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大周,中秋节是个很隆重的节日,仅次于新年和上元节。
“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这是有钱人的过法。
庄户人家软硬件都不具备,也没有那个眼界和见识,对他们而言,中秋的意义就是全家团圆,顺便吃顿好的。
到了这一天,即便是再穷困的人家,也会想法子改善一下伙食。而那些家里养了鸡鸭鹅的,平日绝舍不得吃,也会忍痛杀掉一只,用心置办出一席酒菜,借着过节的由头,给孩子们解解馋,大人们也能跟后头沾点油水。
虽说庆祝上简薄了些,没有那么多花样,但开心的分量是等同的。
早上吃罢饭,谢寡妇找季妧合计好,就带着胡大成赶集采买去了。
等到晌午头,估摸着人也该回来了,季妧拉着大宝去了胡家。
进了院子,人果然刚到。
谢寡妇正忙着把东西从板车上卸下来,季妧凑过去翻看都买了什么。
“家里有鸡,就买了只老鸭回来,你不是还要做鱼丸吗,还买了一尾大肥鱼,七零八碎又买了些别的菜,还有你让我从方老板铺子里买的书,看看跟合计的有差不?你是不知道,街上可多人!”
“没差,需要的都有,自家吃,用不了太多讲究。”
季妧把包书的碎花布解开,大致翻看了一下就阖上了。
胡大成提了个小兜子过来,献宝似的打开给她看“今日还买了点心和蜜饯,还有月团,不过娘说月团要留到晚上吃。小妧姐,你和大宝快试试这个蜜饯,可甜。”
他口中的月团,指的就是月饼。
季妧笑着拈了个梅肉干递给大宝,问“小安小花吃了吗?”
“睡着了,还没醒,我这就去让他俩尝尝。”
“别多吃,待会儿没肚子吃饭。”
“诶!”
胡大成提着兜子进了堂屋。
谢寡妇问季妧“那个人咋办?是不是……”
谢寡妇虽然巴不得流浪汉早点走,但这大过节的,别家都和和乐乐,他一个人在那土屋,想想也怪凄清。
季妧摇头“昨晚我去问过了,不肯来。他不愿意就算了吧,不然别人问起我们也不好说,还像往常一样,吃罢给他送点就是。”
“也只好这样了。”
季妧停顿了一下,问“去窑厂看良子哥了吗?”
去镇上是必然要经过大官庄的,说起来也顺路。
谢寡妇叹了口气,脸上罩了层愁云。
“去了,忙的很,也没说几句话,就给他送了两块月饼和一些吃食。”
亲眼见着儿子在尘土飞扬的窑厂,累的灰头土脸有气无力,谢寡妇再多的气,也只剩锥心。
“那窑里面有多热你是不知道,衣服都汗透了,光着膀子,皮都烤蜕一层……”
“没劝他回来吗?”
“回来做啥?他也是个大人了,干啥不得吃苦,习惯就好。”
来世上一遭,是人都得在苦水里打个滚、趟一遍,谁不是这样过来的?尤其是穷人家的孩子。
“对了,你大伯也在良子他们那个窑上。他今天没上工,说是脚面被砖坯砸了一下,不严重,但是得歇几天。你说那么大年纪人了,还去窑厂干啥?伤了不能干活就回家呗,整好过个节。他也不回,就在窑铺躺着呢,我觉着是怕家里人担心……”
季妧皱了皱眉,不知道在想什么,没有说话。
收拾收拾,规整规整,午饭也要开始做了。
富人家的中秋,重头戏都在晚上,而穷人家的中秋,则大多是在中午。
具体为什么会这样,季妧想了想,觉得可能是晚上费灯油吧,
除了小孩子会在月亮地里到处疯玩,大人哪有什么赏月的雅兴。
“月亮嘛,还不就那个样,有啥赏头?纯属毛病!”
谢寡妇这话把季妧逗的直乐。
拜月赏月其实都还好,那些文人墨客,不仅赏月,还要登楼揽月、泛舟邀月,甚至饮酒赋月、对月长啸,若是让谢寡妇知道,不更得骂一声毛病?
只要一想那个画面,季妧就笑的停不下来。
一屋子人也不知道她笑啥,但笑是会传染的,最后都跟着一通瞎乐。
烧锅的烧锅,杀鸡的杀鸡,择菜的择菜,忙乱却热闹着。
季妧负责掌勺。
红焖肘子是胡大成早嚷着要吃的,早先就炖上了。
接下来又做了四宝豆腐、酱烧茄子、肉沫卷饼,鲜笋鸡汤,还有栗子焖猪肉。
大肥鱼的肉剔下做了酸辣爽滑的鱼丸,骨头则做了金黄酥香的炸鱼骨,再来满满一大盆又香又补的羊杂萝卜汤。
最后一道是福袋鸭。
肥鸭去骨,用一小杯糯米,掺上香蕈、笋丁、不太完美的酱油,并葱姜酒,全部灌到鸭肚内,放置盆中,浇上鸡汤,隔水蒸透。
不仅鸭肉好吃,鸭肚子更像是一个宝藏,最得小孩子喜欢。
胡大成只吃了一口,就宣布他的最爱从红焖肘子变成了福袋鸭。
满满一桌子菜,最后盘盏皆空,还好流浪汉那份提前留下了。
本来是让胡大成去送的,季妧想了想,决定自己去。
到了土屋,发现流浪汉正在院子里练习走路,不知道是刚刚开始,还是走了有一会儿了。
季妧没急着进去,就站门口看着。
流浪汉也不知道有没有意识到她来,反正也没抬头。
一圈过后,流浪汉松开了拐杖,在没有任何辅助的情况下,居然走了几步!
虽然步子很沉、很慢,而且那几步之后就站住不动了,但对肌腱断裂者而言,已经是莫大的进步。
季妧甚至忘了自己正在和流浪汉冷战,放下食篮跑过去,扶他到堂屋坐下,惊喜道“前天还不能松拐呢,今天就可以了,进步神速啊!”
流浪汉看了她一眼,没有像前两天那样不冷不热不回应,很有些矜持的嗯了一声,能看出心情不错。
矛盾双方,只要有一方愿意递个话头,另一方基本也就顺着下了。
所以现在他们是破冰了?
虽然季妧自己也没想明白,她为什么会和流浪汉冷战。
也许流浪汉提荷包并没有别的意思。
病人依赖医生,医生不在就没有安全感,这是很正常的事。
是她自己太敏感了,然后话赶话就呛上了。
不过就算她有错,流浪汉也好不到哪儿去。
脾气又臭又硬,而且也不知哪来那么大气场,季妧每每被压制的毫无还嘴之力,怎么能不恼火?
她算是看明白了,自己的养气功夫,在流浪汉面前,都是白费。
第262章 今时月
缓了一会儿,流浪汉又站起来试了试。
因为穿着跟腱鞋的缘故,左脚面与正前方成四十五度斜角,有些费力,也不太稳当。
保险起见,走了几步还是让他停下了。
“运动量要适度,多了的话左脚受力过大,刚接上的跟腱又不牢靠,怕会留下后遗症。”
季妧边说,边示意流浪汉转一下脚踝。
看上去灵活了很多。
又按了按他的脚面。
“如何,疼吗?”
流浪汉先是摇头,顿了顿,又点头。
季妧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这是疼还是不疼?
流浪汉这次主动开了口。
“脚跟那里,伤口……绷的有点紧。”
季妧视线转到后面,发现左后脚确实有点肿,摸了摸跟腱缝合处,比刚拆石膏那会儿还要粗硬。
其实康复训练初期,是会有些这样的症状出现,但前两天明明已经有所好转……
“疼不疼?”季妧按着那处,又问了一遍。
这次,流浪汉想了一下才点头,而且动作有点僵硬,似乎承认伤口疼,对他而言是件很难做到的事。
其实季妧也觉得奇怪,之前手术他喊都不曾喊过一声,怎么这会儿突然娇气上了?
还是说,疼的特别特别厉害?不然他也不会开口。
“怎么个疼法?是一直钝钝的疼,还是你动一下,就针扎似的那种疼?”
流浪汉迟疑了一下,道“后一种。”
季妧站起身,俯视着流浪汉。
“老实交代,是不是你自己没听话,锻炼时间超标了?”
流浪汉不慌不乱。
“没有超标。”
季妧觉得他不像是撒谎的样子。
那既然锻炼时间没有超标,就是胡大成没有看顾好。
“胡大成这个马虎鬼!我就知道……算了,今后还是我来看着你吧。”
流浪汉眼神微闪,对此未置一词。
似乎谁照顾他都一样,他并没有什么意见。
耽误了这么久,饭菜都有些凉了,季妧本想给端到灶房里再热一热,流浪汉摇头说不用。
不用就不用,季妧还乐得省事。
等流浪汉吃罢,季妧把那三本书递给他。
“一本山川志,一本闲情琐记,还有一本是……草庐经略。”
说到草庐经略四个字,季妧下意识看了眼流浪汉。
流浪汉倒是面色如常,似乎对季妧知道他识字,并拿了本兵书给他的行为,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季妧倒是挺佩服他这份镇定的。
马甲都掉了,还能跟没事人一样,不服不行啊。
“我托谢姨买的,不知道合不合你胃口,你先看着,打发一下时间,解解闷也是好的,等过些时候我再给你换。不过别怪我没提醒,右手可以用,但是要慎用,即便是翻书这样的小动作,明白?”
流浪汉点头“费心了。”
季妧哼了一声,心道大爷你知道就好。
“你那个跟腱虽然有些肿,但问题不大,不要太担心,康复训练还是要继续做,小心点便是。”
这个阶段,流浪汉每天主要还是以滚筒训练以及跟腱鞋走路训练为主,角度已经有所恢复,跟腱也慢慢的拉开拉长,季妧觉得可以配合进行推墙训练了。
“双手推墙,脚成弓步,左脚弓起向墙靠,右脚向后拉,或者反过来,右脚向前弓,伤脚向后拉直。这样能够帮助矫正恢复踝关节的背伸和跖屈角度,每天做十次,每次这样来回变换着推墙,持续半盏茶时间就行。”
季妧自己示范了一遍,又看着流浪汉自己做了一遍,才放心的离开。
晚饭在自家吃的,刚吃罢不久,谢寡妇就带着一家大小上门来了。
“下午从家走,给你备的月团也没带,还得亲自来给你送。”
谢寡妇假意嗔怪。
季妧笑问“姥娘睡下了?”
胡细妹接道“吃完饭,讲了会话就睡着了,我们走的时候还打着呼噜呢。”
谢姥娘夜里只要睡下,那是雷打不动,不然他们也不能都过来。
正是月亮初升的时候,看着是迈的小碎步,不多会就爬到了正当空。
季妧喊胡大成帮忙,把吃饭的小方桌抬到当院。
又从大宝的零食柜里端了不少零嘴吃食,有石榴、有梨、有芝麻酥、有如意糕,还有炒熟的瓜子花生。
末了还特意找了了个大盘子,把谢寡妇送的月饼盛起来,摆放到桌子正中。
看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
大家围着桌子团团坐下,小孩打闹吃东西,大人则在一旁闲话。
“你牛叔从邺阳回来,说城里还有灯会呢,到处都是人,那叫一个热闹!我还听说,那些有钱人家的夫人小姐,都在自家院子里点蜡烛、摆香案,供品全是咱们见都没见过的瓜果点心,还有一个磨盘那么大的月团!等全家人拜完月亮,就把那个大月团切开分了吃,家里有多少人就切多少块。”
谢寡妇边说边摇头啧叹,以她有限的认知,根本无法想象,磨盘那么大的月团,究竟有多大。
然而对季妧来说,眼下就已经很好了。
后世的中秋越来越没意思,小时候在乡下过节倒还挺好玩的,随着科技发达、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反而找不到那种浓郁的节味了,一家人即便勉强凑在一起,也是玩手机看电视的居多。
像这样坐在院子里,喝喝茶、聊聊天、吃吃东西、赏赏月的,多好啊。
“再大的月团,吃起来也就那么回事,馒头再大,它不还是馒头嘛?”
谢寡妇想想,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月团就不说了,要不,你们也学人家城里人,拜拜月亮吧,消灾祈福呢。”
季妧一愣“你上午不还说月亮有啥拜头?”
谢寡妇讪讪道“那人家有钱人拜,总有人拜的道理,我这也是宁可信其有。”
最后,只有胡细妹带着小花拜了月,因为“男不拜兔女不祭灶”的规矩,大宝和胡大成以及小安都免了。
季妧也没拜,倒是看着月亮出了会儿神。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对她而言,这月曾经是古时月,如今却已成了今时月。
谢寡妇说的其实是对的,月亮始终是那么个月亮,不同的只是人罢了。
第263章 你想家吗
她俩在这边说话,几个小孩子疯跑穿梭于前院后院,大黄不胜其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