,便是太皇太后身上盖着厚厚的裘被,可掌心却是发冷。
映微不?是太医,不?是大夫,如今也只能握着太皇太后的手?替她人家揉搓起来,想着兴许这样能叫太皇太后舒服些。
映微抬手?间却碰到?太皇太后手?腕似有硬物,掀开一看,只见一串冰冷的檀香佛珠。
映微迟疑道:“这是……”
苏麻喇嬷解释道:“这是皇上派人送过来的佛珠,说是开过光,在佛祖跟前求来的,太皇太后自收到?这串佛珠后一直没有离过身。”
如此一说,映微这才想起来当日皇上带着她前去寺庙时的确是求了一串佛珠,这佛珠还是出自先帝之手?。
也不?知是太皇太后聪颖,猜到?这个佛珠与先帝有关?,还是真为皇上孝心所?感动,这佛珠带到?身上,便一直没有摘下来过。
可映微想着如今太皇太后已病成这个样子,原本合适的佛珠戴在手?上却是空落落的,便自作主张替她将佛珠摘了下来,交给苏麻喇嬷道:“还请嬷嬷将这佛珠收好,如今太皇太后病着,本就睡不?踏实,若手?上再戴着这串佛珠,只怕更睡不?好了。”
“若太皇太后喜欢,等着病好再戴也不?迟。”
苏麻喇嬷却有几分迟疑:“贵妃娘娘,先前这话奴才也劝过,老祖宗却没听,奴才只怕老祖宗醒来会?不?高兴的……”
她知道这串佛珠的来历,只觉得先帝未免太狠心了些,母子一场,可先帝却为了一个女人再没见过太皇太后一面。
映微却道:“凡事皆有例外,咱们都?是替太皇太后着想,若是太皇太后醒来问起,你只管说是本宫的意思?。”
苏麻喇嬷仔细一想,这话也有道理,当即就将这串佛珠收了起来。
皇上很快走了进?来,想必已从郑院判口中知晓太皇太后的病情,脸色沉沉,十分难看。
有顾问行进?来问明日是否回京,皇上顾念太皇太后的病情直说再拖上几日。
映微却低声?道:“……臣妾几日前就听您说俄国?使臣即将进?京,算算日子他们也该到?了,您要接见他们,不?如您先回去?这里有臣妾守着。”
说着,她更是道:“孙院正与郑院判都?说了,太皇太后一时无忧,您先带着众人回去,由臣妾和大阿哥福晋在这里守着太皇太后,等着太皇太后身子略好些了再回去好不?好?”
皇上有些迟疑。
映微又?道:“先前太皇太后也劝了您凡事该以大局为重,便是她老人家醒来知道您因为她的病情耽搁了正事也会?不?高兴的,况且臣妾在这里,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皇上只得答应。
当天夜里,皇上守在太皇太后床前。
好在到?了天蒙蒙亮的时候太皇太后就醒了过来,知晓映微的话后也颇为赞同,也劝皇上早些回去。
故而?一大早皇上就带着后宫妃嫔,阿哥公?主们回去了紫禁城。
一时间,热闹非凡的畅春园就冷清下来,映微怕太皇太后因病情多虑,想方?设法?逗她老人家开心:“……先前臣妾时常去花园逛一逛,瞧见满池塘的荷花还忍不?住想咱们回京之后这些莲蓬也不?知道便宜了谁,如今倒好,臣妾也能尝一尝莲蓬的滋味,您想不?想吃?过几日臣妾命人摘几个过来给您尝尝?”
觉罗·明珊也道:“说是池塘边还有菱角,不?管炒着吃还是煮着吃味道都?不?错,又?嫩又?甜。”
太皇太后颔首说好,抬手?接过苏麻喇嬷递上的茶盅时却觉得手?腕轻了些,当即就皱眉道:“哀家的佛珠手?串了?”
这是如今她老人家与儿子唯一关?联的东西,她自然上心。
映微笑着道:“臣妾吩咐苏麻喇嬷将这手?串先收起来了,您如今正病着,本就睡不?好,夜里手?上戴着这手?串想必更睡不?好,等着您病好了再戴好不?好?”
太皇太后微微皱眉,并不?想答应。
苏麻喇嬷见状也哄道:“是啊,老祖宗,您这几日都?要喝药,奴才年纪大了,若是一不?小心将汤药洒在这手?串上怎么办?岂不?是糟蹋了皇上的一片孝心?”
太皇太后无奈,只能答应下来:“好,好,哀家一个人,可说不?过你们……”
第89章
这几?日里; 映微就陪着太皇太后住在她老人家原先的院子里,闲来无事几?人说说话,聊聊天; 日子倒也惬意。
因京城距离畅春园不?远; 映微与和皇上每日都有书信来往; 每封信中都会说起太皇太后的病情。
按照郑院判所言; 太皇太后身?子已经亏空; 便是靠些药材和补品吊着; 顶多?不?会一日日恶化,却不?会好起来。
但?映微却惊喜的发现,太皇太后的病情似有好转的迹象。
一开始是?太皇太后每日昏睡的时?间比从前多?了; 再是?胃口也渐渐好了起来,原先每顿只能用半碗粥,可如今却能吃上一整碗,到了如今更是?面色好了许多?……用太皇太后的话来说; 整个人像是?有劲了些。
郑院判前来诊脉; 直说太皇太后脉象依旧无问题,可脸色好了,胃口好了则是?好事儿。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儿。
映微连忙将此喜讯告诉皇上,而皇上很快也在回信中说为保安全?起见; 他们还是?在畅春园多?歇息几?日在出发回京也不?迟; 就怕路上舟车劳顿惹得太皇太后不?舒服。
信笺最后,皇上更是?说起有意作罢三公主与蒙古□□衮的亲事; 毕竟□□衮年纪不?小; 如今太皇太后身?子好一阵怀一阵; 若突然撒手人寰,三公主势必要守孝三年; 到时?候□□衮就要再等上三年,蒙古难免会有意见。
皇上的意思是?选个宗亲的女?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