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终于和金家总铺的掌柜牵上线,季妧把合作意向提出后,那边久久没给答复。
徐来福还以为黄了。
“商人嘛,只要有利可图,永远都有得谈。不过不是之前说的那种合作方式。”
“那是什么?”
谋求与金家的合作,不就是为了借他们的商行送货?
季妧笑:“参股。”
徐来福瞪大了眼。
之前金家连合作都不肯,现在竟然肯让季妧参股?!
不是他不相信季妧的能力,而是……不管从哪方面来看,目前两家的实力都不对等。
金家商行有季氏味业想要合作的原因,季氏味业可没有金家商行必须合作的理由。
这种白白割肉给对方送钱的行为,金家主事人是傻的吗?
“谁说是他们给我送钱?反了,我还要给他们送钱。”
徐来福愈发听不明白。
季妧详细解释了一番。
“金家商行是块大肥肉,他们自家人都不一定能占股,又怎肯让我这个外人掺上一脚。让我们的货搭他们的顺风车,方便的也是我们,他们又捞不到好处,那点车马费还进不了人家眼里。不过……在合作之外,我还提了个';货达天下';的概念,当时你也在场,还有没有印象?”
徐来福迟疑着点了点头:“就类似镖局的那个?组个团队,再在大周各地设上分部,然后专门给人家送货……”
“镖局只接奇珍异宝、贵重货物,我说的那个物流公……不对,是货流所。货流所不同,除易腐易烂之类的东西,什么都能接。镖局一次只走一单货,货流所在能力范围内单量不限,也不似驿站只能传递信件公文,目标是客源四方货达五湖……夸张了点,但就那么个意思,你知道就行。”
季妧咳了一声,继续往下。
“金管家自己考虑后,觉得可行,往上请示,金家那边也批准了。最终敲定的方案是,他们拨人拨款,我也出一部分资金,双方共同创办这个物流所,专门负责往全国各地送货。”
其实季妧当时也只是作为备选项拿出来说说而已,并没抱什么希望。
毕竟古代不比现代,没有空运和铁路,只能靠水路和陆路,乍一听确实非常不靠谱。就像二十一世纪快递业新兴时那样,当时也没多少人看好。
万万没想到,金家竟然真的会同意。
由此可以看出,金家的当家人确实嗅觉敏锐且很有魄力。
他们既然敢,季妧这个提出来的人没道理怂。
然而和金家合作,所需资金可不是小数目。
好在这半年多以来,辛子期的设备坊按季度又给她分了两次红利。去年还是以百为单位,今年直接翻了好几番,以千为单位了。
用不着两年,季妧光靠每年的分红都能成为万两富婆。
况且她的制药坊也已经回本盈利,目前正在陆续回款中。
资金勉强够用,合作方式也差不多。
双方共同出资,共同派人监管,然后由季妧负责物流所框架搭建、运营理念及制度管理,金家则负责全国各地的商路和站点。
徐来福还是有些忧心。
虽说与金家合作是好事一桩,但那个物流所怎么听都有些玄,万一没成,可是血亏啊。
季妧摇头:“做生意哪有稳赚的道理,商机不仅仅在于发现,还要敢于尝试。”
何况物流所的成立,最受惠的其实是她本人。l0ns3v3
第532章 原料地
“你想啊,若物流所得以遍布大周每一个角落,季氏味业的产品还不想送到哪就送到哪?沿途经过的每一个站点都可派传单做广告,在当地打开销路事半功倍,全天下都是咱们的潜在客户。”
徐来福没想到季妧心这么大:“咱们不是已经和留仙楼……”
“大周可不止一个留仙楼,况且再多的留仙楼也抵不过广大的人民群众。眼光放远一点,心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除了季氏味业的业务,季妧的重点还放在制药坊和设备坊的广告、递送以及市场开拓上。
“那要去哪找人?”
听季妧的意思,物流所的规模似乎比三个作坊加一起都要大,那除了资金、商路,人手也是个问题。
“人好找,重金聘武师压阵,还有就是码头那些扛包的中青年……”
徐来福渐渐被说服,又开始好奇,物流所既有这么好的前景,季妧为何不自己做?
季妧摇头。
她现在虽薄有家资,但要撑起制药坊的药物生产与新药研发,还要管季氏味业下属三个作坊的运转,经得住半个身家的尝试,但经不住全副身家的赌博。
“还有,别忘了金家商行最厉害的是什么?他们家经商近百年,商道四通八达,这是其一。能存在这么多年,且路路畅通,说明沿途牛鬼蛇神都是打点好的,这是其二。这些价值,是咱们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这也是她一定要和金家合作的根本所在。
“再就是成立初期,资金和人手受限之时,金家在各地的分行可以作为物流所的站点……当然,等大本营发展成熟,站点还是要跟他们的分行分割开的。”
徐来福彻底放下担忧,承诺道:“你放心,我会督促他们尽量赶工,但晾晒日期该多少就是多少,一天都不能少。”
对徐来福来说,酱醋的质量是大于一切的。
关于这一点,季妧理解,也给予尊重。
“行,有你在,我放心。就是苦了你和翠翠,从朝夕相对变成了两地相隔。”
正谈着正事呢,哪能想到她会突然拐这么大的弯,日渐老成的徐大主管不禁红了脸。
“没事,反正年底就……”
季妧戏谑道:“反正年底就是你老徐家的人了是吧?”
大年初一徐家兄弟来拜年那天,季妧就觉得不对,直到正月十五过后媒人登了翠翠家的门,才知徐来福已经说服了徐父徐母。
过程听说并不容易。
徐父徐母都是实在人,很好说话。但再好说话的人,在儿女的婚事上也难免苛刻。
张翠翠名声在外,什么持刀砍父、逼死生父……传闻要多离谱有多离谱。
这种情况下,徐父徐母能喜欢她才怪。
再加上她还有个寡母与幼弟,本身又在邺阳做伙计……虽然季妧说是店员,但店员和伙计只是称呼不同,不还得抛头露面?
总之,张翠翠身上槽点太多,实在没有一处符合做儿媳标准。
但过程再不如意,俩人最终也如愿以偿。如今小两口婚约已定,就待年底完婚了。
这期间徐来福不知拼尽多少力去争取,事后他也没怎么跟张翠翠说。
季妧还是觉得好奇:“你到底怎么说服你爹娘的?”
徐来福挠了挠头。
“骂也受了、打也挨了,他们不同意还能怎么样?我是他们的亲儿子,他们自然是想让我过得好的……”
季妧笑了笑:“有道理。”
“还有一宗,我天天把翠翠的好一样样说给他们听,然后再让他们想想我大嫂于氏……”
有了于氏这个样板在前,张翠翠不仅合格,直接就跨到了优秀。
季妧冲他竖了个大拇指。
回村后,季妧抄小道去了西河沟
百味坊这边也是热火朝天,以至于季妧到了半日都没见到季雪兰的影儿。
等她一头大汗出现在季妧面前,已经过了近两刻钟。
香料这块流程相对简便,季雪兰的管理方式又完全承自季妧,需要担心的地方不多,季妧便没耽搁她太久,只大致问了问情况。
正打算离开的时候,想起下一茬香料采收又快到了,便又留下商量了会儿采收事宜。
说起采收,季妧倒是想起一个人来——孟里正。
去年季氏味业还没开业前,孟里正就跟季妧打听过香料的事,还说要是能挣钱,就让村里人都跟着一起种。
后来见季妧的调料店红火到不行,更是下定了决心。
当时季妧也正犯愁。
全部从南方购买原料太贵,自家就那么几亩地,年前都是勉强支撑,如今订单量骤然加大的情况下,肯定不够看。
孟里正的提议于她来说算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双方一拍即合,孟里正立马就要去通知全村,不过被季妧拦了下来。
虽然这个时期并没有明文规定全部耕地面积中基础作物一定要占多少,但季妧不得不谨慎。
香料这类经济作物即便再赚钱,也没有粮食重要。
孟里正觉得钱重要,村民有了钱,多少粮食都能买到,却忽略了这只是太平时候。
若是逢上荒年,洪涝旱灾,粮价飙升,到时成筐成筐的钱都买不来一石米。
此外还有一个可怕的影响。
若是大丰村的人真的弃农改种香料,也确实赚了比种庄稼更多的钱,那么近至其他村、镇,远至其他府、县,必群起而效仿,最后种庄稼的只会越来越少。
赋税能够以银代粮,那军粮呢?
关北作为大周粮仓之一,一旦粮食骤减,后果不堪设想。
若是天灾导致的减产也便罢了,若是因为一介商人的“鼓动”……
季妧不想担这个责,也冒不起这个险。
把严重性跟孟里正说了一下,他也惊了一头汗。
最后两人合计了一下,决定加一个标准——种植香料的占地面积,不得占家庭总耕地的三分之一。
别说,通知一出,响应的人还真不少。
现在村民的眼里,季妧干啥都能赚钱,跟着她走准没错!
在开种之前,季妧建议孟里正去趟县衙,先跟潘嘉道报备一下。
得亏着是去了!
孟里正虽然吃了顿挂落,但也挨了顿好夸——夸他不仅积极为村民谋出路,且虑事周到、料事于先。
这事也算给潘嘉道提了个醒,第二天,关于确保农作物种植总量的通知便下发到了各个村子,不多不少,正好留了三分之一的余地。
季妧至此也算松了口气。
香料种植期间潘嘉道还来视察了,紧跟着其他村子的里正也纷纷前来取经,打听清楚情况后,不少外村人也加入了香料种植的大军。
总归有县衙的规定在,不会乱来就是了。l0ns3v3
第533章 就这样罢
其实不光香料种植这块,三大作坊能顺利进展也多亏了孟里正。
之前做脱水蔬菜时孟里正就说过,季妧不但给全村大半人家提供了生计,也给他长了脸。
而这一回,季妧不仅是在村里给他长脸,脸都涨到外村去了,甚至再一次长到了县尊面前。
现在附近的几个村子,还有谁不知道他们大丰村出了个会赚钱的大能人?
不但自己赚钱,还带着乡亲们一块赚钱,不夸张的说,这比财神爷都更得大家喜欢!
财神爷常年供着也没见发财,可在季妧手底下做事,那赚的钱都是实打实的。
谁不希望自己村子也有个这样的能人?关键是没有哇!
可想而知其他村的村民对大丰村的村民是怎样地羡慕,而其他村的里正对孟里正又是怎样地嫉妒和恨。
再羡慕嫉妒恨也没辙,想跟着吃肉喝汤,那就得跟着人家走。虽然大风光是人家的,好歹自家也能落点实惠。
孟里正那叫一个高兴!
高兴之余,他也确实兑现了先前的诺言——只要季妧有难处,尽管跟他提,能支持的他一定支持。
所以在孟里正全方位的支持下,别管是选地、买地,还是动员、招人,一切都进行的顺顺利利。
季妧给村里村外的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全了自己的“公义”;村民们有了工作日子有了奔头,那些鸡毛蒜皮狗屁倒灶的闲事也少了;孟里正既赚了名声体面又省了心,心里对季妧就更是看重和支持。
如此也算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季妧从百味坊出来,打算去卤香坊那边看看,而去卤香坊,必然要经过自家门口。
远远看见门口有个人徘徊,走近了才发现竟是孟里正。
人果然是禁不住念叨,一念叨就撞个正着。
“里正叔,你找我有事?”
孟里正以往爱朝西河沟跑,如今是三个作坊轮流跑。
好在他不耍“官威”,虽然季妧给了他一个“监督员”的名头,但他基本不插手作坊的事。
除非看到有谁偷懒耍滑不好好干了,那是必然要好好教育一通的,毕竟干系着大丰村的脸面。
季妧最近忙着与金家商谈,已经有阵子没见着他了。
见他没去作坊,反而直接找到自家门口,还以为是有什么大事。
孟里正摆了摆手。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跟作坊也无关……就是、那个……”
他这副支支吾吾的样子,反倒引起了季妧的好奇。
“叔,有事不妨直说。”
孟里正也想直说,关键不知从哪里开口。
“也没旁的,就是那个……璟儿来信了……”
季妧愣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