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妈文里的短命亲妈-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行。”徐长远答应一声,瞧着还没有公交车的影子,一站路,干脆就匆匆往幼儿园的方向走。
  庄老着手组建一个双面绣工作小组,在冯妙的建议下,工作地点安排在宫外,西三所虽然地方不小,可作为管理处和修复组的工作地点,其实也没有多大地方了,挤,干扰也多。冯妙最不喜人多杂乱,刺绣毕竟是个心宁气静的事情。
  放在宫外相对独立,也不影响工作,随时可以跟复制组沟通,冯妙一说庄老也觉得有理,于是就这么定了。
  于是经过协调,选了一处离故宫不远的地方,是一处大宅院,一大片高高低低的院落,现在用作某个兄弟单位的办公地,有警卫管理,修复组就在这里安排了一个小巧的四合院,各方面都挺合适。
  庄老召集的绣娘都来自江南,最先来报到的居然是一对师徒,师傅叫祝明芳,五十来岁,带着她的徒弟邱小婵,二十出头。师徒两个一样的纤瘦温婉,一口吴侬软语,很有江南女子的韵味。
  冯妙之前特意了解过现如今的苏绣,知道苏绣流派林立,主要是苏派绣法和顾派绣法,一问,祝明芳是顾绣传人,并且在绣坛是一位颇有影响地位的代表性传承人。
  冯妙心说这位大师怎么也来了。她自己年纪轻,原本还以为,庄老召集的主要是年轻绣娘呢。
  在庄老的建议下,冯妙和这师徒二人便形成了一个“筹备组”,开始马不停蹄地张罗工作小组的相关事宜。在这个艰苦奋斗的年代,除了修复组派来的徐长远和另一位工作人员章永兴帮忙,很多事情都要她们自己动手,从几间空空的大屋子开始。
  祝明芳师徒来之前就已经得知,双面绣小组由庄老亲自牵头,实则冯妙才是具体负责人,师徒两个一见面,就表现出对冯妙的极大兴趣。
  徒弟邱小婵活泼些,互相介绍之后就忍不住问:“冯妙同志,你就是成功复制出故宫双面绣的人呀,你可不知道,我老师来之前对你有多好奇,我们来之前,就听说有个人把双面绣复制出来了,还以为你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师傅呢。”
  “这丫头怎么说话呢。”祝明芳笑道,“冯妙同志你不知道,修复组他们之前也找过我的,我在里边呆过,花了一个多月也没研究出它的针法,回去之后就一直放在心里,它那个绣法很有特点,运针细密,立体紧凑,我那时认为这种针法已经失传了,心里就非常遗憾,回去好些日子放不下。这次一听说有人成功复制出来了,我也顾不得这把老骨头了,硬是要过来看看。”
  说完又笑道,“冯妙同志,你别嫌我年纪大了,我学习能力还是行的。咱们做手艺的人,授业不分老幼,你就先收下我这个徒弟。”
  面对这样一位有年龄、有资历的大师,别说现在,便是前世执掌司制房,她年纪轻轻也得敬重三分,冯妙赶紧笑道:“祝老师你可别拿我说笑了,就像你说的,咱们做手艺的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也就是恰巧会这一样,咱们就相互学习,我该跟你学的可多着呢。”
  “行,那咱们就相互学习。”祝明芳笑起来。
  三人说说笑笑,连同今天来协助的章永兴一起,先把工作场所收拾一下,搬了两张办公桌进来,便聚在一起,商量复制工作的相关事宜。这会儿人员还没到齐,她们先规划了工作步骤流程、工作场地划分,和所需的人手、物料、包括后勤保障等等。
  一番接触,祝明芳心里不禁暗暗有些惊讶,她来之后了解到,复制出故宫双面绣的绣娘是北方来的,农村人,之前并没有从事刺绣相关的工作,便在心里判断应该是流散在民间的刺绣传人,说明故宫双面绣并没有真正失传,民间还有传承,有人恰好会这一种针法。
  祝明芳那时还想,得亏庄老对待修复工作的执着较真,如果不是这份执着,放弃了,改用替代方案,可能就没有机会再发掘出这种濒临失传的针法,别说发扬光大,可能就真的要失传了。
  见面一看,还这么年轻呀,祝明芳就越发笃定了这种判断,推测冯妙就是属于民间流散的一位传承人,还担心这姑娘要领导这么个高手云集的工作小组,会撑不起来。
  然而经过这一番工作讨论,祝明芳便发现这姑娘年纪虽然轻,看着也内敛低调,不张扬,但考虑事情悉数周全,工作安排面面俱到,各种安排流程都是自信笃定地一挥而就,不急不躁却有条不紊……
  便是她这个当了几十年老师、要让人尊称一声大师的老绣工,也没法轻易做到。
  祝明芳看着冯妙的眼神开始发亮。
  冯妙沉浸在工作中,眼看着天不早了,哪里能想到方冀南在宿舍大门口正等得焦躁。


第42章 方冀南的醋 
  临近下班时间; 庄老来了,还顺便带来了两个新报到的绣娘。
  两人一个叫汪绢,三十岁; 一个叫叶小红,跟冯妙同岁,两人来自同一个绣坊,现在改叫苏绣工艺厂了,都是苏派绣法。
  庄老先给她们彼此介绍了一下; 就饶有兴致背着手; 在几间大屋里转转看看,一边跟冯妙问起工作筹备安排; 冯妙一一给他汇报了。
  “好,你们这一下午的工作很有效率。”庄老指指身后的章永兴; 调侃道,“瞧见没; 专业的事情还得听专业人员的; 你让我个老头子来张罗这些绣花的事情; 那我肯定钻坛子砸锅。”
  大家哄笑起来,冯妙笑着说:“都是一下午和祝老师商量出来的; 得亏有祝老师给我掌舵。”
  祝明芳却接过来笑道:“别拉上我,我是看出来了; 庄老让你牵头可不是光因为你会绣,那是因为你有这个能力。庄老,您这是挖到宝了呀,这方面的工作我也没接触过; 冯妙她都考虑到了。”
  “我没以为你会亲自来; ”庄老调集人手的时候; 只是要求祝明芳所在的绣坊选派两名刺绣技巧熟练、年轻学习力强的绣娘,可没想到把“掌门老师”搬来了。庄老笑道,“你来了正好,冯妙可都说了,你这个老把式,你得多帮帮她。”
  祝明芳道:“您放心。人都说我是个绣痴,我一听说故宫双面绣复制出来了,哪里还坐得住,赶紧就得来看看,拦都拦不住我。冯妙很好,我们一见如故,我们都会好好干,你们可别看我年纪大了,我保证好好学习绣法,不拖后腿。”
  “祝老师,您这变着法子夸我呢。”冯妙道。大家又哈哈笑起来。
  “这两天人员差不多就该到齐了,冯妙啊,物料、后勤什么的,你就交给徐长远和章永兴,解决不了的告诉我,我去找上头。”
  庄老转悠了几圈比较满意,才背着手弓着腰,跟个菜市场大爷似的,晃晃悠悠走了。
  庄老一走,冯妙赶紧就想下班,她接孩子要迟了。
  “祝老师,天也不早了,那我们今天就先到这儿吧?”冯妙转向另外三人,“邱同志,汪同志,叶同志,你们今天都刚到,累了一路,也早点儿回去歇歇。”
  祝明芳点头说行。邱小婵在旁边笑道:“我们以后都要在一起工作,我们这样说话,这个同志那个同志,不麻烦吗,冯妙姐,我比你小,我不管,我以后就管你喊姐。”
  冯妙噗嗤一笑:“行,小婵妹子。”
  剩下两人一听,也纷纷加入,于是冯妙又多了一个“汪姐”和一个“小叶妹子”。
  几人一起工作的小院子出来,便各自道别,祝明芳她们回宿舍,冯妙则穿过院落之间的通道去最近的西门,她得顺着西门的胡同走到底,在路口坐公交车,再到幼儿园接孩子回家。
  长期这么下去就很麻烦,每天坐公交车要花钱,关键是时间也容易耽误。冯妙琢磨着,要不要买个自行车,她上班下班、接送孩子都方便。等这边工作完成了,如果她要离开帝京,可以再把自行车卖掉。
  “冯妙。”
  冯妙一抬头,便看到李志推着自行车等在门口。
  “李同志,”冯妙笑着走过去,“你怎么来了,是有什么工作安排吗,怎么不进去?”
  “不是,我刚好到这儿,正要进去你来了。”李志斟酌了一下说,“冯妙,今天有人来找你,说他是大子的爸爸。”
  冯妙稍稍一怔,倒也不意外,她来帝京的事,方冀南早晚会知道,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这不是你搬家了吗,没找到你,我寻思先来告诉你一声。”李志道。
  冯妙稍稍一想也就明白了李志话中的未尽之意,忙说:“我知道了。李同志,谢谢你了。”
  “谢倒不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就吱一声。大家都是同事,不用那么客气。”李志停了停说,“对了,庄老不是临下班又往你这边来吗,我们怕他太晚了耽误到你,徐长远就先去帮你接孩子了。”
  冯妙看看天色,笑道:“李同志,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你和徐同志,我真该好好谢谢你们。”
  “这话怎么还越说越客气了呢。”李志看她的样子,到也不像着急担心,便把自行车调了个头说,“走吧,我回宿舍,还能顺路捎带你一段。”
  “方冀南在哪儿?”冯妙问。
  “在我们宿舍大门口等着呢。”李志揣摩着冯妙这个态度,跟他脑补的“恶毒前夫”似乎不太一样,琢磨着自己是不是反应过度了,一边骑上车一边问道,“那你去哪儿?”
  “你叫他去我家找我吧,我得先回去看看小孩。”冯妙道。
  李志的担心她大概明白,然而她对方冀南这个“准前夫”,虽然抱着一种悉听尊便无所谓的心态,不在意似的,但却也不会怕他,方冀南这个人,反正也干不出什么家暴、硬抢孩子之类的恶毒事情来。
  潜意识的一种笃定。冯妙敢相信,这点底线方冀南还是有的。
  所以冯妙如今面对他,也能平和从容。
  胡同口让冯妙下了车,李志骑车回宿舍,大院门口瞧见焦躁徘徊的方冀南。
  “李志同志,”方冀南看到他似乎松了口气,忙迎上来问,“找到了吗?”
  “找到了,”李志心里一转悠,到底还不太放心,加上那么一点八卦心理,他干脆自行车一调头,挺热心地说道,“走吧,还有一段路,我带你过去。”
  方冀南还挺感激他呢,心说冯妙这个同事可真热心,连忙道谢。
  天色已经黄昏,自行车穿过古意悠远的老胡同,穿过胡同里弥漫的人间烟火味,终于在一处蛮子楼的四合院大门口停下,李志摁了下铃铛,叮铃铃一声清脆的铃响,敲响半掩的大门,同时扬声喊道:“冯妙同志,在家吗?”
  “李叔叔,”随着一声清脆的童音,黄昏朦胧的光线中,一个小小的身影跑出来,仰起脑袋看着李志,“李叔叔你来啦,请进。”
  “真乖。”李志随手拍拍他的头,问道,“你妈呢?”
  “妈妈刚回来,在忙。”小孩答道。
  “那什么,你……”李志指了指身后,想提醒小孩一下,他不说,方冀南也已经过来了,一伸手把小孩抱了起来。
  “大子,”方冀南抱起他,眼眶一热,拍拍孩子小小的脊背,“大子,我是爸爸,爸爸回来了。”
  连日来的担心焦急,失而复得的庆幸慰藉,一时间他心里真有点不好受了。
  “爸爸?”大子突然被他抱起来,本能地挣扎了一下,听到他的声音便停下动作,歪着脑袋看他。
  “爸爸,”大子看着他说,“真的是你呀。”
  方冀南一时间也没多想这句话的其他含义,抱着孩子往里走,一边说道:“是我,妈妈呢?”
  “妈妈和弟弟在屋里,妈妈刚回来,刚洗手要做饭呢,我都饿了。”大子小大人模样地叹口气,“哎,妈妈太忙了。”
  “可是爸爸,你怎么,你都那么那么长时间没回家了。”大子扁扁嘴,“妈妈说我们不要你了。”
  “爸爸有事。”方冀南道,“爸爸回姥姥家找你们,才知道你们在这儿。”
  李志走在前边,方冀南抱着小孩走进大门,却是个外院,里边还有一层院子,又跨过二门,才看到两侧厢房亮着的灯光。方冀南本能地就往西厢看过去。
  屋里温暖的灯光下,冯妙弯着腰,正在收拾桌上的东西,一个年轻男人坐在桌边,正在跟二子说话。那副画面怎么看都有点刺眼,倒像是一家人了。
  方冀南不自觉地用力盯了那男的一眼,心里推测,这就是那个这些天让他寝食难安的“徐同志”了吧。
  焦躁一天的方冀南不禁有些郁闷了,你说这叫什么事,他这边着急上火跑断了腿,“徐同志”三个字弄的他这些天担惊受怕不安心,这会儿却坐在他家里跟个上大人似的。
  “妈妈。”大子喊了一声,同时冯妙一抬头,对上方冀南深深的目光。
  “妈妈,爸爸来了。”大子被方冀南抱在怀里说。
  “来了呀。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