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思邈的弟子充满敬畏的点点头:师父,那不是多一点,那真的是多很多很多呀。
  那些穿着白色大褂的应该就是医生,他仔细数了一下,每个画面里面的医生不少于十位,甚至还更多。
  儿童医院……”孙思邈颇为欣慰,“看来后世的儿科的确是独立出来了。不知道有没有专门的妇科医院?
  像搞政治的,联想得就更多一点。
  刘彻惊叹之余却也觉得合理:“后世人口如此之多,也的确需要这种巨型医馆才行。”
  他自己是有太医的,所以在他一开始的思维里并没有“大汉医生少”的这个概念。但现在一想,觉得大汉的医生貌似的确是少了那么一点点。
  你看看,这华夏十大名医榜,大汉连一个医生都没有上榜!
  一个都没有!
  汉末的那两位不算。
  刘彻心里想起之前讲到的“长寿的秘诀”;和医疗水平也有关系。
  他琢磨着,虽然仙画透露了自己活得挺长,但谁会不想要活得更长一点呢?这大汉的医疗水平,还得再往上提一提才行!
  【除了儿童医院本身就少,也有儿科医生人手不足的原因。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科医生实在是太难了!儿童的病症往往复杂多变,再加上他们年纪小不知道表达,就更难治。这就要求儿科医生不仅需要医术好,还要有耐心才行。】
  【而在古代,儿科被称为“哑科”;就是因为小孩子说话也不会表达,所以在没有任何仪器的时候根本就难以诊断他们到底得了什么病。】
  背着药箱的大夫弯腰询问两三岁的孩童,试图问出他真实的情况。但是小孩子只是躲在爹娘的怀里哭个不停。
  大夫只能叹口气,摇摇头,随便检查了两下就开了张药方递给小孩的父母。【但,有一名儿科医生却能够被天下的病患们推崇,无比信任。】【那就是开创了儿科之首的北宋大夫,钱乙!】
  友人站起身,笑呵呵的拱手向钱乙道:“恭喜恭喜,青史留名!”如果说刚刚没有确定,但现在却是听得清清楚楚。北宋的钱乙,没错的。
  钱乙只觉得自己像是踩在了棉花上,有些傻呵呵的:“我何德何能……”
  友人正色道:“你不用妄自菲薄,”他拿起桌上钱乙的那一册心得,又是佩服又是自愧不如,刚刚我看到你这本心得的时候,就知道你往后肯定是有所成就的。
  明朝。
  李时珍依然是和自己的友人一起观看仙画。两人都点头:“钱乙
  的确是实至名归。”现在明朝的大夫,尤其是专注于给小儿治病的大夫,谁不学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
  【现在提到钱乙,不是学医的人可能还比较陌生。但有一个你们绝对是听过的,那就是滋阴补肾的六味地黄丸!不错,这正是钱乙研发出来。而且这味药呢,一开始的版本其实是为了治疗小孩子生长发育迟缓,囟门不合等病症而研制的。后来,经过一些演变,就成了现在成人版的六味地黄丸。】
  【也是颇为神奇,估计钱乙自己也想不到。】
  硕大的药盒光芒四射的出现在了仙画里,占据了最中心的位置。
  某位德高望重的穿着后世唐装的老演员,笑容可掬的举着它,语气铿锵有力:XXX牌六味地黄丸,治肾亏不含糖!
  天幕前的钱乙沉默了:。。
  这六味地黄丸虽然他目前还没有配出来,但是可想而知,以他的风格肯定是配给小儿吃的。所以后面到底是出了什么错?
  友人朝钱乙揶揄道:“这六味地黄丸,不知你这儿还有没有?我倒是想要替朋友求一丸……”钱乙面无表情的瞪他一眼。
  友人哈哈大笑。
  后世的李时珍也忍俊不禁:“六味地黄丸的组方的确是精妙无比。现在已经成为治疗肾阴虚的基础方了。
  同行友人笑道:“若是有水平的,往上面加减一二,没水平的,直接拿钱乙的方子。哪位大夫没开过六味地黄丸呢?
  而百姓之中也有人将这药丸的名字偷偷的记在了心里,打算哪天去医馆问一问。当然,咳咳……不是他要吃,是朋友要吃,懂?
  仙画及时将大家逐渐跑歪的想法拉回了正轨——
  【钱乙呢有一个不靠谱的家庭,他小的时候,妈妈就死了。他爸本来擅长针灸,平时还能家里攒点收入。但他也喜欢喝酒,忽然有一天喝得醉醺醺的之后就要东游海上,然后就这样消失了。还没长大的钱乙被他的姑姑收留,然后跟着姑父学起了医术。】
  【他姑父在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只知道大概是个乡下的郎中,并不是什么名医。所以也由此可见,钱乙本身在医学上就是很有天赋的。】
  转眼成为了青年钱乙,在姑父给人出诊的时候他已经可以配合给病患扎针。回到家,医书手不释卷,通宵达旦。
  【通过钱乙也能看出来,到了唐宋朝的时候,因为书籍和科举的兴起,民间的教育开始有了长足的长进。你们看看,之前的华佗、张仲景、皇甫谧、葛洪,一个个都是士族,名门之后。因为只有士族才是识字的,也只有士族才拥有医书等物,才有读书的资格。】
  【那时候民间的医生被称为“草头医”;基本上和江湖骗子没什么区别了,是不太被人信任的。】
  【而钱乙呢,却是真真切切的出自于平民阶层。这就是教育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钱乙看着天幕,回想起往事,心里浮起酸涩之意。
  父亲虽然莫名其妙的就消失了,或者说离家出走了,但在他记忆里,他在的时候还是有欢乐的。只是欢乐有多少,后面的痛苦也就有多少。
  若是有朝一日他有机会,或许还会去找一找父亲,问一问他为什么要抛下自己走掉。咸阳宫内。
  赢政轻微的点了点头,表示对仙画的认同。
  自从他发现了人才的重要性,又从商君书中“愚民”的政策中调转了头之后,就愈发的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书本的重要性。
  再往上追溯,那就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重要性。只是……他扫了一下殿内的士卿贵族们……不能操之过急。
  【关于钱乙本人的记录其实并不多,UP主也不清楚他是因为什么契机忽然将注意力转到儿科上面
  来的。但要感谢他的这个决定,华夏古代因此真正的有了“儿科”这一分支。】
  【在他之前呢,儿科是没有分出来的,也没有专门的大夫,反正小孩子生病了就随便看看。很多大夫“宁医十男子,不医一妇人,宁医十妇人,不医一孩童。”】
  【钱乙曾经写了一本医书《小儿药证直诀》;弟子阎季忠后来收集整理出版的时候,在序言里面写的这一段,就能看出当时儿童治病的窘境,简直让人触目惊心!】
  愤怒的青年在纸上写下:“曾目见庸医妄施方药而杀之者,十常四五”。①【百分之四五十的死亡率啊!就问你可不可怕!】
  【但是钱乙,就可以做到“使幼者免横夭之苦,老者无哭子之悲”②。他很
  会观察,听哭声、看面色,对付小朋友很有自己的一套,再结合自己的丰富经验,很快就能断定小孩子得的是什么病。】
  中年钱乙正在给一个四五岁的小朋友看病。
  小朋友有些害怕,钱乙温言软语,神情极又耐心。久而久之,小孩也放下了戒备。
  钱乙又递给他一个拨浪鼓,逗得他嬉笑连连。
  趁此之际,钱乙伸手在他的肚子上按了几下,细心的查看他神情上的变化。
  是如常嬉笑还是会蹙眉喊痛。
  一连串的功夫,已经把查体和把脉这样的工作都给做完了。
  张娘子对身边的王小娘子道:“看到了没有?对待小孩子的确是要有这样的耐心和技巧。”
  来她这儿看病的,小孩子也挺多的。
  王小娘子连连点头。
  她看了一眼自己的外祖母,有些不服气,一会儿觉得外祖母的医术也挺好的,也能上那十大名医榜。一会儿又觉得,那钱乙是北宋人士,不知道是不是和自己一个年代。
  而正在观看仙画的百姓中,总是有那么一些反骨。
  有喝醉了酒的客人在酒楼里笑道:“这后世女子自己都说了,阎季忠是那钱乙的弟子,那弟子评价师父肯定要往好里面说,使劲吹。难不成还说师父不行吗?
  旁人嗤笑一声:“这要是吹能吹上十大名医榜,我看你也早点去收几位弟子吧。”原来这人竟然也是大夫。
  下一秒,仙画就回答了他的疑问——
  【阎季忠可不是因为自己是钱乙的徒弟就吹捧师父,而是出于他自己的切身体会——他五六岁的时候得重病,就是被钱乙给治好的,所以后来才拜了钱乙为师。】
  【因此,有这样的细心耐烦,又有这样的医术,钱乙名满天下,也是意料之中。】北宋长公主府。
  钱乙被管家恭谨的请进门,公主和驸马亲自来迎接。
  “钱大夫,都说您擅长儿科。我的小女儿这几天患了痢疾,不管吃什么药都不见好转。劳烦钱大夫过去看看。
  钱乙连忙应承。
  此时,驸马似是闻到了空气中的淡淡酒味,略有些不满的皱了皱眉。
  钱乙去内室看过长公主的小女儿,只是简单的诊了诊
  脉,看了看面色舌苔等,就站直身子,对两人道:“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病症,也无需吃药,只要多喝水就行。等小郡主出了疹子后自然就好了。
  公主和驸马面面相觑。
  驸马有些不信,实在没忍住:“钱大夫不会是喝醉了还没醒吧?只是这样简单的看了几眼就可以下定论了?
  他眼中流露出质疑,没想到钱乙也是这等沽名钓誉之徒。
  “来人!送钱大夫回去吧!”
  钱乙苦笑,公主府的管家找过来的时候他正在与友人饮酒,可不是故意喝酒才来的。不过他也没解释什么,略微的欠了欠身就退下了。
  第三日,驸马却亲自来到了钱乙的医馆致谢,喜笑颜开:
  钱大夫真不愧是神医。小女昨日出了一场疹子,痢疾果然就好了!
  【给公主的儿子看好病之后,有一次,宋神宗赵顼的儿子也生病了。长公主赶紧推荐了钱乙给自己的哥哥。这里还有一桩轶事。】
  长公主正在府里面津津有味的看着仙画,半躺在榻上看,一边看一边吃点心,要多惬意有多惬意。
  时不时还要和驸马一起点评一番:“也不知道这钱乙是不是本朝人士,若是的话,一定要让皇兄将他找出来,请到汴梁来。
  驸马也附和:“确实。现在能医治小儿的名医实在是太少了。”即使是太医院里,也找不出几个。
  两人看着看着,就听到了宋神宗赵顼的名字。长公主差点被自己嗓子的点心给呛到,喝了好一通水,这才哈哈笑起来:“竟然真的是本朝人士!
  而且,她自己在仙画里还有戏份呢。
  虽然那扮演长公主的伶人,仪态和容貌都差了那么一点点。算了,当务之急还是赶紧召那钱乙来汴京!
  仙画还在继续。
  钱乙在看完皇子的病之后,胸有成竹的写下了方子。内侍接过方子后,双手抖了一下,脸上的神情有些微妙,然后将它递给了宋神宗。
  宋神宗定睛一看,勃然大怒:“大胆!钱乙,你开的这是什么方子?取灶心土一块!泥土也能入药吗?你你你……你简直是居心叵测!
  钱乙侃侃而谈,从阴阳五行说起,总之很有自
  信,皇子吃了这黄土汤一定会好。
  宋神宗将信将疑,倒是皇后当机立断:“官家,钱神医的名气天下皆知,要不,就试试吧?”宋神宗犹豫二三,终于下令:“去御膳房取一块灶心土来。”一碗黄土汤就被灌入了皇子的口中。
  说来也神奇,喝完了黄土汤之后,皇子的手脚竟然停止了痉挛,病开始慢慢的好了起来。
  宋神宗喜出望外,对着钱乙也变得和颜悦色起来:“钱爱卿果然医术非凡,不如就留在太医院中,当朕的太医丞,如何?
  钱乙自然是百般拜谢:“谢主隆恩。”
  汴京皇城内。
  宋神宗赵顼呵呵笑道:这扮演朕的伶人,未免也太过严肃老成了些。而且,威仪还差了那么一点。
  不得不说,他和长公主的思维非常同步,果然是同一个妈生出来的。皇后好奇的道:“这黄土汤果真能治病?”听上去怎么这么不靠谱呢。宋神宗一笑:“你看你,既然大夫如此开方,那自然是有他的道理。”
  皇后在心中默默的翻了个白眼,现在知道说这话了?看仙画里面,着急忙乱大发脾气的可是你自己。
  她对宋神宗道:“官家,不如寻访一下这钱乙现在何处?”到时候若她的儿子真的生病,那也有个保底。
  【就这样,钱乙就当上了四品的太医丞。他的这一剂‘黄土汤’也成为传奇。中医典故里有两个用泥土来治病的方子很有名,一个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