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家那是精盐,咱们是粗盐,可不能比。
  粗盐杂质多,又苦又涩,但胜在便宜。大多数人吃的都是粗盐。此时看了如雪般细白的盐,不免有些眼红羡慕: “哎,要是能吃上这么白的细盐就好咯。”
  【谁能想到,它们的单质其实都是一种剧毒呢?】【就拿现在咱们用的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来举例好了。】【□□;啧啧,□□弹在一战的时候可谓是臭名昭著,后来被联合国封杀,严禁在战场上使用。】
  氯,元素符号Cl。
  排在元素周期表里的第十七位。
  【其实,在联合国之前,1899的《海牙公约》就禁止各国在战争中使用带窒息性或者是带毒性的投射物作为武器。但是那时候秩序混乱,一些野心国家偷偷研究也没人管。】
  【清末民初时的华夏就没少受这个罪。】
  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天津。
  天津城中,武备学堂的90多名学员打算坚守不撤,但八国联军点燃了武备学堂的火器库,爆炸声里,90多名学员无一幸存。
  赶过来查看的清军,悲痛之余,也不打算撤退了,直接将大炮对准了租界。义和团的士兵们也赶过来,和清军联手,杀向了租界。
  当时的直隶总督裕禄心一横,不顾朝廷摇摆的态度,站在了宣战的这一边。他将清军的兵器分发给了义和团的士兵们。
  “当此国难之际,我大清子民当一致对外,奋勇杀敌,抵御外侮!”
  他们在天津城死守。
  一开始两边实力相当,两边都伤亡惨重,且明显联军的火器更猛。
  八国联军使用了一种叫做“列低毒炮”的武器,炸开后,绿烟弥漫开来,城内的清军和义和团士兵们开始觉得胸闷、窒息。
  史料记载: “弹子飞来无活命,得闻气息也丧生。”这成为了压垮天津守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天津沦陷后,八国联军烧杀抢掠,天津河水染成赤红。
  【这个列低毒炮不知道是用什么制成。但一战时,德国化学家哈珀,对,就是那个研究出了氮肥的哈珀,折腾出了□□弹。】
  【攻打天津时的列低毒
  炮是英国人制的,现在他们的士兵却也遭到了□□弹的侵袭。】德军在战场上释放了一种黄绿色的烟气。
  他们全副武装,甚至还戴了防毒面罩。
  但英法联军却毫无准备,最后,他们的士兵在这些黄绿色的□□烟雾中活活窒息而死。
  但德国杀敌一千也自损几百,死于□□的也不少。
  【哈珀从此遭受到了良心的谴责。更戏剧的是,在二战中,他所发明出来的□弹被纳粹用在了灭绝自己所在的族群之上。】
  【所以,□□这种拥有震慑性的武器横空出世,才显得更加重要。】
  天下的士人们唾骂道: “背信弃义,小人之举!”
  当看到最后的时候,血气方刚的学子们甚至冷笑两声: “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他们当然知道大部分人是无辜的,但是看到华夏的后辈们被人以小人手段屠杀的时候,情绪激动之余也顾不上其他。
  平时会砍下敌军的脑袋拿来筑京观的将领们也都极为不齿: “没骨气的小贼,阴损手段,必遭反噬。
  即使用火药,即使火药力量悬殊,但那也是堂堂正正的打。使用毒气这一招,却是让人十分鄙视看不起。
  该禁,禁得好!
  唐朝。
  孙思邈长长的吁出一口气。
  他知道很多方士、炼丹师都被召集去了火器营,研究火药,据说已经有所成绩。不过他不喜战争,并不怎么关注这方面。
  但此时却也能够明白□□这种东西的必要性。
  如果没有,那可能毒气弹的事情又要再一次在国土上上演。后世女子这“震慑性”三个字还真没说错。
  他的徒弟小声的问: “可,若是火药落在穷兵黩武的暴君之手,却又如何?”岂不是会到处掀起战争?孙思邈是修道之人,拂了拂袖子,淡然道: “天道轮回,自然会有其他人来治他。”
  【扯远了,继续来说氯。】
  【看过了□□之后,你们会联想到它居然和厨房里的食盐有关系吗?不会。】【而钠,看上去也和食盐关系不大。】
  一颗小小的金属钠投放在水中。
  它立刻就像是一颗小跳豆一样在水中疯狂的转动跳跃,并且发出滋滋的声响。
  看上去极为活泼。
  【可偏偏就是氯和钠这两个东西,就能折腾出安全无害,而且可以给人体补充多种元素物质的食盐出来!】
  路小柒放了一段在实验室中用氯和钠制取食盐的片段。洁白细腻的食盐最后真的出现了。
  【当然了,咱们日常吃的盐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海水晒盐,可不是从实验室里这样产出来的——那得建多大的实验室才能满足全国人民的需求啊!得亏死!】
  在沿海地区的晒盐场里。
  如果用无人机在上空俯瞰,就能看到一块又一块的方块型晒盐田拼在一起。盐田里堆积着白色的晶体,有多有少。
  镜头拉近的时候,可以看到那就是一堆堆、一波波的雪花细盐。
  【氯还具有强大的杀菌能力,因此在生活中、在医学界也被广泛使用。】【84消毒液、漂□里面都含有□□。】
  84消毒液被倒入马桶内;
  有人洗衣服的时候喜欢加一点漂白剂;穿着白色防护服的医生和防疫人员拿着喷枪在医院各种消毒,喷枪中喷出细腻的气体。
  天幕下。
  “他们刚刚的那些是盐吧?”
  好多盐啊,而且都是细白的精盐!百姓们忽然有些激动。
  这么多盐,最起码能让一家人吃几百年!
  难怪,他们放盐的时候一点都不在意。不像他们,一点粗盐也要计较着,省着用。
  朝廷相关的人员,还有集中在扬州、成都等地的大盐商们更激动。
  仙画刚刚说的是不是海水晒盐?有一盐商急切的拉过身边管事的衣襟,然后又松开,开始在室内不停的踱步。
  管事也激动的点点头: 对,她说的就是海水晒盐。
  盐商不可思议的回过头来: 海水能晒出盐来?对……海货都是咸的,据说海水也是咸的。说不定还真行!
  而且,他贪婪的看向天幕,这上面的海盐真的好多,而且好细啊。如果海水真能晒出盐来,那可比现在的井盐要方便多了!
  当然了,盐乃专营,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专门的盐政,除了这些盐商之外,他们才是最急的。一时之间,各种急件和旨意,都开始酝酿起来。
  一场盐政改革的风暴马上就要开始了。
  【就连咱们平时使用的自来水里面,也都是含有一定量的□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或者是次氯酸钙。】
  【这里面还有个故事。】
  美国新泽西州泽西市,正在进行着一场特殊的官司。泽西市政府起诉泽西市供水公司,称其提供的饮水受到了让人无法接受的污染。
  泽西市供水公司的顾问,医生利尔在法庭上道: “在供水里面做氯化处理,才能够让水真正的变得洁净。如果你们不信的话,可以去了解添加了氯化水系统之后,泽西市的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发生率。
  法官这才知道,原来这位利尔医生认为氯可以杀菌,但是大多数人不同意他的看法。
  他竟然自掏腰包,偷偷的自己给供水系统做了一套氯化水系统,提供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被市政府的人发现。
  市政府一纸诉状把他和供水公司告上了法庭。
  法官派人去调查了利尔做氯化水之前和之后的传染病发病率,结果发现传染病得到了非常好的控制,患者的数量急剧下降。
  他判处利尔无罪。
  接下来不到六年的时间里,美国一半的市政供水都加上了氯化系统。
  【但其实想想也很危险啊,要是这位利尔医生算错了计量怎么办?要是他是反社会人格怎么办?岂不是全城都得中毒,甚至都得死?】
  【就还挺可怕的。】
  【好在,结果是好的。】
  【就这样,自来水用氯来消毒的程序一直保留到了现在。】【也不用担心,还是那句话,抛开计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百姓们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对这位利尔医生该做什么评价才好。
  人群中响起了小声的嘀咕: “就是,这也太危险了。要是他居心叵测,往里面多扔了一点东西怎么办?
  岂不是全城的人都完蛋?!
  虽然结果是好的吧,但怎么看都让人觉得有些不靠谱。那些古代的法学家们看完后已经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基本上他们都对法官的判决十分不解。
  李斯冷哼一声: 若不重判,以后有人效仿,必将引起大乱!唐朝。
  对律法颇有研究的长孙无忌立刻站出来对李世民道: 陛下,仙画自诞生以来,无数新的事物开始在民间流传开,时常发生纠纷,却无对应的律法条文来判案。臣觉得唐律也该修一修了。尤其是对于这种危险物品的管控,更应该提上日程。
  想也知道,这次仙画结束后,肯定又会有很多新东西冒出来。
  尤其这次的东西可能还都比较危险,很有可能会引起一些危害性的事件,最好是从源头掐断它。
  长孙无忌想想这状况,就有点忧心忡忡。
  李世民明显也想到了这一层,立刻道: “爱卿提醒得及时,此事就交予你来办,务必要周全细致。
  长孙无忌领命。
  其他朝代如李斯、张汤等对律法在行的人,也都提出了相关的谏议,然后成功的给自己领到了新任务。
  天幕上的专家正在接受采访:
  “我们不能简单的把一个元素的性质说成它有毒,这是不合适的。通常,一个元素的行为,与它所处的状态有关。”①
  【但我觉得,这句话放在各种放射性元素上,似乎并不成立。】
  【因为放射性元素好像不管和什么相结合,都具有极大的杀伤性,以及致命的危险。当然,往往,它们的武力值也很强大。】
  【比如,由居里夫妇,或者说,主要是居里夫人玛丽所发现的钋和镭。】一个穿着长裙的女人站在实验室里。
  她的身后是各种实验器材,而她自己正看着手中拿着的试管,目光睿智。


第144章 点石成金的秘密(九)
  化学这个视频在开始之后,除了群众之外,那些在实验室里的画面就基本上没怎么出现过女人的身影。
  换成以前,可能无人在意。
  这难道不是正常的吗?
  女人嘛,待在家里带小孩做家务才是正理。
  但经过仙画这么多次的宣传,有一小部分女性忽然觉得,这样的情况似乎也并不是那么的合理。赢阴嫚、邓绥、武则天、太平等站在权力之巅的女性;
  义妁、鲍姑、孙英娘、马蓬瀛、王婉清这样已经觉醒了一部分自我意识的民间女性,看到这里的时候,都忍不住露出一丝笑容。
  是欣喜。
  孙英娘喜笑颜开: “我就说嘛。”
  … … …
  【说到居里夫妇,其实居里夫人玛丽的成就和名气要远胜于她的丈夫,他们的研究也是以玛丽为主,她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
  【1903年,第一次获奖是因为两夫妇对于放射性物质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和他们一起获奖的还有一个人,叫做贝克勒尔,这里面还有个故事。】
  1896年,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金属铀会发出一种看不见的射线。
  当时,所有人都在研究伦琴发现的X射线,X射线可以穿透人体,照出内脏骨骼,轰动一时。而铀射线照出来的东西却模模糊糊,因此根本无人在意。
  就连贝克勒尔自己也只是认为这或许是一种荧光现象。
  唯一注意到它的是在巴黎的玛丽和她的丈夫皮埃尔。
  “我觉得这个东西可以再研究一下。”玛丽对皮埃尔道。
  她开始没日没夜的投入到了对于铀射线的研究,皮埃尔见状也放下了自己本来的项目,和妻子一起工作。
  皮埃尔借来了学校的仓库充当实验室,环境困难,但两人丝毫不在意这些外物,没日没夜的泡在了这里。
  他们发现铀射线并不是荧光现象,而是原子内部运动的结果,这些元素天然就具有放射性。放射性元素的概念,从此诞生。诺贝尔奖给皮埃尔寄来了信,告知他,他与贝克勒尔一起获得了物理学奖的提名。
  “他们认为我是贝克勒尔的助手,而你是我的助手。”皮埃尔不可思议的道, 可是这件事情明明是你在主导。我必须要写信
  告知他们。
  玛丽冷笑一声:不,你以为他们不知道吗?论文的第一个署名可是我,他们只是不想让女人获得奖项。
  皮埃尔写信给了瑞典科学院,认为玛丽才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发现者,坚持一定要加上妻子玛丽的名字,否则他将拒绝出席领奖。
  【就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