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神第一帝-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照如此看来,皇叔比干岂非恨他入骨!
  这是为何?
  殷辛看向趴伏在地上,哭的极凶的皇叔比干,他甚至都在怀疑落宝金钱推演忠诚度上颠倒了。
  当然殷辛也知道,这绝不可能。
  殷辛不由思虑起来,比干为何会对他毫无忠诚之心?
  若非有落宝金钱推演,殷辛倒会认定比干乃忠臣,甚至会委以重任,现在看来,万万使不得!
  “首相、皇叔请起!”
  殷辛没再考究商容和比干对他的忠诚度之事,尤其是比干那忠诚度。
  他走到两人面前,将其扶起。
  “父王驾鹤西去,已是既定事实,吾等亦无力回天,与其在此痛苦抽泣,倒不如风光的送父王最后一程!”
  殷辛就好似不知他俩对己的忠诚度一般,反倒是很热络。
  “本王与太师商议,朝中就属二位大人地位尊崇,且受百姓爱戴,父王在世时所依仗,就由汝二人负责父王治丧大典,两位大人意下如何?”
  殷辛一副跟商容和比干商量的口吻,并未直接下令。
  “老臣惶恐,此何等荣幸,定当鞠躬尽瘁。”首相商容和比干相视一眼,一副惶恐,齐齐跪地叩谢。
  “如此甚好。”
  能为先帝治丧,乃是万世之荣幸,需极为尊崇之人方有幸为之。
  殷辛能将此重任交付他俩,乃是信得过他二人,且亦变相承认他二人之地位。
  如此诱惑,除大殿内的闻太师,满朝文武恐无人能拒绝。
  “商大人,你即可派人通知天下诸侯,四夷诸国,十五日后,新皇登基大典,万勿差了时辰。”
  闻太师转向首相商容,吩咐一声。
  “太师放心,老臣这就去办。”商容虽是首相,但在闻太师面前亦不敢托大。
  “此事关乎国体,不得有失!”闻太师又补上一句。
  “老臣竭力而为之!”商容骇然,慌忙应道。
  闻太师此言看似不痛不痒,实则是为警告之。
  若商容安排传信误了时辰,乃是国之大罪,哪怕商容乃当朝首相,亦万万承受不起。
  “皇叔,大商历经六百余载,皇室血脉遍地开花,恰逢本王登基大典之日,本王希望皇叔能以族老身份召集王族血脉,齐聚朝歌,共享天下盛典,岂不乐哉!”
  殷辛此时开口,他曾答应孔宣要收集皇室血脉之血,这恰是最好的机会,绝不容错过。
  闻太师一愣,有些不解,猜不透殷辛意欲何为。
  “这……”比干有些为难。
  “若是皇叔为难,或脱不开身,本王自会另寻他人,皇叔微子、箕子倒也……”
  殷辛不给比干机会,话里话外刺激于他。
  比干慌忙跪倒在地。“殿下,老臣不才,自当竭力而为之!”
  “如此甚好!”
  殷辛嘴角浮起一丝笑意,内心却在嘀咕。
  小样,竟敢跟吾玩心思,看老子玩不死你!
  自落宝金钱推演出比干对其忠诚度仅有一颗星,殷辛对比干就没有任何好感。
  既然比干不仁,他又何必于他施以仁义!
  此刻殷辛心底依旧在犯嘀咕,比干到底是为何?一颗星的忠诚度,这简直就是死敌!
  殷辛翻遍了太子子辛的记忆,亦未发现何时得罪过皇叔比干,更不知为何比干会对其这般奸诈!
  这简直就是莫名其妙。
  “比干啊比干,你最好老实点!否则剖腹取心的一幕或许真的会上演……”
  若非比干乃是其皇叔,且此人在皇族一脉牵扯甚大,他或许会让其给帝乙陪葬。
  不过若果真拥有七窍玲珑心吗?
  殷辛玩味的看着比干,不由好奇之心大胜。
  若真有人拥有七窍玲珑心,他到很想见识见识!
  尤其比干一颗星的忠诚度,他一丁点的负罪感都没有。


第25章 练气士境界
  首相商容和皇叔比干退出大殿。
  显庆殿又只剩殷辛和闻太师。
  “太师,首相和皇叔二人如何?”殷辛看似向闻太师请教,实则是想从闻太师口中探探虚实。
  “迂腐死板,守成尚可称道,开拓大大不足!用之亦无伤大雅。可暂代文臣之首。”
  闻太师对二人评价并不甚高。
  殷辛愕然。
  “太师,照此说来,那谁人可为武将之首?”殷辛顿了顿,继续问之。
  “黄飞虎!”闻太师心中早有人选。
  “愿闻其详!”
  殷辛心里早已料到,只是他倒是很想知道黄飞虎到底有何能耐,可登上武将之首。
  尤其是最后竟被封为镇国武成王。
  若论武力,通关大帅余化龙长子余达、三子余光,三山关总兵邓九公,邓九公交代管张山都不弱于黄飞虎,甚至更胜一筹,亦对大商亦忠心耿耿。
  且黄飞虎年纪轻轻,掌管京师禁卫军统领,足以让人艳羡,可如今闻太师竟要将其推上武将之首,若非有足够强大的理由,不足以让人信服。
  “黄飞虎家族乃七世忠良,世代效忠吾朝,历代祖先在朝中世居高位;黄飞虎的父亲黄滚将军亦是赫赫有名的镇边老帅,关键黄家乃成汤之相伊尹后代……”从闻太师的话语中足以判断出,他对黄飞虎一族甚是赞赏。
  “黄家竟是商元圣伊尹之后代?”
  殷辛尚是第一次听说,但即便是伊尹后世子嗣,亦不足以让黄飞虎成为武将之首,论出身朝堂上亦有诸多武将祖上不比黄家差多少,若借祖上余荫册封武将之首,亦说之不通,不得信服。
  “伊尹一脉传承甚广,在吾朝根基深厚,族中子弟多在朝中任职。且黄飞虎小小年纪就驯服镇族神兽五色神牛,战力惊人,今已被黄氏家族推举为黄多子。”
  “何为黄多子?”
  “黄多子乃是黄氏内部称呼,实则为黄氏一脉统领。”
  “啊……”
  殷辛震惊,没想到黄飞虎尚不足弱冠之年,便已被公推为黄氏一脉首领,当真了得。
  “伊尹一脉传承神秘,掌控踏天神牛军,踏天神牛军共有五支脉,乃红黄绿蓝紫五支,其每代黄多子便为踏天神牛军统帅。”闻太师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继续说道。
  “殿下若将黄飞虎推为武将之首,则踏天神牛军将为殿下所用,为殿下开疆辟土,征战沙场!”
  “啊……”殷辛愕然,惊讶不已。
  他熟读史书,对山海经和封神演义研究颇深,却是第一次听到黄多子、踏天神牛军等陌生的字眼,但却对其冲击颇深。
  若照闻太师所言,黄飞虎成为大商武将之首,当之无愧。
  “殿下可将黄飞虎封为异性王爷,黄氏一脉定会感念大王恩德,自从伊尹一脉尽归殿下所用。”闻太师不愧是两位先王所依仗之重臣,当真了得。
  “殿下意下如何?”闻太师看向殷辛。
  “太师所言有理,登基大典分封百官,可封黄飞虎为镇国武成王可好?”
  闻太师成功说服帝辛,帝辛直接委以重任。
  至于黄飞虎日后是否会叛变,那都是后话,需要慢慢盘算。
  “殿下英明。”闻太师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赞赏。
  “由黄飞虎镇守朝歌,老臣自可带兵威慑诸国,震慑宵小之徒,吾大商可保无忧,亦不负先王重托!”
  闻太师朝躺在龙榻上的先王帝乙稽首。
  殷辛深呼口气,对闻太师高看一眼。
  “本王曾闻太师出身截教,法力惊人,不知截教之外尚可有其他教派,本王担心若有与太师般练气士与之为敌,一切岂非不在定数。”
  殷辛绕来绕去,故意绕到练气士身上,就是为了探探闻太师虚实,摸摸他的底细。
  “天下练气士出自三教,吾截教之外尚有阐教,在遥远之西方,有西方教镇压气运,三教之外,尚有诸多散修、妖修以及上古存活下来的凶兽和巫脉……”
  “殿下放心,若有练气士参与裂土纷争,老臣自有信心驱之,吾截教万仙来朝,尚无人敢于为敌。”闻太师对截教有着强大的自信,这自信来源于截教门人遍布天下,号称万仙来朝。
  “啊……”
  殷辛故作惊讶,他倒是清楚的很,若是信他,等待大商的是凤鸣岐山取而代之。
  “敢问太师,天下练气士境界如何划分?”殷辛总算是问到了正点。
  他现在一心都扑在练气士身上,他知道商周之战不在于凡人武将的较量,更在于练气士之间的交锋。
  如此,唯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熟悉练气士的境界划分,乃是第一步。
  “天下芸芸众生,自凡人起,往上乃是人仙、神仙、天仙、金仙、大罗金仙、准圣、混元圣人,每级又分三阶。”
  “吾教掌教师尊便是混元圣人。”闻太师提到通天教主,自豪感油然而出。
  “照此道来,混元圣人便是天地间最强大的存在?”殷辛故意刺激闻太师。
  他明明知道混元圣人之上还有鸿钧这般无上存在,但却故意寻闻仲开心。
  “这……混元圣人之上,尚有混元无极大罗金仙,吾教掌教之师尊便是此境界。”
  “天地无边,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唯有一人可登此境,与道合一,是为道祖。”闻仲满是虔诚,不敢有丝毫不敬,生怕天地降罪于他。
  道祖鸿钧,阐教老子、元始天尊和截教通天教主之师尊,无上境界,一念之间可灭圣。
  殷辛呼口气,此倒是与他所知相吻合。
  同时默默的将练气士的境界铭记于心,待日后再慢慢研究。
  “不知太师在何境界?”殷辛反倒好奇闻太师之境。
  “老臣不才,已至金仙中阶位。”闻太师脸上略带一丝自豪之情。
  此跟殷辛判断的一般无二,并无多大出入。
  在闻太师这般年龄,修道亦才几十载,竟问鼎金仙之境,当之修仙之奇才。
  相比传说中代天封神的姜子牙,在昆仑山修道五十载,亦才堪堪迈进人仙之境,与闻太师修炼相比,堪称龟速。
  “啊……吾大商由太师坐镇,本王自当安枕无忧!”殷辛不经意间推崇了一下闻太师。
  “老臣不敢。”闻太师忙稽首。
  一番交谈,闻太师对殷辛的印象竟无形中开始提升,总觉得殷辛竟有些不同寻常,但又不知哪里。


第26章 铸币图纸
  “对了,差点忘记,本王之登基大典就有劳太师一手操办了。”殷辛一副突然想到似的,忙转向闻太师,将登基大典之事宜全权交给闻太师把关。
  “老臣接旨。”
  闻太师倒没说什么,反倒爽快应下,此事即便殷辛不提,闻太师也会请命。
  登基大典不得有丝毫闪失,闻太师有些并不放心他人去主导。
  殷辛与闻太师离开显庆殿,闻太师忙活登基大典事宜,殷辛则派高兰英回太子府,召张奎和姜瑶镜进宫。
  至于世子子郊、子洪暂且待在太子府,待殷辛登基之日再入宫赐封。
  先王帝乙驾崩,殷辛虽尚未继位,但实权在握,且有先王遗诏,自此皇宫大内他为主。
  殷辛需坐镇皇宫,太子府已成为过去,姜瑶镜乃其太子妃,自然需入主后宫。
  待殷辛登基后,姜瑶镜便是后宫之主。
  皇宫内,诸多事宜繁冗琐碎,尤其是后宫禁闼需姜瑶镜主持,殷辛暂派高兰英辅助于她。
  殷辛尚有诸事谋划,不亦被凡俗琐事缠身。
  龙德殿内,殷辛坐在龙椅之上,张奎侍立一侧。
  “昆吾山东夷那群匠人,你安置何处?”
  殷辛对那群匠人甚是关心,此其中牵扯甚大,关乎炼兵和铸币事宜。
  东夷族的炼兵锻造技巧超前,掌控他们或能对大商的兵器整体品质有所提升。
  且殷辛登基在即,其后统一货币,将是殷辛势在必行之举措,任谁都无法阻拦。
  当然此亦是殷辛登基以来,首次试水。
  在殷辛看来,此货币政策推行越早对他越有利,否则三教一旦签押封神榜,天下将再无宁日。
  距离女娲宫进香尚有七载,他没得选择,七年内他需做太多太多准备,一刻不得停歇,唯有如此或方能有一搏之力。
  “暂安置在太子府后院柴房。”张奎忙道。
  “加强戒备,切不得有失。”
  殷辛依旧有些放心不下,东夷族中巫族高手神出鬼没,神通莫测,尤其那飞廉擅长风遁之术,他真生怕那群东夷匠人会被一阵风给刮走了。
  “属下明白。”张奎也意识到殷辛对那群匠人的关切。
  “炼兵之法可曾套出?”
  张奎叹息一声,摇摇头。
  他用尽了手段,那群东夷匠人就是死咬着不开口。
  殷辛料想会是如此,对于东夷炼兵之术,他并不急在一时。
  未来的战场,兵器的锋利程度并非是决定性因素,法术的比拼才是关键。
  殷辛没再提多余的话语,自身侧取出一副图纸,递给张奎。
  “你将此图纸带回太子府,交给那群匠人,用昆吾山赤铜为材,按此图样板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