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俩你一言,我一语,都认为对方比自己武艺更强,谦虚到后来,连朱翊钧也明显感觉到,不太真诚。
小家伙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打断她俩:“哎呀,你们别让了。”
“嗯?”他俩转过头来,看向小皇孙,预感不妙。
果不其然,紧接着朱翊钧就说了一句:“打一架就知道谁更厉害啦!”
“……”
两个人面面相觑,小皇孙竟然要让他们比试一下,来证明谁的功夫更好。
“额……”
“这个……”
“……”
刘守有说:“我夜里还要值宿,先回去睡一觉。”
说完他就很不义气的打算撇下陆绎,独自溜了。
陆绎瞪他一眼,低头看向朱翊钧:“我……”
朱翊钧只是小,他又不傻,看出他俩联合起来敷衍自己,失落的嘟了嘟嘴:“好吧,你们才是好朋友,我不是。”
朱翊钧今天专程过来找陆绎,还算好了他换班的时间。
他看向自己的小手:“我还给你带了一个大橘子,这橘子可甜可甜了,大伴说,这个生长在南方,我们这里没有的。”
“我想带给你尝尝。”
他说话奶声奶气,充满遗憾和失落,仿佛对待朋友一片赤诚,却被辜负。
刘守有捂着胸口,表情凝重:“感觉自己欺负了小娃娃,很是不该,无比愧疚。”
他侧头看向陆绎:“你呢?”
陆绎白他一眼,大晚上奉命去官员府邸,把人从被窝里拎出来,关进镇抚司的时候他怎么不觉得愧疚?
陆绎懒得跟他废话,一拳就挥了过去。刘守有错身避开,同时伸腿攻其下盘。
他俩说打就打,把朱翊钧吓了一跳,连忙退后好几步,给自己找了个安全的位置看热闹。
陆绎退后数步,刘守有拎起拳头就攻了上来。两个人眨眼间拆了好几招。
刘守有一看就是很有打架经验,他知道陆绎身高太高,容易重心不稳,专攻其下盘。
但陆绎早有防备,从容应对。两个人从这边打到那边,又从那边打回来。
看着挺热闹,其实根本也没认真打,就是比划两下,哄着小皇孙开心。
朱翊钧看得简直入了迷,一双大眼睛瞪得圆圆的,一眨不眨跟随着他俩的身影。那两人动作太快,他甚至有些跟不上,需要晃晃小脑袋。
又过了几招,刘守有给陆绎使了个眼色,意思是:“我给你一拳,你假装被我打倒。”
陆绎面无表情,用眼神回复他收到了。下一刻,刘守有预想中,他一拳把陆绎打倒在地的情景没有发生,反而是陆绎的拳头抵在了他的肩头,稍一使劲儿,他连退数步,捂着肩膀,表情扭曲,作痛苦状:“你……”
他话未说完,旁边观战的朱翊钧已经拍着手跳了起来:“哇哦!与成赢啦,太好了太好了!”
哈?原来这是民心所向,小皇孙就是想看他的陆与成在比武中获胜。
于是本来已经到了嘴边的“你小子给我等着”,又被刘守有咽了下去,换成了一句咬牙切齿的:“与成兄果然武艺超凡,无人能敌,刘某佩服!”
陆绎又嫌弃的看了他一眼,这时候,正前方一颗小团子飞奔而来:“与成,与成!”
陆与成弯腰,伸手,一把将他接住,抱起来,搂在怀里。
“你真厉害呀~”
陆绎受之有愧:“是思云让着我。”
朱翊钧不听不听:“那也是你厉害。”
“为何?”
“因为你长得好看。”
“!!!”
要这么说,刘守有可不乐意了,他凑到朱翊钧眼前:“殿下,你好好瞧瞧,我长得不好看?”
朱翊钧实话实说:“好看的呀。”
“可是,”他伸出双手,环抱住陆绎的脖子,“与成长得更好看!”
“……”
第28章 “殿下,告辞!”……
“殿下,告辞!”刘守有伤自尊了,抱了抱拳,转身就走。
朱翊钧伸手抓他,但锦衣卫的制服实在利落,没有一点能下手的地方。
陆绎见状,立刻探出手,搭在刘守有肩膀上,一把又将人拽了回来。
他两人又单手过了两招,这时陆绎另一只手还抱着朱翊钧,小家伙近距离看他们过招,兴奋得哇哇大脚。
刘守有转身,拍开陆绎的手,问:“又做什么?”
陆绎看向朱翊钧,说道:“殿下没让你走。”
刘守有说:“殿下还有何吩咐?”
朱翊钧把手里的东西递过去:“吃橘子。”
“这不是给与成的吗?”
朱翊钧说:“一起吃。”
他说一起吃,那就一起吃。陆绎抱着他,在太液池边找了个大石头坐下。刘守有剥开橘子,分成两半,递给陆绎一半。
但两个人你一瓣我一瓣都喂进了朱翊钧嘴里。
这橘子太大了,他小脸股得像仓鼠一样,也难免从嘴角溢出些果汁,陆绎又给他擦了。
咽下一瓣橘子,朱翊钧忽然说道:“我也想学功夫。”
“……”
陆绎和刘守有对望一眼,刘守有问道:“殿下,有那么多锦衣卫保护你,你还需要自己学功夫吗?”
“嗯,”朱翊钧点点头,“需要!”
刘守有越过朱翊钧,在陆绎肩头捶了一拳:“看来是与成功夫还不够好,不能让殿下放心。”
“不是!”朱翊钧一向护着陆绎,“与成不在的时候,我要自己保护自己。”
说话的时候,他小拳头都握紧了。陆绎一手拦腰抱着他,生怕他一个激动,掉太液池里去。
“你说得对,”陆绎把他从石头上抱下来,“但你现在太小了,还学不了。”
朱翊钧抬起头:“长大就可以学了吗?”
“……”
朱翊钧举起一只小手,努力用大拇指按住小指,竖起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一脸骄傲:“我马上就要三岁了。”
朱翊钧拉着陆绎的指尖:“与成,你教我功夫好不好?”
“……”
陆绎严肃的绷着脸,既不想说谎,又不舍得让他失望。
刘守有又给他喂了一瓣橘子:“三岁也是个小娃娃。”
朱翊钧没吃,用手接着,吃了他就没法说话了:“皇爷爷说,等我三岁,就要给我选老师,教我读书啦。”
“咦,”朱翊钧的目光落到远处,“老师?”陆绎和刘守有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远处,一名身着青袍的官员从无逸殿走出来。身姿挺拔,仪态非凡。
这气势,要不是身上那件青色常服,哪里像个六品官,倒像是内阁首辅。
刘守有问:“谁呀?”
陆绎道:“国子监祭酒,张居正。”
刘守有恍然大悟:“徐阁老的学生。”
这时候,朱翊钧这个小家伙已经跑了出去,正是跑向了那位张大人的方向。
陆绎和刘守有对望一眼,还以为他们认识。
朱翊钧跑了一段,就停了下来,他们隔得太远,张居正又是走向相反的方向。他身材修长,昂首阔步,朱翊钧撒开了小短腿也追不上。
陆绎快走几步,来到他身后,朱翊钧仍旧盯着张居正的背影,眼见他走向远处的西苑门。
陆绎蹲下来,轻拍他的肩膀:“殿下。”
朱翊钧嘟嘴:“他不理我。”
陆绎说:“他没看见你。”
朱翊钧坚持:“他看见了。”
“……”
朱翊钧转过身来,发现手里还捏着一瓣橘子,赶紧塞到嘴里。
陆绎想要阻止他,已经来不及了。
橘子是南国进贡来的,很甜。吃完朱翊钧就把张居正抛到了脑后,对陆绎说道:“以后你也要当我的老师,教我功夫。”
“……”陆绎都不知道要怎么回他,眼里流露出为难。
朱翊钧问道:“你也不愿意吗?”
这个“也”字也不知道从何说起。陆绎摸摸他的脑袋:“愿意。”
愿不愿意是一回事,能不能是另一回事。
但小家伙想不到那么久远的事情,反正现在陆绎答应了他,他很高兴。
冬天,天黑得早,气温也降得快。陆绎说道:“时间不早了,殿下回去休息吧。”
“……”
太液池的另一边,张居正走上金鳌玉蝀桥,穿过太液池,目光却一直落在远处那个活蹦乱跳的小娃娃身上。
一到年底算账的时候,玉熙宫的正殿内,就是一场腥风血雨。
户部、工部、兵部、内阁、司礼监……一摊子算不清扯不明的烂账。
最关键的是国库没钱,没钱!兵部和工部都是两头张着血盆大口的吞金兽,每年几百万两白银往里砸,连个回声也听不到。
这些年各种天灾不断,粮食减产,税已经征到了不知道嘉靖哪一年,且一年不如一年,国库还是入不敷出。
且皇上还有自己的爱好和理想,今天修个宫殿,明天修个道观,后天搞个斋醮,一个比一个烧钱,钱却不能从天上掉下来。
隐藏在国库亏空的背后,是各地各级官员。严重的贪腐问题。朝廷拨下去的银两,钱还没到地方,先去了一半。
最终,这些银子到了哪里,无人知晓。
倒也不是真的无人知晓。身为帝王,嘉靖只是自私,将自己的利益和享乐建立在整个国家之上,但他并不傻。
他感觉到了,但他无可奈何,长久以来一个庞大且坚固的利益集团已经形成,他们互相牵制又互相包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铜墙铁壁一般,难以撼动。
虽然已经对现在的局面有了清醒的认识,但嘉靖无可奈何,因为这个局面,正是他的纵容和无为造成的。
下面依旧吵得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你指责我花多了,我指责你赚得太少。
嘉靖坐在他的龙椅上,冷静的看着下面激烈的争吵,内心却茫然的。
对于愈发失控的局面,他已经无能为力。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但现在他却觉得孤立无援。
因为宰相胡惟庸造反,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一怒之下,撤掉了宰相一职,大事小情一手包办。八天时间,平均每天看几百封奏章,处理几百件国事。
八天之后,就连朱元璋这个工作狂也感觉到力不从心,开始组建内阁当他的帮手,协助他处理事务。
之后,文官势力逐渐强大,内阁权力日渐增大,成为实际意义上的相权。
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代,为了对抗和牵制相权,皇帝赋予太监批红权,从此,宦权登上政治舞台。
皇权、相权和宦权相互博弈,又相互依存。一开始,皇帝信任太监,内阁孤立无援。后来皇帝信任内阁,宦权就只是皇权的附属品。
到了嘉靖这里,他既不信任相权,又不相信宦权,他要把所有权利一把抓,却又没有老祖宗朱元璋的本事,最后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不遵守规则,最终必将被规则反噬。
现在,他已经深刻意识到这一点。但他是皇帝,还是个叛逆又爱面子的皇帝,他比谁的清楚自己犯下的错,但别人不能指责他。
谁敢指出他错了,谁就是在找死。所以没人敢站出来。
嘉靖厌烦了这一切,厌烦了他们永无止境的争吵。吵架又吵不出真金白银。
嘉靖挥了挥手,让他们都走。
算不清的账,明日再算。他现在只想一个人待一会儿。时间已经很晚了,黄锦劝他歇着。嘉靖却走到窗户边上,吩咐道:“打开。”
黄锦有些犹豫:“主子,入夜天冷。”
“朕让你打开。”
黄锦只得上前,打开窗户。寒风猛地灌进来,吹得帝王衣袍猎猎作响。
外面又下起了细细密密的雪花,米粒一般大小,很快就将黄色琉璃瓦覆盖。
他还记得,朱翊钧出生那年,几月不下雪,京师及整个北直隶大面积旱灾。
后来,黄河泛滥,堤坝溃决,河道淤堵、漕运中断。又是陕西、河南、陕西遭遇大旱,冬季极寒,全国暴雪,河道冰封……
到了今年,虽然全国也陆陆续续报上来一些灾情,但并没有造成人口大规模减少,听出来了,这是迁怒。比起往年却又似乎没那么严重。
相对太平的一年,朝廷却依旧没钱。
嘉靖忽然迈步向殿外走:“去看看皇孙。”
他想起一出是一出,幸好黄锦取来了貂裘大氅,赶紧给他披上。
嘉靖来到朱翊钧的寝殿,孩子早已经睡了,太监在旁边守着。
他一走进殿内,眉头就皱了起来,门口的太监心惊胆战,甚至不知道哪里做得不好,触怒了帝王。
嘉靖脸沉得比外面的天还冷,一开口就让人胆战心惊:“这殿里是没燃炭炉吗?”
炭炉自然是燃着的,只是烧得不旺,以至于殿内的温度不高。
太监们立刻跪了一地,但帝王的怒火并没有就此平息:“是御用监没给皇孙备炭火?”
“朕已经穷到,连孙子寝殿里的炭也烧不起了?”
这一个一个问题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