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惊鸿楼-第2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墨秋和董金宝此时正在路边休息,这已经是他们第二十五次休息了。
  董金宝伸长脖子看了看:“得,看不到他们了,他们把咱们给落下了。”
  冯墨秋掏出一张舆图:“不用急,我有这个,咱们照着舆图就能找到那个村子,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董金宝从背囊里取出一只水壶,拧开盖子喝了一口,冯墨秋眼睛一亮:“你这水壶好别致啊,以前没有见过。”
  董金宝一脸得意:“怎么样,不错吧,这是我亲手做的,不过只做出两个,九姐一个我一个,你若是喜欢,回到京城我再做了,可以卖给你一个。”
  冯墨秋忙问:“你想卖我多少钱一个?”
  董金宝:“皇太女同款水壶,怎么也要卖一百两一个吧。”
  冯墨秋:“你怎么不去抢?”
  董金宝连忙把水壶收起来,生怕冯墨秋来抢,看他这副财迷的样子,冯墨秋想要咬人,算了,正在换牙,这次就不咬他了。
  正在这时,打远处走来一个瘦大叔和一个胖大婶,胖大婶左右看了看,没有看到其他人,便冲那个瘦大叔使个眼色,两人走到他们面前,笑眯眯地说道:“两个小哥儿,你们是自己出来的,家里的大人呢?”


第454章 番外 京城五霸(二)
  胖大婶打量眼前的两个小男孩,见他们虽然身着粗布麻衣,但衣裳上没有补丁,脚上的鞋子甚至还是厚实的千层底。
  再看两个小孩的脸蛋,胖的那个可太喜兴了,白白胖胖,就像煮熟的汤圆。
  另外一个虽然瘦,可却没有病气,胖大婶竟然想到了杨柳依依四个字,天呐,这要是送到小倌堂子,那可是个宝贝啊。
  至于小胖子,虽然不是做小倌的料,可却是天降的大金孙,这若是卖给那些想买儿子继承香火的人家,还不把他们乐疯了。
  只是一瞬之间,胖大婶就给冯墨秋和董金宝找到了销路,胖大婶看向两人的目光更加慈爱,就像在看两堆银锭子。
  董金宝显然是被感动了,他吸吸鼻子:“我们找不到家了,您能送我们回家吗?”
  胖大婶眼睛亮了,忙道:“能,能,大婶这就送你们回家。”
  瘦大叔也凑了过来,问道:“你们家在哪儿?”
  董金宝朝着京城的方向指了指:“就是那边。”
  瘦大叔说道:“好好好,叔婶这就把你们送回去,哎哟,你出汗啦,叔给你擦擦汗。”
  说着,他便取出一条带着奇异香味的帕子,那个小瘦子看着就弱,倒是这个小胖子像是有点力气的,先把他迷晕吧。
  可是下一刻,那条帕子就到了董金宝手里,还没等瘦大叔反应过来,董金宝已经在用那条帕子擦鞋底了。
  “唔唔唔,我的新鞋弄脏了,我娘看到一定会打死我,叔,我把鞋子擦干净,你再送我回去啊。”
  瘦大叔。
  冯墨秋伸个懒腰,站起身来,忽然伸出双臂,瘦大叔吓了一跳,还以为他要打人:“你要干嘛?”
  冯墨秋:“让你背我啊。”
  “背你?为啥要背你?”瘦大叔不解。
  冯墨秋懒洋洋:“你不是要送我们回家吗?你不背着我,怎么送我回家?”
  胖大婶冲着瘦大叔使个眼色,然后笑眯眯地对冯墨秋说道:“对对对,让你叔背着你,哎哟,这娇娇弱弱的小模样,婶子看着就心疼。”
  八九岁的小男孩,瘦得像是一阵风就能吹走,瘦大叔轻轻松松就把他背了起来。
  董金宝见了,学着冯墨秋的样子冲着胖大婶伸出小爪子:“婶,你来背我吧,我也走不动。”
  胖大婶:“你体格子这么好,你也走不动?”
  董金宝:“婶,你知道我叫啥不?我叫金宝,金元宝,你见过走路的金元宝吗?”
  胖大婶。
  瘦大叔瞪她一眼,这娘们唧唧歪歪可真烦人:“让你背你就背,一个孩子能有多重,快点把他背上,就当背着金元宝了。”
  胖大婶一想也是,这小胖子可不就是金元宝吗?王地主盼儿子盼得眼睛都要冒绿光了,若是再没有儿子,他的万贯家财迟早被人吃绝户,若是让王地主看到这个小胖子,一准儿会满意。
  这么一想,胖大婶立刻有了力气,可是董金宝趴到她背上的那一刻,她还是踉跄了几下,这小胖子是吃了多少好东西啊,简直就是一座小山啊。
  董金宝:我是金山!
  瘦大叔背着冯墨秋健步如飞,胖大婶背着董金宝气喘吁吁,他们都是一往无前的骡马。
  冯墨秋:“我家不是这个方向。”
  瘦大叔:“叔带你们抄近路,能早点把你们送回家。”
  冯墨秋:“叔,你人还怪好滴。”
  董金宝:“婶,你要是累了就别背了,还是把我放路边吧。”
  胖大婶甩了甩脑门的汗珠子:“婶不累,你乖乖听话,婶就把你背回家。”
  董金宝:“婶,等到了家,我让我娘给你蒸窝窝头吃,我家蒸的窝窝头可好吃了。”
  胖大婶:把你卖了,我就吃馒头夹肉。
  别说,有了代步工具,走得就是快,又走了四五里,前面有个茶水摊,董金宝眼神好,那在茶水摊前张牙舞爪的不就是冯景春吗?
  再看坐在旁边啃干粮的,就是何小九。
  董金宝乐了:“婶,我口渴。”
  胖大婶看一眼前面的茶水摊,有人,还有马,不行,这地方可不能去。
  “你不想早点回家了,咱们快点走,到家你再喝水。”
  冯墨秋一看,胖宝宝你不行啊,还得是你秋哥。
  “叔,那个小妹妹真好看,咦,小妹妹身边也没有大人。”
  瘦大叔一看,还真是,哎哟,身边没有大人的小丫头可不是一个,而是两个。
  他们是拍花的,眼睛最是毒,别看这茶水摊上还有其他人,可那些人一看就和这两个小丫头不是一家的,长得都不像。
  再说,这两个小丫头,就和这两个小子一样,别看都是穿的粗布麻衣,可却细皮嫩肉,一看就是生在心疼孩子的人家,娇养长大的。
  两个小丫头都是八九岁的样子,这个年纪最好,卖给那些养瘦马的人家,调教三四年,就能赚钱了,这两个小丫头,说不定比这两个小子更好卖。
  瘦大叔轻咳一声,胖大婶立刻会意,两人朝着那两个可怜兮兮的小女孩走了过去。
  何小九早就看到骑在别人背上的冯墨秋和董金宝了。
  怎么回事?
  这俩货给自己找了俩骡子?
  没等瘦大叔和胖大婶靠近,董金宝就大声喊道:“小妹妹,你们是不是迷路了?”
  坐在不远处打尖的宗勤一怔,凝神向这边看过来,只听他家皇太女小妹子委委屈屈地说道:“小哥哥,你怎么知道我和妹妹找不到家了?”
  话音未落,角落里传来小孩子的哭声:“哇,我也找不到家了。”
  瘦大叔和胖大婶寻着声音的方向看去,就见一个约莫六七岁大的孩子哭哭啼啼朝这边走来,这小孩,长得可太好看了。
  瘦大叔和胖大婶不约而同咽咽口水,今天这是怎么了,运气也太好了,一下子就是五个,而且还都是百里挑一的好货色。
  这时,一个正在喝茶的汉子瓮声瓮气地说道:“这三个小孩已经在这里混吃混喝大半天了,八成是被他们的老子娘扔在这里的,怕是养不起了。”
  瘦大叔和胖大婶的嘴角咧到了腮帮子,再无怀疑,于是当他们离开茶水摊时,队伍由四人扩大到了七人。
  五个小孩的嘴巴还不闲着。
  小女孩一:“那个胖子,你下来,让大婶背着我。”
  小女孩二:“那个瘦子,你下来,让大叔背着我。”
  最小的男孩:“我最小,要背也是先背我。”
  小女孩一:“对,不背我们就不走了,谁背就跟谁走。”
  瘦大叔和胖大婶不忍心惹孩子们不高兴,于是每走一里路,他们就换个孩子背着,正在他们累得双脚打晃,眼看就要走不动时,终于看到了他们想去的地方。
  “咱们到那个村子里歇一会,吃点东西,叔婶再到村子里雇驾牛车,牛车坐着可舒服啦,而且你们可以全都坐上去。”
  五小孩:“我们不坐牛车,我们就让你们背着。”
  瘦大叔和胖大婶,不好,这五个小崽子要闹事。
  瘦大叔正要开口恐吓,背后传来一个凉凉的声音:“叔,你看这是什么。”
  瘦大叔低头一看,妈呀,他的脖子上竟然贴着一把刀。
  “叔,你别乱动,我这刀可没准儿。”
  瘦大叔连忙看向胖大婶,胖大婶脖子上没有刀,却有一根绳子,那不是普通绳子,而是绳套,绳结握在背后那个小女孩手里。
  宗勤带人骑马从他们身边走过,瘦大叔露出乞求的神色,想要开口呼救,脖子上便传来小刀划皮的酸爽,他不敢喊了。
  宗勤像是什么都没有看到,骑马走了。
  两个拍花子绝望了,谁能告诉他们,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你们都是好孩子,好孩子不玩刀,快点把刀放下,叔到前面给你们买好吃的。”
  “你骗人,长这么大,就没人说我们是好孩子。”
  拍花子。
  “你们究竟想干啥?”
  何小九:“当然是让你们背着我们走路啊,这么简单的事你们都不明白?”
  两个拍花子松了口气,小孩子就是小孩子,手里拿着刀也不知道敲诈勒索,就是让背着他们走路,真是太天真了。
  太阳西斜,两个拍花子已经累得眼睛发花,这时,冯墨秋说道:“从前面那条小路向西走,快!”
  要走小路?
  两个拍花子立刻来了精神,走小路好啊,到时趁着背上的小崽子不注意,远远摔出去,然后拔腿就跑,跑进那一人多高的草丛里,这些小崽子别想追上他们。
  是的,现在两个拍花子已经不再妄想抓住这五个小孩子去卖了,现在他们只想逃命,这五个不是小孩,分明是五个煞星。
  可是刚刚走上小路,便看到之前从他们身边骑马经过的那些人站在小路上,就像是在等着他们。
  宗勤:“可以抓了吗?”
  冯墨秋:“把他们抓了,谁来背我?”
  董金宝:“还有我。”
  何小九、冯景春、陆问:“还有我们。”
  宗勤:“算了,还是让他们背着你们吧。”
  这一次,不用再拿刀,也不用再套绳子,两个拍花子认命地轮流背着这五个小煞星。
  噗的一声,胖大婶吐了一口血,背上的冯景春伸手给了她一个大逼兜:“忍着,不许再吐!”
  噗的一声,瘦大叔也吐了一口血,冯墨秋捂着鼻子:“好脏,好恶心。”
  就这样,待到他们终于到达目的地,那个山脚下的小山村时,两个拍花的终于解脱,他们趴在地上起不来了。
  何小九:“他们不能死,他们来了,村里的大骡子大马都可以歇歇啦。”
  两个拍花子:我们还是死了吧。
  何小九和朋友们的苦役生活正式开始。
  到村里的第一个晚上,他们就被分开,五个人分别被五户人家领走,五人挥手互道晚安,明天见。
  这五户人家除了领走他们的人,还领走了他们的口粮。
  口粮是每人三十斤粗粮。
  宗勤说了,这是一个月的口粮,一个月后,他会派人把下个月的口粮送过来。
  一个月三十斤,平均每天一斤粮。
  何小九觉得足够了,大多时候,她每天只吃一碗米饭,一碗米饭肯定没有一斤,所以她还能省下口粮送给老乡们,看吧,她可真是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太女。
  其他四个小孩也差不多同样的想法,董金宝虽然胖,可他每天也顶多吃两碗饭,他学过度量衡,两碗饭顶多半斤,他能省下一半粮食。
  至于冯墨秋,他根本没有去算自己吃多少,他挑食,没有爱吃的,他可以一直饿着不吃饭。
  至于冯景春和陆问,嗯,他们对斤秤没有概念,反正不会挨饿,他们还没听说有犯人被饿死的呢。
  不过,在他们来到这个村子之后,也还是有一点点诧异的。
  在他们的认知中,京城附近的村子都很富裕,这个名叫招财村的只听名字就能知道,即使没有富得流油,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再说,这个村子距离京城只有三十里,村民可以到京城做工,也可以种菜卖到京城,他们家里的下人当中,就有京城附近村子里的。
  可是到了村子之后,他们很快便发现,村里最好的房子是石头房,而更多的则是茅草房。
  整个村子,连一处青砖瓦房都没有。
  何小九很快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原来这个村子里的人并非本地人,他们是逃难逃到这里的。
  早年因为战乱和灾荒,产生了很多流民,后来天下太平,很多流民回到自己的家乡,但是也有很多是回不去的,要么是家乡的房子田地早就毁于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