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象————你看,我也不是对儒家有偏见,他们前期不发疯的时候还是挺正常的。】
【限民名田的意思是,对个人名义下拥有的民田数量进行限制,最高不能超过多少。可惜的是董仲舒这条政策只有构想,没有细则,犹如空中楼阁,而且得罪了既得利益阶级,所以这条政策没有被汉武帝刘彻采用。到了汉哀帝的时候,一个叫师丹的大臣终于根据这个政策出了细则,可惜那时候汉朝皇室自顾不暇,权臣当道,已经太晚了。】
【之后的朝代,也陆续的进行过一些士地改革,但都以失败告终。】
汉武帝刘彻本来饶有兴致的在看仙画讲秦末的事情。
到了这会儿,他甚至有闲心开始喝喝茶吃吃点心。
对么!
虽然说始皇帝一统天下,功绩卓越。但秦朝□□,百姓可活得不怎么样。不然怎么能被自家祖宗给取了天下呢。
然后,听着听着,就又听到自家身上了。
刘彻:……
忽然觉得手中的点心不香了。
有点无力,只能破罐子破摔的想,挺好,事先知道了总是好的。
不过,他眯起眼,土地兼并要向豪强开刀,这本来也是他一直想要做的事情,只是不好做。
董仲舒居然还有过这样的提议?
待会儿就召他一起来议政!
【就这样,一直到了北魏时期。】
【北魏是一个异族建立起来的朝廷,北魏皇室是鲜卑族,复姓拓跋。但是呢,他们却主动的将自己纳入到了中原文化的体系里,成功的将马背上生活的鲜卑族转为了农业民族,三下五除二直接摧毁了部落制,很猛。他们自己也将拓跋改为了元姓,坚定的彻底的进行汉化,非常有远见。】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也就是元宏,是一位非常厉害的皇帝,他还有一位更厉害的祖母,被誉为“千古一后”的奇女子冯太后。孝文帝登基的时候还是个孩子,所以前半段完全是冯太后在理政。】
【在冯太后主政的时期,华夏历史上最重要的土地政策之一出现了!】
第34章 亩产千的秘密(七)
武则天依然待在洛阳的太初宫中。
比起长安,她更爱牡丹盛放的洛阳,更是将洛阳命名为神都,这也是她政治生涯的新起点。
她舒适的躺在榻上,幸臣张昌宗在她身后为她小心的捶捏肩膀。
上官婉儿立在另一边。
则天帝将葡萄放入口中,悠然道:“马太后啊,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后。只是,有些事情她未免想得少了些。”
比如,当皇太后哪有自己登基称帝来得更爽呢?
所以,则天帝对历史上这位女性前辈,既觉得佩服,又觉得可惜。
张昌宗一边给武则天摆着肩膀,一边背地里朝着上官婉儿使眼色。他和上官婉儿早就有私情。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上官婉儿眼观鼻鼻观心,当做没看到。
上官婉儿垂下眼,并不理会他。
武皇正打算设立女学,说不定后续她们这些女官的位置都权柄都要动一动,她可不会这时候不长眼再和张昌宗勾搭上。
男人,只会影响她向上的脚步。
【那就是均田制。】
【那时候的华夏大家也知道,刚经历过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五胡乱华时期,因此北魏立国之后人口数量极少,拥有大量的荒地。冯太后将这些荒地都收为国有,在这个基础上推出了均田制,将这些荒废的土地分给自己的国民。只要年满十五岁,男性可以得到40亩露田和20亩桑田,女性为20亩露田。当年满70岁或死亡时,露田要重新收归国有,而桑田则可以作为永业田传给子孙。】
旷野之上,一片荒芜杂草。
原本的农田因为几年没被耕种,早已经长满了野草。
但只要把这些野草除掉,一把火烧光,草木灰就能成为下面田地的肥料。
【均田制甚至细化到奴婢可以得到多少田地,有耕牛的人家连牛都可以得到田地,另外只要满了十五岁,还可以有五分之一亩的菜地。如果你居住的地方,土地需要轮耕,那露田可以翻倍,免得休耕期没地种饿死。如果你是一个70岁以上的老人带着一个不满15岁的小孩生活,那你拥有的田地可以先不用还给朝廷。】①
“来登记咯,每家每户都来登记一下你们的人口。”小吏模样的人对着围着的民众喊道,向他们仔细的解释新出的政令。
有老者牵着小孙子颤颤巍巍的走上来:“我们家没有年满十五岁的人,可咋办?”
有人向小吏解释:他家的成年男丁都战死了,儿媳妇也得病死了,现在只剩下他和他十二岁的小孙子。”
小吏点点头:“那按照规定,你的露田照常发放,一共是40亩,还有桑田20亩。你小孙子满了十一岁未到十五岁,按照半数发放,十五岁后再补齐。”
老者流下眼泪,直接趴在地上朝着京城的方向磕头谢恩。
【总之,冯太后和她的智襄团们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得非常的仔细了。】
【同时,她还减轻了农民的税赋,原本北魏的税赋非常的高。百姓们交不起,只能向豪强大户们投靠,成为隐户来逃税,虽然要忍受豪强们的录(削,但也比交不上税好。冯太后将税赋调低,这样原本投靠豪强的百姓一想到可以拥有自己的田地而且税也不多,自然会从豪强们的田庄坞堡中走出来,成为一名给朝廷交税的自耕农。】
北魏都城之内。
皇宫之中一片肃静。
冯太后,不,现在是冯太皇太后重病缠身,太医说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是这一两天的时间了。因此,即使天幕上悬挂着仙画,宫人们也没心思细看。
但在太皇太后的寝殿前,却是一片祥和之景。
冯太后觉得自己的精神好一些了,正在孙儿魏孝文帝元宏的陪伴下观看仙画。
孝文帝转头看向自己的祖母,眼中带着孺慕之情:“祖母的确是厉害的,孙儿的才干远不及您。”
冯太后笑道:说什么傻话,你可是我亲手带出来的孩子。
她回忆起自己推行均田制时的场景,嘴角噙着微笑。
一开始的确是困难的。那些坞堡的主人们怎么可能会那么乖切顺的让投靠自己的农人们就这样离开呢?也是斗智斗勇了很久,才成功的将均田制推行下去。
很累,但是也很有成就感。
虽然是女人,但冯太后却觉得这些事情非常的有意思。
和朝臣们、豪强们博弈,可比年轻的时候待在后言那一亩三分地要有趣多了。
【冯太后的这几项政策立刻就让国家变得安定富强起来。
她死后,她亲手带大的孙子孝文帝亲政,同样延续了这样的政策。孝文帝在位期间,户数直接翻倍,北魏朝廷“府库积盈”,朝廷仓库里的东西多得堆积不下了,他甚至下令开仓将这些东西赐给了文武官员和京师的百姓以及边疆军人等等。】
【可见其收税收得的确很不错的。】
【这个制度如此好用,后续的南北朝和隋唐也都据悉沿用了均田制。】
李世民看着仙画,对群臣们评价:“北魏的政治革新的确是成功,若无北魏推出来的这些措施有成功经验在先,前隋朝和我大唐的确还需要花上很大的功夫来摸索。”
他若是知道后世一句话叫做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肯定会加以赞同。
众臣们也都颔首。
北魏虽然因为汉化得太彻底,导致失去了其鲜卑军团的战斗能力最后灭亡了,但他们推出来的这些政策的确是不俗。
冯太后也的确是奇女子一名,值得青史褒扬。
但后世也有酸腐士人,听闻仙画一直在讲冯太后改革,皱眉道:荒唐!其时乃魏孝文帝在位期间,岂能说是冯太后主导?女子头发长见识短,牝鸡司晨,终究有违天理伦常!”
可惜的是,仙画并不能听到他的抗议,反倒还特意加以说明————
【再偏个题,我在这里为什么要一直强调冯太后呢。因为后世提到北魏改革,大多数会直接说魏孝文帝改革,但实际上这几项具体的政策都是冯太后亲政的时候提出来的。当时的《魏书》中写冯太后其人和她的主政风格是:“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太后多智,猜忍,能行大事。杀戮赏罚,决之俄顷,多有不关帝者。是以威福兼作,震动内外。】
【可见其当时的手段能力和威望!】
冯太后的故事是拍成过电视剧的,虽然也受到了很多诟病,但路小柒在剪视频的时候还是用了里面的素材。
于是,天幕之上,年轻娇俏、天真烂漫的少女嫁与皇室。
遭遇了夫君早逝、情人被毒杀之后,最终成长为不怒而威的掌权太后。
【可以说,没有冯太后的这些改革,就没有后续的魏孝文帝时期的富强,甚至很多史学家们认为,没有这些就没有后续的隋唐盛世!】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
鸣”,她的功绩应该被历史记得,而不是被后人的光芒掩盖。】②
冯太后笑起来,只是声音极为虚弱:“这仙画上的太后可比我美多了。”
魏孝文帝皱眉,带着淡淡的不快轻哼一声:不过一伶人,穿得乱七八糟,岂能比得上祖母?
在他心里,祖母无人能及!
“不过,仙画说得对,您的功绩应该被世人铭记。”
冯太后摸了摸他的头顶,就像小时候一起:“不要执着于身后名,眼前事才是最重要的。我死了之后,你也不一定要全盘照搬我颁布的政令。河流永远是向前流的,事情也会一直向前推动。有的时候,一成不变也是一种错误。”
听着她的谆谆嘱咐,魏孝文帝将脸埋在她的掌心,眼泪流了下来:皇祖母,你不要离开我。
“说什么假话呢。”冯太后的目光投向远处,悠悠道,“你还记得我们上次一起登的方山吗?”
“记得。”
“我死了之后,不要让我陪葬皇陵,就将我埋在方山上吧。”③
在那里,她可以远眺着她为之付出了一生的北魏大地,可以和清风明月作伴。
弥留之际,冯太后回顾自己的一生,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是值得的。
在魏孝文帝的陪伴下,冯太后缓缓的闭上了自己的眼睛。
而在其他时空,她的传奇也被人称颂。
赢政赞许道:“此女子的确不凡。”
看来,不是所有的女人都像是自己的母亲那样,愚蠢而狭隘。
千古一后!
和这样的女人一起并列为“千古”,赢政并不反感。
她够格!
汉武帝刘彻脸色淡淡,他想起了自己的亲奶奶窦太后。
在自己继位之初,窦太后曾经是压在他头顶的阴影——他迫不及待的想要亲政,搞出建元新政,想奉儒学为尊,让信奉黄老之学的窦太后大怒,最终导致他提拔上来的四个重臣,两个被罢官,两个被赐毒酒。这一下子就让他明白了祖母的实力与威望。
一直到他登基六年后,窦太后才告别人世。
刘彻一下子没有了掣肘。
他做人做事喜欢向前看,很少往后看。那些故人也从不想起。
但此时,他却忽然回忆起了和窦太后相处的一些场景。
刘彻已经不是那个十几岁刚登基的年轻人,一切事情也能够想得更清楚更透彻。
当时朝中重臣皆是黄老学说的拥护者,如果不是祖母忽然亲自出手教训了他一下,那重臣们的反应是什么还真说不定。自己这皇位是否还能踏实坐下去,也难说。
刘彻心绪复杂。
最后,他彻饮了一杯酒。
而在洛阳。
武则天让宫人取来笔墨,亲自书写那句诗: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龙飞凤舞,一笔到底。
“好诗!”她将毛笔掷在桌上,很是喜欢,准备把这诗挂在自己的寝殿内。
【但均田制在唐朝中后期开始走向没落,实行不下去了。因为他的核心是不触及地主阶级原有的土地,而是收归荒地,开拓更多的田地来分给百姓。但是当唐朝中期之后的土地兼并严重,人口越来越多,荒地越来越少,朝廷也就无田可均了。】
【于是,到了宋朝。】
【啊,与众不同的宋朝,连土地政策都如此的与众不同。】
【宋朝开国的时候,大量的土地都已经被世家豪族们占了,赵匡胤大概是想着反正均田制也搞不下去了,那不如我就反其道而行之。土地兼并制止不了,那就不制止了嘛,土地制度不好搞,那我就不搞了嘛。】
天幕上出现了赵匡胤的Q版小人。
小人的头顶上冒出可爱文字:啊,朕真是一个小机灵鬼。
……
赢政:……
刘彻……
嘴巴里没吞进去的酒一下子就呛住了,一时之间咳个不停。
赵匡胤原本就黑的脸简直如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