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七零开大厂:糙汉萌娃团宠我-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最后的唱票环节由主办方和几个专家负责,他们这些人就可以回去歇着了。
  王青青用了半个小时才出了会场的门,身边挤满了跟她打招呼的人。
  各国语言轮番轰炸,都想听分享作物营养液……
  王青青看里三圈外三圈的人群,表示在之后的分享会跟众人交流,才把这些人给打发了。
  李红在会场外面就看到她身边围满了人群,心里结结实实捏了一把汗。
  这里面要是混一个不怀好意的,王青青根本挡不住啊……
  她印象中的王青青,还是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女生,殊不知人家已经“进化”了一遍了。
  虽然招式什么的,不怎么会,但是反应速度和力量不可同日而语,等闲人员伤不到她!
  *
  王青青在日国风光无限的时候,国内的王妈妈却遇到了一些麻烦事儿。
  她好像被跟踪了,这几天都隐约感觉有人跟着她。
  以她过去在部队锤炼出来的军事素养保证。
  为了?s?吊出这个人,王妈妈这天从街道办出来以后,没有直接回杏儿胡同,而是七拐八拐的绕路往另一个方向去了。
  在感觉后面的人跟上以后,她快走几步,躲到了一个角落,屏住呼吸藏好。
  果然不大会儿,就有个穿着灰色褂子的大众脸男人从她面前走过,边走还边四处张望。
  早就藏在对面的赵旭等人这会儿直接过去堵住他的路。
  王妈妈出来以后没说什么,跟赵旭点头示意之后就回去了。
  她知道闺女的研究重要,上面派了人守着。
  因此通过赵强孙鑫跟他们联系上做了这个局。
  之后的事儿不是她能管的,这点儿事儿她还是知道的。
  ……
  刚刚街道办的胡大姐跟她说京大北边有一片地方挺宽敞的,问她愿不愿意去看看。
  那里原来是海西村的集体土地,但是今年政府规划市政建设,给他们划入了城市土地里,村民都换上了城市户口。
  有了城里户口,许多年轻一些的人不乐意种田,就来城里打工,地就种不过来了。
  尤其是,旁边几个离城近的村子早几年靠着卖地发了大财,海西村眼热的很。
  这不几经商量,就打算把那片土地比较贫瘠的土地转让出去,但是他们不想分割成小块儿卖,几十亩一起太贵了,就一直没有卖出去。
  因为太贵了,胡大姐一直没有把这个块儿地介绍给王妈妈。
  胡大姐估摸着她们家也就王青青赚的钱多一些,但是毕竟开厂子没几个月,攒下来的应该不多,担心她们家买不起。
  这会儿能拿来出售的土地本来就少,这筛一筛就更没几个合适的了。
  看了几块儿之后,胡大姐没办法就提了海西村这个凑数的。
  她本来以为陈美华会拒绝,没想到人家想都没想就同意去看看了。
  陈美华也有自己的考量,虽然说这地段不太好,有点儿偏远,但是那儿附近有京大,以后发展指定不会差。
  在她看来,这地啊还是面积大一点好,不就区区几十亩吗?她还是能负担的起的。
  不过,这笔钱花出去,她真就没钱了。


第176章 几十亩地
  陈美华这些年花钱从来不看价格,这底气是她爹的支票给的。
  旧社会那会儿,她们家族是江南地区有名的大户人家,祖上进士举人出过很多,老家的进士牌坊就有十三座。
  后来清国灭亡,她爸爸扔掉了书本,转而去海市经商,几年就发达了起来。
  但是,当年在海市的时候得罪了对面的组织,怕人家之后的清算。
  她爹带着整个家族秘密转移家族资产,那段时间她就很少跟见到她爹。
  夏日的一天,她爹的担心成真了,对方带着一队人马来了她老家,在匆匆逃亡之间,她就跟家人失散了。
  她在家附近徘徊很久都没有家人嗯消息,之后辗转碰到王建设,被他带回家。
  之后就在王家跟王建设一起长大,之后更是跟他一起去参了军。
  幸好,那段时间她爹一直跟她们强调,把值钱的随身携带。
  不然她这几张大额支票怕是带不出来。
  更幸运的是,她带的十几张支票,有七八张是国外银行的,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能兑换。
  *
  陈美华害怕夜长梦多,当即就表示要跟胡大姐去看那块儿地。
  胡大姐想到她这会儿也没什么事,而且,陈美华这事儿主任交代要认真对待,她就点头。
  陈美华打开院门口停的小汽车,邀请胡大姐上去。
  这去那边儿可不近,赵强刚刚就把王青青的小车开过来了。
  胡大姐之前坐过几次政府的公车,她有点儿晕车。
  张了张口想要拒绝,但是想到确实路比较远,就心一横坐了上去。
  哪想,这车子都开出几公里了,她一点事儿没有。不由神奇道,“哎呀,还是你们这车好,几乎不怎么颠簸。这怎么跟公车不一样?”
  王妈妈坐旁边解释道,“这车啊,是西方那些国家制造的,国内目前没有卖的,是青青从上次来华国那个外国人那儿运过来的!”
  这车在政府那儿过了明路,王妈妈也就大大方方的说出来,藏着掖着反倒更容易引人遐想了。
  到了地方,赵强把车停在一片显眼的空地上,看着很像村里的打谷场,地面平整。
  这片空地大坝下面就是村长的家,这会儿听到汽车声音,于村长已经走了过来。
  打量了几眼陈美华,就跟胡大姐道,“你是隔壁村胡大力家的三闺女吧?你来我们村是有什么事儿吗?”
  胡大姐老家就在前面的胡家村,于村长见过她好多次。不过听说她嫁到城里好多年了,怎么这会儿过来?
  胡大姐圆盘大脸,看着很有亲和力,是老人们最喜欢的那种长相。
  她这会儿笑眯眯的道,“于叔叔,咱进去说,是好事儿!”
  于村长皱了皱眉,他这段时间一直不顺,哪来的好事儿?
  不过还是顺着她,带他们去了旁边的村委会。
  “您那块儿地卖出去了没有?” 胡大姐看只有他们几个在,就直接问道。
  听到这话,于村长叹了一口气,“没有呢,这块儿地再过半个月还卖不出去,我就不打算卖了。”
  本来他就不是很想卖地,这要卖出去留下也挺好。
  胡大姐道,“那正好,我旁边这位陈同志想看看地。”
  于村长诧异了,这看起来就不凡,开着小车的女同志,怎么会想来他们这偏远地方买地?
  陈美华看村长看过来,笑着表示,“于村长,带我们去看看吧,如果合适我是打算买下来开办学校的!”
  听说是要开学校,于村长眼睛亮了,“开学校好,开学校好……”
  这要是开起来,他们村里的学生是不是也能去读一读?
  不怪他这么想,实在是周围没什么学校,最近的也在离着十公里的胡家村。
  学生们每天要来回步行很久,一些小娃娃没办法很多都不去了。
  于村长动员了很久,这愿意去念书的还是没几个。
  ……
  心里有了期盼,于村长带她们去看场地的时候,说了很多,价格也难得的降了一些。
  不过,他希望学校能招收他们村的学生。
  陈美华知道他误会了,忙解释说他们要开办的是技术院校。
  不过,学校后勤校工可以考虑雇佣他们村里的人。
  学校要不要招收本村村民,王青青不在,陈美华不会私自确定,她不想给自家闺女添乱。
  于村长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是村民们有个工作的机会也挺不错的,因此他现在很希望陈美华这个大款能把地给买下来的。
  海西村这块儿地,面积大不说,它还很平整,里面没有什么山坡之类的,这到时候建房子的时候,省了好多事儿。
  而且,其实交通也还行,就在大路旁边。
  关键是她便宜啊,跟她给王青青买的化工厂价格差不多,陈美华挺有购买意向。
  不过,在胡大姐的几次隐晦的眼神下,她稳住没有当场表态,只是说回去商量一下。
  冷静下来之后,陈美华想着回去了找一个懂建筑和风水设计的人过来看看地方。
  虽然说现在是将科学的,但是看看也能求个心安。
  于村长对于陈美华她们没有当面表态很是理解,这是个大事儿,商量一下是应该的。
  不过,这次的陈美华明显的表现出很强的购买意向,他心里还是松了一口气。
  希望能尽快卖出去吧……


第177章 资助
  第二天,陈美华一大早就去了央行把支票兑成了人民币。
  像是美元英镑等外汇,这些年一直都挺吃香的,许多人私下里收这些外币,还总是有价无市。
  陈美华的美元支票,如果拿到黑市里去兑换的话,等值的数额换到的人民币会多一些。
  但是,且不说黑市能不能一次性吃下这么大数额另算,她为了给国家增加外汇也不会去黑市的。
  国家拿着外汇可以购买国外仪器、最新科技成果……用来支援国家建设,作用大的很。
  把美元支票换成人民币存折之后,陈美华先去了一趟街道办,把胡大姐给拉上。
  这一事不烦二主,过户的时候正好请她当个见证人。
  胡大姐本来就对这事儿很关注,陈美华一邀请,她就答应了。
  两人到了房管局的时候还早,才将将九点。
  但,还有来的更早的,于村长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胡大姐诧异道:“于叔,您这到的够早啊?”
  于村长看两人过来,笑意真诚,“我摸黑就赶着牛车过来了。”
  刚刚在门口等的这段时间,最煎熬了,就怕人家不拉过户呢!
  陈美华隐晦的打量了一下于村长挽起的裤脚和老布鞋上的泥印子,想必还没吃早饭呢。
  忙热情的道,“于村长,一会儿办完手续,先别急着回,我这之后估计经常要往那边跑,多向您了解一下那边的情况。” 顺便请吃个饭。
  以后跟于村长打交道的时候还多,这提前把关系处好了,工作?s?也好开展一些。
  钱到位了这手续还是很快的,前后十来分钟就全部搞定了。
  三人去了附近一家国营饭店,找了个靠近窗户的角落就坐。
  这会儿不是吃饭的高峰期,饭店除了他们,只有几个零零散散进来打包早餐的。
  于村长虽然是个农村人,但他经常会来城里公干,国营饭店也来了好几次了,没有任何不自在。
  这会儿听陈美华问,“村里年轻人多不多?上学的多不多?”
  于村长就叹了口气,“不瞒你们说,后半年估计没啥学生去上学了……”
  本来还有几个学习挺好的娃娃,一门心思想读书。这不是忽然变成了城里户口,他们家里人就不让他们读了,天天骂着让找工作去城里上班赚钱。
  “你说这不是耽误孩子吗?” 于村长苦恼的直摇头。
  跟她们说读书好读书好,他们非不听,好像觉得有了城市户口就一定会有工作一样?
  那前段时间他来城里开会还听说京市回来大几十万知青找不到工作没有着落呢!
  陈美华想到自家闺女一直想资助的贫困孩子上学,这不就是个机会嘛!
  她想了想道,“这样,于村长,我家闺女想要弄个什么基金会资助孩子上学,您回去统计一下,学习好愿意去上学的把名单报给我,这学费我们出。”
  “如果认真学习,学习成绩好可以资助到她们高中毕业。”
  至于高中毕业以后,考上大学的话,学长会有补助,没考上大学也可以出来找工作了,高中生也是高学历不怕没有人要。
  于村长掏了掏耳朵,他怀疑自己听错了,这年头还有人钱多烧的给别人花的?
  看了几次对面陈美华认真的神色,不像是说假话的。
  于村长激动的直点头,“好好好,我今儿回去就统计,明天一早就给您送过来。”
  要不是今天来不及了,他都想今儿就把名单递过来……
  *
  这次农学研讨会要持续一周时间,为了缓解与会人员的枯燥乏味,日国主办方想法精妙。
  每天只有上午在开会,下午就是自由活动时间。
  酒店会跟当地旅行社合作,给他们推荐日国特色的游玩项目。
  近途有泡温泉,穿和服,茶道……
  想去富士山赏美景或是去北海道吃海鲜的,也可以提前预约,会议一结束就过去玩儿一圈。
  有好些人玩的不亦乐乎,尤其是西方人没怎么见过东方文化的,更是觉得新奇。
  但是这些人里不包括王青青,除了第一天正式会议的时候没什么人认识她,清闲了一天。
  之后一直有人上门,不是问她作物营养液的专利是否能申请,就是找她够买营养液成品的。
  光是这一两天,她就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