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可以做到。当下,他一咬牙,对汉武帝做出了允诺。刘彻满意的笑了起来: 好,赵过,朕没看错你。
  赵过趁机向他要了更多的人,又提了一下孙小羊,孙小羊手脚冒汗的前来觐见,不过他表面装得不错又读过几年书,看上去倒有些不卑不亢的气度,让刘彻隐隐点头,最后竟封他做了个小吏,让他跟着赵过好好干。
  这就是有前程了。
  孙小羊最后脚底下都打着飘。
  之后,赵过带着刘彻去看了他们另外一片试验田。这里试验的不是代田法和产量,而是各种各样的新作物,以及各种培育和嫁接的东西。
  各种新奇的东西。
  这就是博望侯从西域带回来的芝麻,已经快要结籽了。
  芝麻刘彻还是第一次见: “我记得仙画曾经提到过芝麻?”
  赵过道: “陛下没记错,有用芝麻榨油的画面,还曾经出现过芝麻种子,在后世应该也是一种很不错的作物。
  芝麻还没成熟,但是他们倒是试吃了一下芝麻的嫩叶,味道还不错。这是他带回来的葡萄,已经开始结果了。
  果绿的葡萄一串串的垂下来,显然赵过将它种得很不错。
  刘彻琢磨着张骞
  回来也有一年了,要不再让他去西域走一趟?那边好东西还真挺多。又走着,最终来到了种豌豆的地方。
  “果真如仙画所说,到了第三代,这些隐性的基因就全部冒出来了。”赵过一说到这儿就滔滔不绝,手舞足蹈, 而且我们数了一下,总共五千株豌豆,高茎的占了3821株,矮茎的占了1179株。这正合孟德尔提出来的三比一之数。
  看着眼前高高矮矮的豌豆,刘彻有些怔然。竟然真的就这么神奇!
  “除了豌豆,再用其他的试试。”他下令道。
  “微臣已经在准备了。赵过道, 而且我们也正在按照这个思路来培育其他的品种,”他指了指另一边还只是小苗的田地, 只是现在还没长出来,要到第三代才能看出大概。
  不禁感慨,这农学还真的是耗时间,也难怪后世的农学家都要去海南,那边一年三熟的确可以加快进步。
  不过现在就别想了,等以后或许可以试试……赵过心思已经飘到很远了。若是人也能这样培育就好了………刘彻喃喃道。
  谁不想有个聪明优秀的后代?
  赵过:………陛下,这人可比植物复杂多了!
  刘彻挥了挥袍袖:hi朕痴心妄想了。
  刘彻其实也心满意足了。
  这段时间,军事上,卫青传来捷报,不日就将班师回朝。而农事上,赵过又给了他一个那么大的惊喜。纵然在其他地方他还要面对阻挠——比如科举制度的推行就受到了一些士卿家族的反对,他们犹如暮色中的困兽,妄图阻挡车轮的前进,这让刘彻有些心烦意乱。
  但此刻,他却心情酣畅,表示会对赵过进行封赏之后就意气风发的带着侍卫们回长安了。
  他也有他的仗要打。
  孙小羊这才感觉自己能喘口气了。
  赵过笑着对他道: 以后,你也是吏目了,好好干,不可懈怠。
  现在的吏目和之前的吏目,隐约可是不同了。
  孙小羊自然知道这是赵过在提携自己,心中感激,当下忙道: “赵都尉,您放下,我绝对不让您丢脸。
  赵过看向周围这大片
  大片种满了的田地,心中有着无可比拟的满足。他又看了看天,幽幽一叹: 这仙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孙小羊伸手挡了一下阳光,带着点不那么足的信心道: 这天幕还在呢,应该会有的……
  唐朝。
  太医署内,几乎所有太医都到了,连平时极少往这边来的孙思邈都来了。
  大家都在看大唐的第一起“种牛痘”;这样重要的事情,医者们当然不能错过。
  说起来,在仙画告知牛痘法之后,太医署就已经组织人手开始做这个事情,专门搞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庄子,派了重兵把守。
  孙思邈也去过那里,不得不说,里面倒是学了后世的那一套,口罩、消毒、遮掩皮肤、随时洗手什么的,搞得像模像样,很干净整洁。而且这大半年折腾下来,里面没有爆发过天花,可见管理和落实都非常的严格。
  这次要接种的,是一批自愿报名的掖庭内的小宫女,大概都在十一二岁的年纪,本是犯官之后。宫中允诺她们,待她康复后可以送她们出宫。
  放心,我们已经在囚徒身上实验过,没有死亡的危险。太医正安慰她。不然也不敢在她们身上用。
  小宫女闭上眼睛,有点害怕,但还是伸出了胳膊。
  太医正用沸水烫过的小刀在她胳膊上划开了一个口子,将牛痘液抹在了里面: 好了,接下来到指定的地方休息,顺利的话今天晚上就会出痘。有的人反应大,有的人反应小,这个看运气。
  小宫女点头行礼,在仆佣的指引下离开了,然后换另一个人。
  待到所有人都接种完,已经是要下午时分了。
  接下来就看他们的造化了。孙思邈抚须道。
  太医正捶了捶自己的腰: “五天,五天之后见分晓。”
  这些接种者有的果然当天晚上就发了痘,整个太医署都忙了起来。好在,她们之中最严重的病情也不过是低烧,到了第二天喝了药就有所好转,而有几个甚至没有任何感觉,和正常人一样。
  到了第五天,这些小宫女都顺利的走出了太医署,没有一个死亡。
  消息传过去,整个大唐都轰动了。


第94章 后续(二)
  “当然是真的!”孙家的晚餐上,孙英娘也正在和自己的父母和祖母聊起这件事。
  她眉飞色舞: “这是第一批,然后接下来会有一批年纪大一点的侍卫,我们太医署和医学院的人也可以报名,如果再没有问题的话,应该会在宫中和朝臣中征召自愿种痘的。之后,才会轮到民间。
  孙英娘祖母念了一句“阿弥陀佛。这可是无上的功德。”
  她最近喜欢去听大慈恩寺听玄奘法师讲经,动不动就说阿弥陀佛。据说这玄奘法师因为对天竺等地熟悉,已经被宫中宣召多回,朝廷也要开始往那边派遣使臣。
  和周边诸国多多交流,已经成为了大唐上下的共识。
  餐桌上。
  孙英娘顿了一下,小声的道: “我报名了。”她娘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 报什么了?孙大夫却瞪大了眼睛: “你要种牛痘?”孙英娘点点头。
  “那……不会有危险吧?”孙祖母瞪大了眼睛。
  孙夫人更是呼吸急促,已经在气愤的边缘了:“你这孩子,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也不提前和家里说一声?
  孙英娘挺起胸膛: “放心吧,肯定没事的,不单单是我,我的同窗也都报了名。还有太医署很多人,我们太医正还给自己小孙子报名了呢。
  她又讲之前接种的那一批小宫女,什么后遗症都没有,现在健康得很,她们有的和宫外的亲戚团聚了,有的进了太医署开办的护士班,结业之后也要去医院和各州县的药局。
  “听说太医署打算在长安城内开设一家医院,如果这家医院一切经营得当,民间口碑也好的话,那日后各州的首府也都会按照这个也开医院。
  “我们当时和朝廷订了契约的,结业后五年之内都必须给朝廷干活,不出意外去的就是这些医院了。但是去长安的还是去各州首府的,就不好说了。
  孙大夫沉吟一下: “那自然是长安的好。”
  他女儿在医学院表现还算优异,他家在长安杏林中经营多年倒也有些关系,孙大夫打算到时候活动活动,争取让女儿留在长安,这样自己也能看着点儿。
  孙英娘无奈的看他一眼: “阿耶,您别这样。我还去给她们上过课呢。”所以,官妓这俩词有什么好忌讳的?之前仙画讲的时候,大家可也都听着呢。
  孙大夫不说了。
  孙夫人好奇的问: “那些官妓以后真的自由了?”
  这也是和牛痘一样,在长安城中引起巨大轰动,百姓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朝廷的教坊司据说是要大改,官员也不允许再召官妓侍寝,一旦查实必受严惩。
  于是民间纷纷猜测,那教坊司里面的那些官妓和乐伎是不是都会被放归自由。甚至有商人已经准备好了银两准备纳几个回家。
  孙英娘摇摇头: “也不是自由了。她们之后也会去医院,但和我们不同,她们等于是死契,不能离开的。不过,也不用再做那以色侍人的活儿了。
  孙祖母低声的叹一句: “阿弥陀佛,这也是好事。陛下宅心仁厚,不愧是圣君。”孙妇人也点头附和。
  她们或许之前提起妓女来还会有着不屑和鄙薄,但是看了仙画后却也隐隐的觉得其实大部分烟花女子也是痛苦和凄惨的,也是迫于无奈。
  再说了,即使只是出于私心,哪个正常女人会希望这世间有妓院这一行当?孙大夫理智的不说话,
  事实上,在男人的圈子里,这件事情可不是这样一边倒的赞颂。有人固然觉得仙画说得对,有人却觉得不能一味都照着仙画来,生怕朝廷也一道旨意就把民间的青楼也给取缔了。
  当然,更多的男人对青楼开始敬而远之,生怕自己也染上那淋病和杨梅疮,这时候可没有青霉素给自己治!所以这段时间民间的青楼生意一落千丈,老鸨们叫苦连天。
  孙大夫倒是隐隐觉得,这可能还是第一步。朝廷下令官员不允许狎妓已经预兆着某种倾向。或许真的在未来的某一天,民间狎妓也会被禁止了。
  就像是仙画中的那样。
  就好像现在大家议亲,都绝不会再找自己的姨表亲一样,光是他知道的退亲的就有五六对,这仙画的影响力可厉害着呢。即使是嘴上再叫着不信的,在实际要动真格的时候也都怂了。
  不过这到底不是孙家人关注的事情,他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孙英娘身上,还是问她的学业和她在外面的见闻。孙英娘现在可以说是孙家消息最灵通的人了。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孙夫人含笑的看着自家女儿,觉得让她出去和男儿一样打拼这事儿做得可真对。看孙英娘现在,可沉稳多了,谈吐也都更自信了。
  孙英娘偷偷的说: “我听说啊,孙道长这几日都泡在将作监,说不定是那做显微镜的玻璃有戏了!
  将作监的工坊内,此时正一派热火朝天。
  石头砌成的熔炉内,出现了一种半凝固状的呈现高温金红色的流动液体,一位年老但手极稳的工匠用铁棒搅动了一下,让这种半凝固的液体蘸在铁棒的头头上。
  就这样,一层一层。
  孙思邈和阎立本在一旁观看,。
  孙思邈有些紧张: 不知道这法子能不能真的吹出玻璃。
  阎立本倒是轻松多了: “道长放心,之前我们也曾试验过,虽然还做不到像是仙画那样透明无杂质,但是比原先的琉璃要好多了,堪称绝景呐。
  因为都知道要先搞定玻璃透镜才会有显微镜,所以这一年来,将作监可是将如何制造玻璃放在了
  第一位,按照仙画上出现的那几个画面,试验了很多次但还是觉得不够理想。
  后来工部有侍郎在古籍中查到,北魏时期曾经有大月氏商人前来教授吹玻璃之法,阎立本立刻想到去请教西市中相关的西域商人,许以重金,甚至是惊动了李世民,许了一个小爵位给他,终于寻到了接触过的西域匠人,得到了一些线索。
  才知道,这是用的原料出了问题。
  西域那边用一种石英砂来制作玻璃,用的就是吹制。阎立本又去请教了方士——这天底下所有的方士们正好都被集中在了长安研造火药呢——然后这事儿就被孙思邈给知道了,赶紧过来自荐。
  阎立本这才一拍脑袋,他还真把孙思邈也是天下闻名的炼丹师这个事儿给忘了!总之,可以说说举全国之力,在各方的努力下,历经了半年多,这玻璃总算是搞出来了。
  工匠鼓起腮帮子,将铁棒一端的玻璃液吹成了一个小小的像是灯泡一样形状的瓶子。吹玻璃十分累,吹了几个后腮帮子老疼。
  “现在先熟悉熟悉,然后再来制造你要的透镜。”阎立本解释道。孙思邈很欣慰: “无妨,我都等了这么久了,不在乎这一时片刻。”
  又这样过了大半个月,有一日,阎立本
  的小厮匆忙来寻孙思邈:“道长,道长,我家老爷让您赶紧过去将作监,说您要的东西做出来了!
  孙思邈一听,直接饭也不吃了,起身就走。
  剩下出诊了一上午饿得要死的徒弟赶紧往自己嘴里塞了几口: 师父,你等等我啊!他也想去看啊!
  将作监已经人山人海,不仅有原本就在那儿的工匠,工部的人和挨着的几个部门的人都赶过来看热闹,连工部尚书李大亮都闻讯而来。
  “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