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运娘子山里汉-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细妹要在家带孩子照看老人,还要抽时间去地里送水送饭,她一个小丫头哪里忙的过来。
  这个时间她倒是能抽出来,反正可以带着大宝一起。
  至于流浪汉,他省事的很,压根用不着别人多操心。
  术后最危险的几天熬过去后,为了防止大腿肌肉萎缩,同时保持手指和脚趾的灵活性,季妧教了他一些康复训练的基础方法,以及静态肌力的训练办法。
  流浪汉这回倒是格外的配合,锻炼的很勤快,时间也把控在季妧的限定值之内。
  前两天,也就是术后第三周,季妧就把他右腿的石膏给去掉了。
  还是胡良和史勇帮的忙,特意找了林场伐木的那种大锯子,和一些旁的工具辅助,花了大半日才搞定,可把两人累的够呛。
  季妧过意不去,晚上张罗了一桌酒菜招待他俩。席间史勇还一个劲儿纳闷,那鬼东西怎么就那么牢靠。
  右腿石膏去掉后,季妧又给流浪汉加了功课,在以前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上了脚滚筒的练习。
  其实就是找一个直径十五厘米的筒状物放在脚下,然后用脚踩住筒身来回滚动,每次活动两刻钟,每天要进行三次。
  这个方法对增加脚踝跖屈角度以及拉开跟腱,有很大帮助。
  “你这两处的肌腱本来就只伤了表层,经过加固现在外伤也愈合了。但以防万一,暂时还是先不要大幅度的动作,就做我教你的那些就可以。”
  那些原本皮肉翻卷、狰狞可怖的伤口,经过辛子期妙手缝合,如今已经变得平平整整。
  只是上面遍布着密密麻麻的针脚,像个附着的蜈蚣。
  季妧的目光并没有在上面停留太久,把饭菜摆到炕桌上,筷子递给流浪汉“试试左手?”
  左手的伤虽然是四肢中情况最轻的一处,但季妧为了稳妥,一直没让他动用,不管洗脸还是吃饭,都是和胡大成轮流负责。
  但眼下伤口都已愈合,胡大成要忙家里的活,她等下也要去地里送饭,觉得也该让流浪汉试着自己吃了。
  流浪汉接过筷子,试了试,手指有些僵硬,不听使唤,菜也夹不起来。
  季妧便收回筷子,给他换成了勺子。
  适应了一会儿,虽然仍有些笨拙,但好歹能把饭送嘴里了。
  “右手和左脚的石膏,暂时还不能完全去除,至少要再过一个月零七天。”
  流浪汉吃饭的动作顿住,抬头看她“不是,一个月?”
  言下之意,一个月已经过了三周,还有一周就可以拆除了。
  他以为是这样。
  “大哥,自己什么情况不清楚?你那两处的跟腱可是完全断了,耽搁那么久,能成功缝合已经是大造化,我在你这上面标的一个月,是指长石膏换成短石膏,之后要再过一个月短石膏期,才能彻底拆除,明白了?”
  一般的肌腱手术,愈合的时间确实是四周左右。
  但特殊部位的肌腱,比如作为全身最大的肌腱,也就是跟腱,愈合时间至少需要六周。
  而流浪汉的情况又比较严重,所以最少得两个月。
  流浪汉沉默许久,点了点头。
  季妧看他这样子,又觉得有些心软。
  也难怪他着急,是个人整天被关在这屋子里,时间长了也得疯。
  虽然她经常带小丁来,小丁也确实挺喜欢在流浪汉身边闹腾的,但这家伙有个毛病,季妧走它就得走,完全不肯提供单人服务。
  所以大多数时候,还是流浪汉一人独处。
  季妧趁着送饭的时机,倒是也想过陪他聊聊天,顺便开导开导。
  偏偏这人深沉似海,让人完全捉摸不透。
  往往季妧唠叨了一大堆,他仅仅一个点头一声嗯,就把对话成功给终结了。
  季妧能有什么办法?
  她搁这东想西想,人没走成,流浪汉已经吃完了。
  季妧把碗筷收好,想了想,取了之前的拐走过来。
  “你现在每天可以抽空练习一下,靠这个辅助,用右脚走路,但时间不能太久,也千万不能逞强,知道吗?”
  季妧一边嘱咐,一边扶流浪汉下炕。
  教他用左手握住拐杖中间的木柄,仍打着石膏的左脚尽量翘起,不接触地面,重心放在右半边身子,右脚着地。
  拐杖的支点做为左边的支撑,一左一右,迈步,虽然很不方便,但总算可以自己行动了。
  季妧看着他在堂屋来回走了两圈,就催他回炕上休息。
  流浪汉拄着拐,站着不动,深幽的目光,定定凝结在季妧脸上。
  季妧被他看得莫名其妙“怎么了?”
  “我……”流浪汉似有些顾虑,但还是如实开口,“想如厕。”
  “啊,那个……”季妧磕巴了一下,“要我陪你去吗?”
  刚说完就想给自己一巴掌,这什么鬼话!
  果然,流浪汉眉心微蹙,目光变得有些复杂。
  但片刻后就恢复了平静“不用。”
  顿了顿,又加了三个字“我可以。”
  好吧,你说你可以就当你可以吧,以为我情愿陪一个大老爷们去方便啊,真是……你不愿意我还不愿意呢!
  季妧心里嘀咕着,眼睁睁看着流浪汉出了堂屋,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那日她和胡良打扫土屋,屋后的茅房也一并清理了,当然,胡良清理的。
  季妧也去看了一眼,农村最老式的那种,她不太敢用,深怕一失足成千古恨。
  之前都是胡大成陪着流浪汉,这会儿就他一个,手脚又没完全解放出来,万一一个不小心……
  她忙喊了声“注意着点啊,别掉进去!”
  流浪汉的背景僵了一下,脚步继续,什么都没有回应。
  季妧摇了摇头“难伺候。”


第235章 弟子礼
  骄阳当空,热浪扑面。
  季妧和大宝带着五爷爷亲手给编的新式遮阳帽,提着饭篮和水罐送到了地头。
  好在地头有一个干壕沟,壕沟旁又恰好有几棵冠盖茂盛的老树可以遮阴。
  季妧朝地里正弯腰割麦子的人喊了几声。
  谢寡妇离得近,听见后,招呼胡良和胡大成,搁了镰刀朝这边走来。
  三人头上戴的是和季妧同款的大宽檐遮阳帽,比以往带斗笠可好看多了,最主要是轻便。
  主意自然是季妧给五爷爷出的,五爷爷手巧,又用妙思改动了一番,便有了这款新式遮阳帽。
  遮阳帽一经推出就备受欢迎,送到镇上铺子里那些也是很快卖到脱销。
  不过即便那边再催促,五爷爷还是先紧着大丰村的乡亲,钱收的也比镇上便宜,就象征性的收个材料费,季妧和胡家的都是白送的。
  “小妧姐,你这帽子可救了我命了,不然真是要晒死个人。”
  胡大成一屁股瘫坐在地上,半死不活的靠着树干,除了喘气啥都不想干。
  谢寡妇和胡良也跟着夸赞。
  季妧笑道“你们要夸也该夸五爷爷。”
  遮阳帽再好用,起到的作用也有限。
  见他们脸膛发红,嘴唇发白,汗珠止不住的往下滚落,季妧赶忙倒了冷凉的茶水递过去。
  三人接过,均是一通牛饮。
  喝完水,舒坦了些,坐下吃饭。
  季妧问谢寡妇什么时候才能忙完。
  谢寡妇指了指远处“就那一块了,今天傍晚就能割完。”
  收割只是第一步,之后还有压场、起场、脱壳、晒粮、贮藏……且有的忙。
  不过至少不用再像这样,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了。
  母子仨都恨活,匆匆吃完,就赶她们姐弟回去“天太热,回头再中了暑气。”
  季妧无法,收拾好碗筷,牵着大宝往回走。
  才上大路,就见远处驶来一辆熟悉的马车。
  辛子期给流浪汉做完检查,有些遗憾没赶上拆石膏的过程。
  季妧安慰他“后面还有一次,下次一定喊你围观。”
  端坐在凳子上的流浪汉“……”
  辛子期也觉得当着病人的面这样说不太好,咳了一声,转移了话题。
  “我方才看过了,这两处愈合的挺好,而且那线竟然真的可以吸收。”
  这才是最让辛子期觉得惊奇的。
  虽然按季妧所说,这种线并不适合需要长时间愈合的伤口,但对于一些轻伤的缝合,简直无可挑剔。
  只可惜,此物价贵,又不易得,想大规模投入使用不太现实。
  “你可以试着自己生产。”季妧提议。
  辛子期微愣“这个……怎么生产?”
  季妧答非所问“你最近不是在筹建设备作坊吗,忙的怎么样?”
  说起这个,辛子期面露难色。
  “作坊的筹建倒是不用费心,石膏绷带那些问题也不大,但第一套手术刀……找了好几位工匠,效果总是不太如意。”
  “那个急不得,要给工匠足够的时间去琢磨和打磨。设备坊成立,推出的第一批产品,还是以石膏系列和缝合线为主吧,等下我把自己知道的一些制作方法写给你。”
  医用缝合线,作为医疗器材的一种,可以说很不起眼。但它在外科手术或外伤处理当中,用于止血及组织缝合,又是必不可少。
  可吸收性缝线用于愈合较快的组织,特别是不应留有异物的部位,如胃肠道、胆管、子宫肌层等。
  不可吸收性缝线用于愈合缓慢的组织,如软骨、韧带、肌腱等。
  如果生产的话,最好是双管齐下。
  季妧知道的缝合线种类倒是挺多。
  按结构分的话,有单丝线、复丝线、捻合线;按种类分的话,有丝线、羊肠线、化学合成线、胶原蛋白缝合线。
  此外还有按直径划分的。
  但考虑到生物材质和金属材质的缺乏,以及生产工艺、灭菌条件等种种难关,最后还是决定根据当下的水平来吧。
  “你真不知道什么是桑皮线?”
  这个问题,辛子期想都不需想。
  “我家世代从医,如果真有这样一种缝合线,不会一无所知。”
  他奇怪于季妧为何会这样问,好像大周就应该有这种线似的。
  其实季妧自己也觉得奇怪。
  隋唐时期就有医者用桑皮线缝合肠管和皮肤的记录。
  《删繁方》记载治金疮肠出的方法“桑皮细线缝肠复皮,用蒲黄粉粉之。”
  《医心方》中曾记录“若肠已断者,以桑皮细线缝合,热鸡血涂之,乃令入”。
  医史学家耿鉴庭记载的“桑白皮缝创伤法”,一直用到西医来华之后,才逐渐被其他方法替代。
  大周这一时期明明出现了缝合术,却没有桑皮线。
  他们当下用的,还是最普通的棉丝线,需要拆线、容易留疤、且容易感染。
  “你是说,这种桑皮线也可以被身体吸收,缝合后不需要拆线?”
  辛子期惊讶过后,目光灼灼的盯着季妧,很明显在等她说具体如何制作。
  “桑皮线说简单也简单,其实就是树皮制成的线。但真制作起来却也没那么容易。
  要取多年老桑树的根皮部分,去掉表层斑驳的黄皮后,撕下内层比较粗的筋纹,然后取其外皮,经反复锤制,加工成纤维细线。
  再从中选取粗细均匀的细线,从头到尾盘抹数次,待细线滑润如丝,收起放好。
  等用的时候,在沸水的蒸汽上薰蒸一下,细线就绵软如新,缝合的时候也更贴合皮肉。”
  这种桑皮线不易断折,且药性和平,不仅能清热解毒,还有促进伤口愈合的治疗作用。
  虽说工序繁杂,一大块桑树皮,锤制到最后总要淘汰大半,可用的没有多少。
  但至少原料易得,人工也便宜。
  “还有就是你从番国高价买来的那种,其实就是剥制健康动物的肠衣、膜衣或者特种动物的肌腱组织,经过消毒、脱水、编织后,加工制作而成的。
  不过这个相对更麻烦一些,不论是剥制手法和编织手法,都讲究的很,你可以请一些常年从事相关工作的匠人试试。”
  季妧又把每种缝合线的优劣分别介绍了一下。
  总的来说优还是大于劣的,相比传统缝合线,它们在可吸收的基础上,提供了足够的组织咬合力,确保组织接合凸起不出现剥离,还能封闭住缝合过程造成的针眼。
  最后,季妧又找来纸笔,画了一种缝合针上去。
  和当下用的直针不同,她画的这款,呈微微弧度。
  “这种弯针足够锋利,能以最小的阻力穿过皮肉组织,柔顺性比较好,对折断有一定的抵抗力。缝合线若是能顺利生产,到时候可以再单独赶制一批带针的缝合线出来——就是把数根针线放进一个独立的包装中,缝针与缝线的连接处再花点巧思,可根据需要,在不使用剪刀的情况下将针线分离。先试试看反响如何。”
  说白了,带针的缝合线与不带针缝合线的区别,除了适用性的提高,再就是高低端市场的区分。
  辛子期熟记在心,拿了季妧画的图纸,躬身一拜便匆匆离开了。
  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