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需要吃的一味药,县里没有,才想到托他去市里医院找找,他才知道王爷爷不舒服的事儿。
也是那次回去村里,他发了脾气,嘱咐他们有事儿就找他。
这几年村里那边才会时不时找他出个主意,捎带个东西。
慢慢的他们就知道他在城里一切都好,也不会觉得他个农村娃在城里不容易不想给他添麻烦了。
这几年他和家里关系是越来越近了,时不时有空了,他也会回去,要是实在太忙了,也会让王青青和她哥哥回去住一段时间,尽尽孝心的。
*
听到他妈这语气,王建设知道应该是没啥大事儿,也就不着急了。
听着他妈问他那两个名额的事儿,王建设也就没瞒着了,把事情原原本本跟王奶奶说了一遍。
王奶奶本来就觉得青青聪明,有能力。这次听王建设说了原委,哈哈笑的很大声:“我就知道我们家青青厉害,这十里八乡谁都比不上咱家青青……”
吧啦吧啦,一大堆夸奖的话,不要钱似的说出来。
王建设虽然听着挺开心,毕竟自己女儿,就是这么厉害,他觉得王奶奶说的挺对的。
不过看了一下表,他不得不提醒一下王奶奶:“妈,说了挺久了……”
话还没说完,王奶奶就炸开了:“二娃子,你也不早提醒,这得花多少钱!真是要你有啥用。”
说完,啪一声就把电话给挂了。
王建设不由摇了摇头,好吧,他妈高兴就行。
另一边,王奶奶肉疼的付了三块钱电话费,直到走出大队部,还在叨咕着:“这也太贵了,宰人呢还”
不过走出一段路之后,王奶奶脸上就洋溢上浓浓的笑意了。
一路上都笑呵呵的,路上遇到同村的人,看到王奶奶那一脸笑模样不禁停下来问道:“王婶儿,这是有什么好事儿?”
王奶奶笑着话就要说出口了,又吞了回去,:“没事儿,这不刚建设打了个电话,说我家青青在机械厂上班了。”
王奶奶想着这工作?s?的事儿,还没有落定,不太方便说出口。
等定下来以后再说也不迟。她就随便找了个话头岔过去了。
推开院门,就看到王爷爷坐在正屋的门槛儿上,皱着眉头,默默的抽着旱烟袋。
听到院子门响的声音,抬起头就看到王奶奶推门进院儿了。
王爷爷把烟袋放下,着急的站了起来,朝着王奶奶道:“老婆子怎么样了?二娃子怎么说?”
王奶奶看着急成那个样子的王爷爷,翻了翻眼睛,没好气的道:“急啥呀,也不等我喝口水。”
边说边走到厨房倒了杯水,吨吨喝了大半杯。
说了那么多话,可把她渴死了。
不过看着老头子着急的那样儿,她也就没有再卖关子了:“没事儿,还真是青青弄到的名额,老头子你是不知道,咱家青青越来越能耐了。”
王爷爷其实在看到王奶奶一回来就淡定的去倒水喝就知道应该没什么事儿。
这么多年了,对于自家老婆子他还是很了解的。
如果真有什么事儿,肯定会挂在脸上的。
不过直到听到王奶奶确定的话语,他才算真正的放下心来。
开始琢磨这名额该给谁?
毕竟家里孩子多,也不好分配。
跟老婆子讨论了一会儿,才做了一个满意的决定。
不过要定下来,还得看两儿子家里是什么想法。
总归是喜事一桩,两老下午一直乐呵呵的,甚至打算杀只鸡一起庆祝一下。
快下工的时候,王爷爷就提了个小马扎出去坐在巷子口,等两个儿子回来直接让他们到他这里来吃个晚饭。
王奶奶差不多做好饭以后,听到一阵嚷嚷声,就知道大家回来了。
开口就大声张罗道:“回来了就过来端饭,嚷嚷啥呢?一个个的没点儿眼力见。”
大伯娘李秋燕脆声应道:“好的,妈,您别忙活了,放着我来。”
接着小婶杨二红喏喏的声音也传了过来:“是啊,妈,我们来就好了。”
从这截然不同的音调就不难知道这两妯娌性子是很不相同的。
大伯娘李秋燕一听就知道是一个很爽利的人,而且她在娘家也是老大,家里老子娘性子都有点儿懦弱,没出门子的时候都是靠她在家撑着,直到家里小弟长起来以后才踅摸着找人家,因此也就耽误了年华,直到二十岁出头嫁过来。
不过她这个儿媳妇性子又好,又是王奶奶亲自托人找的,嫁过来以后一直过的挺舒心的。
尤其是王奶奶对她一直都很好,投桃报李的,她也把王爷爷王奶奶当自家爹妈一样照顾着。
不过可能是当惯家了,性子是有点儿强势的,在小家里说一不二,大伯和儿女基本都是听她的话。
相反,小婶儿性子就有点儿软了,王奶奶起初是有点儿看不上这个儿媳妇的,倒也不是对她本人有什么意见,实在是不想跟杨二红的娘家人供事。
杨二红是家里的二女儿,她家里除了她们四个女儿,还有个小弟。
她父母那是彻头彻尾的重男轻女贯彻者,她们姐妹四个从小就被压迫,像一颗草一样长大,而她们小弟就是那块儿宝。
老王家是很看不上亲家这样的家风的,尤其王奶奶她自己也有女儿,而且她对女儿很宝贝,就不太喜欢老杨家那样的。
不过,杨二红除了有点儿懦弱,性子有点儿软,倒没沾染老杨家那些陋习,这些年王奶奶也是越来越满意了。
第24章 机器造出来了
等大家的吃的差不多了,王奶奶看了看王爷爷,抬了抬下巴示意可以说了。
王爷爷不疾不徐的放下碗筷,环顾一圈,嗯,老大家和老二家的几个儿子都在。
“今儿上午建设给家里来了个电话,说了个事儿。”
听到这话,大家还没有特别大的反应,毕竟这几年王建设虽然不是经常打回电话来,但十天半个月的也总会打一个问一下自家爹妈的情况。
王爷爷看着大家还很平静的脸色,心里呲笑了一下,才道“青青那丫头前段时间不是分配到机械厂上班了么,这不虽然才刚上班没多久,就弄到两个工作名额。”
听到王爷爷这话,大家豁然抬头,盯着王爷爷,似是确认这话的真假。
大伯母更是藏不住话,直接开口道:“真的吗?爹”
像是想到什么好事儿了,哈哈笑道:“要不说还是青青有出息呢,我看他们一帮兄弟姐妹也就青青最出挑了,可比她这几个哥哥能耐多了。”
边说着话,还边斜了几眼自己两木头儿子。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家里这几个比青青还大几岁呢,同样都读了高中,人家青青就是比他们有本事。
不过,说是这么说,人家青青是城里户口爸妈又有能耐,起点本来就不是农村娃能比的。
村里娃再学习好,人家城里招工也不见的会要啊。
就像她儿子浩东浩南,在村里这帮小年轻里算是学历高的,能干的了。
高中毕业也只能找个大队计分员的活儿,城里工作那是想都不要想的。
他二叔这些年也有帮着留意,但王建设这个人很有原则,不愿意让孩子走后门,留意的工作人家招人基本都是要统一考试还有城里户籍的孩子,所以一直也没找到个工作。
这么多年了,她也算是认清了,对于村里人来说,想找个城里工作那真的是比登天还难。
所以,这一听到王爷爷说弄到了城里工作名额,还一次就有两个,她怎么觉得那么不真实呢!
其实不可置信的不止她一个,光看众人呆住的表情就知道,他们有多么惊讶。
王爷爷把他们的表现都看在眼里,也没有说他们不稳重。
只是继续说道:“这两个名额呢,我跟你们妈商量了一下,就一家一个,至于具体给谁,你们小家自己商量。”
王三叔平时就是个咸鱼,这会儿一听一家一个,嚷嚷道,“我儿子还小,都留给大哥家就好了。” 完全没有把他自己算进去。
虽然城里工作听起来让人心动,但要去生产一线,王三叔表示拒绝。
看王三叔这副德行,一行人劝了一会儿,也就随他了,这自己不乐意去了也干不好工作。
这样一来,工作就落在大伯家浩东浩南两人头上了。
两人这会儿已经绷不住,笑的跟朵花儿一样了。
王奶奶这时适时的提醒道:“这工作可是建设家青青好不容易才弄到的,可要记着青青的好,别一个个的不知感恩。另外,你俩去了厂里好好工作,别给青青丢人。”
王奶奶也不是偏心,只是觉得既然这两工作给了他们,就应该让他们感激着点儿,别到时候一个个都感觉理所当然了。
王建设家也不是他们的爸妈,给他们找工作也不是应尽的本分。
王浩东王浩南两兄弟互相看了一眼,齐声说道:“奶奶,放心吧。我们会好好工作的。”
王奶奶也没再说啥,只是摆了摆手,让他们都回自己家去。
什么时候去城里把工作定下来,王建设没说,她也就没急着催。
*
王青青这边找到几本相关书籍,但也很有限。
这个年代机床生产国内基本没有工厂在弄,而且据她所知国外虽然有了,但生产效率应该还不太高。
如果她能把这玩意儿搞出来,绝对是不愁销路的。
现在的厂子基本都是人工作业,零件的好坏是很取决于工人的手艺的。
要不说这年头高级工值钱呢,毕竟掌握着最重要的技术,而这技术又是大部分厂子赖以生存的根本。
不过,我国从古到今,工匠到工人,都是把手艺做到极致了。
他们很多人一辈子都在琢磨如何把一件事儿做到极致,做出来的东西标准的跟机器生产出来的也不差什么了。
就是,这样的人才厂里培养起来是需要时间精力的,如果能有机床实现机械化生产,那产能一定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到时候,好好搞出口,多赚外国人的钱,也能缓解一定得经济压力。
王青青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偶尔了解到这个年代,那国家财政可以说是极度的贫困。
现在能有机会,给国家做点儿贡献,她当然义不容辞了。
等她把想要借阅的基本书籍拿了,从图书馆出来以后,才发现外面天色已经暗下来了。
而刚刚还在前面小广场打篮球的几个青年,这时候也已经不在了。
环顾了一周,没能看到刚刚的帅哥,王青青略微遗憾的叹了一口气,没有美男养眼了。
不过王青青也没放在心上,帅哥看看就好了,正事儿要紧……
*
这天王青青在办公室整理资料,黄主任一脸喜气的走了进来。
直奔她的办公桌,“青青,新的内燃机造出来了,走走走,咱一起去看看。”
王青青愣了愣,哦,确实这也过去好几天了,是应该造出来了。她这几天一直在研究数控机床的事儿,差点把这事儿给忘了。
王青青?s?这时候也没心思整理资料了,站起来:“黄主任,这么快?”
“是啊,这么好的机器谁能忍得住。这不生产车间的工人加班加点的,总算搞出来了。”
边走黄主任边说,脸上的笑意就没有消失过。
且不说他们造出这么好的机器,厂里能获利多少,光是他自己就因为王青青在他们宣传部,而在上面领导面前有了名。
估计这次事情过后,厂里的实权应该能分到一些,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光有个主任头衔,却没什么实权。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生产车间,还没进去就能听到里面一阵阵欢呼声传出来……
第25章 下一个研究目标
王青青和主任推开生产车间的大门,就看到一堆人围着一个机器高兴的欢呼着。
那人围了一层又一层,以黄主任和王青青的身高根本看不到里面是什么。
不过想也能想到里面是什么,既然已经到了车间了,黄主任倒是不那么急了,他转回头对王青青笑眯眯道:“这可真够热闹的,咱们不急不急哈……”
他慢悠悠的迈着八字步,王青青也只能跟着慢了下来。
不过这段路又不长,再怎么慢悠悠的走,不大一会儿她俩也到了人群外围。
近距离看那几堵人墙,感觉围的更严实了些。
黄主任踮起脚尖愣是只能看到前面人的脑袋,他看了几次就不耐烦了。
用手扒拉着前面人的身体,并说道:“让个路,让个路……”
前面的一个看起来高高壮壮的青年让他扒拉的火气上涨,回过头对着黄主任就说道:“着啥急?赶着投胎啊?有个先来后到的好吧……”
话音还没说完,看到王青青俏生生站在那儿,他就愣住了,挠了挠头“王干事你好,不好意思啊,没看到你,你可真厉害,设计出这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