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长孙的团宠日常-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锦说道:“奴婢这就宣太医。”
  “不用。”嘉靖挥手打断他,“去告诉内阁,朕已无恙,有什么事,等闭关结束再到万寿宫禀报。”
  “是。”
  “传朕旨意,昨日之事,胆敢外传者死。”
  黄锦低着头:“是。”
  “那几个道士呢?”
  “回主子,奴婢先把他们关起来了。”
  嘉靖又轻描淡写的吩咐道:“都杀了。”
  “是。”
  “下去吧。”
  说完,他又躺下了。搂过熟睡的朱翊钧,打算再小憩一会儿,但又睡不着,只能盯着孙子若有所思。
  这些丹药,道士们事先服过才敢进献给皇帝。他们服下之后,个个身体热气蒸腾,面色红润,精神振奋,飘飘欲仙,比那魏晋盛行的寒食散更有奇效,到他这儿却成了险些要命的东西的毒药。
  兴许是头一天折腾得太累了,第二日,朱翊钧比平时醒得都要晚一些。
  小家伙翻个身,不知身在何地,揉揉眼睛又回过头来。嘉靖已经醒了,正看着他。
  “皇爷爷!”两只小手摸上帝王的脸颊,抚过每一寸皱着,一双大眼睛瞪得圆圆的,脑袋歪来歪去,把嘉靖看了又看,“你的病好了吗?”
  嘉靖点点头:“已经好了。”
  “骗人,”小手贴在他的额头上,“还是烫的。”
  嘉靖沉吟一声:“皇爷爷老了。”
  “没有老~”朱翊钧又去捂他的嘴,不许他说这样的话。
  朱翊钧的眼睛又红又肿,不难看出,昨天没少哭。
  但嘉靖回忆了一下,虽然他意识不清,但却没听见孩子大哭大闹,这小家伙竟是默默地流眼泪,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他拍了拍朱翊钧的小屁股:“你慢点长大,皇爷爷就慢点老。”
  朱翊钧点头:“好~反正我也不想长大。”
  他说着话呢,翻身就要下床。
  嘉靖问他:“这是干嘛去?”
  “找太医。”朱翊钧鞋也不穿,赤着脚往殿门口跑去,“给你喝药。”
  “……”
  嘉靖并不想喝药,他认为在大臣面前,帝王绝不能流露出一丝一毫的脆弱,这也是在他神志不清之时,不许徐阶进来的另一个原因。
  只有在小孙儿面前,他才能毫无顾忌的袒露他苍老脆弱的一面。
  可现在他说了不算,那三岁的小团子像个小大人一样,守着太医给他望闻问切。还在一旁吩咐:“要开最苦的药。”
  嘉靖不是很理解孙儿的“孝顺”:“为什么开最苦的药?”
  朱翊钧叉腰,嘟嘴:“皇爷爷自己说的,良药苦口。”
  嘉靖回忆了一下,上次这小东西大哭一场把自己哭病了,还嫌药苦不肯吃药,自己就是这么教训他的,现在轮到他来教训自己了。
  喝了药不久,嘉靖的烧也退了下去。
  朱翊钧却说:“我不想呆在这里,我想回万寿宫。”
  嘉靖问他:“为什么不想呆在这里?”
  朱翊钧摇头:“我不喜欢这里。”
  “小主子,”黄锦打断他,“主子现在还病着,不宜外出受风。”
  朱翊钧从宫殿这头跑到那头,很快就改了口:“现在有点喜欢了。”
  嘉靖棕内被他逗得开怀不已,招了招手:“到皇爷爷这里来。”
  朱翊钧跑到他的跟前,仰着头。嘉靖轻拍他的小脸:“朕怎么觉得你瘦了?”
  朱翊钧摸摸肚子:“我好久没吃饭了。”
  “好久?”
  朱翊钧点头,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算不清:“好多顿没吃了。”
  只是一天没吃而已,不至于饿瘦了他。只是他眼睛本来就大,哭得红肿,显着脸瘦了。
  嘉靖吩咐黄锦:“传膳。”
  皇上病着,尚善监准备了小米粥,配上几碟小菜。
  朱翊钧陪着皇爷爷喝粥,自己拿着勺子,一口一口往嘴里送,兴许是饿坏了,吃得很开心。
  吃了些粥食,嘉靖躺下休息,又睡不着,朱翊钧陪着他闲聊。
  小家伙忽然问道:“那几个人里面没有我之前见过的神仙。”
  “谁?”嘉靖愣片刻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蓝道行。随即面色一沉,“你还说他是神仙?”
  “诶?”朱翊钧歪头,不明白他这个“还”字是什么意思。
  多年之后,他才知道,正是因为他这句不经意的问话,救了一个人的性命。
  嘉靖养了几天,没再发热,身体情况也稳定了许多,这才回了万寿宫继续休养。
  朱翊钧寸步不离的陪着他,不许这样,不许那样,都是以前他生病的时候,皇爷爷不许他做的。
  最重要的是,他不许皇爷爷再吃那个红色药丸,如果皇爷爷不答应,那以后他也不喝牛乳,不吃点心、不吃水果、不吃羊肉,不吃猪蹄也不吃米饭了!
  这可把嘉靖乐坏了,怎么会有人有人拿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威胁别人。
  关键,还很有效!
  他一顿不吃可得把皇爷爷心疼坏了,顿顿都不吃,那如何是好?
  朱翊钧那小家伙想了想,又对他说:“你要是想吃,以后我也学做那个丸子给你吃!”
  嘉靖乐不可支,小家伙一片孝心,竟然要为了皇爷爷,学习炼丹术。
  他陪着嘉靖养病,课也暂时不上了,反正他的老师张居正也病着。
  大约过了半个月,嘉靖的病才有了起色,也不让朱翊钧寸步不离的陪着,让他接着去读书。
  明天又要开始读书了,朱翊钧前一夜却有些忐忑。他问冯保:“明天是张先生给我讲课,还是那位申先生。”
  申时行就给他讲了一个上午的课,没想到他还记得。
  冯保问他:“那殿下是想张先生讲课,还是申先生?”
  朱翊钧脱口而出:“我想张先生讲课。”
  冯保就知道,他喜欢张居正。就是那种没来由的,宿命中遇到这个人,就会喜欢和依赖他。
  可是,接下来,朱翊钧想了想又说道:“申先生也不是不可以。”
  “嗯??”这倒是让冯保有些意外了,怎么回事,申时行上了半天课,就能在小皇孙心里有一席之地了?
  朱翊钧大笑着在床上打滚:“我说什么,申先生都说好好好。”
  冯保听懂了,张居正总是一脸严肃,在读书识字方面,对他严格要求。
  申时行年轻,刚考中状元,在翰林院任职没两年,脾气又好,事事都好商量。
  冯保说:“只能选一个。”
  朱翊钧坐起来,不假思索的说道:“我选张先生!”
  他就是喜欢张先生!
  第二日,小家伙穿戴整齐,用了早膳,早早的跑到书房去等着。
  前一日,张居正就收到了复课的通知,到了时辰如约而至。
  他刚走进书房,一团小小的影子就扑了过来,一把抱住了他的腿:“张先生!张先生!”
  面对朱翊钧的热情,张居正总是有些拘束和抗拒:“殿下……”
  朱翊钧贴着他,抬起头冲他笑:“张先生,我好想你呀。”
  “……”
  “我们已经好几年没见过你啦。”
  小孩子对于时间还没有概念,对他来说,十几天就像好几年那么漫长。是真正的度日如年。
  但其实,他也只是看到了,就觉得特别想。平时没看到的时候,也不太想得起来。
  张居正纠正他:“半月而已。”
  “那也有好久啦!!!”
  小家伙仍是抱着他:“我每天都在想你,你会想我吗?”
  “……”
  张居正嘴上不说,其实心里是有想的。
  毕竟给他上了一两个月的课,突然断了十几天,怎么能不想呢?


第35章 撒娇耍赖抱大腿,……
  撒娇耍赖抱大腿,朱翊钧已经修炼得炉火纯青。一套动作行云流水,连脾气暴躁,阴晴不定的嘉靖都很吃他这一套,别的人更是毫无办法。
  张居正往后退了一步,实在有些招架不住这位小皇孙的热情。
  前一世的小皇帝,大不了说一句“朕一刻也离不了先生”,不曾如此将“喜欢”二字时刻挂在嘴边。
  他弯腰,扶着朱翊钧的肩膀:“殿下。”
  朱翊钧松开手,仰头看着他:“先生,你你好像瘦了。”
     奇!书!网!w!w!w !。!q!i!s!  h !u!9!9!。!c!o!m
  张居正前不久感冒了一场,又正值炎热的夏季,清减了些也实属正常。
  他又低头仔细打量朱翊钧,和半月前比起来,这小家伙的脸似乎没有那么圆了,下巴也更尖了。
  张居正顺势捏了捏他的肩膀,说道:“殿下似乎也瘦了些。”
  “我也瘦了吗?”朱翊钧捧着自己的小脸,“我每天都陪着皇爷爷喝粥,用斋食。”
  听他这么说,张居正忽然有点生气。老皇帝不像话,自己修道吃斋也就算了,怎么能让一个三岁多的孩子跟着他吃得这么寡淡。
  那可是他冤枉嘉靖了,人家在吃穿用度方面可从来没有亏待过小孙子。
  是朱翊钧这个小家伙,生怕他的皇爷爷又吃那个红色的丸子,日日守在嘉靖跟前,同吃同住。
  候在门口的冯保听见他们聊天,探个脑袋往里张望。
  平时张先生在同僚面前左右逢源,谈笑风生,到了万寿宫,就摆出一张严肃脸,进来行礼之后就开始讲课,极少扯闲篇,今日倒是和朱翊钧闲聊起来了。
  说起吃,朱翊钧更是打开了话匣子,他摸了摸小肚皮:“我今天早上喝了牛乳,吃了芙蓉蛋羹、驴肉包子,还有蒲公英和苦菜……”
  说到最后两道菜,朱翊钧皱了皱眉头,明显不爱吃这些野菜。
  这是老祖宗朱元璋的规矩,他把自己曾经吃过的野菜列了个清单,叫“小菜”,要后来的皇帝每天早上都吃点儿,让他们牢记大明江山得来不易。
  朱翊钧虽然现在还不是皇帝,但却是皇帝养着他,每日早膳的“小菜”一样也不少。
  眼看话题就要朝着吃这方面越跑越远,张居正赶紧又拉了回来:“殿下,半月前讲过的《三字经》可还记得?”
  朱翊钧点点头:“记得呀。”
  “那臣考考你。”张居正问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说的是哪位文学大家?”
  “我知道!我知道!”朱翊钧回答问题倒是很积极,“是苏轼。”“嗯?”
  张居正沉着脸看他,正要让他再好好想想,小家伙抢在他之前说道:“……的爹爹,苏洵。”
  张居正无奈,摇头叹息:“调皮。”
  调皮的朱翊钧说道:“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幼时读书,未学成而放弃,后游历名山大川,二十七岁,又开始读书。”
  这听一遍就能牢记的本事可不是人人都有。张居正正要夸他两句,又被朱翊钧抢了先:“张先生,我离二十七岁还有多久呀?”
  他虽然听过的文章都能记住,却还没学过数学。
  这话听得张居正眉头一皱,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果不其然,下一句小家伙便说道:“游历名山大川听起来很好玩,我也想二十七岁再读书。”
  “……”
  你可打住吧。
  张居正赶紧过去把他抱起来,放在书案后的椅子上,心里想:“你以后可是要当皇帝的,千万不要有这么危险的想法。”
  而后,他抽了本《论语》摊在朱翊钧面前:“从今日起,臣开始为殿下讲解四书。”
  “……”
  《论语》中的许多内容朱翊钧就已经背下来了,张居正要为他讲授的也不仅仅是其内容,而是儒家“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哲学思想和礼仪文化。
  不难看出来,这些理论对于一个年仅三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枯燥乏味得很。
  朱翊钧坐在那里,这里摸摸,那里瞧瞧,时不时望向窗外,一阵风吹过,树上的枝叶沙沙作响,都能吸引他的注意。
  张居正叹一口气,唤回他的神思:“殿下,殿下!”
  “嗯?”朱翊钧一本正经的坐好,“我听着呢。”
  张居正问道:“何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朱翊钧说道:“凡人有所不知,君子不怒。”
  张居正又问:“何谓‘君子’?”
  “学习为君之道,治国之术的人。”
  朱翊钧虽是孩童本性,课堂上时常走神,被各种各样的事物所吸引。但先生所讲,他却每一个字都听进去了,并且对答如流。
  想来,不仅记忆里超强,一心多用也是神童的本领。
  这么简简单单一句话,对于君王或是臣子皆有不同的理解,继而引经据典。古往今来,对《论语》作注释的著作众多,如《论语义疏》、《论语集注》、《论语驳异》、《论语补疏》等等,帝王经筵、讲官为皇子讲经,也正是对各家学说进行讲解。
  儒家思想历经一千八百年,汇聚无数先贤智慧,才有今日之完整体系。
  多少人学一辈子也不能融会贯通,一个三岁的孩子,能理解到这个程度,张居正就已经很满意了。
  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