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玉墨毫不客气拒绝:“本人习惯一个人吃饭,就不扫侍郎大人的兴了。”
杨侍郎本来就是说的客套话,见萧玉墨拒绝也没有勉强,转身就去了楼上。
冯姝立刻站起身,绕过楼梯去了另一个屋子。
这屋子和雁字间是相邻的,墙角处开了一个不易察觉的小洞,她可以从那个小洞里观察雁字间里的情形。
几人已经进屋了,扬侍郎坐在上首的位置,扬世子和薛二公子分别坐在两边,两名护卫站在杨侍郎身后,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
而留在外面的几名护卫也没有闲着,分立在门的两侧,如果屋内有一点风吹草动,他们恐怕会在第一时间冲进去。
而这些人只是在明处的护卫,说不定周围还藏着一些暗卫。
扬侍郎这阵仗几乎比皇上微服私访还要夸张,要想杀了他真是太难了。
所以,冯姝如果不想吧自己牵连进去,就必须布一个精密的局,让扬侍郎自己钻进去。
等到鱼儿进了网,要想收拾他就容易多了。
顾掌柜得了吩咐,走进去笑眯眯道:“几位贵客,你们今天想叫哪位姑娘来作陪?”
杨世子急忙掏出一张大额银票递过去道:“小婵姑娘今天应该有空了吧?”
他们今天来得够早,小婵估计还没被预定。
顾掌柜接过银票,笑着道:“几位稍等,奴家这就去安排。”
第170章 熟悉的味道
大堂中。
无影端着一只托盘过来,把几样小菜一一放在了萧玉墨面前的桌子上。
“主子,这就是今天厨房里做的新菜,虽然都是蔬菜,味道却不比那酱肘子差。”
刚刚他也想吃来着,奈何冯大姑娘说份量有限,要先紧着客人。
萧玉墨看都没看那几样菜,目光一直落在大堂后面。
虽然从那扇窗口根本看不清里面的情形,可他有种直觉,冯大姑娘好像不在那儿。
自从他第一次来画舫,就发现了一个铁定的惯例。
只要画舫里有客人,冯大姑娘就会雷打不动地坐在那儿窥探。
今天她怎么会离开?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主子,您看什么呢?”察觉到萧玉墨走神,无影好奇地回过头。
“冯大姑娘今天怎么没在大堂?”萧玉墨直截了当道。
无影翻了个白眼:“主子,这还要问吗?当然是因为冯大姑娘生气了啊。”
“生气?”萧玉墨纳闷道,“生什么气?”
小侍卫一脸的很铁不成钢:“当然是生你的气啊,你刚才竟然向她提出借小婵一晚上,冯大姑娘肯定气得不轻啊。”
萧玉墨不解道:“她不是没借吗?为什么还要生气?”
小侍卫看了主子的俊脸一眼,生无可恋道:“主子,你怎么能在一个姑娘面前说自己对另一个姑娘有兴趣呢?”
萧玉墨怔了怔,终于回过味来,冲着无影招招手:“过来——”
无影以为主子要说悄悄话,急忙附耳过去,下一刻就尖叫起来:“主子,轻点!哎哟,痛死我了!”
萧玉墨拧着无影的耳朵,凑在他耳边咬牙切齿道:“你是不是和这些丫头们在一起太久了,把她们那些爱八卦的毛病也学会了?”
“主子,我不是那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
无影哭丧着脸道:“主子,您既然不喜欢小婵姑娘,那您跟冯大姑娘借人干什么?”
萧玉墨本没什么表情的俊脸黑了黑:“当然是因为她和我查的一件案子有关,我想带她回去审问一下。”
无影一怔:“小婵姑娘和什么案子有关?是杀人案吗?”
天啦,这画舫上都是些什么人啊?冯大姑娘一名堂堂的大家闺秀敢开画舫也就算了,请来的花娘还是个杀人犯,真是太可怕了!
萧玉墨却不想多说,夹起一筷子豆腐塞进嘴里,万年不变的表情终于有了变化。
这兔肉竟然比那酱肘子还要好吃。
“画舫里找了新的厨子吗?”萧玉墨又夹了一块豆腐塞进嘴里,“这菜的味道和之前的截然不同。”
“没有,这是阿桃研究的新菜,主子,味道是不是不错?”无影在一边留着口水道。
萧玉墨刚要开口,眼神忽然一缩。
刚刚楼梯后面有个影子闪了一下,看着像是冯大姑娘。
冯大姑娘去楼上干什么?
楼上没有其他人,只有杨侍郎他们几个。
冯大姑娘是一名大家闺秀,当然不能让外人知道她是这画舫的东家,照理不会对杨侍郎公开自己的身份。
可她这样去楼上,不是就暴露了吗?
不对,那丫头鬼得很,当然不会这么傻。
那就是说,她应该有别的目的。
萧玉墨收回了目光,冲着小侍卫挥挥手:“去楼上看看,冯大姑娘究竟进了哪个房间。”
二楼一上去,就是一条长长的走廊,雁字在走廊的尽头。
几名小丫头拎着食盒鱼贯而入,分别把几样小菜摆上了一张圆桌上。
紫陌学着顾掌柜的样子殷勤介绍道:“几位贵客,这是我们画舫的几样特色菜,各位请品尝。”
桌子上摆着一碟宫保鸡肉、一碟臭豆腐、一碟脆皮萝卜,还有一碟芹菜木耳。
扬世子看着那几样小菜,眼里闪过惊奇:“怎么昨天没看到这几样小菜?”
紫陌笑眯眯道:“这几道菜不会每天都出,所以公子昨天没见到。”
杨侍郎起初没在意,可在看清那几样小菜时,眼神猛地一缩。
扬世子没注意到父亲的表情变化,殷勤地夹了一筷子蘸着汤汁的萝卜到杨侍郎的碗中道:“父亲,您尝尝这道脆皮萝卜,看看味道怎样?”
扬侍郎没动筷子,露出一脸古怪。
这几样小菜别人没看出端倪,他却看出了名堂。
因为在很早的时候,他几乎每隔几天都能吃到一次。
十多年前,他还是个书生,一次跟着友人去了当地一家有名的青楼,在那里邂逅了一名姑娘。
那姑娘据说是青楼里的花槐,不但长得天姿国色,一手琵琶更是弹得出神入化。
杨侍郎一下子就被迷住了,为了那姑娘一掷千金,时间长了,他们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
年轻时候的杨侍郎家境一般,父亲是个小商人,日子尚且过得去。
可后来,家中遭遇了一次火灾,父母全部葬身火海,家中的几间屋子也付之一炬。
扬侍郎从此变得一贫如洗,甚至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了。
那姑娘不但没有嫌弃他,还把自己身上的钱都给了他,让他在外面租了一间屋子,以便继续读书。
杨侍郎感动之余,更加用功读书,发誓一定要考取功名回来娶那姑娘,让她过上人上人的生活。
有段时间,他因为胃口不好,那位姑娘就每天变着花样给他做饭,一个萝卜也能做几种花样,其中他最爱吃的便是一道酸酸甜甜的脆皮萝卜。
后来他的确金榜题名,可惜却违背了诺言。
杨侍郎看着眼前的几道小菜,微不可觉地叹了口气。
“父亲您尝尝,味道还真不错呢,简直不像是萝卜做的。”见杨侍郎盯着碗中的萝卜发呆,扬世子忍不住催促道。
杨侍郎点点头,夹起萝卜送进嘴里。
就算再相似又怎样,肯定不是当年的味道了。
男人咀嚼了几下,忽然瞪圆了眼睛。
看到父亲神色有异,扬世子吓了一跳:“父亲怎么了?是不是吃不惯?”
扬侍郎顾不上回答儿子的话,伸出筷子又夹了一块送进嘴里,仔细品尝了一下,然后才一脸震惊地问:“这萝卜……是谁做的?”
扬世子茫然道:“当然是这画舫上的厨子做的啊,是有什么不对吗?”
扬侍郎没理会儿子,转身朝站在一边伺候的紫陌招招手:“这几道菜是你们这里的厨子做的吗?”
第171章 又见伊人
紫陌得了姑娘的吩咐,立刻上前笑眯眯道:“回禀大人,这是我们画舫上的女厨子做的新菜。”
“你们画舫上的厨子是女的?”扬侍郎一惊。
紫陌点点头:“我们画舫上都是些姑娘,当然是用女厨子比较方便了。”
扬侍郎压下震惊,故作镇定道:“说实话,我长这么大,还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腌萝卜,不知是哪位厨子做的,能否让我见一面?”
紫陌面露迟疑。
这也是姑娘交代的,说万一客人提出要见厨子,不要立刻答应。
“怎么?不方便吗?”杨侍郎眸色转深。
紫陌为难道:“倒不是不方便,只是我们这位厨子是新来的,有些认生,奴家怕她不肯。”
新来的?
扬侍郎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吗,面上装着平静道:“无妨,你就说客人觉得她的厨艺好,想打赏她,也许她会答应的。”
紫陌迟疑了一下,吩咐旁边一个小丫鬟道:“去请阿桃过来。”
小丫鬟答应了一声,退出了房间。
紫陌回头又问杨侍郎:“大人,一边吃着美味佳肴,一边听着小曲儿才是享受呢,大人今天可想听什么小曲儿?”
杨侍郎看向儿子:“你不是说这儿有位姑娘弹得一手好琵琶吗?就叫那位姑娘给我们弹上一首吧。”
这时候,阿桃推门走了进来。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进到屋内,一看到那张熟悉的脸,她浑身的血便一下子冲到了脸上,恨不得立刻扑过去把他碎尸万段。
她真是狠啊,当初怎么就瞎了眼,救了一条恶狼,不但毁了自己,还害死了公主和西平侯府一家人。
要是早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她当初就应该把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千刀万剐。
现在侯夫人被杀了,泰宁公主也死了,可这个杀千刀的不但活得好好的,还显得这么年轻,与十多年前相比,几乎没什么变化。
看到女子进来,扬侍郎立刻抬头看了过去,视线对上的一刹那,杨侍郎莫名打了个哆嗦。
女人的眼神莫名让他眼熟。
而旁边的薛二公子和扬世子也是一怔,总觉得这女人杀气腾腾的。
“这位就是我们妙音阁新来的厨子,叫阿桃,大人刚才吃的那几道菜都是她做的。”紫陌连忙悄悄掐了阿桃一把。
阿桃摆出一副吃人的表情干什么?
手臂上传来的疼痛,让阿桃回神。
现在她还没有能力报仇,不能先露了马脚,姑娘筹谋了这么久,不能被她破坏了计划。
阿桃不发一言,微微欠了欠身,算是打了招呼。
而杨侍郎刚刚提起来的心,在看到阿桃的一瞬间,终于落了下来。
这女人又老又丑,和阿婵没有一丁点儿相似之处,是他想多了。
放下心来的杨侍郎,难得露出笑容:“没想到你们妙音阁的厨子的手艺这般好,能做出这么开胃的小菜。”
阿桃一脸麻木地站在原地,听到杨侍郎的夸赞,别说开口道谢了,脸上连个笑容都没有。
紫陌忙打圆场道:“阿桃不太善于和客人打交道,请各位大人见谅!”
杨侍郎点点头,伸手指了指桌上的小菜道:“这些菜都是你做的吗?”
阿桃抬起浑浊的眼睛,看了扬侍郎一眼,微微点头道:“是。”
杨侍郎不动声色道:“这些菜的味道是不错,有些像淮扬一带的口味,难不成你是南方人?”
这女人虽然看着丑,还些木纳,和阿婵一点都不像,可为什么会做和阿婵一样的菜呢?
这一点他想弄清楚。
阿桃没有开口,冷冷看着眼前的男子。
从她听到丫头们说,雁字房的客人提出要见她开始,她就知道,这个狼心狗肺的家伙是心虚了。
他大概以为她早就死了,忽然看到这几样菜,一定是害怕了,所以才会提出要见她吧?
“奴家以前在酒肆呆过,这几样菜是奴家以前的师父教的。”阿桃淡淡道。
“你师父是谁?”杨侍郎心生警惕。
“奴家的师父只是个普通人,就算说了名字,大人也不一定认识。”
杨侍郎却还是不放心:“无妨,我觉得能够做出这种菜的人,应该被人记住他的名字。”
阿桃顿了顿,淡淡道:“大人谬赞了,奴家的师父只是个普通的民间厨子,从小没上过什么学,也没有正式的名字,人称王麻子,虽然长得丑,手艺却是真的好,可惜她老人家已经去世多年了,就算大人有意给他传扬,也已经没什么用了。”
杨侍郎隐隐觉得这个王麻子的名字有些熟悉,可暂时又想不起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王麻子和阿婵一点儿不沾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