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觉和仙画结束后自己点赞的程序一样。
  想要手痒自己试一试。
  长孙无忌面色古怪: “后世居然让读书人去研究种田一事?”
  他一会儿觉得颇有些道理,比如朝廷的农官肯定要懂得农桑中的具体操作才行,但一会儿又觉得简直是暴殄天物!
  一个家庭培养一个读书人多么的艰难,而你们居然真的让他们只是去种田?
  李世民笑道:“你忘了一件事情。”
  长孙无忌面露不解。
  房玄龄却笑了起来:“臣似乎知道了。”
  长孙无忌:……你们倒是说啊!
  房玄龄向他解释道:“之前仙画中透露了后世的人口,是以万万数来计,而且上一期那路小柒也提到过,后世所有的人,只要到了一定年龄,必须去学校读书。那你猜,他们有多少读书人?”
  长孙无忌倒吸了一口凉气,他还真把这个给忘了!
  这样看来,读书人在后世其实并不算太金贵,或许他们有上万万数的读书人!
  “读书使人明理。”魏征感叹,“这理,不一定是天道之理,也可能是万物之理,小事之理。一些事情如果交给能明理之人,那的确会事半功倍。
  所以,在全天下推行教化是多么的重要!
  魏征觉得这是他从仙画中得来的最大的收获。
  李世民颔首:“所以我大唐一定要尽早的把更便宜的纸张和书本做出来,这样才能惠及天下,让更多的人读得起书!”
  他也就能拥有更多的人才。
  如果大唐的国力也能强盛到像后世那样推行那“义务教育”就好了。
  李世民只觉得,还有好多事情要做。
  北魏。
  贾思勰这样的专业人士却只觉得热血沸腾!
  没想到后世的农桑居然发展到了这样的地步,不仅有专人研究,还分得那么细,还有一批一批的大学生专门来学这个!
  贾思勰看了仙画后,觉得自己晚饭都能多吃几碗。
  在他看来,草值得研究吗?
  当然!
  就像是牧草,这一种和那一种之间就很有很大的差别,地域和地域之间的差别也极大。
  而且他们还有人专门研究小麦,有人专门研究水稻。
  贾思勰忽然想起一事。
  有一次,他在高阳下面的一个小县查看他们的县志,想看看县志里是否能找到当地的水稻有多少个品种。结果县志里面记录了三四种水稻之后,就简单的一句词之农
  人,粳名不止此数种,往往其名鄙俚,不足载。”,我问了农人,水稻的名称不止这几种,但那些名字都太粗鄙了,就不记录了。③
  贾思勰当时又气又惋惜。
  现在,他觉得自己的惋惜可以平复一些了。
  【这就是现代农业科学的特点,每一个分支都研究得特别细,在细分领域不断的深入,才能不断地开发新技术。】
  【正好有几位同学路过,我随机采访了一下,看看他们学的是什么专业,然后毕业了想去哪儿工作。】
  路小染天生还是有些社牛的基因在的,直接逮住了过路的几个学生做起了路采。
  “同学,请问你是哪个系的?”
  最先接受访问的是一个戴着眼镜,看上去文文弱弱的女生。
  她推了一下眼镜,有点腼腆;我是临床兽医系,动物医学院的。
  “那你有想过毕业了之后想去哪里工作吗?临床兽医系是不是要去动物医院或者宠物医院?”
  她知道现在宠物医生的薪酬是很高的。
  我想回我的家乡内蒙,女生给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那边养马和养牛的牧场很多,我应该会去到那边的畜牧站做一线的兽医师。
  “哇,厉害!”路小染伸出了大拇指,没想到这个看似文弱的女生居然会和马牛这样的大型动物打交道。
  她又问了另外一个短发女生:“这位同学你呢?”
  那女生很爽直: 我是种子科学系的,已经拿到了种子研究所的offer,以后做的就是水稻育种方面的工作了。”
  恭喜恭喜,希望你以后能够给我们研发出来更好吃更多产的水稻品种。路小柒转向最后一个男生:“这位同学,你呢?”
  男生看上去有点无精打采,看了她一眼,幽幽的道:“我种的实验小红薯,被人偷挖了,明年都可能毕不了业了。”
  路小染:……真有这么惨的啊?
  旁边两个女生忍着笑将他拖走了。
  路小柒:“…祝他能顺利毕业。”
  【真是闪耀着理想光芒的年轻人呐。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年轻人存在,所以我们国家拥有大量的基层农业
  技术研究员。从七十年代的时候起,每个生产队都配有自己的技术员,负责给农民们解决在平时遇到的一些难题。这些技术员有一些是由有经验的农民担任,需要考证上岗。而现在,技术员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农大的学生们本科毕业后,很大一部分都去到了一线的基层单位,担任相关的工作。】
  古人们议论纷纷。
  大多数的人尤其是农人,内心充满了羡慕。
  谁不想要这样的农业技术员呢?
  随时随地都可以请教问题。
  后世有如此多,也难怪他们的言产越来越高!
  但也有人将关注点放在了其他方面。
  “居然都是些小娘子。”
  “抛头露面,伤风败俗!”
  但也有很多人并不是那么的迂腐,反而击节赞赏:回馈故土,小娘子有志气!
  明代李贽豪放的饮了一大杯:“谁说女子头发长见识短?”
  这仙画中的几位年轻女子就气度不凡,远比他见过的酸腐儒生们要出色太多!
  武则天也露出欣赏之色。
  她这段时间正在考虑自己想要办的女学到底办成什么样子,设置些什么课程。
  课程决定了女学的学生们出来之后会是什么样,能有什么用,她能怎么用。
  她决定好好的再看看。
  她对这大学的形式也很感兴趣。
  希望仙画后续能好好的再讲讲其他的方面。而且她有预感,以后一定会有。
  【他们可能没有像金融行业那样光鲜亮丽的外表,也拿不到像是IT行业那样的高薪,每天就是和田地打交道,看上去朴实无比,非常接地气。但是他们实实在在的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这片土地,踏实又勤奋,对得起门口的那一句校训。】
  一块刻在巨石上的校训出现在大家面前。
  【“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
  路小染走到了自己此行的重要目的地,位于华夏农业大学里的小型博物馆。
  【这里正在做一个近现代的华夏农业变迁展,我带大家来看一看,顺便回顾一下我们的农业科学家们大牛们在这些年里面立下的赫赫功绩!】


第38章 农业大学之旅(二)
  华夏农业大学的博物馆并不大,举办的展览往往和农业有关,单就内容来说并不算多么的出类拔萃,但是对路小染手上要做的主题而言,却刚好合适。
  华夏近代农业成就展,从各方面对这几十年的农业成果做了一个总结。
  路小染坦回来之后,精选了一下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放到了视频里————其实每个部分都让她很惊叹,但为了扣题和时长的关系,只能忍痛舍弃一大部分的内容。
  一进门的墙上,是一句红色的标语——
  【“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 ①
  一位穿着灰色中山装,风度翩翩、面目儒雅的老者坐在会议桌前讲话。
  “我们必须从各方面来支援农业,要有步骤地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化和电气化。”②
  【这句话是五十年代的时候,总理说过的话!也是从这里开始,我们提出了一个农业八字宪法”,这八字是什么呢?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土是土壤,肥是化肥,水是水利,种是良种,密是密植,保是防治虫害,管呢是田间管理,工是改进工具。】
  【这八个字基本上就是对现代农业种植的一个高度概括。】
  “记下了吗?”大唐宫中负责管理笔吏的官员急切的问周围的人。
  “记下了,记下了。”
  自从仙画出现后,从第二期开始,李世民就已经安排了皇宫中写字画画速度最快的内侍以及起居郎来记录仙画里的内容。包括各部也都同样组织了笔吏团队来记录。
  不用他们搞懂其中的意思,只需要依葫芦画瓢的记下来就行。
  至于内里深意,过后自然有大臣们和幕僚们来解读。
  而这样的团队,自然不单单是大唐有。被仙画投映到的朝代,只要皇帝不是昏庸到一定程度,基本都想到了这一点。
  而此时都在神情紧张的督促笔吏们赶紧记下来这八字秘诀。
  这可是后世朝廷总结出来的,字字千金!
  而像是汜胜之和贾思勰这样的农学家,也都在奋笔疾书。
  贾思想一边记录一边在脑海中不断的咀嚼着
  这八个字,越想越觉得妙,越想越觉得,的确如此!
  不管这东西怎么变,变来变去还真就是这八个字。
  (   重要提示:如果书友们打不开q i s u w a n g 。 c o m 老域名,可以通过访问q i s u w a n g 。 c c 备用域名访问本站。   )
  【进门的第一个部分很有意思,是来自于中国各地的土壤标本展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社稷坛?里面就有从古代留存下来的五色土,是从全国各地进贡而来的。在战国时期成书的《尚书·禹贡》就记载了中原的土壤有黄壤、白壤、青黎等,可见我们的祖辈们对于土壤的认识其实很早。后来就演变成为了青、红、黄、白、黑的五色土。】
  宏伟庄严的朱瓦大殿前,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被铺在了地面。
  这就是社稷坛的五色土。
  视线一换,雄浑的钟声响起,穿着冕服的帝王率领着众臣正在跪拜祭祀土地神和谷神,乞求天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国家仪式的隶穆感,传递出自古以来华夏民族对土地的重视。
  观看仙画的古代老百姓们兴奋的看着皇帝祭拜社稷坛。
  土有啥好看的?天天看,不如看祭天。
  原来皇帝老爷祭拜的时候是这样子的啊,也需要下跪啊。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
  我们这儿是黑土!有老者抚须笑道。他们这儿的黑土的确是肥沃,随便撤把种子下去都能发芽。
  而盐碱地上居住的百姓农民们却蹲在地上唉声叹气,满面愁容。
  “这劳什子白土,有什么好拜的,种啥都不长,白费了那么大的土地。”
  遍地白茫茫,十年有九荒。
  【到了现代,我们对土壤的认识和分类就更加全面详细了,但大的分类也是按照这五色来的。】
  【这里有来自于东北的黑钙土,属于腐殖质钙层土,肥力高,适合农业也适合放牧……来自于长江中下游的青土,也被称为水稻土……来自于甘肃的灰钙土,可种植小麦和玉米等;还有来自于阿里地区的白土,其实就是盐碱化的土地,适合种植盐碱水稻……】
  东北的黑土沃野上,金黄色的水稻绵延千里,内蒙的草原上,水草丰美;
  南方的大江大河旁,丘陵上的梯田中,青色的秧苗刚被种下;
  苔凉的西北黄土大地,小麦在风吹下形成一重一重的起伏麦浪;高高的
  玉米杆密密麻麻,成熟的玉米满目皆是;
  福建的红土茶园里,茶树郁郁葱葱;西南的砖红壤里,橡胶林蓬勃生长。
  始皇帝看着这天幕上硕果累累的农作物,内心欣羡的同时也带着疑惑。
  而旁边的扶苏已经说了出来:“后世不种粟和黍吗?”
  这就是赢政的疑惑。回想起之前的几期,出现过农作物的画面里,基本看不到粟的身影。而大秦现在的主要农作物就是粟、麦和黍,还有人种菽,稻的话只在南方地区有种植,原秦地并没有见过。
  难道后世的人已经不吃粟和黍了吗?
  还有,那玉米又是何物?
  汉武帝刘彻提出了同样的疑问:“这玉米似乎从来没见过?”
  稻和麦都是常见的,但是后面出来的几种作物却看着眼生得很。
  卫青猜测:可能是其他地区的产物。臣在匈奴的地盘上也曾发现一些农作物是我中原大地没有的。”
  只是当时他并不怎么重视。
  但能被仙画提及,肯定也是个很重要的东西。
  卫青想着下次要是出征匈奴,一定好好的留意一下这些。
  刘彻点头,忽然想起出使西域的张骞来了: 也不知道子文到了哪里?上次来疏说他已在归途,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到长安。”
  看看他能不能带来一些好消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