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会是符?”有人驳斥他;“道士用的是黄纸和朱砂,而且图纹也完全不同。”
  “确实,这个图纹可复杂多了;而且上面还有很多印章。”
  任大家怎么猜想;都想不到这花花绿绿的纸其实是钱。
  仙画中出现纸币的次数并不多;后世的一些镜头里大家都直接使用手机支付了。
  宋朝也只有中后期的老百姓们认识,他们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同样两眼一抹黑。
  “听上去像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他对自己的臣子们和在场的几个儿子道。
  心里又是高兴又是忧愁。
  高兴的是仙画肯定了宋朝的商业十分发达;只要避开已经提前知道的那些坑,比如坚决不再折腾黄河了,后续应该会比较好过。
  忧愁的是从大宋疆域图上消失的燕云十六州。
  赵匡胤本来吧对这十六州也没有什么必须要夺回来的心思;不然他也不会搞出什么杯酒释兵权、重武轻文的事情了——根本就没想要再开大型战事。
  他想的是用钱赎回来!
  但显然,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赵匡胤忧愁啊。
  这时候,他的太子赵德昭站了出来,声音朗朗:
  “父皇;燕云十六州位置关键,关系到我大宋存亡;既然赎买并不能成功,儿臣以为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伐辽以图燕云!”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眼神中透着青年人独有的神采。
  赵匡胤十分欣慰:“好!你有这等志气十分好!德昭啊,日后这燕云十六州就看你的了!”
  他老了,打不动了。
  赵德昭欣然领命。
  赵普在一旁观看,心中微微摇头。
  官家老了!
  西汉。
  汉武帝刘彻看着天幕上标注出来的丝绸之路;心中十分畅快。
  看见了没?
  这是他的臣子张骞开发出来的!
  另一边,司马迁对身边的人道:
  “丝绸之路既然如此重要,为何却还要贬低商呢?这可也是一条商路!”
  “后世的书生文人们,的确迂腐之极!”
  言语之讽刺,可见他对于自己刚刚被骂还是充满了怨念的。
  ……
  【这个,就是交子,是北宋的时候出现的一种纸质货币,也是世界上出现得最早的纸质货币。】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创举,开创了民间金融之先河,也充分的体现了当时宋朝商业之发达。】
  【它
  是谁发明出来的点子已经不可考,只知道最早出现在四川地区。】
  【最开始的交子呢,只是一个存款凭证,有点像是咱们早先时候的存折。】
  【当交子开始逐渐在商贸中变得重要起来,越来越常见之后,大宋朝廷也注意到了,开始介入管理。他们在益州,也就是当时的成都设立了交子务,将发行权收拢到了朝廷手里,每年的二月二号发行新版的交子,也被称为“官交子”。】
  【朝廷开始认同这就是大宋新的货币,这可比发行纸币的西方要早了六七百年!】
  北宋,四川。
  一位客商“哐”
  的一声,把整整一篓子铁钱给砸到了木制的柜台上:“掌柜的,快点点。”
  掌柜的愁眉苦脸:“您好歹去换成银子啊。”
  “这不懒得去换了吗?你到底收不收?不收那我可就不要了。”
  “收!”掌柜的立刻用双手抱住了那篓子,这哪儿有把生意往外推的道理?
  他一边点钱一边和客商抱怨:“您说说,这要是有一种方便携带的钱那就太好了,银子金子有的时候都嫌重。”
  客商深以为然:“可不嘛!还要一点点剪下来再去称重,还有损耗。”
  镜头一转。
  还是这位客商在店里买东西,不过,这次他掏出来却是薄薄的一张纸。只见这纸张上印有极为复杂的图案和花纹,黑红间错,而且还有许多红色的押印。
  “掌柜的,这交子你们收吧?”
  掌柜喜笑颜开的接过去:“您这话说得,我们当然收。只要是真的,咱们这儿都收。”
  他验过了手中交子的真伪,收到柜台里。
  客商满意的点点头,又稍微有些忐忑:“这东西可比以前的钱方便多了,就是吧,老担心它会成为废纸。”
  掌柜的笑道:“这可是朝廷发行的,怎么可能会成为废纸。”
  “那倒也是。”
  【交子务将市场里面的黑心商家剔除出去,由经过认证的十六家富商专门经营。】
  【这就是最早的银行的雏形,古代的钱庄。】
  【除此之外,大宋制定了一系列的律法来维护它。在当时,任何人私印交子,和伪造官方文书同罪。这是重罪!】
  【就这样,交子,以及运营交子的钱庄,也就是银行的前身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市场上,一家一家的钱庄隆重开业。
  有的叫金银铺,有的叫交引铺。
  百姓们走进去,将金属货币兑换成了交子,然后再拿着这些交子在市场上消费、流通。
  行走远方的商人以及士子等,也不用再携带沉重的银两铜钱,只需要带上交子和银票就可以照常使用,或者是在另外一个地方的钱庄分号里取出自己的银两。
  十分便利。
  钱,在这些过程中悄然的快速的进行着流通……
  天幕下有唐朝某些时空的商人们惊喜的喊
  了出来:
  “这不就是飞钱?”
  现在有一种飞钱,可以提供给经常出门在外的行商们用,根据凭证就可以在外地的钱庄分号里提出金银,免了携带钱物出门的麻烦。
  有时候,带个几十两甚至是几百两银子在身上真的很累的。
  “不不,和飞钱还是有所差别。”
  他的同伴道,“他们这个是可以直接当钱用的。”
  他不禁有些咋舌:“这……这未免也有些太大胆了些。你敢用吗?”
  他问同伴。
  同伴犹豫了一下:“恐怕不太敢。这本质上就是一张纸,哪有金银靠谱?”
  他怕有朝一日,这些真的只成为了无用的废纸。
  问他的人点点头,但又有些羡慕:“可是的确是很方便呐!”
  除了商人们之外,其他的老百姓们也都在讨论同样的问题。
  除了一小部分觉得很方便会尝试之外,大部分人的观点都很谨慎。
  “有假的怎么办?”
  “还是金银和铜钱更好,最起码你知道它们是值钱的。”
  还有人提出了一个疑问:“这东西既然是朝廷发行,那岂不是他想要印多少就有多少?”
  这听上去也太不靠谱了。
  旁边人一听,惊喜极了:“那朝廷不是可以自己印钱填充国库,说不定到时候咱们都不用交税了!”
  “……你想得美!”
  在各个时空和各个朝代的宫廷里,有人也提到了这个问题。
  帝王将相们看这一段看得极其的认真,都对纸币这一种新的玩意儿产生了无尽的好奇。
  “这东西当然要收拢到朝廷手里!”嬴政的语气不容辩驳。
  他一眼就看出来了纸币的发行权如果不收拢的话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不,如果不归拢的话或许也就没有纸币这一说了。
  蒙恬和李斯等对望一眼,齐齐站了出来:“陛下,此物还需谨慎呐!”
  切不可忽然兴起就要搞。
  嬴政当然明白,颔首道:“放心,朕明白。”
  唐朝。
  魏征也用充满了疑惑的表情问出了这句:“这纸币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张纸,岂不是可以无限制的印出来?”
  这,这……也太惊人了吧!
  李世民微微摇头:“肯定没这么简单,否则后面的朝廷岂不是一直国库充盈?且民众并无穷哭饥荒之忧?”
  只要多印钱就好了嘛。
  他想了想那个画面,朝廷不停的加印钱,然后给国民们发钱。
  那这些钱的价值在哪里?
  去买东西的时候商家会认吗?
  李世民的脑子忽然闪过一道灵光,眼睛一亮:“我知道了!”
  竟然激动得都忘记自称朕。
  另一个时空的唐朝。
  刘晏凝神静气的思索片刻,很快就抓住了纸币的本质,对自己的下属和幕僚们解说道:
  “金银铜毕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而且本身就值钱,
  老百姓们用得放心。”
  “但纸币不是。如果说本身的价值,它就是一张纸。”
  “让它变得值钱的,正是朝廷的信用。一旦信用崩塌,那就会出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所以,不能无限制的增发。”
  下属明白了,但还有一个疑问:“可显然,后世用的已经都是纸币。”
  刘晏道:“看样子这是大势所趋。我估计后世会有很多的方法来防止出现这些问题。”
  而且应该是精妙严密之极的大设计。
  他的求知欲一下子燃烧了起来,这些年已经很少有东西让他这样兴奋了。
  ……
  【当然了,纸币这东西完全就是信用的产物,建立在信用系统上和严格的法律法规之上。】
  【咱们现在都知道,流通在市面上的货币总量应该和整个社会的经济价值总量是同等的,或者是略低于后者,当然最低不能低于70%。】
  【这里面有很严密的公式和金融学知识。】
  【一旦超发,就会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简单来说,钱不值钱了。】
  【所以,中央银行每次增发货币都是极其的谨慎。】
  【但封建王朝在这事儿上,可没那么科学,而且呢,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
  【大宋历史上就好几次大额的增发货币,为了满足军情需要或者是别的什么其他目的。这样下来,就导致民间开始通货膨胀,交子的信用逐渐垮塌。】
  【而信用一旦垮塌,就很难再被建立。】
  北宋,朝堂。
  户部尚书正在对着皇帝大倒苦水:“官家,这北边有辽国,西边有西夏,两边开战,国库可是吃不消的。”
  他一项项的对着皇帝算账,哪儿哪儿都要钱,最后发现亏空的是一个巨额的数字。
  皇帝最终摆烂了,盯着他:“朕找你是让你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提出新问题的!”
  户部尚书苦着脸,咬牙道:“臣倒是有一个方法。”
  “快说!别支支吾吾。”
  “咱们……可以在今岁多发一次交子!”户部尚书心一横,终于把在心中盘旋已久的这个主意说了出来。
  皇帝若有所思:“这……交子二年一轮转,去年才发过一次,今年又发,是不是?”
  户部尚书无奈道:“官家,臣自然知道其中会有风险,可如今,也只有这个法子了!”
  皇帝来回踱步几圈后,长叹一声:“那也只能如此了。”
  新的交子发行后,短期之内倒是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但时间一久,百姓们却忽然发现身边的什么东西都开始涨价了。
  “这东西上个月才一贯钱,现在二贯!你抢钱啊?!”
  “就这个价,你上哪儿都是这个价,爱买不买。”
  市场上一片恐慌,纷纷囤粮囤货。
  如此二番两次增发之后,百姓们发现手中的交子越来越贬值,物价越来越飞涨,甚至拿着手中的交子去钱庄再也兑换不出银两的时候,纷纷都抛弃了手中的纸币,改用传统的铜钱银两,引发无数混乱和诉讼,民怨四起。?想看火星少女写的《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第185章 一起都与钱有关(八)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元明两代也曾经出现过纸币的影子,但都没有做起来。】
  【比如,明朝的“大明通行宝钞”,朱元璋想出来的点子,也因为同样的问题,六十年间贬值了一千倍!】
  【而且,他很奇葩的规定,宝钞只出不进,也就是说只投放不回笼,当新钞出来后,朝廷收税是不收旧钞的,因此就造成了新旧钞的差价巨大。】
  【本质上,这就是一种剥削。】
  明朝城镇里的一户人家。
  男主人回到家中之后唉声叹气,女主人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男主人道:“官府下了新的命令,以后所有的交易都只能用宝钞了,金银之物再也不能用了。”
  女主人大惊失色:“连铜钱都不能用了?”
  “一百文以下的才可以。”
  “那咱们家中的那些银两怎么办?”女主人忧心忡忡。
  “留一部分。”男主人思索许久,才咬牙决定:“剩下的只能拿去官府兑换宝钞了。”
  又过了一两年,朝廷发行了新的宝钞。
  男主人去商铺买东西,付钱的时候却被掌柜的告知:“客官,现在如果使用旧钞的话,需要再加价二成。”
  男人急了:“怎么用旧钞还加价?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掌柜的也苦着脸解释:“客官,我们也是没办法,官府他收税不收旧钞呀!您呀,还是先看看家中有多少旧钞,赶紧去官府看看能不能替换成新钞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