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寡妇当即啐了一口回去。
“田金莲你个臭不要脸的,少提季妧她娘!也不想想自己干的那些事,你配吗?你刚到大丰村,日子过得要多难有多难,没人愿意跟你走动,你就故意亲近季妧娘。季妧娘是个实心眼,你要学刺绣,她教你,你挑不动水,她让季老二帮你,结果你是咋做的?你个,背地里还想勾搭季老二!多亏季老二是个正派的,心里又只有自己媳妇,才没上你这破鞋的当!”
田寡妇没料到,都过去这些年了,她还会旧事重提。
“你……我和你说的是生意!”
“狗屁生意!我看是皮肉生意!成天擦脂抹粉搔首弄姿的,送上门人都不稀罕看一眼,你臊不臊,我都替你臊的慌!”
谢寡妇根本不给她岔开话题的机会,继续指着她鼻子骂。
“实话告诉你吧,季老二不仅看不上你,还觉得你腌臜,要不然他也不会不准季妧娘再跟你来往!”
田寡妇被人踩到了痛脚,一张脸乍青乍白。
“你嚼什么蛆!我看是你觊觎季老二吧?别什么屎盆子都往我身上盖!”
谢寡妇嗬了一声。
“说到扣屎盆子,我比得过你?季妧娘疏远你,你就背地里编排她,你看她和我走得近,你就说我偷人。那些关于我的闲话,有一多半都是从你这传出去的吧。我反正咋着都无所谓,你啥样的人,村里有几个不知道的?缺男人承认就是,大大方方改嫁也没人说你,可你千不该万不该,就是不该勾搭季老二!”
田寡妇最不想提起的就是季连柏和卫氏,偏偏谢寡妇句句不离。
她再绷不住,恶狠狠道“那卫氏再好,还不是个短命鬼!季老二不识抬举,活该被她母女俩克死!”
“季老二即便死了,人和季妧娘地底下也是夫妻,你只有眼馋的份!”
“你!”
两人乌眼鸡似的,差点没打起来。
恰巧门口有人路过,见这俩已经断了往来的人又凑到一起,觉得稀奇,就打了声招呼。
田寡妇这才想起来是在胡家大门口。
刚才那些话万一被走过路过的听了,再传出去,她是当真不能做人了。
心念电转,不敢再恋战,扭头奔出了胡家院子。
谢寡妇冲着她落荒而逃的背影恨恨呸了口“浪玩意!”
第242章 打回原形
十个名额看似少,但有五两这个门槛拦着,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凑齐的。
前后差不多用了一周的时间,名额才终于凑满。
胡良问季妧,既然早知道,为什么不把门槛定低点,这样以来报名的人必然很多,到时候加盟费也不会少赚。
季妧这么做,自然有她自己的考虑。
摆摊卖胡辣汤,起早贪黑,累且不说,利润也很微薄。
胡家既然不能继续做了,季妧也没打算接过来自己做,所以才想出这个“伪加盟”的主意。
之所以说是“伪加盟”,是因为跟后世那些连锁加盟店相比,她既不提供市场攻略、市场调研,也不参与广告宣传、形象包装,更不负责促销专案、策划选址这些。
她能做到的也只有最基础的两点。
第一点,黄金搭档虽然还算不上大品牌,但在居庸镇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市场,对于加盟者而言风险较小,且利益有一定的保证。
第二点,确保加盟者得到最核心的技术配方和最基本的服务培训,对于初学做生意的人来说,摸着石头过河,成功的几率总是要大一些的。
除此之外,后续的新品研发、技术升级以及跟踪服务,是一概没有的。
简单点说,她这个加盟店,不需要帮着选址,也不提供配套设备,只负责人员的培训上岗,其他全无所谓,给钱完事儿。
当然,少收点钱,甚或者白教,也不是不可以。
但真那样的话,打击了曹家的同时,也亲手毁了黄金搭档的潜力和前景。
试想一下,要是居庸镇一夜之间冒出几十家上百家,都是卖黄金搭档的,那这黄金只怕也不值钱了。
过犹不及,宁可精而少,也不可泛滥成灾,不然就是对加盟者的不负责。
基于这种想法,她才会把门槛定为五两。
一来,公平竞争,谁也抱怨不着谁。
二来,没有一点点家底,想做生意也不现实。
名额满后,挑了个日子,把这十个人集齐,胡良便开始了授课。
本来该谢寡妇教授比较方便,但季妧特意指明要胡良来教。
开课这天,十个人早早就到了。
有季妧熟悉的旺婶子和许二嫂,剩下八个则是平时没什么往来,但家底比较殷实、人品也过得去的人。
院子里叽叽喳喳,讨论的热火朝天。
一个女人抵三百只鸭子,十个女人凑一起,那简直比唱大戏还热闹。
胡良被一群婶子大娘包围在中间,心情难以形容。
不过再怎么说他也是经过历练的,很快便稳住了阵脚。
按季妧建议的,先把理论知识介绍了一遍,然后再把人带到灶房动手实践。
谢寡妇心里不是滋味,就没跟季妧过去,季妧陪着她在东屋呆着。
“妧丫头,我家对不住你,摊子没能守住……”
季妧有些无奈,这话近些日子谢寡妇可没少说,都快成祥林嫂了。
“谢姨,我都说了,教给你家,就是你家的,有什么可对不住我的?倒是……你不怪我就好。”
其实,即便胡家答应了曹家不再卖黄金搭档,也签了协议,但真要想抵赖的话,也未必就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不一定非要把生意转出去。
但一来,谢寡妇不肯耍这个赖。
二来,季妧也觉得胡家有必要涨涨记性,尤其是胡良。
在季妧看来,这次并非无根之祸,胡良要负很大的责任。
而失去胡辣汤摊子,就是对他最大的这个教训。
千金难买一个人的成长,可这成长得刻骨铭心才行。
若只是不痛不痒,不伤筋不动骨,等时间一长、愧悔之心一去,必定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鉴于此,就得在他人生的道路上打个缺口,留下一个永远不可弥合的遗憾。
这样他才知道,后悔是这世上最无用的东西。
“哪能怪的着你?你又不是没跟我商量过,我自己同意的。”
谢寡妇把一个鼓囊囊的钱袋子递给她。
“这是五十两,你拿着,必须拿着。胡辣汤和油条的配方都是你的,也是你授那个什么的权力给我们做的,所以这加盟费也理该你拿,难不成你还真想让我给你跪下。”
季妧知道谢寡妇的脾气,也没有推让,将钱袋接了过来。
“那谢姨,你家若是有什么难处,一定要跟我说。”
谢寡妇见她把钱收下,松了口气。
“我们摆了这半年多的摊,也赚了不少,能有什么难处?”
其实谢寡妇并没有说实话。
乡下的规矩,男方若提出退婚,聘金一般是要不回来的。也就是说,当初给曹家的那十五两算是打了水漂。
摆摊是赚了不少,但谢姥娘常年断不了药,过年那会儿办年货,之后几个孩子冬衣春衫夏衫都换了新的,还换了一些被褥家具……
存下打算盖新房的部分,也因为打伤曹富贵,被曹家讹去作了赔偿金……
如今家里,确实没什么钱了。
不过谢寡妇好强,再是穷,不是她的钱,她一分都不多要。
别说这五十两本就是季妧的,仔细算来,她家还欠着季妧分红……
季妧不提,他们不能装孬。
谢寡妇已经知会过胡良了,接下来勒紧裤腰带、想点子赚钱,也得先把季妧的钱给还上。
即便一家子又得过回那种紧巴巴的日子,也是自作孽,怪不了别人。
转眼半日过去,胡良那边的授课也结束了。
进行的还算顺利,毕竟在场都是常年围着锅台转的,也许不懂什么大道理,但做饭这方面那真是一点就透。
不过再通透,想一下学会,还要学的原汁原味,也有些难度。
一群人嚷着让胡良再加场,胡良本来就有此打算,便没推辞,约定好下一次时间,把众人送了出去。
等到三次授课全部结束,所有人都学的差不多了,胡良正式宣布授课结束。
一群人欢天喜地的离了胡家,开始准备正式上岗的事宜。
胡良看着人去楼空的院子,深深的失落袭上心头。
曾经虽然很忙,但忙的充实,活的有成就感。如今,他赖以为生的“事业”没了,一夜之间全部打回了原形。
看着院当中那些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家伙什,心里稍稍欣慰,还好,这些还在。
可是第二日,他连这最后的念想也失去了。
谢寡妇把一应锅碗桌凳,全部便宜处理给了旺婶子。
“念想?要什么念想?不用过日子了?想过日子就好好朝前走,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谢寡妇的话,字字戳中胡良心窝。
他深深垂下了头。
“我知道了,娘。”
第243章 遍地开花
眨眼到了七月底,即便是再拖拉的人家,地里也都忙完了。
曹家是最早忙好的一批,只是碍于曹富贵的腿还没养好,才一直拖着没去镇上。
可伤筋动骨一百天,难不成一大家子真要跟着等一百天?
王氏想着每天入账的钱,哪里歇的住?就和曹家二老商量,让曹富贵在家养着,他们先去摆摊。
曹婆子种了一辈子地,对做生意两眼一抹黑,再加上夏收前和人起的那场冲突,就有些迟疑。
但她自不会说怕了人家,只道“光咱们仨,怕是忙不过来。”
王氏一听这话音,就知道曹芸芸是不去的,心下很是不高兴。
这个小姑子真是又黏缠又麻烦!还一味的胳膊肘往外拐。
之前去镇上摆摊她也是同意了的,却不是为了家里考虑。
她只是气恨胡良退婚,想让胡良后悔,等着人回心转意呢。
可胡家宁愿再不做这门生意,也坚持要回庚帖,说明什么?说明胡家已经看清了她的为人,决不会再动摇了。
她还有啥可放不下的!
放不下也没用,婚退都已经退了,整天在家丧着个脸给谁看。
这段时间家里大大小小都忙得团团转,她不说搭把手了,吃喝还得人给她端房里。
惯的她!
王氏心里对这个小姑子再如何不满意,也不敢当着曹婆子的面说,她还指着公婆帮忙干活呢。
“哎呀娘,仨人咋了,原先胡家不也是仨吗?”
“她家两个壮小伙子,我和你爹老胳膊老腿……”
王氏一拍月匈脯“你和爹捡最轻省的做,重活累活都交给我!”
牵扯到赚钱,王氏既不偷懒了也不耍滑了,整个人如同打了鸡血。
曹老汉把曹婆子的担心问了出来“咱摊位都被那恶霸占去了,后来换的人气也不旺……”
王氏想到那恶霸横行无忌的样子,也怪怕的,但恶霸的威慑终究抵不过金钱的诱惑。
“人气不旺,咱就多换几处,总能再找到一处人气旺的!”
曹婆子和曹老汉互相看了眼。
王氏虽说私心重,但到底也是为了自家儿孙,当老的没有不帮的道理,只要不是再去和那恶霸抢摊位就好。
翌日天不亮,他们拉着板车早早到了镇上。
然而让他们吃惊的是,只不过一个夏收的时间,镇上突然冒出好些家卖胡辣汤的!
惊呆的王氏,找了最近的一个胡辣汤摊,抓着老板就问“你们怎么会做这黄金搭档的?是不是偷学我们家的?!”
被她抓住的,正巧就是旺婶子。
出摊前一天,旺婶子等人特意又去了趟胡家取经。
当时季妧也在,就给她们出了个主意,让她们最好不要扎推卖。分散在镇子四周,这样彼此间不会抢生意,也不会伤了和气。
大家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加盟的十家中,其中两家在县城有亲戚,决定把摊子摆到县城。还有老人去世后常年住在邻镇岳家的,打算去邻镇摆摊……把这些刨除掉,只剩下六家。
六家私底下一合计,对摊点进行了划分,然后抽签选取各家摊点。
抽到哪就在哪摆,不许吵架也不许埋怨。
而且还选了同一天开张,卖了有两三日了,顾客分流,生意虽说没胡家那时候红火,却也不差。
对遍地开花的胡辣汤摊子,镇上的人也觉得奇怪,不过寻常人也不会管太多,只要能满足口腹之欲就行。
原本只有镇南头一家,住在其他街巷的人想去吃一回不容易,回回都要排队就不说了,排到了可能就卖完了。
如今摊子开在自家街道上,哪有不开心的道理。
旺婶子打量着尖嘴猴腮的王氏,脑子一转就猜出她是谁了,没甚好气的拂开她的手。
“好不要脸!你家的?你家是姓曹吧,胡辣汤姓的可是胡!你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