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门逆袭不要娇宠要上位-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情不愿的收了手,眼睛往上一抬就看见母后为周佳宁梳的漂亮发髻,勾唇一笑,伸出手在小丫头脑袋上一阵划拉,放下手,看着她头上歪七扭八的珠花,他笑的东倒西歪。
  周佳宁蹭一下站起身,叉着腰指着他道:“幼稚,我不和你玩了。”
  若换成别人说他幼稚,他定然不服气,但周佳宁说他幼稚,他就给自己找借口:他才六岁当然幼稚。
  周佳宁很好哄,今天将她惹生气了,明天送她一个蝴蝶珠花,她就眉眼弯弯的笑起来了。
  等到外祖母来接周佳宁回护国公府时,他骤然生出‘属于自己的乐趣要被别人带走了’的感觉,他很难受,但他知道,护国公府才是周佳宁的家,他没有理由阻止她回家。
  抿了抿唇,走到周佳宁面前,他悄声承诺道:“你下次来,我绝对不再捉弄你,还会送你许多许多漂亮的珠花,你一定要再来,好不好?”
  周佳宁似乎被他低落的情绪感染了,泪眼汪汪的握着他的手,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他敛下眼眸,勾起唇角笑了。
  外祖母看见他们相处融洽很是高兴,从暖塌上站起身,看着他柔声道:“皇上长高了。”
  他看着外祖母眼中的疼爱,突然计上心头:“朕和表妹在一起玩的很开心,饭吃的香,不知不觉就长高了。”
  外祖母一听欣慰的笑了,连忙应道:“过段时间,臣妇再带佳宁进宫和皇上一起玩。”
  他乖巧的点头:“谢外祖母。”
  外祖母眼里的疼惜都要溢出来了,看了眼满殿垂首的宫人,迅速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悄声道:“外祖母也想多见见皇上。”
  他愣了,外祖母之前从未摸过他的脑袋,难道是因为满殿的宫人?
  为了证实心中的猜测,在外祖母下一次进宫时,他说想请外祖母看一样东西,便领着外祖母去了书房,挥退满殿的宫人,他拿着写的大字给外祖母看,外祖母连声夸赞他‘字写的好,勤奋好学’等等,然后再次摸了摸他的脑袋。
  故伎重施第二次,外祖母将他搂在怀里夸奖。
  第三次,外祖母亲了亲他的脸颊:“皇上真乖。”
  原来外祖母和皇祖母一样疼爱他。
  他喜欢外祖母。
  周佳宁时常会跟着外祖母进宫,但每次待不到一个时辰便出宫了,他只好耐心的等待,终于在一年后,母后再次留周佳宁长住。
  他欢喜极了,当天就捉了只毛毛虫藏在周佳宁的床榻上,自此他的生活又变得多彩有趣,一直到十三岁,周佳宁要跟着舅舅去边关,他不能时常见到她了。
  不过,他习惯了等待,而且他相信她还会回来。
  十三岁的生辰一过,母后开始让他看折子,他自小便知道大武国是他的国家,大武国的百姓是他的子民,国之兴盛是他的责任,所以他期盼早日亲政、治理国家,让大武国在他统治时期变得更强更富庶。
  然而,现实与想象差距很大。
  他批阅过的折子,母后总会再看一遍,然后几乎全盘否定了他苦思冥想出来的法子。
  母后耐心的教导:“皇上,处理朝政不能只听一面之言,要多听多想;也不能只倚重一位大臣,官员之间需要相互制衡;更不能独断专行,处理朝政要多和朝臣商议,听听他们的意见。”
  他不太明白,母后柔声道:“皇上莫急,凡事都要一步一步来。”
  母后思量后,让他先批阅外放官员的请安折子。
  他点头应下,让小太监拿着一摞折子回了书房,看着请安折子上官员真诚感念的话语,他觉着他的臣子都是尽心尽力办差的好臣子,为了让他们感受到关怀,他熬了一个通宵将所有请安折子批完了,每一本的批复都不少于百字。
  母后看完之后笑了笑,就让太监将他批复的折子送出去了。
  他原以为他做对了,却没想到会收到篇幅更长的请安折子,每本都是感人至深却也废话连篇,关键太多了,他花一天一夜也看不完。
  每天都有新的请安折子,他若将时间全部花费在请安折子上,哪有精力看其他折子?长此以往,如何治国?
  果然,他还需要多向母后学习。


第205章 番外:少年天子(四)
  他拿着折子去宁寿宫请教母后,母后拿起一封请安折子翻开,一目十行看过后,挥笔写下‘已阅’两字,他怔了怔:“这不会伤了臣子的效忠之心吗?”
  母后温声道:“你是皇上,要将时间用在对国对民有利的朝政上,这些请安折子你看过批过,便是看到了他们的效忠之心,这封折子就发挥了该有的用处,而且当君心深不可测,在你看不到的地方,臣子才会反复琢磨、一日三省,也能让他们有所收敛。”
  他心中一震,母后又拿起了一封请安折子,看过后批了‘朕很好’三个字,他接过看了一遍,发现折子上通篇都是反反复复问候的话语,用‘朕很好’确实能简洁直观的批复这类折子。
  他盯着母后批复的两本折子看了许久,心中对于即将亲政的兴奋突然平静下来,他在一刻明白,想做明君,不止要有心,还要有方法、策略、能力。
  自这日后,他开始用心看母后批复过的折子,反复思量母后为何这般批复,其中暗含了哪些帝王之术。
  十五岁,对于朝堂上臣子们争论的朝事,他已经能在心中做出决断,且大多数情况下,与母后和朝臣最终敲定的决策相差无几,他便清楚,对亲政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令他高兴的还有一件事,表妹周佳宁要回京了。
  两年的时间里,每当想起来她古灵精怪的表情,他都会不自觉低声笑出声来,也曾无数次想起她明媚的笑容,想起曾经的美好与欢乐。
  他想她了,想快点见到她。
  却没想到小丫头竟和他生疏了,见到他便一脸恭敬的向他请安,他不喜欢这样,所以伸出手揉乱了她的发髻,终于,周佳宁又变成了怒目圆瞪的模样,真好,他的表妹回来了。
  望着依旧小孩子心性的表妹,他忍不住惆怅,他还需要等多久才能让她明白他的心意?
  见到周佳宁他很欢喜,然而他只欢喜了几天。
  表妹出宫后,他亲手做一了支蝴蝶珠钗准备送给周佳宁做及笄礼,母后发现后,将他叫到跟前,毫不留情的泼了他一盆冷水:“你有皇后,她叫邹莹华,是你的皇祖母为你选定的皇后,也是你邹太傅的女儿,你不能负她。”
  他猛地攥住了拳头,低声道:“儿臣还有折子没有看,先回书房了。”他还未想到两全的法子,但他一定能想到。
  母后沉声道:“皇上,这件事没有他法,你要学会割舍。”
  割舍?是将心割去一半吗?他抬起头看向母后,请求道:“从小到大,儿臣从未求过您,今日儿臣第一次求您,求您看在儿臣是您亲生孩子的份上,让儿臣与喜欢的人在一起,至于邹家姑娘,儿臣必定会想出周全的法子,请您相信我。”
  母后的眼眶微微发红,她闭了闭眼睛,声音发涩:“皇上,你是一国之君,你的皇后要母仪天下,也要一辈子守在这宫中,这两样都不适合佳宁,你难道看不出来吗?”
  “国与子民自有儿臣来思虑,不需要表妹费心,她只用做她自己就好。”他试图让母后同意:“而且表妹自小就在宫里住过许多时日,她或许已经习惯了,或许也喜欢住在这里。”
  母后的声音很悲凉:“皇上,你觉得鸟儿会喜欢笼子吗?”
  他一怔,心里涌上无限的苦涩,但他做不到割舍,那太痛了,所以他想告诉周佳宁他的心意,只要她愿意,母后便没有理由阻拦了。
  然而他出不去,他还未亲政,这宫里这天下都在母后手里,他只能耐心等待周佳宁再次进宫来。
  但在他无能为力的时候,他的外祖母请了京城大半的青年才俊参加了周佳宁的及笄礼,其中深意不言而喻,他还知道邹昱昊请人做了一支太阳花玉簪,邹昱昊想送给谁,他连猜都不用猜。
  他等不及了,他要出宫见周佳宁。
  他费尽千辛万苦出了宫,只说了一句‘想见她’,便将她吓得往后退了一步,好似他是豺狼虎豹一般,他的心完全掉入了冰窟中,无尽悲凉涌上心头时,他还存着侥幸问周佳宁:“若我生病了,表妹愿意陪在我身边吗”
  “那里不适合我,我更喜欢外面的天地。”她很诚实,但这份诚实将他伤的体无完肤。
  他失魂落魄的回到宫中,从袖筒里拿出那支亲手做的蝴蝶珠钗,眼眸赤红的看了许久,心里的痛让他的身体都变得麻木了。
  人到极端总会生出偏执的念头,他甚至想过下一道圣旨封周佳宁为后,皇祖母的懿旨不能改,他一国之君的圣旨就能更改吗?
  他是天子,这天下都是他的,周佳宁也合该是他的。
  但是,若他执意如此,表妹会恨他吗?进了宫,表妹还会有灿烂明媚的笑容吗?
  在纠结与心痛中,他一动不动的坐到了天亮。
  早上,小太监跪着劝他用早膳时,母后让云若嬷嬷送来一个鸟笼,里面是一只扑棱着翅膀拼命想要逃出去的小鸟,他看着那只小鸟被困在鸟笼中的模样,心中觉得悲哀又可笑,母后是他的亲生母亲吗?为什么对他这么残忍?他终于忍不住怒吼道:“滚出去,都给朕滚出去。”
  云若嬷嬷放下鸟笼退出去了,满殿的宫人也退出去了,宫殿里只剩下那只叫声嘶哑的鸟儿,还有他这个孤家寡人。
  他一天滴水未进,那只小鸟也不吃不喝,它不停的用尖尖的嘴啄着铁笼,不停的展开翅膀撞击着铁笼,不停不歇,不眠不休。
  望着鸟笼里掉落的羽毛,他闭上了眼睛。
  如果必定有一个人痛苦,他宁愿是他。
  他选择放手。
  母后允许他出宫送要回边城的表妹,他在山坡上,看着策马奔腾的表妹如同一只自有展翅的鸟儿一般欢快,他突然很庆幸母后对他的残忍。
  她没有恨他,他还是她的表哥,她还会对他笑的明媚灿烂,一切都还是原来的模样。
  这样很好,很好。


第206章 番外:少年天子(五)
  十六岁,母后还政与他,自此不问半句朝事,不过当他带着疑惑到宁寿宫请教时,母后还是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十七岁,望着仗着自己是两朝阁老、敢在朝堂上公然挑衅他威严的孙阁老,他面色平静,内心波澜不惊,割心之痛他都能忍,还有什么是他忍不了的?
  孙阁老居功自大,他便让他再自得自满一些。
  朝堂上臣子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时,他便笑着问:“孙阁老,你觉得该如何?”
  传召孙阁老到御书房议事时,他亲自站起身相迎,除了免跪拜之礼外,他还让小太监搬来绣凳给孙阁老坐,等到孙阁老谏言后,他便温声道:“一切都仰仗孙阁老了。”
  其他朝臣与孙阁老意见不合时,他便劝道:“孙阁老是两朝阁老,所思所想定然更加全面,众爱卿就以孙阁老所言吧。”
  渐渐地,有朝臣上折子参孙阁老罔顾皇权、把持朝政,他勾起唇角笑了笑,将参孙阁老的折子全部压下不提。
  他要给孙阁老致命一击,现在的罪名还不够。
  一年后,孙阁老已经到了不知天高地厚的地步,仗势欺人,贪污纳秽,居然还敢克扣军饷,简直是自掘坟墓。
  捧了这么久,终于可以杀了。
  他命心腹大臣递了一封参孙阁老贪污纳秽的折子,然后在朝堂上指着孙阁老的鼻子骂:“你太让朕失望了,枉朕如此信任你。”
  随后,参孙阁老的折子如雪花一般多,他便将折子扔在孙阁老脸上,痛心疾首道:“朕不杀你对不起天下黎民百姓,对不起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将士,来人,将孙阁老押入大牢。”
  除去孙阁老这个心头大患后,李相因年迈告老还乡,他新提拔了一名左相和一名右相,这两人向来政见不合,可以互相制衡。
  十八岁,他迎娶邹莹华为皇后,邹莹华虽太过于规矩木讷,但温婉贤惠,时刻想着念着他的身体,无微不至的照顾他,她对他很好,他定善待与她。
  二十岁,他有了嫡长皇子,白白胖胖的小家伙伸着小胳膊吐着小泡泡,让他心中生出无限的柔情,他情不自禁想时时刻刻见到他的长子,于是每日下朝后,他都要先去皇后宫中看看这个小不点,然后再会御书房处理政事。
  有了这个孩子,他与皇后之间能说的话变多了,两个初为父母的人,一心都在孩子身上,因为这个孩子,两人相处愈加融洽,两颗心也离得越来越近。
  三十八岁,大武国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充盈,兵雄马壮,他望着大武国的版图,心中生出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来。
  曾至逸献上地方志,于他犹如猛虎添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