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天骄(科举)-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面滚来滚去,干打雷不下雨,时不时偷瞄一眼正宁帝的神色,说什么都要去高黎。
  正宁帝都被荣王给气笑了,又狠狠剜了福王一眼,“你带的好头!”
  福王也没想到自己的绝招竟然会被人给学了去,不得不说,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在地上滚来滚去,还是挺丢人的。
  但招数不在新,有用就行。高黎并不算什么强敌,连些像样的兵器甲胄都没有多少。大齐看高黎,那就是碗里的菜,想怎么拨弄就怎么拨弄。
  正宁帝看向福王,示意福王来做这个决定。福王接到正宁帝的眼神后,一个犹豫都没有,当即点头同意了这事儿。喜得荣王顾不上尊卑有别,咕噜一下从地上爬起来,使劲儿勾住福王的脖子,大喊了一声,“好兄弟!”
  看得一旁的窦平旌都忍不住眼角抽搐。福王的心,有时候是真的大。换成一般的太子,第一反应定然是猜忌荣王想要染指兵权。在自己的储君之位还未完全坐稳的情况下,正常太子都不会同意让弟弟插手军队的事。
  但福王就这么干了,还坦坦荡荡,一点怀疑兄弟的意思都没有,只把荣王当成可以共同进退的亲兄弟。
  正宁帝老怀大慰,心中无比熨帖。
  窦平旌在宫变之后,又被正宁帝拽过来当禁卫军统领。只不过自从悼怀太子去世后,窦平旌的精神也颓靡了一段时间,觉得对不起长姐,又不能拿整个承恩公府去给悼怀太子陪葬。
  如今窦平旌能做的,就是多多照顾悼怀太子留下来的几个孩子。等到他们长大后,定然能有爵位,便是女孩,最低也能被封个县主。前程不会差,但窦平旌担心他们在禁庭中没有夫子教导,把人给圈废了,日后就算出来了,又会成为别人算计的对象。
  正好福王也想到了这事儿,试探着问正宁帝,“煦儿正是该念书的年纪,先前也是在上书房开蒙的,不若让他继续在上书房念书?”
  正宁帝深深看了福王一眼,有所意动,最终还是冷淡下来,“且再等等。过了这个风头后,再对他另行安置。朕不管这些,你自己看着办。”
  窦平旌也猜到了正宁帝的用意,闻言立即抱拳道:“皇孙还在孝期,悼怀太子妃也是博学多才之人,不若让她先教导皇孙们。”
  正宁帝点头同意此事,福王想了想,又跑去烦萧景曜,“我看你鬼点子一个接一个,给我写的那些典故小册子都是有趣又实用,有没有适合半大孩子该看的书?你不是也快当爹了吗,正好一并为孩子的学习操操心。”
  要是福王单独让萧景曜给皇孙编学习册子,萧景曜才不搭理他。但福王提到萧景曜马上也要当爹了,要多积攒点经验,萧景曜顿时就来了精神,还真就顺着福王的思路往下琢磨了一阵儿,该给八岁的孩子看什么样式的书,更能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萧景曜对教育学方面的内容不太了解,毕竟他本人就不太符合教育学的常规理论。但萧景曜努力回想了一下小学中低年级的课外读物,多为彩色画本为主,年纪越小,越偏向画多字少的绘本。
  学龄前儿童最适合看的就是绘本。
  萧景曜已经开始琢磨着怎么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画绘本了。
  直到福王一巴掌拍在萧景曜背上,萧景曜才回过神来,认真道:“我先琢磨琢磨,尽量编出一套浅显易懂又有趣的书籍给皇孙学习。”
  悼怀太子死了,正宁帝给了他悼怀太子的谥号,却还是没解除原东宫一系的圈禁。禁庭中不好让夫子进去为皇孙们授课,正宁帝又不同意让皇孙继续去上书房念书。萧景曜觉得好好一个皇孙变成了失学儿童,也怪可怜的。索性就当为自己还没出生的孩子积德,给皇孙编写一套有趣又有内涵的书籍。
  要当爹了,萧景曜整个人都柔和了许多,委实见不得这种失学儿童的事。
  福王立即顺杆爬,美滋滋地决定将萧景曜编写出来的书籍让人抄写一份给他儿子用。
  萧景曜:“……”
  不愧是福王,薅羊毛都薅到资本家头上来了。
  对此,福王很是理直气壮,“好东西大家都想要,合情合理!”
  先前萧景曜为福王编的典故小册子,还是福王的镇书房之宝,时不时就要拿出来重温一下。萧景曜出品,必属精品。有这种好东西不给自己儿子扒拉扒拉,那还算什么爹?
  资本家萧景曜败在厚脸皮的封建统治者福王之下。
  但萧景曜也不是那么容易服输的人,忍不住调侃福王,“你说要拿我当太傅对待,现在又打算拿着我编写的书给你儿子看。那按这个算,你儿子是不是还得叫你一声师兄?”
  福王:“……”
  但脸皮厚的人,理不直气也壮。福王不过愣了一会儿,立即笑着表示,“这倒也不错。到时候我就和我儿子各论各的!”
  妙啊。萧景曜都没想到福王这么能想得开,其思想之跳脱,都能和后世放飞自我的年轻一代父母一较高下了。
  这事儿也就这么定了下来。萧景曜在给研究院送教材之余,还得自己编少儿教材,然后费心为自己的孩子准备各种绘本。
  这时候,萧景曜就深恨自己上辈子看的书不够多,总觉得育儿书就在那里,自己什么时候有了孩子再去买也不迟。谁知道还能碰上穿越这种离奇的事,现在萧景曜有权有势又有钱,照样买不到一本科学的育儿书。
  真是想想都是泪。
  在萧景曜费尽心思为自己尚未出世的孩子编写绘本的同时,正宁帝也一心养病,并且感受到了咸鱼的快乐。尤其是这份快乐还是建立在福王的痛苦之上的,正宁帝就更快乐了。
  以至于正宁帝这病,一养就是大半年,直接养到了正宁二十年立夏。
  顾希夷的肚子已经挺了起来,圆溜溜的跟揣了个西瓜一样,低头已经看不到自己的双脚。萧景曜每天看着顾希夷忍受着怀孕的不便,看到她发胀的脚踝,以及晚上睡觉的种种不便,都是一阵心疼。
  齐氏和师曼娘还一个劲儿地夸顾希夷肚子里的孩子是个省心的,都没怎么折腾娘亲,顾希夷吃得香,没有过害喜的时候,确实少遭了不少罪。
  萧景曜夜里经常给顾希夷按摩脚,惊得顾希夷都结巴了,差点落荒而逃。
  萧景曜却很是淡定,“孩子也是我亲生的,但我不用遭受生育之苦,能为你减轻一点痛苦,我甘之如饴。”
  孕妇本就情绪波动大,顾希夷感动得啪啪掉眼泪,倒让萧景曜慌得手足无措,以为自己手重,弄疼了她。
  萧景曜着急忙慌地哄人,顾希夷又噗嗤一下笑出声,可算让萧景曜松了口气。
  这个大宝贝还没出生,萧景曜都已经在家里把玩具房都收拾出来了,顺便还弄了个游乐场,什么滑梯秋千探险小屋小木马都给安排上,准保让小孩子一看就两眼发光闹着不想走。
  不仅如此,萧景曜还推己及人,给正宁帝上奏折,建议朝廷在各地都开办一个慈幼局,可以先以京城为试点,若是有无依无靠要活不下去的孩子,慈幼局可以收容他们,给他们一口饭吃,还能适当让他们学门谋生的手艺,长大后能养活自己。
  也就是现在有倭岛的金银矿,萧景曜才有底气提出这个建议。不然的话,萧景曜真的会被胡阁老的唾沫星子给淹死。
  但萧景曜这份提议,还是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有人觉得这可能会引发百姓丢弃儿女,等到朝廷将孩子养大后,他们又跑出来认亲。这样没尽过任何养育之恩的父母,也配让子女孝顺他们?
  也有人觉得世上凄惨的人家何其多,碰上灾年,卖儿卖女的人家多的是。若是全都让朝廷养,那朝廷的负担未免太大,就算有金山银山,也经不起这么造的。
  萧景曜对此早有准备,划分出了种种要求。朝廷养大的孩子,长大后当然不能那么轻易地就被认回去。若是查出父母是故意丢弃孩子的,那就以故意讹诈闹事将其捉拿,还得将这么多年养育孩子的钱归还给朝廷。
  除此之外,这些孩子长大后,前十年,每年都该给慈幼局一部分银钱。
  这真不是萧景曜心狠,而是时代背景不同,相应的规定也该随之改变。这年头儿,哪怕去找个手艺人拜师学艺,当个小学徒,都不是那么好当的。前几年一直得为师傅做白工,和师傅家里的长工没有区别,哪怕被打死,都没办法讨个公道。
  相比之下,慈幼局教孩子手艺这事儿,就足够仁慈了。他们赚了银子,又回馈给慈幼局一部分,也是强化他们和慈幼局之间的联系,到时候师兄带师弟,也能自成一派。
  研究院的成果给了萧景曜极大的信心,萧景曜一直坚信,工业时代来临的那一天并不远。
  等到生产力上去了,各地的工厂定然遍地开花。到时候,各个工厂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也是巨大的,再加上大齐又会拿下高黎和交趾等地,开海禁,发展海上贸易。
  可想而知,未来大齐的经济会有多繁荣。若是抓住了这个机遇,老百姓的生活也会发生不小的改变,起码能比现在过得更滋润些。
  老百姓兜里有了银钱,自然而然又会添置些东西,促进了消费,形成良性循环。
  如此一来,变革也是悄无声息。等到科技树点亮到一定程度,又是一次社会大变革,大家的生活方式定然会更便捷。
  大齐只要一直保持这个节奏,就不用再担心养慈幼局的孩子会给国库增添太多负担的问题。
  新生人口就是新的劳动力,人口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大量人口生产的价值,国家都存在不了。哪怕是后世的华夏,那也是吃了人口红利才飞速发展的。
  从宏观角度来说,保持人口健康增长,也是提升国力的一种方式。从更符合当下的价值观来说,这是仁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期盼的大同社会,不就是如此吗?
  萧景曜有依有据地说服了所有反对的人。
  正宁帝仔细思考了良久,决定继续相信萧景曜一回,谨慎点头道:“那便现在京城试试。若是可行,再让各地效仿。”
  萧景曜闻言大喜,立即谢恩。其他官员也纷纷称赞正宁帝为政仁德,是万民之福。
  但在这么个高兴的时刻,偏偏有人来坏萧景曜的好兴致。
  陆含章因为久久不得志,纵情声色,游走于各大青楼之中,每天喝得酩酊大醉,常有和名妓的风流轶事传出来。
  本来这事儿和萧景曜没关系,但陆含章接连写了好几首诗赞美女子的三寸金莲,就让萧景曜不得不将注意力放在这个陆含章憨批身上了。
  大肆鼓吹三寸金莲,陆含章想干嘛?
  萧景曜的警报雷达开始嗡嗡作响。


第089章
  陆含章写夸赞三寸金莲的诗歌与文章, 在其他人看来,不过是一桩文人雅事。但在萧景曜看来,这后面隐藏的东西简直令人毛骨悚然。
  萧景曜有时候都觉得, 文人的笔简直比武将杀人的刀更可怕。杀人不过头点地,他们却用华丽的词藻与无尽的赞美,硬生生地让女性主动接受迫害。他们能用光鲜亮丽的言辞将自己变态的性/癖包装成华美无双的模样, 以一种最高雅的形式展现出来。
  到头来,不附和他们的, 反倒成了庸俗。
  于是为了附庸风雅,一帮人开始跟风, 最终就是女子缠足。萧景曜无法理解, 那种折断脚掌, 对女子的身体造成巨大的, 不可逆的缠足到底美在哪里。
  萧景曜是男子, 确实占尽了优势, 也不用受这样的苦楚。但萧景曜不明白,哪怕做不到将心比心, 这帮人就没有母亲和女儿吗?什么样的畜生才能眼睁睁地把自己的母亲和女儿推进火坑啊?
  萧景曜想破了头都想不明白。反正萧景曜是做不到这样狠心的, 对于马上就要当爹的萧景曜来说,要是他女儿或者孙女后辈被迫缠足,萧景曜宰了罪魁祸首全家把他们的骨灰全部扬了的心都有了。
  当然,陆含章的文章才刚刚传出去,现在还没造成萧景曜记忆中女子缠足将脚缠坏变形,骨头都断掉的严重后果。但萧景曜知道,要是不及时刹住这股风气, 等着华夏女子的,就是吃人的地狱。
  这种文人之间的事, 不涉及朝堂,自然不必在朝堂上提起。
  萧景曜这一瞬间也明白了自己位极人臣后能做出的影响。
  萧景曜身上的光环远比陆含章耀眼,应该说,现如今官场中,就没有比萧景曜更耀眼的存在。
  这会儿萧景曜十分庆幸,自己当初会试时成功将陆含章压了下去。不然的话,六元及第的名头要是落在了陆含章身上,以这家伙的放浪离谱的劲儿,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来。
  陆含章的才学确实是实打实的,在文人中自然有不小的影响力。但和萧景曜比起来,那这份影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