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揽芳华-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谢临溪是真的可疑,连自己的来历都说不清楚,支支吾吾的,不是少寨主也肯定与十八寨有关。”冯嘉幼只顾着想事情,并没有注意他的举止,“而且上次说起赤鎏金,最后的线索指向了黑水城……”
  谢揽见她绞尽脑汁的模样,真想双手捧住她的脑袋晃一晃,让她停下来歇歇。
  新婚燕尔的两人说些什么不好,做点儿什么不行。
  到底是谁那么晦气,非得挑这时候找他麻烦?
  谢揽没有畏惧之心,只嫌烦。
  他问:“你既怀疑他,还让我救他做什么?”
  “我是怀疑又不确定,他若不是,你能救下正好。若他是,那些铁卫便是他杀的,手段如此残忍……”冯嘉幼说话时关注着他的表情。
  发现他面不改色,看来他与谢临溪的关系也就一般。
  冯嘉幼才继续说,“你知道那是多大的功劳?搁在从七品的武将身上,连跳三级都不止……你笑什么?”
  “没笑。”谢揽迅速收敛,“我的脸有些僵,活动一下。”
  冯嘉幼看他奇怪,却又想不通到底哪里怪:“脸僵?莫不是趴在案台上睡的?”
  谢揽随口:“也许吧。”
  想起那封信还在义兄身上,也不知何时才能送到父亲手中。
  幸好信上没几个字,不然等会儿被搜出来还真麻烦了。
  冯嘉幼趁机道:“那以后还是睡床上来吧,床又不小,你不想挨着我,大不了中间放个枕头。”
  谢揽心头突的一下,那他还不如趴在案上睡,至少还能睡着。
  他趁机提要求:“不如帮我搬一张睡榻?或者宽点的长椅也行,我自幼家境贫寒,不挑,躺哪儿都能睡。”
  冯嘉幼笑着说:“我们府上也不富裕,没有睡榻和宽凳,当年给我爹准备的棺材倒还闲置的,不如搬进来,床和棺材你看着选?”
  谢揽:“……”
  该不会是认真的?
  他掀开帘子:“再拐个弯就到大理寺的街上了,我先下去。你等到了再下车。”
  冯嘉幼必须跟着他入内,不然他不放心。
  正事要紧,冯嘉幼点头:“你小心些,可能还会遇到人。”
  谢揽下了马车之后手还撩着帘子看她:“遇到谁?”
  “京城内消息传得快,上次你去堵玄影司的门,今天可能也有人来堵大理寺的门。”冯嘉幼挪到外侧坐,靠近他,“我同你讲了,这可能是件大功劳。想自己挣这份功的,想给子孙挣这份功的多得是。还有不少想要捞利的小人也会盯着。”
  谢揽费解:“捞利?”
  冯嘉幼勾勾手指,他附耳过去。
  冯嘉幼以袖遮唇低声道:“因为这位若真是少寨主,利用得当,或许会牵动西北局势,令朝廷进入备战状态,那从中获利的人就太多了。”
  说完,她发现谢揽额角的青筋清晰可见,像是在隐忍怒意。
  毕竟初入官场,乍听闻这些丑陋,心中愤怒也是正常。
  “我知道了。”谢揽推着冯嘉幼往里坐,放下帘子,去追前方那些京畿铁卫。
  他的脸色冷了下来。
  终于明白冯嘉幼为何会问齐瞻文借人押送,是为了挡住一些势力。
  人是京畿营让出去的,若有其他势力来抢,京畿营肯定会出头。
  齐瞻文的父亲乃是大都督,和他作对需要掂量着点儿。
  这一路才能安安稳稳。
  再一个,冯嘉幼这番话点醒了他。
  首先,能模仿他笔迹,还知道他人在京城,寨子里八成是出内鬼了。
  这内鬼想令他落入大魏朝廷手中,挑起十八寨和朝廷的冲突,从中得利。
  不知道是想得什么利。
  但是这内鬼心里清楚,就凭京城这些人想抓他谢揽,逼着他乖乖就范究竟有多难。
  所以就采用一条迂回道路,将义兄骗来京城,非得说他是十八寨的少主。
  照样能达到目的。
  若谢揽猜的不错,今夜将会有人前来大理寺劫狱。
  自称十八寨的人,是来救自家少主的。
  这样义兄将百口莫辩。
  谢揽攥紧拳头,这内鬼到底是谁?真是好算计。
  他暂时收拾心情,拐弯之后,瞧见大理寺门外站着一拨人。
  是大理寺的衙役,离开时程令纾派了护卫快马跑来报过信。
  “谢司直,咱们就将疑犯送到这了。”京畿营的铁卫见无事发生,上前对谢揽抱拳,声音有些冷意,“还请大理寺务必查明真相,还咱们那些兄弟一个公道!”
  谢揽拱手:“定当竭尽全力。”
  铁卫离开以后,大理寺将谢临溪先押入大牢,等谢揽去禀告崔少卿再行定夺。
  穿着男装的冯嘉幼下车,跟随谢揽一起进去。
  大理寺的人都对冯嘉幼比较熟悉,无人过问。
  等两人步入仪门,冯嘉幼道:“你去见崔少卿,我去牢房探望一下隋瑛。”
  夜晚之前,大理寺最安全的就是牢房,谢揽想了想说“好”:“等会儿我去接你。”
  ……
  除了冯嘉幼先前住过的“密牢”,大理寺真正的牢房好几个,隋瑛被关在最森严、却也是条件最好的石牢里。
  冯嘉幼入内甚至不需要腰牌,衙役领着她走进去,穿过好几个区间,来到隋瑛所在的牢房。
  隋瑛一见是她,立马从石床上窜起来:“你怎么来了?”
  她在这的日子可不好过,并未受到优待。
  镇国公远在边关也没派人来帮他们姐弟俩求情,任凭大理寺处置。
  只写了封信感谢冯嘉幼搭救。
  冯嘉幼同样不求情,大家意见一致,这姐弟俩都需要趁此机会吃点苦头受些教训,磨一磨性子。
  可眼见着瘦了一大圈,冯嘉幼又有些心疼:“你这案子快妥了,再忍几天。”
  隋瑛却竖起眉毛:“你昨天才成亲,今天就跑来找我,该不是姓谢的欺负你?”
  还是老样子,冯嘉幼收起心疼:“你在这待着吧,我走了。”
  “哎!别走啊……”隋瑛好不容易才见着她,手臂伸出栅栏拉住她,眼圈红得厉害,“我这次是真知错了,害你挨板子不说,还被迫嫁了人……”
  从小相识,冯嘉幼总共也没见她哭过几次,忙拉着她的手安慰:“与你无关。”
  “你少来安慰我。”隋瑛自从得知已经难受几日,蹲下来抱着膝盖哭,“我知你中了毒,但若不是挨了板子,就不会吐血,不会被他抱回房间里,遭那些流言中伤。”
  冯嘉幼也蹲下:“无流言无关,我十分倾慕谢司直,主动想要嫁他为妻。”
  隋瑛不信:“你是什么眼光我不清楚?才见了他几面,哪来的倾慕?”
  “我读过他的文章。”冯嘉幼编个理由,“你不知道,他右手没伤着前,写了一手好字。文章更好,可以读出他胸中有丘壑,往后绝非池中物,嫁他是我的福气。”
  隋瑛听她说的头头是道:“真的?”
  冯嘉幼发誓:“我确实是因为看好他才会嫁,没有任何勉强。”
  话音落下,相隔好几个牢房之外有人叹了口气;“谢夫人挑选夫郎,未免太草率了些。”
  冯嘉幼惊讶,这是谢临溪的声音。
  方才衙役说此间只关着隋瑛,他怕是不知,刚又送进来一个。
  冯嘉幼扶着牢门栅栏站起身,走到谢临溪所在的牢房外:“原来谢公子被关在此处。”
  谢临溪问:“谢兄亲口交代的,谢夫人不知?”
  冯嘉幼明白了,必定是衙役询问谢揽将人关在哪里,谢揽随口说和隋瑛关在一起。
  他本心坚持认为谢临溪是被冤枉的,应去享受和隋瑛的一样待遇。
  谢临溪笑道:“谢夫人瞧我的目光如此戒备,心中真认为我是十八寨的少寨主?”
  “希望不是。”冯嘉幼回以微笑,“夫君友人不多,我自然不愿他失望。”
  谢临溪微微怔,随后莞尔:“谢兄才是好福气。”
  半响,又说了声“抱歉”。
  像是为自己忽然插嘴表达歉意。
  冯嘉幼敏锐的与发现他与谢揽一样,也是个多面人。
  婚礼前夕他风尘仆仆登门拜访,坐在花厅中等谢揽,眉目中还是有几分张扬意气的。
  今日画舫上,矛头全指在他身上,他竟能由着风暴将他搓圆揉扁,唯唯诺诺,从始至终几乎没有存在感。
  如此善于藏拙,心性不是一般的坚韧。
  难怪程令纾一再拒婚齐瞻文,倾慕此人。
  “冯……谢夫人。”牢头进来道,“谢司直来了,正在牢房入口等你。”
  ……
  冯嘉幼出来之前,谢揽背靠着牢门沉思。
  他今晚打算带着冯嘉幼住在大理寺。
  在房间里下迷魂药令她昏睡,然后等劫狱的人过来时,他也乔装杀过去。
  不给那伙人开口和被俘的机会,一个不留全宰了。
  再趁机将义兄送出京城,看那个内鬼还有什么办法。
  不信他不怕,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继续折腾。
  等回去再收拾他。
  只是一直担心在这段时间内,冯嘉幼会不会遭遇危险?
  “谢郎?”冯嘉幼走到他身边,见他许久没反应。
  谢揽回神:“我与你说件事。”
  冯嘉幼:“嗯?”
  谢揽:“今晚要夜审谢临溪,你可能得陪我住在衙门里。”
  冯嘉幼:“没问题,不过要派个人去告诉珊瑚,取些换洗的衣物过来。”
  “好。”两人商量着一起往谢揽先前住的东厢走。
  竟在路上遇到了裴砚昭和沈时行。
  四个人都是一愣。
  沈时行瞧见她,三步并作两步上前:“小嘉,你昨日才成婚,今日就跑来衙门?”
  说完看向谢揽,目光中颇为不满:“谢兄,这就是你的不是了……”
  冯嘉幼打断他,纳闷得很:“你怎么在这?”
  沈时行亮出自己的腰牌:“刚领的,我调来大理寺了。”
  冯嘉幼:“?”
  谢揽感叹玄影司好能耐,调个人来去如此轻易。
  这猴子来不来无所谓,裴砚昭贴身保护他,岂不是也会经常来?
  “你跟我过来。”冯嘉幼将沈时行拽走。
  谢揽也主动朝着原地站着的裴砚昭走过去。
  冯嘉幼拽着沈时行去到一侧的游廊,满眼嫌弃:“你好端端的从礼部跑来大理寺做什么?”
  沈时行神秘兮兮:“你猜。”
  冯嘉幼不用猜:“你是冲着我夫君十二三岁时那场遭遇来的吧。”
  沈时行讪讪笑:“怎么会?”
  “你莫要去烦他,他都告诉我了。”冯嘉幼赶紧讲出来,“是因为一场疫病……”
  沈时行听完难以置信:“只是这样?”
  冯嘉幼初次听时也与他表情类似:“我看得出来他说的是实话。”
  “无趣啊无趣!”沈时行瞬间失去了光彩,唉声叹气,“你不早说!”
  冯嘉幼好笑:“我哪里知道你动作这样快。”
  视线绕过她,沈时行看向正与谢揽说话的裴砚昭,悄声道:“是我大哥动作快,他拿到谢兄年少时的画像还不肯相信。”
  冯嘉幼正要告诉他:“那天听你讲完,我这几日琢磨出了一些头绪。”
  沈时行倏忽又来了精神:“我就知道告诉你准没错。”
  冯嘉幼道:“裴砚昭如此憎恨我父亲,在他心中,他家人应是冤枉的。”
  可他只是暗中报仇,不去帮家人翻案,说明这案子是翻不动的。
  且裴砚昭不敢暴露自己,估摸着当年也被判了刑,死里逃生。
  沈时行深吸口气:“难道是谋反?”
  冯嘉幼摇头:“我父亲若弹劾他们谋反,这事儿会没记载?”
  谋反历来都是第一等大罪,构陷容易抹去难。
  “我想到了十九年前一桩牵连甚广的案子。”冯嘉幼捏着手指,慢慢说出四个字,“滇中粮仓。”
  “三十万大军败于云城那一战?”这等曾经震惊朝野之事,沈时行当然知道。
  此案牵连甚广,滇南都司被处置一大票官员,京城内也有几位高官遭受牵连。
  朝中各方势力几乎重新洗牌。
  “你去收集因滇中粮仓案被处置的官员名单。”冯嘉幼指了个方向给他,“武官,姓裴,被判满门抄斩。家中有个幼子,那幼子大概‘死’在了牢里,‘死’在了当众斩首前夕。”
  沈时行恍然:“我爹许是认识这位裴姓武官,想保他一线血脉,遂将我大哥从牢里救了出来?”
  此案确实翻不动,无论滇中粮仓真相如何,不少人的失职罪名依然成立。
  “那你爹岂不是……”沈时行流露出震惊之色。
  不会,冯孝安常年身在京城,单人哪有能量去撼动遥远的滇中粮仓?
  沈时行逐渐严肃:“是千秋同盟会做的?”
  “未必,他只恨我爹一人。”冯嘉幼持怀疑态度,“还有一点,你爹与裴砚昭的爹恐怕不只‘认识’那么简单。”
  滇南都司那么多人获罪,多少婴孩稚童遭难。
  沈邱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