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长孙的团宠日常-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居正一晃神,赶紧收回手。虽说朱翊钧是他的学生,但毕竟也是皇孙,又是在太液池边,人来人往,让有心之人看了去总归不好。
  那小团子仍旧仰着头看着他,眼睛里充满了疑惑。张居正正要说两句缓和气氛的话,朱翊钧又抢在他之前开口了。
  “张先生,要不还是西湖歌舞错了吧,”小家伙一脸纠结,“反正我觉得不是我错了。”
  “……”
  这也太可爱了,看他一眼,心都要融化。别说他没有错,就算是他犯了错,被那双无辜又澄澈的大眼睛盯着,谁还忍心责怪他。
  朱翊钧是一点也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上前一步,去拉张居正的手,问道:“对不对?”
  张居正点点头:“殿下说得是。”
  烈日如火一般炙烤,树上的蝉叫得更加欢快。朱翊钧眨了眨眼,汗水已经流到了眼睛里,刺得他难受。
  张居正摸了张手帕出来,细细的替他擦去汗水:“外面天热,殿下快些回去罢。”
  朱翊钧松开他的手:“先生记得撑伞。”
  冯保让王安带着朱翊钧往回走,他自己则留下来,对着张居正一揖:“殿下年幼,童言无忌,若是说了什么不合礼数的话,张大人不要介怀才是。”
  张居正说道:“殿下聪颖伶俐,小小年纪就有自己的见解,这是好事。”
  冯保笑得有些不好意思:“是我多心了。”朱翊钧被嘉靖宠坏了,在帝王跟前都是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干什么干什么,在其他人面前更是随心所欲。
  但张居正不是其他人,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对朱翊钧,甚至整个大明王朝有多重要,冯保很清楚。
  他就怕小皇孙心直口快,一不小心说了什么让张居正多想的话,两个人间生嫌隙。
  张居正说道:“冯大伴对殿下一片忠心。”
  “殿下日后还需张大人悉心教导。”
  “……”
  两个人互相恭维两句,那边朱翊钧三步一回头往他们这里张望,冯保这才别过张居正,赶紧最上去。
  时间一晃又到了秋天,天气凉爽下来,朱翊钧又恢复了每日上课。十天休息一天。
  他这和皇太子出阁读书还是有很大区别,也没有那么严格,万寿节、中秋节、重阳节……逢年过节,想让他休息,就让他休息,全凭嘉靖一句话。
  重阳这日,秋高气爽,嘉靖闲来无事,又带着朱翊钧登高。
  祖孙两人先去了果园,朱翊钧品尝了刚成熟的柿子,摘下最大的一个,欢天喜地的捧到嘉靖跟前:“皇爷爷,柿柿如意!”
  “哈哈哈哈哈哈哈!”嘉靖大笑着接过柿子,在手里颠了颠,“还是我这小皇孙贴心呐。”
  这小家伙做的事,说的话,总是能让他打心底里欢喜,总是忍不住想摸摸他的脑袋,或是抱抱他。总之,比那俩儿子强多了。
  嘉靖年轻的时候,就不是个和蔼的帝王。年纪越大,越是阴晴不定,又暴躁易怒,在他身边伺候的人,连呼吸都得小心翼翼,哪怕一点微不足道的差池,说不定就能惹得龙颜大怒,轻则拖出去廷杖,重则丢了脑袋。
  可是,每次有这位小皇孙伴驾,大家的日子都要好过不少,因为他总是能哄都帝王开怀大笑,性情也没那么暴躁。
  朱翊钧让人给他摘了好多柿子、山楂和白梨,收获颇丰,说是要带回去分给大家。
  逛完了果园,下一步自然是去看他的小动物。
  麋鹿被人声惊扰,躲进树林深处,又从树后探头张望。
  嘉靖问看守这里的太监:“胡宗宪送来的那两头白鹿去哪里了?”
  太监战战兢兢地跪下称:“回陛下,白鹿十分警惕,稍有风吹草动,就不寻踪迹,平日也不轻易露面。”
  嘉靖沉吟一声,没有说话。
  太监匍匐在地,心里慌得很,若是皇上现在非得看那两头白鹿可如何是好。
  他又忽然想起跟在皇上身旁的小皇孙,那可是两头白鹿的老熟人,训得服服帖帖的。
  太监撞着胆子抬眼去看,朱翊钧正趴在一个果篮上,挑了个最大的山楂就要往嘴里送。
  冯保拿帕子给他擦了擦,朱翊钧咬了一口,鼻子眼睛立时皱成一团,活像个刚出笼的包子,又好笑又可爱。
  小家伙咂咂嘴:“可真酸呀~”
  他听到嘉靖在问白鹿的事,太监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这万岁山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不知上哪儿去把那两头白鹿找出来。
  “我知道!我知道!”
  朱翊钧把咬过一口的山楂塞进冯保手里,一蹦一跳的跑到嘉靖跟前:“皇爷爷,我知道它们在哪里。”
  嘉靖脸上写着“朕不信”:“你又知道了。”
  朱翊钧挺起胸膛:“我就是知道。”
  说着他就去啦嘉靖的手,拉着他往旁边的林子走:“我带你去找。”
  嘉靖跟着他走了两步,又站住,不肯再走了:“这样,你唤它们出来,给朕瞧瞧。”
  朱翊钧一双灵动的大眼睛转了转,欣然答应:“那好吧~”
  他往前跑了两步,扯着嗓子喊:“大白~大白~你出来呀,你快出来!”
  听他喊大白,冯保还有些奇怪。因为那头雌鹿比雄鹿先送来,性格要温顺一些,和朱翊钧的关系也更好,每次他一叫,那白鹿就来了。
  而雄鹿野性十足,并不亲人,总是跟着雌鹿出来。
  今天朱翊钧没叫雌鹿,反而叫了雄鹿,给自己增加游戏难度。
  可他刚喊了两声,另一边树林深处就出现了一团白影,随着渐渐清晰的“踢踏”声,白影变成了一头高大而强壮的白鹿,头顶一双华丽的犄角,身披一袭雪白皮毛,阳光下宛如发着光。
  雌鹿也跟在雄鹿身后,很快,它俩就走到朱翊钧跟前。
  朱翊钧抬起手,那雄鹿便顺从的低下头,让他抚摸自己的鼻子。
  小家伙贴着他的耳朵嘀咕了两句,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那雄鹿两只前蹄竟然屈膝跪了下来,随即整个身体匍匐在地上。
  朱翊钧绕到他的身侧,一手抚上它的后背,一手抓着他的鹿角,抬腿就要往上爬。
  “钧儿!”这可吓坏了嘉靖,把他的小心肝儿摔了他得心疼死,“快回来!”
  可是,他说晚了,朱翊钧已经骑上了上去,并且雄鹿还站起来了。
  锦衣卫就在不远处护驾,看到这一幕,陆绎拳头都已经握紧了,提着一口气,就怕发生什么意外,他能第一时间飞出去,救下小皇孙。
  嘉靖吩咐周围的人:“都别动!”
  朱翊钧骑在白鹿背上,抱着它的脖子,从两个鹿角中间探出脑袋,笑得颇为得意:“大白,我们到前面去~”
  他说完,那雄鹿便往前走了两步,依旧对其他人充满警惕,只往一侧的水边走去,并不靠近人群。
  这时候,原本栖息在池边的一只仙鹤忽然振翅而起,冲上云霄,而后,湖边陆陆续续有仙鹤跟着飞了起来,很快排成“人”字,向南边飞去。
  这壮观的一幕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嘉靖仰着头,目光追随着鹤群离去的方向。
  每年这个时候,大部分仙鹤都会向南方迁徙,零星几只会留下来。宫里有专人饲养,食物充足,即便不飞去南方它们也能顺利越冬。
  朱翊钧举起一只手朝鹤群挥了挥:“明年春天再见哦~”
  一声鹤鸣划破长空,仿佛是对他的回应。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鹤群渐渐飞远了,嘉靖的目光又重新落回到朱翊钧的身上,沉着脸问他:“可以下来了吗?”
  朱翊钧拍了拍鹿角,那雄鹿又爬了下来,任由他从自己身上滑下去。
  朱翊钧回到嘉靖跟前,仰起头冲着皇爷爷笑,却不料被一把拎了起来,小屁股上立时挨了两巴掌,帝王沉声道:“你是愈发胆大了。”
  “呀~”小家伙赶紧把手背到身后,捂住自己的小屁股,“皇爷爷别打!”
  嘉靖问他:“还敢不敢?”
  “不敢了!”
  他认错倒是毫不迟疑,听起来却一点也不真诚,听在嘉靖耳里就跟“下次还敢”差不多。
  帝王越想越气,更是后怕,又在他屁股上拍了两巴掌,这才作罢。
  打完他就打算把人放下,朱翊钧却双手环抱住他的脖子,说什么也不肯下来了:“要抱抱~”
  “抱什么?”帝王余怒未消,“自己下来走!”
  朱翊钧说什么也不肯下去:“不要,我不要走路,我屁股疼!”
  就那两巴掌,听起来响亮,实则所有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吓唬孩子,皇上把这小孙子宠上了天,哪里舍得真打?
  朱翊钧撒娇耍赖,不肯下来,嘉靖也拿他没办法,只能抱着他走了一段。
  可自从夏天病过一场之后,嘉靖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走了不多时,竟真有些累了。
  朱翊钧收起刚才的调皮,在他耳边乖乖地说:“皇爷爷,我要下来。”
  “刚不是还吵着要抱?”
  “我的屁股不疼啦,现在想自己走。”
  “……”
  嘉靖放他下来,小家伙却主动拉着他的手:“屁股还是有点疼,要慢慢走。”
  这贴心的小东西,暖得人心都化了。
  嘉靖问他:“知道接下来要去哪儿吗?”
  “要去观德殿!”


第39章 观德殿在半山腰,……
  观德殿在半山腰,重阳节这一日,帝王登上宫殿二层,俯瞰整座紫禁城。
  朱翊钧长高了,但还不够高,只能从两个栏杆的缝隙探出头往外张望。但视线仍然有一部分遮挡,看不见太远的地方。
  他指着一片空地喊道:“皇爷爷你看!”
  嘉靖问他:“朕之前告诉过你,那是什么地方?”
  朱翊钧说:“那是皇子练习骑马和射箭的地方。”
  “说得没错,”嘉靖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此地荒废百年,早已无人练什么骑射。”
  “皇爷爷,”朱翊钧仰起头来,“我想学功夫,还有骑马和射箭。”
  嘉靖低头看着他:“你要学?”
  “对!”朱翊钧点头,“我可想学啦~”
  嘉靖饶有兴味的看着他:“说说看,你为何想学?”
  朱翊钧手舞足蹈,连踢带比划:“我要去打坏人,打倭寇!”
  “就你,还打倭寇?”嘉靖屈起手指在他小脑袋上敲了一下,“你就老实在皇爷爷身边呆着吧。”
  朱翊钧还想挣扎一下:“我……等我长大,学好功夫和骑射,就能去打倭寇了。”
  “那你就更别想了。”
  “为什么呀?”
  嘉靖说:“就算朕让你学,大臣也不会让你学。”
  朱翊钧又问了一遍:“大臣?”
  他不懂,自己想要什么,不都是皇爷爷说了算吗?皇爷爷让他读书,他就有了张先生。皇爷爷让他习武,也可以给他选派教骑射的师傅。
  太祖朱元璋打江山的时候,南征北战,除了皇太子朱标,其他儿子可以不读书,但一定要习武。
  后来成祖迁都北京,文武并重,对于皇太孙的教育就非常严格,不但远征漠北要带上他,亲自教他领兵打仗,还得带上一众讲官,在军中为他讲论经史。
  土木堡之变之后,帝国武将青黄不接,文官势力逐渐崛起,加上皇帝作死,御驾亲征还被敌军俘虏。
  于是在天顺二年,朝廷对皇太子读书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八岁出阁,由侍读讲官入值文华殿,上午讲授《四书》《五经》等史籍,下午选朝中名将教授皇太子骑射或者休息,晚上温习功课。
  但这个八岁读书,和学习骑射基本形同虚设,归根结底是皇帝与大臣之间权力的拉扯。皇帝希望自己拥有儿子的教育权,大臣希望太子只要按照他们的安排做一个宫墙内贤君,功夫骑射就不要想了,学会了就到处跑,再来个土木堡之变什么的,谁都折腾不起。嘉靖忽然俯身,凑近了朱翊钧,神神秘秘的笑道:“大臣就怕你长大去打倭寇,打蒙古人。他们只想把你变成一个提线木偶,摆在乾清宫里,任他们摆布。”
  “我,我我……”朱翊钧被他那种有点疯的神情和语气吓住了,一下扑到他的身上,抱着他的腿,“我就要学!”
  “等我学会了,皇爷爷就站在观德殿上,我在下面骑马射箭给你看。”
  “朕的钧儿真乖。”嘉靖搂着他,摸摸他的头,“好!你想学,皇爷爷就让你学。”
  大臣反对的是皇太子学习骑射,可朱翊钧只是皇孙,又不是皇太子,他的教育权还掌握在自己手里。
  他给孙儿找个师傅习武,大臣们也不能说什么。
  “哇!”听到嘉靖的话,朱翊钧可激动坏了,搂着嘉靖的脖子,“吧唧”就是一口,亲在嘉靖脸上,“皇爷爷最好啦,我最喜欢皇爷爷~~”
  这小心肝儿,甜死个人,谁被他这么亲一口都得迷糊。
  嘉靖搂着他又是一阵大笑:“不过现在还不行。”
  朱翊钧歪头:“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