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神第一帝-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殷辛没待姬昌开口,话锋一转问道。
  “臣略懂一二。”姬昌忙起身应道。
  姬昌善演先天之数,乃非隐秘,但他却甚是惶恐,总觉得殷辛意有所指。
  “孤继商王之位,甚是惶恐,不知吾大商国运如何,尚烦侯爷演先天之数推演一番。”
  殷辛绕来绕去,慢慢开始步入正题。
  “啊……”
  姬昌的直觉没错,殷辛总算将心思道了出来。
  姬昌却脸色大变。
  大商之气运别说他推演不出,即便能推演,他亦不敢,此乃关乎天数,他无法承受天道规则。
  可若此刻他言无法推演,岂非前面所言乃欺君罔上,罪不可恕。
  “大王,臣……”姬昌难以开口,最后叹息一声,只得取八卦金钱。
  姬昌虚晃八卦金钱。
  片刻后,姬昌起身,振臂高呼道。“贺喜大王,大商子嗣绵延,国运昌隆。”
  殷辛盯着姬昌,如同跳梁小丑般表演,久久未开口。
  姬昌错愕的看向龙椅之上的殷辛,惶恐不安,内心好似能被殷辛看穿一般。
  闻太师坐在太师椅上,似笑非笑的打量着西伯侯姬昌。
  闻太师更被殷辛这连番谋划给震慑,若非昨日已领教,今日闻太师到现在尚不明殷辛之意。
  就如镇国武成王般,到现在尚不知殷辛何意。
  “国运昌隆?子嗣绵延?”殷辛缓缓离开龙椅,嘴里不断嘀咕着,猛地停住开怀大笑。
  “哈哈……”
  “孤登基前险些遭东夷族人暗杀,此仇孤必报之,原本孤尚担心贸然出兵,或出师不利,今有西伯侯之言,孤心意已决!”
  殷辛眼神透着一丝坚定。
  “即日出兵东夷!诸位侯伯谁可愿替孤解忧?”殷辛话锋一偏,目光锁定殿下四镇诸侯。
  哧!
  西伯侯姬昌一直觉得不对,此刻总算搞懂,绕来绕去,殷辛竟要出兵讨伐东夷。
  “臣愿往!”北伯候崇侯虎猛地起身,跪倒在地,请命。
  “北地叛乱四起,北伯候尚需镇守北地,暂不宜调兵东上!”殷辛眉头微皱,拒之。
  “臣居东鲁,与东夷接壤,臣请命。”东伯侯姜桓楚早已与殷辛谈妥,如何不清楚殷辛心思。
  “准!”
  “东伯侯能有此心,朕心甚慰!”
  殷辛对姜桓楚的配合很满意。
  “东夷兵强马壮,且装备精良,单东鲁一支恐不妥。”殷辛道出心底担心。
  “臣……”
  南伯侯鄂崇禹所辖南境之地与东夷亦接壤,此刻见殷辛盯着他和西伯侯,他无奈起身请命。
  不过南伯侯尚未开口,即被殷辛打断。
  “南地水灾频发,民不聊生,不宜动兵!”殷辛倒是考虑周全,当场拒绝南伯侯的请命。
  现下只剩西伯侯姬昌。
  东夷叛乱,四大诸侯最不该西岐派兵,毕竟相距较远,劳民伤财。
  可绕来绕去,北地和南地都有正当缘由,无法抽身,算来算去,只剩他西岐一地。
  “如此就有劳西伯侯派五万大军配合东鲁!西伯侯可有难处?”殷辛含笑看向西伯侯姬昌。
  姬昌脸色阴晴不变,他知道被殷辛给算计了,但却无计可施。
  闻太师内心大震,大大受教。
  姬昌现下料不准是殷辛的主意,还是闭目养神的闻太师的提议,此时他进退两难,无法抽身。
  “孤相信姬侯爷演算天机,吾大商国运昌隆,自可所向披靡,旗开得胜。”
  殷辛根本就不给姬昌开口的机会,紧接着补上一句。
  姬昌愕然。
  他再也无法拒绝。
  闻太师也猛地睁开双目,他心服口服。
  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总算是听懂了,一脸崇拜的看着殷辛。
  东伯侯姜桓楚看向殷辛的眼神却生出一丝忌惮,他对东夷用兵,亦是中了殷辛圈套,不曾想连老谋深算的姬昌都被他套住,当真了得。
  南伯侯鄂崇禹坐在太师椅上默不作声,实则心知肚明。
  唯有崇侯虎有些幸灾乐祸的看着姬昌,却对殷辛步步为营的手段未曾多想。


第37章 玩阴的老子玩不死你
  “东伯侯姜桓楚听令!”
  殷辛自龙椅上起身,盯着姜桓楚。
  “封汝为征东大将军,合西岐五万大军,即日征讨东夷!”
  “老臣领旨!”东伯侯姜桓楚忙跪倒在地,接旨。
  “姜侯明日即可启程回东鲁,尽快准备征夷事宜。”殷辛一副按捺不住对东夷用兵。
  “西伯侯姬昌听令!着你手谕一封,命西岐五万大军速速前往东鲁汇合,受姜侯一并钳制。”
  殷辛看着西伯侯姬昌,一副要坑死他的节奏。
  西伯侯姬昌闻言,当场懵了。
  原本他还打算回归西岐,再施计拖延几日,可如何都没料到殷辛根本就不给他机会。
  “大王,征伐东夷事出突然,西岐一次出动五万大军,数量庞大,恐需老臣归国亲往调派!”
  西伯侯姬昌深深吸口气,忙跪倒在地道。
  “孤刚刚登基,天下大事尚有诸多不明。除姜侯需亲临战场,统帅征东大军外,姬侯爷、崇侯爷、鄂侯爷再留朝歌几日,孤需向诸位侯爷请教。”
  殷辛直接拿话将姬昌的后路堵死,让其无力反驳。
  “至于西岐调兵一事,无需这般麻烦!”殷辛岂会给姬昌机会。
  “姬侯只需手书一封,孤自会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西岐,何须侯爷千里迢迢受路途奔波之苦。”
  “这……”
  姬昌彻底无语,他知道此次被殷辛摆了一道。
  且他人在朝歌,如若不从,乃抗旨不遵,殷辛斩他,天下万民莫不敢吭声。
  姬昌很清楚,殷辛所谓的请教天下大事,实则是对其三侯变相监禁。
  在姬昌看来,殷辛欲要对四镇诸侯动手。
  他猜测没错,殷辛定会对四镇诸侯动手,但眼下时机未到,殷辛留他们在朝歌,无非是想再坑姬昌一把。
  单单五万大军支援东鲁,攻打东夷,尚且不够,总得给姬昌再放点血。
  一颗星的忠诚度,殷辛想来就气。
  “姬侯乃大贤,自当替大王分忧才是。”闻太师此刻也徐徐开口,给予姬昌压力。
  在姬昌看来,殷辛乃新皇,年轻气盛,或不足以震慑他一方诸侯,可闻太师不同,四镇诸侯都曾领教过其威名,亦不敢有丝毫怠慢。
  如若此刻再敢多言,闻太师定会发威,后果不可收拾。
  “老臣遵旨。”姬昌心在滴血,却亦无可奈何。
  “取笔墨文书!”
  內侍太监匆匆进殿,将笔墨文书呈上。
  姬昌叹息一声,无可奈何。
  如今殷辛为刀俎,他为鱼肉,稍有欠妥,唯有任人宰割。
  闻太师算是彻底领教,连续两天,他对殷辛彻底服了。
  心服口服!
  好一招借刀杀人,无需动用一兵一卒,可暂解大商内忧外患之困局。
  不多时,西伯侯手书调军令。
  殷辛指派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派专人八百里加急送往西岐,三日内务必抽调五万大军。
  殷辛并嘱托信使需待西岐五万大军启程,方可回朝歌复命。
  姬昌浑身颤抖,心在滴血,连连咳嗽,很显然受此打击,他年逾八旬,有些虚脱。
  “来人,送西伯侯于偏殿休憩。”
  待西伯侯离开大殿,殷辛则转向东伯侯姜桓楚。“姜侯速回太子府收拾行当,尽快启程速归东鲁,孤等你好消息!”
  东伯侯姜桓楚叩首退出。
  闻太师起身离龙德殿,代殷辛送姜桓楚出宫。
  殷辛又与南伯侯鄂崇禹详细询问南境的风土人情,以及水患情况,方吩咐內侍带南伯侯鄂崇禹回偏殿就寝。
  除姜桓楚离宫,其余三侯殷辛专程在宫内安排一处偏殿居所,将其安置在其中,看似皇恩浩荡,实则他们心里都清楚,殷辛是变相的监禁其三人。
  龙德殿只剩殷辛与崇侯虎。
  “据孤所闻,北地群龙混杂,你所辖北地二百镇小诸侯各怀鬼胎,你可要提前提防才是。”
  殷辛开门见山,没跟崇侯虎虚客套。
  眼下北地魑魅魍魉,各路势力错综复杂,且阐教或可自北地入手,他不得不提前布局。
  虽张奎、高兰英入主换日城,可代行监视北地诸侯异动,可总归不便,且单靠他夫妇亦有些不足。
  崇侯虎虽在北地诸侯中威望不甚高,但毕竟乃北地诸侯之首,对北地各方势力熟络,或更易查清虚实。
  “老臣惶恐,不知大王所指……”北伯候崇侯虎有些傻眼,搞不懂殷辛此言何意。
  北地所辖二百小诸侯大多不服北伯候崇侯虎钳制,各自为政,可崇侯虎却自以为是,尚被蒙在鼓中。
  殷辛无语。
  “你此次归国后,对冀州侯苏护、你之族弟曹州侯崇黑虎、袁福通等北海诸侯暗中关注,派人暗中监视,若对方稍有异动,定及时禀报。”
  “如事出重大,切不可冒失决策,定要前往换日城与张奎夫妇商讨,以免误了大事。”
  殷辛再三嘱托。
  “啊……”崇侯虎愕然的看着殷辛。
  “难道苏护、崇黑虎和袁福通他们通敌叛国?或是蓄意谋反?老臣这就出兵讨伐!”
  崇侯虎火爆脾气不由上来,咋呼呼的吆喝。
  “稍安勿躁!”
  殷辛直翻眼皮,难怪崇侯虎遭北地小诸侯,及三大诸侯嫌弃,不是无道理。
  不过崇侯虎相对殷辛而言,崇侯虎更忠心。
  “非也。此三人皆骁勇善战之辈,且兵强马壮,一旦反叛,对崇侯定然不利!”
  殷辛殷切告诫,让其定要防备一二,更为了提醒警觉。
  殷辛虽相信,哪怕说的再多,崇侯虎亦不见的能做到什么,一切还需依靠张奎夫妇。
  “看来日后还得继续派驻人马进北地。”殷辛念及此,不由暗自叹息一声。
  北地势力错杂,殷辛实难放心。
  相比西岐、东夷摆到明面上,北地各方势力都隐藏在暗处,才是当真可怕。
  “老臣这就派人秘密前往冀州、曹州和北海之地,暗中监视!”崇侯虎总算听懂殷辛话中之意,信誓旦旦的道。
  “切记不要声张,亦不要大动干戈!”
  殷辛总觉得崇侯虎不靠谱,此种玩阴谋手段之事,他当真不擅长,不过此亦是崇侯虎可爱之处!


第38章 还在肚子里的哪吒
  殷辛召见四镇诸侯。
  皇后姜瑶镜亦未清闲,于后宫摆宴,享各诸侯并大臣、皇室宗亲之夫人入内朝贺。
  待殷辛将北伯候崇侯虎打发离开,一时心神疲惫,遂摆驾回中宫暂憩。
  应付姬昌这头老狐狸,耗费太多精力。
  殷辛刚踏进中宫皇后寝宫,便见姜瑶镜正陪着一宫装夫人坐于宫中闲聊。
  那夫人一身浅蓝色的宫装,裙角上绣着细碎的樱花瓣,头上斜簪一支碧玉玲珑簪,缀下细细的银丝串珠流苏,略有几分姿色,较之姜瑶镜差了不少,但气质非凡,仪态饱满,一看定是大家闺秀,名门之后。
  “臣妾见过大王。”姜瑶镜见殷辛进门,忙起身迎上前,欠身优雅施礼。
  那宫装夫人脸色微变,忙起身上前,标准的宫中礼仪,较之姜瑶镜,更显娴熟。
  殷辛打量着那宫装夫人,并未从记忆中寻到此人。
  姜瑶镜瞧见殷辛眼神中透着疑惑,内心明了。
  “大王,此乃素知公主,乃大王皇叔胥余之女,皇叔胥余离世,先王念素知公主年弱,收为义女,封素知公主。”姜瑶镜拉着素知公主之手上前一步道。
  “殷氏素知见过大王。”素知公主款款施礼。
  “原来是王姐,免礼。”
  殷辛虽依旧记不起殷素知的过往,不过按辈分素知公主即是帝乙义女,便是其义姐。
  “此次大王登基大典,亚相召集皇室宗亲齐聚朝歌,素知公主乃皇室血脉,遂自陈塘关归京,旨为瞻仰大王威严,臣妾亦才有幸见到素知公主。”姜瑶镜察觉到殷辛对素知公主一无所知,为免尴尬,她只得借机将其身份逐一告知殷辛。
  “陈塘关?殷氏?”
  殷辛愕然,他想他知道眼前此人是谁了。
  陈塘关总兵李靖夫人殷氏是也。
  只是不曾想殷氏竟与先王帝乙尚有关系,亦是其族姐,只赖其父胥余离世过早,其支脉凋零,渐渐淡出皇室宗脉。
  “王姐之夫君可是那陈塘关总兵李靖李将军?”
  殷辛虽已猜到,却需其亲口证实,此事关系甚大,容不得半点纰漏。
  “正是。”
  殷素知大为激动,不曾想殷辛竟知李靖名号,如攀上关系对李靖日后升迁定有天大助力。
  殷素知朝贺皇后姜瑶镜,送上一颗得自东海的特大珍珠为贺礼,只为能与姜瑶镜牵上线,日后好为李靖谋个更高的位子。
  “李将军镇守陈塘关恪尽职守,孤心甚慰。”殷辛假意夸其两句,李靖这棵墙头草,日后迟早要诛杀之。
  李氏一门父子四人皆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