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天骄(科举)-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民多艰,压在他们身上的东西太多太多,赋税徭役,地位尊卑,又因自身愚昧,易受人骗,被有权有势者欺压,也只能默默忍气吞声。不是他们天生下贱,而是他们知道自己就算反抗,也是徒劳,反而会为家里引来更大的祸事。
  所以,再没有比普通百姓们更希望世上多出一位好官的阶级了。哪怕因为官员回避制度,萧景曜日后即便做官,也不会在南川县担任官职,南川县的百姓们依然为此感到高兴。
  起码在大齐境内,有另外一块地方的老百姓能获得青天大老爷的庇佑。
  再者,南川县出了位官员,日后若是有什么重大事情,当地士绅好歹也有个打探消息甚至是求救的门路。
  故土难离,官员们也是人,除了在家乡受尽屈辱的,在不违反律法的情况下,为自己的家乡谋划一下,也不是什么让人诟病的地方。
  南川县的百姓是真的为萧景曜感到高兴,也十分骄傲他们南川县出了这样一位人才。
  萧景曜在听完刘圭说的这些事情后,心情颇为复杂,沉默了片刻才道:“其实我也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品行端正,收拾贾县令,我也有私心。”
  “不管你有没有私心,你站出来为民除害,就是品行高洁。”刘圭一张白胖包子脸上的表情十分严肃,“不然的话,任由那狗官为祸一方,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因为他而家破人亡。”
  差点真的家破人亡的刘圭如今看到萧景曜就双眼放光,自动成为萧景曜的脑残粉,现在就算萧景曜指着天上的太阳说那是绿色的,刘圭也会毫不犹豫地点头说景曜弟弟说得对。
  别说萧景曜了,就连素来沉稳的郑多福,现在看向萧景曜的眼神中都是满满的崇拜。就算再稳重的小孩子也逃不过心理发展规律,想法还比较天真,本能地喜欢惩恶扬善的英雄,萧景曜就是这样的英雄。再加上萧景曜的年纪和他们差不多,也就是萧景曜现在沉心念书,没去街上溜达,不然的话,他就要收获一大批小迷弟迷妹们的崇拜目光啦。
  动画片的大多主角为什么要么是动物,要么是小孩子?当然是瞄准了客户人群,让小孩子有亲切感和代入感啊。
  萧景曜现在已然成为了南川县所有小孩子们心目中的小英雄,这种情况还有往整个常明府发展的趋势。
  得知这事儿的萧景曜:“……”
  谢谢,虽然我内心强大,脸皮也够厚,现在也想用脚趾头给你们抠出一座私塾。
  孙夫子对萧景曜的重视更上一层楼,看着惩治完贾县令回来的萧景曜,孙夫子忍不住感慨道:“我本以为我对你的才华有了足够的了解,现在看来,是我小看你了啊!你这样的能耐,这样的天分,在处理这件事上的手段,就是我也远远不如你啊。”
  萧景曜赶紧作揖道:“夫子可别挖苦我了,我治学不过一年半载,才学远不如夫子。夫子这般说,景曜无地自容。”
  “你若是无地自容,那其他人就该羞愧而死了。”孙夫子感慨万千,看向萧景曜的目光中,既有对良才美玉的赞叹,也一丝掩饰的极好的,同为读书人,对天才的羡慕,“在处理庶务上,我不如你。于学问一道,我不过比你多治学几十载,以你的天姿,再给你几年时间,你便能轻松地超过我。这样的天赋,我都有些嫉妒。”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此生能教导你这样的弟子,是上苍对我的厚爱。”
  “日后你入朝为官,切记别忘了贾县令欺辱你,鱼肉百姓时,你内心的愤怒。官做的好不好,真正能给出公道评定的,不是吏部考评,而是治下的百姓。”
  孙夫子这话,对现在的制度来说,已经略微有些不敬了。
  萧景曜躬身应是。在这个时候就领悟了换位思考的孙夫子,就算功名不如举人和进士,但品行一定不输他们。
  能得这样一位老师的教导,也是萧景曜的福气。
  至少,萧景曜觉得孙夫子比自己坦荡,更符合儒家对“君子”的要求。
  萧景曜上辈子从底层爬上来,白手起家,登上首富之位。如果说萧景曜的德行是圣贤口中的“君子”,这是什么地狱笑话?萧景曜自己都要被恶心得出一身鸡皮疙瘩。
  被萧景曜按下去的竞争对手们就算是死了,也要从地狱里爬上来,用他们腐朽的声音呐喊:萧景曜心机深沉,君子个屁!
  孙夫子似乎看出了萧景曜并不赞同他的“君子”之说,笑着问萧景曜:“曜儿可是觉得,在惩治贾县令一事上,你多番算计,不能成为‘仁’?”
  萧景曜倒不是因为这事儿觉得自己称不上“仁”,而是觉得他虽然不算是坏人,但也跟“仁”字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孙夫子低头笑了一阵儿,在萧景曜无奈的眼神中终于收了笑容,认真问萧景曜,“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孔子如何为他解惑?”
  这也是《论语》中的一段经典对话,全文是: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直译过来便是:所有人都喜欢的人,和所有人都厌恶的人,都不如让所有好人喜欢,所有坏人厌恶的人。
  以萧景曜的水平,这种简单的问答早就难不住他,给出答案的速度十分快。
  孙夫子抚掌大笑,“你现在已经得之一二了。”
  南川县心怀公道的百姓喜欢萧景曜,希望他顺利考上功名,当个庇护一方百姓的好官。如贾县令、苟师爷和孙耀祖等人,提到萧景曜就满心厌恶愤恨,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这难道不能证明萧景曜已经具备了“君子”仁德风范了吗?
  哦,还有个瘫痪在床的钱至善,在不知从谁那里得知是萧景曜撺掇钱夫人和钱璋放弃他后,整日对萧景曜咒骂不已。然后被钱璋散尽伺候的仆从,就留下一位哑翁为钱至善擦身喂饭。
  而在钱至善耳边传闲话的那个下人,被钱璋狠狠打了一顿后发去城外别庄种地。名为种地,实则那人挨了重棒后已经高烧不退,将他送走,也就看他命大不大了。
  为此,钱璋还特地备了厚礼向萧景曜登门致歉,说他治家不严,才让人有机会在钱至善耳边传闲话。
  萧景曜也奇怪,传闲话的人是不是和钱家有仇?这个时候干出这种事,是生怕钱家的日子过得太好了吧?万一自己是个小心眼记仇的,现在钱家可经不起自己的收拾。
  钱璋苦笑一声,低头抹了一把脸,笑容讥讽,“我都要佩服我爹交友的本事了,那帮人还真没有害他的心思,就是听了传言按捺不住想让我爹知道,完全不考虑这么做会带来什么后果。果然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初露少年棱角的钱璋冷酷地想,还好他不像他那个生父。
  子不肖父,对某些特定阶级来说,等同于斩断了这个儿子的富贵路。甚至若是钱至善儿子多一点,他当众给了钱璋一个“子不类父”的评价,都极有可能让钱璋这个嫡长子由于各种意外不能继承家业。
  但钱璋还是觉得,还好,他不像那个男人。
  萧景曜叹了口气,看向钱璋的目光中顿时充满了同情。都说他被爹坑,甚至还有个败家子祖父和他爹一直挖坑让他填,但钱璋显然比他更惨。萧子敬和萧元青真的只是水平不够,对家人没话说,还是那种特别溺爱孩子的熊家长。
  而钱至善……简直枉为人父。干的事情畜生连都不如。
  但萧景曜还是提点了钱璋一句,“不要在外人面前表露出对你爹的厌恶。”
  这个时代孝字当头,讲究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父母视子女如私产,肆意打骂,甚至失手打死,也不会被判罪。但若子女不孝,那就是大罪。
  就算子女并未不孝,只要父母跑去公堂状告子女不孝,那不管事情如何,被状告的子女先得挨上十大板才能自己为自己辩解。
  本朝还算好,前朝有位帝王南巡,正好碰上一位偏心的老妇人状告长子不孝,本意是为了给幼子多争一点家产。结果被帝王插了一手,老妇人所有的子孙全部斩首,老妇人自己被送回族里奉养。哦,族长一家还被帝王以治家不严的罪名流放三千里。
  看完整个记载的萧景曜:“……”
  封建帝王,真的随时都能给萧景曜一点随心所欲的小震撼。
  本着不能我一个人震惊的原则,萧景曜把这个案子当故事讲给了钱璋听。
  钱璋果然大受震撼,嘴巴大张,好一会儿才找到自己的声音,“……个老妇人,回到族里后,也活不久吧?”
  这个案子判的,绝了。无辜的不无辜的人全都被流放斩首,这就是帝王之怒吗?
  钱璋背后一寒,起身恭恭敬敬地对着萧景曜行了一礼,郑重道:“多谢公子教我。”
  若是他表现出对生父的厌恶,有歹人拿这事儿做把柄,说不定某一天他还真会因为这事儿锒铛入狱。
  钱璋虽然碰上个渣爹,但他的祖父祖母和亲娘对他还是十分疼爱的。所以钱璋才能一边挨钱至善的揍,一边毫不掩饰对钱至善的愤恨。
  真正被家暴得留下心理阴影的孩子,面对施暴者,大多不会有钱璋这份勇气。
  萧景曜可怜钱璋的遭遇,也欣赏他的勇气和果敢,想到钱家也是南川县数得上的大商户,萧景曜就忍不住心思微动,对着钱璋招招手,“我现在要专心备考,等我考完试,得了空再找你说话,有笔买卖,我们可以合作一下。”
  钱璋的眼神嗖的一下亮得堪比天上的星星。
  在这样灼热的目光下,萧景曜忍不住有些诧异,“你为何如此激动?”
  听闻钱璋已经逐步接手家里的生意了,怎么一听到有买卖做还会激动成这样?
  “做买卖不激动,激动的是,和我做买卖的人,是公子你啊!”钱璋高兴得都忘记了在萧景曜面前维持住冷酷的形象,开开心心地手舞足蹈起来。
  萧景曜的脑袋上挂满了问号,“至于吗?”
  钱璋一边乐一边狠狠点头,“当然至于!”
  这就是萧景曜的思维盲区了。在他干掉贾县令之后,只要智商超过60的人,都能看出来他必定前程远大。范进中举后多的是士绅前来送礼,还生怕他不收。萧景曜现在虽然还没有功名在身,但已经有许多智商在线的人想提前投资他了。
  只是萧家的家业虽然被三代败家子败光了,也还留有不少底子。萧子敬和萧元青虽然败家却不贪财,又把萧景曜看得跟眼珠子似的,生怕影响了萧景曜的名声,连刘慎行送的财物都不肯收,更别提其他士绅送来的厚礼了。
  现在最让大户人家们羡慕的,竟然是当初他们全都看不上的纨绔们。
  先前纨绔们嘻嘻哈哈和萧家齐心协力为刘慎行奔走,花银子替刘慎行上下打点,家里人没少抽他们。脑子坏掉啦,那可是县令大人!你们就算游手好闲,不为家里做贡献,也别作死为家里招祸!
  现在贾县令伏法,孙耀祖散尽家财,带着全家艰难北上,打算去京城投奔他那个有大出息的姐姐。为非作歹的人见到这些作恶之人的惨状,被家人关在家里老老实实当鹌鹑,生怕萧景曜那天把他们也送去蹲大牢。
  这个时候,和萧元青关系亲密的纨绔们瞬间就抖了起来,嘿嘿,你们现在想攀都攀不上的萧景曜,见了我们还会笑眯眯地叫我们一声叔父呢。让你们看不起我们,现在觉得我们有用处了吧?不好意思,滚远啦!
  纨绔们根本不理会家中让他们刻意巴结萧景曜的要求,还嘻嘻哈哈对萧景曜吐槽,“呸,我们要是真这么干了,才是对曜儿的侮辱,是不是?”
  萧景曜点头轻笑,和他们同仇敌忾,“没错,我与叔伯们的情谊,无需金银点缀。”
  纨绔们十分感动,然后送了萧景曜一堆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儿,几乎把市面上常见的和不常见的孩童玩具全都凑齐了,其样式之丰富,萧景曜几乎能在萧家办个大齐儿童游乐场。
  收到玩具大礼包的萧景曜十分无语,瞅了一眼两眼望天的萧元青,再看看气势汹汹准备脱鞋揍人的萧子敬,萧景曜脑袋上飘过三个点。
  钱璋说的没错,果然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么多个人都凑不齐一个完整的脑子,你们哪怕在一堆玩具里添些一支笔呢,好歹也能让萧元青说服萧子敬他们没有无意识地把萧景曜往纨绔的方向带。
  萧子敬果然磨刀霍霍向混账儿子,大声咆哮,“他们不知道也就罢了,你也不知道曜儿马上就要参加科考了吗?”
  萧元青抱头鼠窜,还不忘为自己辩解,“我这是相信曜儿的自制力!”
  萧子敬:“……”
  拳头更硬了,孽障受死!
  县试在明年二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