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能到月球上去吗?可以看到嫦娥吗?
  他的母亲头痛: 。…乖,你看仙画吧。
  那,天宫在哪里?
  她也不知道呀!
  仙画中,火箭已经到达太空,改为环绕地球运行,并且开始分离。天幕下的人紧张的叫出来: “呀!”
  刚刚可是有东西掉下来了?失败了吗?
  ……先别急,看上去他们都很平静。的确,仙画中看上去都很平静,甚至还连线问了一下轨道舱中航天员们的情况。神舟十六号,请通报座舱大气情况以及身体状况。大气环境正常,身体状况正常。他们这才知道,或许这是必备的一个过程。
  吓死了。
  洛阳皇宫内,太平公主抚了抚自己的胸口,这才继续坐了下来。这三人都是英雄,她不希望英雄出事。仙画闪过指挥中心的镜头。
  她眼尖的看到里面有许多女子,她们穿着同样的蓝色衣服,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并不美丽,但是每个人都看上去神采奕奕,英气大方。
  太平即使是公主,心中也生出一丝羡慕。
  清朝。
  王贞仪仰望得脖子都酸了。她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太空的模样。
  【我的酒泉之旅到这里其实就已经结束了。但是神舟的旅行还没结束。】
  【它会在轨道上停留一段时间,然后等到天宫空间站接近,两者再进行对接。咱们的航天员们再从轨道舱进入到空间站内。】
  【这一切都是在太空中由系统自动完成。】
  路小柒没有再放全程,只是十几秒的时间,可以看到航天员所在的轨道舱和天宫的核心舱成功对接。
  航天员们打开舱门,成功的进入
  到空间站内部。这里可比轨道舱要宽敞明亮多了。桂潮、刘亚平和景鹏也换上了普通的蓝色制服,开始漂浮在空间站中开始自己的工作。
  “他们是飘着的!”
  好有趣!
  显然,古代的观众们也都发现了这一点,惊讶又觉得好玩。
  几个对此早有疑点的科学家,祖冲之、沈括等立刻敏锐的注意到了这一点。
  为什么人是飘着的?
  沈括喃喃道: 就好像风筝失去了固定它的线,但是,那根线在哪里?是什么?也有人失望的道: “这就是天宫啊,我还以为天上真有宫殿呢。”就像是神话中那样。
  瑞云祥光上,气象万千的宫宇层层叠叠。旁边有人看不下去了: 你醒醒啊,那是神话!是不存在的!
  那人不服气的乜她一眼,打算胡搅蛮缠: “谁说神话不存在,如果神话不存在,那这个天宫又是什么?
  那位年轻人思索了一下,认真的回答: 这是科学!
  之前一些书生们之间的小辩论还在继续。
  “看上去固然壮观,有人坚持道, “但我依然看不出来为何一定要送这几人去太空,不过是劳民伤财之举!
  旁边的同窗嘲讽道: “后世那么多国家都在送人去太空,争先恐后,难道他们都没你懂?既然知道自己不懂,为什么不能少发表一些言论,多看多听呢?
  两人差点打起来,好在被身边的人给拉住了。
  【很多人都疑惑,为什么一定要开展这么多的航天工程?为什么一定要探索太空?会不会和之前冷战时期一样陷入到太空竞赛中?】
  【UP主只想说,今天我们抱怨500年前的祖先放弃了大海,不能让500年后的子孙抱怨我们放弃了星辰!】
  下了海禁令的朱元璋:。…???
  让郑和下西洋但同时还是禁海的朱棣:。…!!这里都还能有他们的事儿?


第112章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完)
  朱棣和朱元璋只觉得膝盖又中了一箭。
  如果他们听过后世躺着也中枪的这句网络玩笑话,想必也会很认同。朱元璋气呼呼的:“海禁早就开了!”
  他还特意选了好几处沿海的城池作为港口,比如南边的泉州和广州府,还有松江等。现在那边已经开始在建码头,大量的人力涌入。
  至于泉州那边,更是本来就有航海的传统,海禁一开后立刻就有不少的人家集合起来买了海船下南洋去了,最早去的人都已经回来了,带来了很多新鲜玩意儿。
  朱元璋虽然一开始别扭,但到现在也慢慢接受了这种热闹的局面。
  至于朝廷的宝船,规模太大,目前还在建造,反倒慢了一步。
  唯一要担心的是倭寇,不过他也让那边加紧了海防。
  总之,朱元璋可以很骄傲的宣布,大明再也不是一个封闭的有海禁的王朝了!
  他们现在很开放!
  朱棣对朱元璋道:后世女子居然将探索太空与海运相比,难道太空竟然如此重要?他们禁海从来都是出于政治利益,但也都知道海运其实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朱棣想不出来太空怎么能和海洋相比?
  难道后世的人还能在太空中和人做生意不成?
  和谁?
  ·
  路小柒欢脱的声音响了起来:
  【发展航天、开展太空探索当然是有用的啊。】【否则地球有朝一日毁灭了,人类该去哪里呢?】【不要笑!UP主是说正经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现在科学界占主流的一种说法是,几千万年前,统治了自然界一亿多年,不可一世的巨无霸恐龙家族就是因为小行星或者是彗星撞击地球,使得大量的灰尘进入到大气层中,引起火山爆发等,导致依赖光合作用的食物链崩溃而灭绝的。】
  白垩纪时期,地球上生活着上千种恐龙。
  二十多米高的腕龙看似恐怖,但是性情温顺。
  翼龙张开双翅,在天空中飞翔。三角龙和沧龙正在河边喝水。
  远处的霸王龙张开巨嘴,发出让人心悸的咆哮。好景不长。
  一颗直径接近十公里的小行星从太空中坠
  落,带来了山摇地动,地面开始震动,火山开始喷发,烟尘遮天蔽日。原本风和日丽的晴朗天气顿时变得昏暗。
  这种昏暗持续了很长的时间,漫长到植物纷纷死去,然后食草动物也开始死去。腕龙发出悲鸣,翼龙从天空坠落。
  最后,连站在食物链顶端的霸王龙都连缺乏食物而倒下。
  亿万年后,人类从土里面发掘出了它们的化石,组合成为了巨大的骨架,摆放在自然博物馆内,供来往的人类参观,提醒时间的漫长,生命的脆弱。
  之前仙画也曾放过哥斯拉的片段。
  当巨兽放在天幕上的时候,那种威慑感让场面一度混乱,有人当即往旁边逃窜。而当一群巨兽出现在天幕上时,直接让人无法动弹,连逃都不敢逃,脚都在发软。
  好在下一秒他们就反映过来,这只是天幕。
  “恐龙!居然如此巨大……”害怕过后就是好奇和兴奋。这些都是恐龙吗?它们还可以在天上飞,在水中游?
  它们以前也生活在地球上?这么大的动物,说灭绝就灭绝了?也太可怕了!恐龙看上去可比人类强太多了。
  “它们在地球上的时候,咱们在哪里?咱们怎么没见过呀?”有小孩子迷糊的问家长。长辈们笑道: 几千万年前,那时候恐怕都还没有人类呢。
  明朝。
  给自己取了一个号,叫霞客的徐弘祖忽然一拍大腿,兴奋的和自己路上相识的友人道:“我曾经在一块山石上见过这么大的脚印!想来就是这恐龙留下的!
  那脚印如此巨大,他当时觉得很震撼,甚至以为是神话中的某种生物留下的。比如,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但是看到这副恐龙骨架和相应的化石之后,徐霞客一下子就找到了正确答案。没想到在几千万年前,地球的主人就是这些大家伙。
  他和友人对看一眼,有着微微的恐惧: 的确是灭顶之灾!
  只能庆幸,在这几千年几百年里,地球没有再遭受这样的撞击。他们现在可没有后世那样的手段。
  东汉。
  邓绥在宫中看得连连称奇,对身边亲密的宫人玩笑道: “还好世祖召唤的陨石没那么大,不然恐怕现在就没有东汉了。
  【在这里我们要感谢木星。】
  【如果不是它的超强引力捕获了很多冲入太阳系中的小行星,恐怕地球早已经遭遇了无数次的灭顶之灾。也永远别想要发展出生命和文明。】
  【最近木星帮忙挡过的一次灾难就在1994年。】
  1994年,天文学界向世界各国发出了通报。
  诸位,位于木星附近的彗星SL9已经分裂成为了21块,即将在不久之后坠入木星。
  所有的天文台,包括我国的紫金山天文台以及所有的太空望远镜都对准了木星,观测这一时刻。五天多的时间里,二十多颗彗星碎片接连砸向木星,相当于20亿颗原子弹爆炸的能量。即使在地球上用普通的天文望远镜观看,都能看到蘑菇状的烟云。
  每隔二十分钟就能看到一次。
  最壮观的时候,撞击形成的火球焰舌蹿上了两千公里的高度,弥漫开的烟云有三个地球那么大。后来,科学家们观测,最大一个陨石坑直径达到三万公里,而地球的直径只有一万两千多公里。【所以,只有大力发展航天,计算出这些小行星和陨石的轨迹,才能更好的保护地球。】
  【根据NASA给出的应对方案,现在人类应该可以做到在太空中发射武器,或者是利用引力改变一些撞向地球的小陨石和行星的轨迹。】
  【总算不用担心忽然有一天睡着的时候,世界末日爆发了。】【另外,寻找另一个地球同样也是太空探索的一项重要任务。】
  【星际移民虽然很遥远,但地球的能源逐渐枯竭却是现实。既然现在有能力,那就要为下一代、下下一代先开启探索之路。】
  【现在太空中有着高精度的太空望远镜正在工作,寻找着宇宙的边界,也寻找着我们的同类,和人类文明的下一个家园。】
  正在太空中巡游的太空望远镜是真正的科技巅峰之作。它们搭载在卫星上,但对准的不是地球,而是地球之外、宇宙之中的各大星系。
  它们记录了无数的精彩瞬间,包括恒星的诞生、暗星云与如同幽灵一般游荡的白色星云、巨型的黑洞等等。
  寻找“下一个地球”也是它们的使命之一。
  天幕下,百姓们看得一惊一乍的。可比现代人看科幻大片有
  代入感得多。
  这要是撞向咱们,那就得和那恐龙一样全灭了吧?
  有人摇摇头: “您没瞧着说那砸出来的坑比地球都还大啊,我估计真要撞过来,地球都得没。”之前的那些武器什么的,和这个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宇宙级的灾难就是这样震撼。
  这木星是颗好星。最终,千言万语化为一句朴素的夸奖。有人在旁人的指引下看到了天幕旁边正闪亮着的木星: 就是这颗。
  没想到,木星对咱们居然这么重要。
  “正月初五拜太岁,拜的也就是它!”
  原来如此。那我今年正月可得准备点好东西给它拜拜。
  虽然普及科学了,但该拜的还是得拜。
  唐朝。
  李淳风拿出自己的罗盘。
  是的,他不仅是天文学家,还是一名占星师。
  木星在这时候被称为岁星,太岁的岁,主管吉凶。一般被认为是凶星。但李淳风现在听来,却觉得木星应该是个福星啊。
  地球可离不开它!
  李淳风决定改一改。
  北宋。
  欧阳修和梅尧臣终于不再讨论史观了,他们为仙画所描摹出来的宇宙而感到目眩神迷,并且开始争论,宇宙中是否还有星球存在着人类,存在着文明。
  欧阳修觉得肯定有:“亿万颗星球,如同砂砾,怎么可能没有人类?如果没有。。圣前,你觉得一整片森林里只存在一只鸟,意味着什么?
  梅尧臣细想,不由得脸色大变,吸了口凉气。
  欧阳修替他说出了心中所想: 意味着这只鸟可能是被人为放进去的,森林只是牢笼而已。
  【就算是不聊这么多遥远的事情,就聊近处,太空中就存在着许许多多现在就可以利用上的稀缺资源。】
  【比如太阳能。】
  【既然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都受困于地球上的有限资源,而且还可能破坏环境。科学家们就把目光转移到了太空。在哪里,充斥着几乎无限的太阳能。我们是不是可以建造一个太空发电站?】
  【
  在几个月前的召开的华夏航天大会上就传出了最新消息。咱们的太空发电站已经在计划中,长远目标是建成十亿瓦量级发电装机容量。】
  “我国预计在2035年左右建造完成首个人类太空发电站。目前,在重庆的模拟太空发电站实验室运行良好。
  镜头转到运行在太空中的卫星和空间站。
  它们都携带有银色闪光的太阳能发电板,随时收集宇宙中的太阳能转化为自身的能源。
  【不止是我们,欧洲和漂亮国也瞅准了这一项。】
  【但我们的技术更先进。】【还有各种让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