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家媳妇生存手册-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夫人不会是想让夫人

    来个太监撑着伞从对面小跨院一路小跑过来,说骡车套好了,乔夫人现在要走吗?

    乔夫人点头,由乔家跟过来的两个丫鬟搀着走进雨帘,徐嬷嬷在后头矮下身子行礼恭送。

    乔夫人一上骡车就把头顶的白花摘下来,放在脚底下踩烂,什么事儿没办还白白捞了一身晦气。还好押送棺材的没让把棺材板儿给打开,不然回去从多少柚子水都洗不干净。

    乔夫人重新戴上珠钗,看见边上的两个丫鬟垂着头一副蔫儿蔫儿的样子,照着脸一人给了一耳刮子:“怎么?没盼头了?没男人就活不了了?”

    两个丫鬟齐刷刷跪下说婢子不敢,乔夫人用手指头勾住其中一个的下巴,让她瓷白糯米团子似的小脸仰起来,乔夫人叹了声:“可怜这副好模样。”

    这两个丫鬟她从女儿五岁就开始养,为的就是等将来女儿有了身子,或者三爷有了二心,被别的什么小浪蹄子给迷得晕头转向,好把人给送过去。模样都是出挑的好苗子,身家也都是清白的,最重要的是她们俩全家都被乔家给捏的死死的,敢生出二心,她全家都跟着没命。

    为娘的总是为儿女们操碎了心,今天特意带着她们俩过去,乔夫人想着是顺水推舟留下两个娘家人安慰女儿,也是送了两个助力过去。这两个平日里得了她不少指点,都跟女儿年纪差不多大,她们说的话总比徐嬷嬷说的能让女儿听得进耳。

    不过都算白忙活了,女儿不争气,下再多的功夫也白搭。

    乔夫人得赶紧回去再物色物色几户好人家,门第这回不能找太高了,嫁女低价,让婆家人全都得仰着脖子,把女儿当菩萨供起来。

    三爷府上,大嬷嬷正关着门和乔氏推心置腹地说着一席话。

    “夫人不当老奴是外道人,那老奴就倚老卖老说说。”大嬷嬷两只手垂在两边,低着头,脸上恭恭敬敬,刚才的那股子气势已经消失得一干二净了。

    大嬷嬷打心眼儿里开始心疼这个年轻的小寡妇,这么小的年纪,身子都好没长开,整个王府就落在她细嫩的肩膀上。

    乔氏说:“大嬷嬷请说。”

    大嬷嬷道:“老奴也是听旁人说的,外头的大户人家娶媳妇,新妇过门都要夹着尾巴熬三年,夫人您别嫌老奴这话说得糙,可这里头的理儿不糙。夫人一过门就大刀阔斧地立规矩,剥了老一辈下人的一层皮,要是三爷还在也就罢了,有三爷在上头压着他们,护着您,您要怎么招他们都不敢说二话。要是三爷还在,这些话老奴烂在嗓子眼儿烂在肚子里,都不敢往夫人耳边吐一个字。”

    乔氏看着外头的雨点啪啪打在窗户上,点了点头。

    大嬷嬷继续道:“在位份上您压着他们一头,可是论手腕心思,各个儿都是人精。往常底下人不使出来,就是碍着您的身份位置,可现在”

    乔氏说:“我都听嬷嬷的。”

    大嬷嬷犹豫了会儿,乔氏坚定道:“嬷嬷只管说就是。”

    大嬷嬷道:“夫人年纪轻,也不曾和三爷圆过房,夫人要是想”

    乔氏的脸登时红了一圈,很快又白了下去,眼睛也成了通红的两个灯泡,她激动起来就开始咳嗽,刚才在雨里头着了凉。



    第200节

    

她一边咳嗽一边指着老天爷:“我要是有这份心思,就让我即刻死了罢!”

    大嬷嬷见惯了人事变迁,知道夫人年轻,人也纯粹,这时候说的话未必就不是真心的,但以后会不会变,她可还真拿不准。乔夫人心里打着什么主意,她可是门儿清!

    乔家能把女儿送进三爷府上,可不是让宝贝女儿来守寡的。

    皇妃这会儿义正言辞要做贞洁烈妇,可再硬的铁也禁不住自己的亲娘在耳朵旁软磨硬泡,这世上,最硬的是人心,最软的是人的耳朵。

    大嬷嬷的退路也想好了,她早就在乡下置办了房产,人了干儿子,干儿子也给她娶了儿媳妇,置办了二十几亩的水田,三十几亩的瘦地。要是皇妃哪天真的改主意要回娘家改嫁,她也能全身而退去做她自己的地主婆享清福。

    只是她一天在府上立着,就不能由着外头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在府里头胡作非为。

    三爷不在了,府上的流水可还不少,现在的皇府就是一块肥油,外头的人里头的人各个都惦记着要来啃一口。

    雪中送炭的人不多,落井下石的人最不缺!

    什么叫屋漏偏逢连夜雨,这话可不单是戏文子里头唱的。

    她乔家这会儿拍拍屁股走了,大嬷嬷二话不说一句,但是要想临走还把撕下府里头的一层皮,那就不要怪她不客气。

    大嬷嬷说:“宫里头也该收到消息了,娘娘又要伤心一场了。”娘娘是个面冷心热的人,三爷真是和娘娘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两个人都拐着弯儿关心对方,见了面却都做出一副冷冰冰的样子。

    两人几十年的误会还没解开,娘娘就要白发人送黑发人,大嬷嬷说着眼里闪着泪光,乔氏叹道:“我收拾收拾,换过衣服下去就往宫里递牌子。”她原本以为娘娘对三爷的心思也不过这样,毕竟她几次进宫,娘娘对她也是淡淡的,一句多余的嘘寒问暖都没有,只是例行公事的赏了些礼。

    甚至三爷的长女出生,娘娘也不过是寻常赏了些小孩的东西,说:“小孩子长得快,也就这些金银的首饰能压压身带着玩。”

    直到三爷出事,听说娘娘在佛堂里念了三天三夜的经,水米未进,娘娘也不肯穿丧服,不信儿子出了事。

    下午刚递了牌子进宫,娘娘就让人派了轿子过来接乔氏入宫。

    乔氏差点没认出来面前这个垂垂老矣的妇人是谁,娘娘整个人老了足足二十岁,之前的脸上平平整整,没有一条皱纹,这时候头发已经花白了大半。

    惠妃一看见乔氏就哭了,两个人就如同民间任何一对寻常婆媳,面对着面,然后掩面哭泣。

    惠妃跟乔氏说了不少钱昱小时候的事儿,说他打小爱吃奶饽饽,可是嬷嬷和小太监怕他积食,管着不让多吃,他总跑到她这儿来,那时候几块炸香了,炸的酥脆的奶饽饽就能哄住他。

    两人说了一通,不知道什么时候周边的下人都退了下去,只留下惠妃身边的亲信苏姑姑。

    惠妃让乔氏尝尝炸馒头片儿:“老三喜欢蘸了糖吃,你别看他人瘦,其实可会吃。”

    乔氏肿着两个大眼泡,嘴里咸咸的,顾不上礼节,也忘了面前的这位是娘娘,接过苏姑姑递上来的筷子,夹了一小片吭哧地吃了。

    惠妃笑了下:“好孩子。”

    两人又静坐了一会儿:“听说老三在外头有了个女儿?”

    乔氏身子一僵,脑袋开始发木,这个事儿她一直都逼着自己不去想,即便三爷人不在了,可外头那个,就像是一根刺,狠狠地扎在她心头最嫩的地方。

    她不知道自己发出来的声音是怎样的,她说:“是。”

    惠妃道:“接回来吧,还有外头那个,到底伺候了老三一场。”

    苏姑姑给惠妃递过来一杯凝神茶,她知道别看娘娘这样风轻云淡的模样,就是哭也是不发一点声音,眼泪无声地往下淌,娘娘是心里苦。

    万岁爷被太子爷关在养心殿里,半个月没有风声传出来了,娘娘现在唯一的盼头就是那个没见过面的小孙女儿,要没了这个,说不定娘娘在听到三爷死讯的时候,就跟着去了。

    苏姑姑送乔氏出去:“三皇妃好走。”

    乔氏感觉身子都不是自己了,从头到脚无数只小虫在爬,浑身酥麻起着鸡皮疙瘩,她定定地看着苏姑姑。

    苏姑姑道:“三皇妃自己一个人,身边要有个孩子,以后的日子也好过些。”至于外头那个,三爷人都不在了,还不是任凭你处置?

    乔氏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的府上,衣服已经让徐嬷嬷招呼着下人重新换过,她后背森森出了好大一身汗。

    就算到了这个时候,她心里还是不舒服,外头那个姜氏,还有姜氏生出来的孩子。

    那是三爷留在世上唯一的血脉啊!

    乔氏把指甲扣进掌心,为什么给三爷留下血脉的不是她自己呢?

    另一边,刑部,小源子正给看守的大人赔着笑脸,顺便一个分量不轻的荷包塞过去:“您通通情面,人都死了,还不兴让人家穿件体面的衣裳?”

    结果小源子在给里头的“三爷”穿衣服的时候发现,衣裳不大合身啊?

    衣服太长,棺材里的人太矮!

    人死了尸首还要胀呢,三爷府上的奴才手艺再不好,也不敢把衣裳的尺寸做的差这么多吧?

    胳膊露出来一大截,小腿也露出来一大截。

    刑部看管的狱卒一看这个,各个都兴奋了起来,就像是很久没有案子终于来了个世纪大案的模样。

    一个胖头戴着四方黑帽的狱卒拽着太监的手:“好哥哥,以后弟弟我要是有了远大前程,可得多亏了您呐!”

    狱卒们一个个打了鸡血似的把这个消息往上报。

    太子爷正在书房里临窗写大字,听到这个消息,他手里的笔一顿,一副好字就这么写废了。

    屋子里的太监丫鬟齐刷刷屈膝跪地。

    屋子里静悄悄的,太子让边上的太监重新铺了纸,一口气不停,笔走龙蛇,写了一篇行云流水的狂草。

    奴才们还跪着不敢起身,他们知道这时候的太子爷在生气。

    谁敢出声就是出头鸟。

    刑部里,那些等着官位更上一层的小官大官们都心急如焚地等着消息,他们成天蹲在牢房里消息闭塞,还以为发现了天大的好消息。



    第201节

    

三爷没死啊!这棺材里头的人千真万确不是三爷。

    只要等仵作,太医院来人过来一验,就能瞧出来,这个人虽然浑身冻成了冰,可是满身长满了癞子。

    三爷身上会长癞子?

    他们没等来升官发财的好消息,等来的是一壶毒酒。

    一夜功夫,刑部大牢,包括押送棺材的大小太监全都从京城失踪,要是有人去刑部、宫门口打听:“我弟弟昨儿个还在上差呢,怎么今儿没消息了?”

    打听的这个人第二天也没了音讯。

    于是就没有人敢去过问那些人的踪迹了。

    与此同时,太子亲笔写下的一道密信,八百里加急,从京城发往金陵城,须有驻守金陵的主将姚通将军亲自拆封。
     '奇^书^网''q i'。's u''w a n g '.'c C'

    无故拆看信中内容者,斩立决。

    姚通以为是让他回京的好消息,拆信的时候两只手都忍不住兴奋地哆嗦,他真是受够了南方这股湿冷的寒气。

    他拆开信,心里头太子爷的字笔锋凌厉,大气磅礴。

    太子爷只写了四个字:“钱昱未死。”

    第一百二十一章钱昱会爱上她?

    姜如意正忙着给一大家子人调养身子。

    过年这天,金陵城大大小小的巷子里,挨家挨户都贴出了新对子,门上挂了门神驱邪,灯笼也改成了正红色。

    街上的叫卖声重新热闹了起来,挑剃头担子的人走街串巷,年前大家伙儿都得把自己整理利索了,剃头就是头一件大事儿。正月剃头死舅舅,谁都赶着年三十把身上那几根毛收拾干净。

    走几步就有一圈儿小孩围着放炮,玩陀螺,要么就是男人女人吵架的声音,卖混沌的,糖葫芦的,卤煮下水的,大家伙儿都着急回家过年,赶紧贱卖了手里剩下那点儿东西,好收摊回家吃年夜饭。

    姜如意放完例银就给下人们放年假,只留下当天值夜的守在自己的差事上。

    钱昱腰上的肉养了起来,姜如意用一把小软尺量量,比上个月长了两寸。

    她看着钱昱刀削般的脸颊还是摇头,中了风的姜元都已经能自己坐起来吃饭了,可钱昱还是不能下地。

    姜元五十买上奔六十的人,按理说恢复能力肯定不如年轻人钱昱,但钱昱身上大大小小堆叠在一起的伤实在太多。

    新伤旧伤内伤外伤,姜如意将他从城墙口搀回来的那晚,要脱他身上的衣服,薄薄的一层大大小小口子的衣服就像是长在了他的身上,脱下来就是撕掉他身上的一层皮。

    他疼得倒抽冷气,还得抽空安抚她,钱昱这个时候什么都没想,他牵着面前这个人的手:“不疼,没事。”

    姜如意让人找来剪刀烧好热水,就把下人全都打发出去,她才不想让一群年纪轻轻的小丫头伺候他。

    钱昱笑着摇头:“你啊——”

    她用剪子把他袖子,领子上脱不下来的地方减掉,一件本来就破的不成人形的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