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运娘子山里汉-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22章 苟富贵勿相忘
  那些暴雨倾盆的夜,是他人生中最无力的时刻,每每想起,都忘不了自己缩在角落瑟瑟发抖的样子。
  他不喜欢那样弱小,毫无反击能力的自己。
  “我娘每天都有浆洗不完的衣服,但也仅仅只能顾住两人温饱,读书的话就……”
  自从家里出了那样的变故,孟氏下了决心,一定要把儿子培养成才。因为只有当了官,才能抢回被夺的家产,为娘俩受过的冤屈讨个公道。
  为此,她一个几乎没做过重活的秀才娘子,硬是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咬牙把儿子送进了书塾。
  为此她什么脏活累活都肯做,短短几年,原本乌黑的头发就花白了一片,整个人苍老了十岁都不止。
  看着她每天不亮就出门,到了夜里才拖着疲累的步子回家,宋璟小小的心里比在书塾被同窗欺负霸凌还难受。
  后来下了学他也不立刻回家了,因为知道孟氏不会那么早回去,他就去那些小饭馆里给人刷盘子洗碗。
  起初是没人肯要他的,毕竟那么小的孩子。
  一次又一次被拒绝,宋璟就一次又一次登门,甚至不要钱白给刷了好一阵子,有家饭馆的老板不忍心,才终于点了头。
  他刷了几年的盘子,渐渐大了,杂七杂八的活也干过不少,甚至干过苦力。
  季妧听的五味杂陈。
  可众生皆苦,安慰的语言又太过苍白,而且她看得出来,宋璟把自己的旧创口扒开,并不是为了求安慰。
  “你母亲很了不起,你,也很了不起。”
  虽然尚未见过孟氏,但凭她再苦再累都坚持让宋璟读书这一点,就很难得。
  宋璟点头“所以我才更要努力,她辛苦半生,总要让她安度晚年。”
  其实自打丈夫走后,又被丈夫的亲族污蔑驱逐,连番的刺激之下,孟氏的性情也发生了变化。
  多数时候还是好的,但一到夜里就搂着宋璟呜呜哭个不停,宋璟稍有不如她意的地方,动辄非打即骂。
  最严重的一次宋璟到现在都还记得。
  他那段时间只顾着去饭馆打零工,功课下滑的厉害,孟氏知道后,拿着根扁担直接去了书塾,把他揪到屋外,拽倒在地上,抡起扁担没头没脸的就打。
  周围全都是看热闹的同年龄孩子,比起疼痛,宋璟更感到羞耻,平生第一次抱头求饶。
  他求孟氏不要再打了。
  可孟氏就像魔怔了一样,嘴里自言自语的说着谁都听不懂的话,下手反而更狠了。
  那力道,像是要活活把他打死。
  宋璟连羞耻心也顾不上了,他一声声喊着娘,疼的满地打滚,到最后挣扎也没了,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孟氏依旧没有停手。
  还是大一点的学生发现不对劲,跑去叫来夫子,才把孟氏拦下。
  大夫赶来的时候,揭开他血淋淋的衣服,都露出惨不忍睹的表情。
  浑身没一块好肉啊,是硬生生被打昏死过去的。
  这么小的孩子,当娘的怎么下得去这样的狠手。
  后来同桌告诉他,孟氏被拦下后发了会呆,然后突然扔了扁担,嚎哭着扑到他身上,还厉声质问,是谁把她儿子打成这样。
  同桌还说“我们都觉得你娘像个疯婆子。”
  然后宋璟就和他当时唯一的好朋友狠狠打了一架,之后两人多年都没再说过一句话。
  大夫处理过伤口后,宋璟被抬回了住的地方,当晚高烧不断,还间歇着抽搐惊厥,眼看着活不成了。
  没想到他命大,硬是挺了过来。
  孟氏守了他一夜,看他睁开眼,劈脸就扇自己耳光。
  她从别人口中已经知道,儿子是自己打的,她差点打死了自己儿子。
  宋璟撑着受伤的身子去拦,母子俩抱头痛哭。
  自那以后,宋璟开始格外注意,尽量不去踩她的雷区。
  可孟氏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也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有时仅仅是看书没来得及答话,都能触碰到她敏感的神经,猝不及防的就大发雷霆,然后殴打宋璟。
  打过骂过之后,看着儿子一身的伤,又继续痛哭忏悔。
  渐渐的,宋璟麻木了,也看清了,即便他做的再完美、再滴水不漏,都没用。
  他身上新伤叠旧伤,就没好全过。
  孟氏也习惯了似的,而且越打越顺手,过后也不会再哭着说对不起。
  宋璟也怀疑过,她到底是真犯病,还是仅仅因为挑不出自己的错而恼火,或是在外面受了气。
  他觉得自己成了孟氏发泄情绪的工具。
  孟氏说过,她遭的罪、受的苦,都是因为他。她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他好。他要牢牢记住,一刻也不能忘。
  宋璟没有忘,所以他从不反抗。
  在他未踏上仕途之前,这是他唯一能为孟氏做的。
  所以他不敢文弱,不敢让自己生病,因为没钱看大夫。
  好在他打的那些零工和苦力,或多或少锻炼了身体。而且为了让自己挨打后能尽快复原,他养成了每天早起徒步登山的习惯。
  但这些,就没必要对季妧说了。
  只笑着道“天将降大任于我,不提前磨练好体魄怎么能行?”
  季妧知道他笑容背后肯定还藏着别的东西,却没有追问。
  只是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都过去了。”
  人人都有一段不想面对的过去,别人无法完全感同深受,能够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她曾听过一段话。幸福的人,靠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和宋璟相比,她至少是幸运的,因为人生的头十三年,她攒下了足够治愈余生的温暖。
  只希望宋璟往后的路,一帆风顺,俱是坦途,并且也能收获许多的爱和温暖来治愈自己。
  “走吧,未来的大人物!”季妧跟他开玩笑,然后用一副神秘兮兮的语气道,“说真的,咱们共患难同守岁,也算是有交情的人了,不如我送六个字给你?”
  宋璟作好奇状“洗耳恭听。”
  “苟富贵,勿相忘。”
  雪地里安静了一会儿,旋即,两串笑声交错着响起,沉郁的气氛被一扫而光。
  宋璟笑过之后指着她连连摇头。
  “怎么,不愿意?”季妧故意横眉立目。
  “愿意,怎会不愿意。”
  宋璟只顾着笑,笑过之后,深深看着她。
  “你说的我都能做到,但我功成名就之时,你也要……在我触手可及的地方,不然,怎么共富贵?”
  季妧走路累的没心思去细想他话中深意,反正只要宋璟心情变好了就好。
  “你放心去富贵,就算我当时远在千里之外,也会快马加鞭找上门打秋风的,大人物。”


第123章 终究是个庸人
  花了比平时多一倍的时间,两人才算赶到镇上。
  季妧还以为要去书院汇合,没想到并不是。
  宋璟带着她七拐八绕进了一个小巷子,然后在其中一户民居前停下。
  正要敲门,就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紧接着门哗啦一声从里面拉开了。
  来人和宋璟差不多年纪,就是体格瞧着比较圆硕,加上大冬天衣服比较厚的缘故,猛一看跟个球似的。
  见宋璟还带了个人,他有些奇怪,但也没有多说什么,头往院里一偏,示意两人进来“就等你了。”
  正屋门口用厚重的棉帘子隔着,宋璟伸手打起帘子,让季妧先进。
  一只脚刚踏进去,就感到扑面袭来的暖气,原来屋里烧着好几个炭盆。
  十多个人团座在炭盆四周,看上去应该都是书院的学生。
  季妧匆匆扫了一眼,大致情况了然于心,就站到了宋璟身侧。
  “你可总算来了!”
  那些人看到宋璟,纷纷站起来打招呼。
  宋璟笑着告罪“实在是雪路难行,让诸位久等了。”
  本来就是玩笑话,并没有真怪罪他的意思,因而众人打趣了一番,就纷纷落座。
  宋璟把自己的板凳让出一半给季妧,众人都知道他是独子,还还以为这是他本家表弟之类的,没过多注意,直入主题。
  “鲁驭,李冠春,你们俩确定都通知到了?”
  先说话的是吴荣膺。
  他看上去比在座的都要年长,听语气,这次的集会应该是他发起的。
  鲁驭就是之前开门的胖子。
  他闻言气哼哼道“我和冠春整整跑了两天,能联系上的都找过了,谁知道就来了这么几个!”
  李冠春恰恰是个麻杆似的瘦子。
  在坐只有他和鲁驭家住镇上,因而镇上以及镇子附近村庄所有同窗的联络事宜,是由他俩负责的。
  至于稍远的地方,则由张文张武这对孪生兄弟负责联络。
  两人父亲是替大户人家养马的,家里现成就有马车,跑远路比其他人方便。
  他们几个也没想到,辛苦奔波了几天,竟才聚集了这么点人,一时都有些挫败。
  “亏他们学的还是圣贤书,国难临头,却只知龟缩不出!”张武愤愤道。
  张文叹了口气“现在的问题是,总共才一十二人,能做成什么大事。”
  “这还没开始呢,一个个就泄气了!”鲁驭咋呼道,“离了张屠夫,就吃带毛猪不成?他们不来更好,一群贪生怕死之辈,来了也不顶用!”
  吴荣膺看向宋璟“你的意思呢?”
  宋璟道“来不来全凭个人意愿,也许有咱们不知道的隐情,或者别的原因也说不定,这个不好过多指责。鲁驭说的有道理,不管人多人少,事总是要做的,在座尽己所能,未必就不行。”
  一直没说话的李冠春也跟着点头“情况已是这样,咱们愁云惨淡也无益。”
  “那好。”吴荣膺拍板,“那就不要再纠结人数问题了,下面咱们来商量一下具体对策。”
  吴荣膺和宋璟仿佛是这群人的主心骨,这两人定了调,其他人也就不慌了,都跟着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季妧坐在宋璟身边安静的听着,到这会儿才知道,他们此次集会,原来是出于安稳民心的目的。
  烽烟起后,知县虽然第一时间就把各村镇的里正召集到县衙,严正吩咐他们务必做好治下村民的安抚工作。
  但因为往年抓壮丁的文书都是经衙门签发,而且亲自抓人的也是衙役,甚至里正也有配合。
  所以不管是县衙张贴的告示也好,各村里正亲自登门说明也好,百姓更多的还是抱着怀疑观望的态度,这也是平静之下暗潮涌动的原因。
  吴荣膺却有不同意见。
  “我倒觉得这是小事。百姓的心思太简单了,无外乎就是怕死怕抓壮丁,只要这两种情况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安不安抚的并不重要。咱们应该把目光放远,既然要做就做大的,比如号召青壮年主动投军。保家卫国本就是男儿本分,若在咱们的号召之下,能组建一支队伍去前线帮忙,到时整个关北必会以我等为楷模,说不定还会传扬天下,名留青史!”
  他一番慷慨激昂,其余诸人却面面相觑。
  季妧也没想到,这吴荣膺看着挺严肃古板的一个人,骨子里竟然这么热血。
  就是……热血过头了。
  现在府州县的各级官员,最怕的就是民心不稳从而引发骚乱,因而才会千方百计的想着维稳。
  这个吴荣膺倒好,官府刚保证不抓壮丁,他就提议跑出去号召青壮年从军,这是专往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上踩啊。
  百姓现在本就处于草木皆兵的状态,哪还会去分辨主动与被动、抓壮丁与投军的区别?
  他们肯定以为是官府出尔反尔,说一套做一套,换了个花样和说法,最终还是要抓壮丁!
  若再发生“内外人心,栗栗危惧,愚民无知,转相告语,扶老携幼,逃避山谷”的事,再想稳定局势就难了。
  到时无论官衙以及里正说什么,都不会再有人相信,甚至还可能引发更大的冲突。
  而且,没有官方下令,就是邺阳知县都不敢私组军队,何况他们这些尚无功名在身的学子,谁知道你是要卫国还是要造反?
  就算是一片赤子之心,那随便拉了支草台班子就往前线冲,是去帮忙还是拖后腿?
  更何况这个吴荣膺给她的感觉,并不像是一心为公,更像是为了扬名。
  她心里的想法,自然不好直接说出来,侧头去看宋璟,果然见他眉心微折。
  偏偏吴荣膺还主动来问宋璟的意见。
  宋璟斟酌了一番,开口道“吴兄高义,令人敬服,但此事未免有些不妥,毕竟师出无名,容易惹祸上身。若真到朝廷下令征兵之时,我辈自无二话,如今并未听到战败以及缺兵的消息,咱们大可静以观之。”
  他这话引起在场除吴荣膺以外所有人的认同。
  吴荣膺没想到,一直以来他最为欣赏的宋璟,竟然否决了他。
  哼,有才气无胆气,终究是个庸人!


第124章 竟是个女的
  少数服从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