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父亲祖冲之呕心沥血制定出《大明历》;呈给宋孝武帝,没想到却被孝武帝的宠臣戴法兴坚决反对,认为祖制的历法才是对的,不能改动。
  这也就算了,可恨这厮还责骂他父是陋夫凡人,居然敢去触碰天文和历法这样神圣的东西,骂他“诬天背经”。
  祖冲之倒不以为意:既然他要辩,那我就与他辩一辩。祖眶当然也知道,他只是实在气不过。
  看向仙画,祖咂眼睛一亮,不知道父亲制定的《大明历》是不是也会被提到?如果会就好了。
  【知道了交点月,就可以推算出日
  食和月食即将发生的时间。可惜的是,祖冲之没有把计算交点月的方法流传下来。】
  【而北宋的科学家在他为众人所知的科学著作《梦溪笔谈》中也记录了这样的一桩故事,可以看出他的认知。】
  沈括遇上到一位官长。
  官长虚心的向他请教日食和月食的缘故,沈括就讲了日地月成一条线这件事情。
  官长还是有些迷惑:既然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在初一到十五期间几乎都会和我们处于一条直线上,那么是不是每逢初一和十五,就会发生日食或者月食?
  沈括笑道: “这里面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日月地必须共线,一个是日月恰好运行到黄白交点,缺一不可。
  官长这才恍然大悟。
  【清朝的女天文学家王贞仪,不相信古人所说的“太阳在月亮和地球中间”的观点,写出了一本《月食解》;在这里面详细的用了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就阐述了月食发生的原理。可以说是既有质疑权威的勇敢,又有严谨求真的实验精神!】
  才二十岁左右的王贞仪正在自己的房间内用简单的道具进行一场实验。
  她将一盏风灯挂在了梁上,充当太阳,小小的圆桌放在风灯下,充当地球,而她手中握着的圆镜就是月亮。
  她手里拿着圆镜不停的变幻角度,模拟着月球运行的轨道规律。果然,随着角度的变化,圆镜投射在圆桌上的光影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果然是这样。”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王贞仪满意的放下镜子,回到书桌旁将自己刚才的实验用笔画下来,然后注释上心得。
  【日食和月食的秘密,这里面涉及到了宇宙观,涉及到了算术。在古代没有什么观测工具和计算工具的情况下,祖冲之、沈括和王贞仪等天文学家能够得出这样的认知,算出这么详细的数值,真的只能说一句,厉害!】
  仙画中出现了一个竖着的大拇指。
  就是牛!
  清朝。
  王贞仪的母亲不可置信的张开嘴,头缓慢的转向女儿的方向:贞仪,这上面说的可是你?王贞仪咬了咬筷子,脸上也有些迷茫: 。…应该是。…吧?朝代和名字还有爱好都能对上,而且最近她
  还真是在筹划着做这个日地月的小实验。
  王母一蹦三尺高,惊叫声简直可以震碎旁人的耳膜: “是你!真的是你!女儿啊,你……你居然这么出息?!
  她喜极而泣,在厅堂内转了好几圈,简直不知道如何是好。
  王贞仪的父亲拍了拍她的肩,嗓音里也带着一丝哽咽: 好,好!
  王母终于停了下来,王贞仪赶紧上去搀扶着她,生怕她一个气不顺,帮她拍拍背。王母喜极而泣: “我要去烧香拜佛,这都是菩萨保佑。”
  王贞仪哭笑不得:……您这都哪跟哪儿呀,都跟您说了,这天上就没有神佛。王父笑呵呵的道: 你不用管你母亲,她这是太高兴了。
  王贞仪一愣,神情变得柔和起来。也是,她的父母一向任由她折腾,所以才让她能够一心扑在天文和算术上,而且养她到现在,她二十多岁了都还没有逼着她成亲,忍受了非常多的非议。
  就让她高兴高兴吧。
  赶过来的王家众人也都用奇异的眼神看着王贞仪,又不停的向她道喜。
  “听听,这可是女天文学家,多气派!”原本觉得她奇怪只会研究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丝毫没有女孩子样的亲戚们现在一个个笑容满面,与有荣焉。
  “乖乖,咱们王家出了个大人物啊!”
  那可不?这是仙画啊!本朝有几个上过仙画的?!
  王贞仪从来没有觉得亲戚们的态度这样热情和友善过。
  邓绥看向天幕的表情带着欣赏。
  从她心底的私人爱好来说,其实算术和天文才是她的心之向往,政事反倒是无奈下的不得不做出来的选择。
  她对班昭道: 曹大家,您看,这女子同样也是能做出一些成绩来的。
  班昭点头:“女子聪慧起来,并不比男儿差。只是……”她叹一声,低低道: “只是如今的环境,女子若是过于出色,反倒更容易被风吹垮。”
  就好像是邓绥这样,明明很能干,但却会把日食的原因归结在她后宫干政上。
  邓绥眯了眯眼: 这段时间我亲理政事,倒是有一些所得。有的时候你过分谦顺过分退让,
  反倒会容易让人生出鄙薄轻视,恨不得把你逼到万劫不复之地。有的人就是得寸进尺。
  班昭心里一顿,想起后世女子所受到的那些不公平的折磨和苦处,仿佛理解了邓绥的这句话。
  “曹大家,我欲建一学宫,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五岁以上,均可入学。”她恳切的看向班昭,“再在地方上兴广学校,您可愿帮我?”③
  这个念头她早就有了。
  在小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的兄弟可以去上学,自己却不行,这实在是太不公了。班昭深深的看她一眼,起身行礼道: “老身自然愿意。”
  一旁的张衡,根本没听两人在讲什么,自己早就沉浸在仙画提示的神妙世界里,甚至开始在心中模拟王贞仪的日地月小实验了。
  如果不是邓太后还没发话,他早就拔腿回自己的司天监了。
  【除了日食之外,华夏还有最早的关于彗星的记载。而且还是著名的哈雷彗星!】哈雷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在夜空中散发着明亮的辉光,就像是小火炬一样耀眼。它在天上慢慢的游曳,即使是平日里璀璨的星辰在它的面前似乎也失去了光彩,变成了陪衬。
  是彗星!
  扫帚星!灾星!天底下的百姓们一眼就认出来了,这就是自小听过的那些故事里,可怕的扫帚星。
  【彗星,也叫扫帚星,它的后面拖着长长的尾巴,在古代也被认为不祥。后来呢,这个词就被用来骂人了,而且多数是骂女性,呵呵。】
  裹着头巾的老妇正叉着腰在骂自己的儿媳:
  你这个小贱人,命带扫帚星!进门不到一年,先扫死了丈夫,再把公公的差使扫掉了。④
  【实际上,这是全无道理的。有科学家反倒认为彗星是生命的起源。他们的彗尾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当它们掠过地球的时候,这些有机的尘埃就像是小雨一样落在地球上,从而促成了地球生命的诞生。】
  【所以,这样说的话,彗星明明就是大吉呀!】
  北宋的朝堂上。
  宋神宗倚靠于御椅背上,闭目养神。
  一边听着底下的人互相攻讦。
  支持王安石变法的革新派和不支持王安石变法的革新派吵来吵去,已经从
  白天一直吵到了晚上,
  不得不燃起了巨烛。
  其中,变法派自然是以王安石和吕惠卿、章惇为首,守旧派则是司马光、富弼、韩琦等人。两派唇枪舌剑,一时说不上谁胜谁负。
  最后,守旧派的司马光使出杀招: 官家,日前天上出现彗星,彗星现,天子死,五都亡,小人星,四夷来侵,国兵不出,饥疫死亡之灾祸。此乃不祥之兆,正是由于胡乱变法所致。若官家还是一意孤行,听信奸臣所言,必将让上天更为不喜,为我大宋招来祸害。”①
  “不错,只有废除新法,中止变法才能让天变消除。”富弼也站出来道。王安石一派自然气愤异常: 休得胡言……只有王安石看着上方的宋神宗,有些不安。
  自从彗星出现后,官家就开始减膳食、避正殿,显然也是忧心忡忡的。王安石心中叹口气,或许自己有得要辞官了吧。
  他站出来刚想要开口,就看到天上亮光显现,仙画开始了。议事自然是议不下去了,一群人移步殿外。
  看着看着,就看到了这一段。
  司马光和韩琦等人: !!!这仙画也来得太不凑巧了吧?
  而吕惠卿和章惇等人却都哈哈大笑起来: “尔等可听到?这彗星不过就是一种正常的天文现象,并非什么不祥之兆。和变法更是扯不上任何干系!
  即刻反败为胜!
  司马光被气得脸色煞白。而宋神宗的神情却一下子变得舒缓了很多。
  · …
  【和普通的彗星不同,哈雷彗星是一颗周期彗星,它每隔76。1年环绕地球一周。所以,在人的生命当中,几乎只有一次机会可以看到哈雷彗星,除非你活得够久。】
  【在咱们春秋时期的时候,是这样描述哈雷彗星的。】
  仙画中的古籍《春秋》被缓缓的打开。旁白声响起:
  鲁文公14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上一次哈雷彗星的出现在1986年,下次它的回归将在2061年,衷心的希望咱们都能看到。】
  【几十年后,同样是鲁国,又出现了流星雨的记载。】
  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
  不见,夜中星陨如雨。②
  【流星雨其实就是外太空漂浮着的一些物质,飘到近地球的时候被地球的引力所捕获,于是就坠落下来,然后在坠落的过程中与大气层产生摩擦,从而发生燃烧。它不是星体,而是陨石。】
  太空中并不是只有星辰,还漂浮了无数固体和宇宙尘埃。它们缓慢的移动,偶尔有那么一两个飘到了地球的附近。
  地球的引力让它们急速的下坠,然后在空中引燃起漂亮的火花,燃烧殆尽。这就是在地球上的人们所看到的的流星。但这些东西集聚在一起的时候,就成了流星雨,蔚为壮观,仿佛星辰坠落。
  【历史上最有名也最魔幻的一场流星雨莫过于建立了东汉的汉光武帝刘秀和结束了西汉的疑似穿越者的王莽对战的那一次。】
  【昆阳之战!】


第97章 上可九天揽月(三)
  东汉宫殿内,邓绥不着痕迹的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好掩饰自己的笑。
  当仙画说到流星雨的时候,她自己心里第一个闪过的就是世祖和莽贼的那一场战役,而不是其他。
  因为那场战役实在是太神异了。神异到犹如神助!而在场的班昭和张衡应该也是想到了,嘴角都噙着笑意。
  【古文记载“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①昆阳城。
  王莽集结的四十二万大军将小小的昆阳城围了一个水泄不通,而昆阳城的汉军加起来却只有一万不到。
  站在城墙上往下望,看到敌军的旌旗和营帐蔓延到了天际,数都数不清,压力骤然而升,任谁都要双腿发软。
  守城的将士们都知道这仗几乎没法打。
  将领们两股战战,一合计: 要不,咱们还是赶紧弃城逃跑吧,还能有一条活路。
  这时候,当时还只是一位偏将军的刘秀站了出来,大义凛然,苦口婆心: 眼下这局势,逃是逃不出去的,且我等如果分散的话,反倒容易让敌军逐个击破。我军主力都在攻打宛城,也无法前来昆阳。昆阳此地虽小,但却是要道,若昆阳落于莽贼之手,与宛城之莽贼来个前后夹击,汉室必亡!我等亦无法独存。
  他环视一下屋内:诸位,不如赌一把!豁出去了,或许昆阳还有救!
  在他一番鼓动下,将士们的热血终于被点燃了,和王莽的大军战了几个回合,艰难惨淡的守住了昆阳城。但终归敌军太多,撑不住了,于是向王莽递了降表。
  这次,连刘秀也没话说了。
  结果,王莽的将领王邑居然拒绝汉军投降,表示要屠城。
  夜晚的时候,刘秀满腹愁肠站在城墙上,想着即刻就要倾覆的汉室江山,想着自己的未来,一时之间悲怆无比。
  但!异变陡生!
  在王莽大军的上方,天空中闪过无数如火一般的流星,无数巨大的陨石从空中坠下,将王莽的几十万大军砸得哭爹喊娘,屁滚尿流,伤亡惨重。
  “是老天降下来的天罚!”
  我们有救了!
  是天罚!城
  墙上的老兵激动的喊了起来,朝着天空五体投地。
  匆匆跑上来的将领大惊,对着瞠目结舌的刘秀道: 可是刘将军召唤来的陨石?刘秀僵硬的转头看向他: ……
  天幕下的百姓们也僵硬了。
  而正在军营中的将领们,如卫青、霍去病还有蒙恬等人都吃惊得张大了嘴。许久,霍去病才憋出一句: ……还能这样?打仗还能这样打?
  蒙恬正在营帐中用晚膳,被嘴巴里的肉给噎到,疯狂咳嗽,差点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