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人冷笑:“咱们这些人就算了,这辈子也就老老实实修路了。人家禁军要的是精锐。”一边嘟囔: “说是精锐也没见他们打过几次胜仗。”你不要命了!吓得同袍一哆嗦。
【针对民夫,宋朝依然有着相应的杂徭制度。】
【杂徭和汉唐时每年固定服役多少天的这种法律规定还不一样,它既没有固定的说法也没有固定的时间。春天征调那就叫调春天,因紧急事务而征调那就叫调急夫。】
【朝廷和地方官都有这个征调的权力。】
里正挨家挨户的打招呼: 官府衙门要修整,一家出一个劳动力啊,半个月估计就能回来了。大家怨声载道。
不去叫厢军来建,却来折腾我们。
厢军怕是叫不动吧,那群军爷可得伺候着。里正两眼一瞪: 叫你们去就去,啷个那么啰嗦!【像之前说的北宋那乱七八糟的治黄,就每年都要调几万到十几万的民夫。】
【但赵匡胤也还是干了一些好事的,开始给民夫们包饭吃了, “一夫日给米二升”。】
· …
虽然是夸他的,但赵匡胤很不高兴的耷拉下了眉毛。
仙画这先扬后抑的毛病啥时候能改改,就不能有一天真的让他纯高兴一下吗?赵德昭在一旁看着他的脸色,斟酌着道:父皇的仁慈,连后世都知晓……赵匡胤没好气的挥了挥袖子:行了,别说好话了。
不过他想一想,陷入到了彷徨之中: “厢兵………冗兵……杂徭……”这些东西到底该如何平衡?
赵德昭道:不如取缔厢兵?
赵匡胤拧眉否决:不可!厢兵的重要性可不单单在杂役上。
厢兵可以作为禁军的补充,而且吸纳了民间一些游手好闲的壮丁,让他们不能生事。若单纯的取缔的话,反倒会引起大麻烦。
赵匡胤在苦恼的时候,大宋民间的百姓们也在苦恼。
现在大宋才开国,各种弊端都还没有太露出端倪,因此百姓们倒不是太愤慨,就是很担心。
这种可咋搞?那岂不是以后哪个官员脑子一拍想要修个啥都能征调民夫?
那他家要建房子不会也征民夫吧?
瞧你说的,官员家里要建房子,有得是人想要冲上去的,还用征调?也有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你们都急什么?咱们住在汴梁城里,要征召那也不是征召咱啊。”
周围的人一顿。
有人开口讥讽: “你喝多了吧?谁家还没几个乡下亲戚啊?而且,到时候搞得民乱,那辽军金军什么的又打过来,你以为咱们就能逃得掉?
怎么可能独善其身?
就是!都是一条船上的人,要真是又成了乱世,船一翻,谁都别想跑!
在雅室中的太学学子们,听着楼下大家的议论声,也都感到了身上肩负着的偌大责任。等我回去就写一封奏章,必须得让官家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不可。殊不知他们的官家正在无限的头疼中。而仙画似乎还想再扔给他一个大麻烦,让他更头疼一些——
【除了杂徭外,北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徭役制度,那就是职役。】
【简单理解,就是官府管辖下的各种吏目,里正、捕快、邮差、消防员等等,都是从民间征召人来做的。】
【可能有人要想,这不是妥妥的公务员吗?挺好的呀!】
【不不不,北宋的职役不仅没有工资,食宿自理,而且必须要干满一年。并且,到最后往往成为背锅侠。】
刚成为里正的富户愁眉苦脸的回到自己家里。
妻子道: 这当了里正不是一件好事吗?怎么瞧你却像是天塌下来了一样?
富户几乎跳了起来,情绪激动: “你懂个啥?这就是推我出去做刀!里正最重要的是干什么?是收税!可你瞧咱们这周围的税,好收吗?没一个是好相处的!
妻子想了想周边这些人家的德行,也慌了: “那咋搞?”
富户颓然坐下: 能怎么搞,先收着呗,实在是收不到的话那也只能咱自家垫上了。
妻子顿时不乐意了: “怎么能咱们自己垫?”
不然呢?”富户放低声音, 你以为那群人觊觎的是什么?是咱们家的田!只要我稍微哪里出一点差错,那咱们家的田可就别想保住了!
闻言,妻子也只能颓然的坐下了。
【成为里正还算是好的,最惨的是成为衙前的。衙前就是邮差,负责押运官府的各种东西。没薪资、路费自理,然后当押送的东西出了问题的时候还需要自己掏腰包赔付。】
一富户被任命为了衙前,需押解一笔税款去往京城。
多少钱的税款?家人问。
他回答道: “五贯而已。”
家人: ……行吧,好歹弄丢了咱们也赔得起。路费都不止五贯了。但是当富户来到了京城之后,却迟迟拿不到确认的凭证。
户部的小官员偷偷指点他: “你这样不行啊,你若是拿不到凭证,回去之后直接就会被下狱。”还请大人教我。
小官员给他做了个钱的手势。
于是,接下来,这名富户留在京城,四处打点,为了将这五贯钱的税款交割出去,前前后后竟然花了将近千贯!
待他回到家乡,已经是两年后了。②
赵匡胤还想再重重的叹口气。
这一出接一出的,都是些什么事
啊!
而且,衙前不是由军将担任的吗?什么时候变成由民户来担任了?
“胡来!乱搞!”赵匡胤忍不住骂了一句。
这肯定是赵光义那些不成器的子孙们不遵祖制,胡搞乱搞带来的后果!
赵德昭年轻气盛,对于祖制倒没有这么看重,他道:“父皇,之前儿臣就曾经说过,军中的衙前,未免权力也太大了一些。
一个衙前军将,官衔好几重,什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监察御史、武骑尉等,统统往他身上加。
李德昭自己就听说过,有地方豪强想要贿赂军中将领,来担任这衙前军将。
想也知道,他们是要干什么。
赵匡胤当然也明白,但这个牵涉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官制、军制、徭役制度。…
他终于把心中那口长长的气给叹了出来。
算了,一切等迁都后再说。赵匡胤拍了拍赵德昭的肩膀。赵德昭:……父皇,难不成你是想指望我来收拾这堆烂摊子吗?
【这些职位在法律上规定只能让本地的地主和富户来做,但做到后面他们一想,这也不是什么好活儿,于是就千辛万苦的开始逃役,用尽了各种手段,从而将这些差事转移到了更贫苦的老百姓身上。】
【所以,北宋的农民起义简直层出不穷,两宋加起来平均每年1。36起,堪称历代之最。】欧阳修在朝会上上疏:
官家,如今的盗贼一年强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③朝会后,宋神宗留下王安石商议。
王安石向他讲解民间各种逃役手段和百姓疾苦:
“有人将自己的田产和佃户全部分散,让某个仆从或者是佃户成为名义上的户主,自己则躲在背后。
还有人把自己的田产和房屋与道观寺庙勾结,假装捐献给了他们,但实际上自己依然是所有者。
还有人直接伪装成佃户。
贫苦百姓的劳役负担也因此越来越重。
但这归根究底,都是因为职役制度的设立就不合理。
宋神宗听得连连点头。
【王安石当时要变法,就是看到了底层百姓们的这种难处。可惜,既得利益阶级的反扑、他自己内容的不切实际、党争等等,都让这场变法最终变为泡影。】
宋朝。
变法……赵德昭若有所思,又有些羡慕。
他也想遇上他的王安石。
赵匡胤对自家儿子有闯劲这事儿感到很欣慰。他正色道: 若要变法,越早越好。越到后,掣肘越大。
按照仙画的说法就是,既得利益者会越来越顽固,越来越势大,到时候要是想要再动,就更难了。
至于那些富户们、地主世家们,嘴巴上不敢说,心中都在暗骂仙画。
你把后世大家用的这些法子都给抖出来,那皇帝和朝廷肯定会想办法把这些路给堵死,那他们还怎么搞?
宋神宗年间。
刚刚还在心中有所动摇的宋神宗眼泪汪汪的拉着王安石的手: 介甫一定要好好的把革新给做下去。朕一定会支持你。
王安石肃然躬身: “臣定不会辜负官家所托。”
仙画提到他的变法方案内容有问题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他打算再去民间实地走访,看看到底如何更改。
司马宅邸。
司马光脸色平静中带着点阴沉坐在书房内。
他的同党韩琦、吕公著等问: “如今,咱们该怎么做?”司马光淡淡的道:能怎么做?仙画都已经定性了,还能怎么做?散了吧。
仙画都已经说了王安石是体恤民生,他们如果径自站在对立面,那岂不是就会被安上“无视民生苦痛”的帽子?
所以,无力回天了。
唐朝。
李治小心翼翼的问李世民: 父皇,这职役就是咱们的色役吧?大唐的色役,分为两种。
一种是针对达官贵人,比如小贵族、小世家、小官员出身的人需要给大贵族大官员去充当幕僚、侍卫等,这种大家是甘之如饴的,若是相处愉快,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一种就是像北宋那样,由民丁来充当一些官府杂役的工作,只是没北宋那么过分和夸
张,而且可以交钱免除。另外,如果服了色役就不用服正役。
李世民一不留神揪下一根胡子: “改为和雇!”
长孙无忌皱眉道: “陛下,色役并不繁重,实则无需更改。”
李世民指了指仙画,看着他道: “若无仙画,自然无需更改。但现在仙画提起来了,若是不更改,恐民心生变。
长孙无忌这才不说话。
李世民心里一抽一抽的,这内库的钱,恐怕是漏掉一批了。总不能内苑付给园丁和马夫这些杂役的工钱,也让国库出吧?那恐怕会被魏征的唾沫给淹死。
【但换个角度来想,古代修路,既没有得力的工具,也没有像水泥这样的材质,也只能征召民夫来做。这一点也是无可奈何。】
【但是民夫们修出来的路,老百姓们却不能自由自在的享用。很多朝代的官路和驿路都只允许官员以及差役使用。而老百姓们只能走条件更差、也更绕的私路。】
【这固然有养路方面的考虑,但却也讽刺至极。】
官员、士绅们的马车以及身后有靠山的商队在宽阔整齐的驿道上行驶着。
到了驿站后,他们需要出示官府给出的驿符。
而穿着朴素甚至破旧的老百姓们正在另一边的小路上行走。
这条路隐于山林之间,并不是特意开凿而成,而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徭役这种东西,直到1912年才被废止。】
【现代修路,主要由政府做出规划,然后对外招标,符合资质的工程建筑公司会前来投标,再从中择优。】
【中建、铁建、路桥等等都是即使在国际上都鼎鼎大名的建设集团,也基本都是国有企业。】热火朝天的工地上。
周围已经被各种蓝色的围板给围了起来,围板上刷着大大的“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字样。
代表着里面的施工单位。有的出入口还需要打卡才能进入。
【农民们不再需要应对徭役,而是可以自主选择去各个工地上工作。】
【虽然活儿依然很重,依然很劳累,但可以拿到相应的工资,而且有的技术工种待遇很挺不错。】
戴着安全帽的工人们穿梭其中,有驾驶机器的,也有人力搬运和劳
动的。
这些有着黑瘦面容的农民工人甚至跟着各大基建集团去到了国外。
沙漠里、雨林中甚至是冰原上,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有人高兴的打电话回家: 舅啊,俺这儿招贴砖的泥工,你不是正好干这个吗?来呗!多少钱一个月啊?
长期干的话350一天,包吃包住,给买保险,伙食还不错,要来不?长期干的话那就去呗!等着,我现在就买火车票。
【虽然前些年有一段时间频繁发生欠薪和讨薪的社会事件,但总体来说,现在这样的事正在越变越少,农民工权益方面也在做得越来越好。】
【可以说,现在咱们享受到的繁华城市和各项便利的基础设施,都离不开他们的辛勤付出。城市的功劳簿上不应该少了他们的名字。】
路小柒放了一个当时网上很红的建设雄安新城的视频。
一辆车在夜晚黑暗的高速路上行驶,当它转了一个弯之后,发现自己进入到了一个别样的世界。两边满是钢铁塔吊以及各种建筑工事。
工地上机器轰鸣,灯火辉煌,将天色映照得仿佛白昼。这是华夏基建的力量。
这也是参与到其中的建筑工人们、农民工人们的力量。
· …
古代的农人们十分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