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起来,老虎今年也快十六岁了,在猫咪中,这已经是非常老迈的年纪,它的皮毛已经缺乏光泽,还有几块斑秃,再也没办法像年轻时候灵活的跳跃飞奔,很多时候,它都躺在自己舒服的垫子里,慢慢晃着尾巴,目光巡视着自己的领地。
此时的宋家人来人往,好几辆马车装满了东西,停留在院子外。
“我就知道,多金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十七岁的小三元和解元啊,宋家的祖坟真的冒青烟了。”
“这次会试,咱们宋家难保要出一个状元喽。”
村里人围在宋德贵和苗翠娘两口子身边,巴结地说着好听的话。
早些年恩怨大伙儿早就忘掉了,现在的宋老二家今非昔比了,不仅做着大买卖,恩泽了全村人,唯一的金孙,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小小年纪,就已经考上了举人功名。
县试、府试、院试通通都是榜首,乡试又取获解元,关键这孩子才十七岁啊,完全当得起惊才绝艳这个称赞。
大伙儿想不明白,宋家这几个脑袋怎么生出了宋识文这样的脑袋,但人家现在小小年纪就已经是举人,现在又举家进京赴考,按照他解元的身份,在会试中必然也会有所斩获,到时候,宋家真的是一飞冲天,改换门庭了。
这和秀才不同,要是能考上进士或是同进士,宋家这个孙子就要当官啦,当年收他为徒的林知府已经被升官调回京都,有这样一位老师,宋识文也不愁前途。
如果说宋辰带大家发财让村里人都感激他,那么宋识文的出现就让村里人敬重宋家,甚至是敬仰。
他们已经自觉将宋家放在了更高的位置上,那是需要仰望的存在。
这会儿宋家收拾东西准备陪同宋识文进京赴考,也准备在那儿添置一些产业,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大伙儿都鼓起勇气,过来巴结一番,续续旧情。
其实故事到这里,宋辰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但生活还在继续。
这一趟进京,大房的宋大牛和伯郎以及宋三驴都会跟着一块过去,他们也会带几个人,去京都发展宋达快车的生意。
归根结底,他们的运输中心围绕着宋辰这个秘方掌控者展开着,到时候在京都安定下来后,他们会组织车队从京都送货,然后由留在老家的二马他们接应并分送。
也幸亏宋辰早就将食物的制作方式教授出去,他只负责提供最关键的密料,而这些密料存放时间长,即便在路上耽搁了一段时间也不怕,要不然,天气炎热的情况下,运输上还真是个大问题。
收拾好东西,一行人浩浩荡荡就从老家出发了。
十二年过去了,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小变化,两个孩子身上的变化尤其明显。
故事中阴沉冷漠的奸臣朱文,现在是个胖乎乎的小解元。
他的模样随了朱满珠,圆头圆脸,看上去憨憨的,一点都不精明的样子,但因为皮肤白净,这样的微胖一点都不油腻,反而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这幅长相,最讨长辈的喜欢。
再加上个头高,穿着体面儒雅的衣袍,看上去也是个阳光可亲的少年郎。
只有宋辰知道,现在这小子被他教得多么外白内黑,将来绝对是朝堂之中阴死人不偿命的厚黑学专家。
当然,宋识文的心计只用在敌对的人身上,生活中,他还是开开心心长大的小胖子。
当年还没被林随之看中收为弟子的时候,他刚进入县学,在那些官宦子弟面前也毫不自卑。
笑话,他可是宋氏小吃和宋氏饭庄的少东家呀,谁小时候不羡慕学校门口小吃摊、小卖部老板家的孩子呢。
作为总能在新产品没推出前就将那个新奇吃食带到书院里的孩子,他一直都是同窗之中最亮的崽,偶尔还会兼任一下代购的生意。
被家里人宠着,重视着,又有那么多朋友,宋识文的生活还是很阳光的。
至于故事里妖艳妩媚,眉眼中总是带着深深的恨意和刻薄的朱舞,这一世也大不相同。
她的模样更多继承了原身的好相貌,原身的外表虽然不如宋辰本人,但能一眼就迷倒朱满珠,可见也是十分俊秀的。
这些年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孩儿,宋织舞受到的宠爱比双胞胎哥哥更多,眼神里尽是被娇宠长大的娇憨和烂漫,将妩媚的长相略微压下,这种娇美和天真杂和的美丽,更叫人有深究的欲望。
十七岁还未许人家的多宝在这个时代,也算是个小老姑娘了,但谁让她模样好,家里给准备的嫁妆又丰厚,这次进京赴考,要是双胞哥哥能考取一个好成绩,求亲的人绝对能踏破宋家的门槛。
不是宋家不想早点帮她定一门好亲事,而是宋识文将来大概率要在京做官,家里也早有了举家进京的打算。
要是将闺女嫁在青都府,将来鞭长莫及,想要护着就难了。
而且宋辰还有另外一个想法。
在原本的故事中,作为恶毒女配的闺女身边也有一个无底线纵容她的官配,当然同样是站在男女主对立面的人,那个少年也没什么好下场。
作为旁观者,可能觉得那个少年很傻,一腔热血爱了一个疯癫的女人,还帮着她做了很多伤天害理的坏事,也不是什么好人。
但作为一个父亲来说,对方是不是好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对自家闺女的真心。
难道他宋辰的女儿,就不值得一个男人无底线的呵护吗。
好不好人的,看看自己的人品值,不就一下子清醒了吗。
古代的女子尤为艰难,如果两个孩子之间还有缘分,这未尝不是多宝的机缘。
******
因为带着老人和一只老猫,车队的进程并不快,小半个月后,才赶到京都。
宋辰一早就让人来京都购置了一座三进的院子,又让家里几个伺候多年的老仆先一步进京收拾,在他们赶到京都后,就很快安置下来。
宋识文在安顿下来的第一天就跟着亲爹宋辰去拜访了自己的老师,现在的吏部侍郎林随之,之后就呆在家中备考。
二老闲不住,带着儿媳妇和孙女拜访了附近的几家邻居。
之前置业的时候宋辰就考虑过,虽然家里很有钱,但他并没有在那些大官贵族聚集的地方购置房产,毕竟现在双方差距过大,这一条巷子里住着的,大多都是一些没落的闲散宗室或是一些六七品的小官以及一些富户。
周围的邻居也早早知道这座院子被青都府的一位富商买下,对方的儿子不仅是青都府的解元,还是吏部侍郎林随之的弟子,因此大多都不敢怠慢,客客气气的招待了宋家人。
这些年富裕舒心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老口子的个性,再加上当年他们就很懂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才搬来京都没多久就混进了一些圈子里,交了几个不错的朋友。
朱满珠就更不用说了,不少人都对她那个还没定亲的解元儿子感兴趣,加上她自身确实模样讨喜,性格大方,十分顺利带着女儿打入了小官太太和富商们的圈子里,这段时间几乎天天参加不同的宴会,也听到了不少故事。
“还记得当年咱们村里被抓走的逃奴顾氏吗?”
可能是因为对方曾经觊觎过自己男人,朱满珠对这个女人的印象格外深刻。
今天她吃到的瓜,就和这个女人有关。
万万没想到,当年和顾氏珠胎暗结的,居然还是一位侯府世子。
“据说那位定安郡主性子刚烈,直接和永宁侯世子和离,还带走了她生的那个女儿,并且将女儿改姓,过继到了她早逝兄长的名下。”
朱满珠咂巴着嘴,对那个没见过面的郡主十分佩服。
也幸亏那位郡主身后有无数战死的长辈做护身符,要不然,在这个时代带走男方的血脉并且改姓,还真不容易。
朱满珠不知道,原本的故事里,她也走上了这个轨迹。
这些年郡主的身体一直不好,但也磕磕绊绊活下来了,那个被改姓为姜婴宁的女孩还被皇帝册封为县主,母女俩经常被皇后接进宫里生活。
但即便这样,姜婴宁的婚事还是比较艰难,大家既看重她身后代表的姜家残余势力,看重皇后和太子,可又担心女儿随娘,也是个刚烈的脾气,世家大族的男子,哪一个不三妻四妾呢。
以至于现在姜婴宁十七岁了,也没定下婚事。
至于那个负心汉永宁侯世子,现在已经成了永宁侯,只不过不再受皇帝重用,越发没落了。
当年顾清鸢被带回来后什么下场外人也无从得知,反正就待在永宁侯的后院里生死不知,倒是她生的那个女儿,毕竟是永宁侯的骨肉,现在还是永宁侯承认的小姐。
只是因为外室女的出生,加上父亲永宁侯又只有虚衔,现在的陌雪霜远没有故事里的风光无限。
这一次之所以又被人提及,是因为不久前皇后母家承恩公府举办的花宴里,姜婴宁把陌霜雪推进荷塘中,当时路过的承恩公府的嫡次孙听到动静,下水相救,俩人有了肌肤之亲。
据说皇后怜爱养在身边的姜婴宁,原本准备撮合她与自己的侄孙,那个侄孙,就是承恩公府的嫡次孙。
现在倒好,本来要说给她的未婚夫婿和最厌恶的庶妹有了肌肤之亲,这两对母女好像有孽缘一样,生生世世缠绕在一起。
不管怎么样,姜婴宁霸道的名声算是彻底被传播开了。
“我觉得小姑娘也没做错什么啊。”
朱满珠没想到京都的规矩那样多,放在他们乡下,打起架来撕衣服扯头发,哪有那么多讲究。
这原配的女儿和小妾的孩子,难道不该不死不休吗?
反正她绝对受不了自己相公跟别人躺一个被窝还生娃儿,要是遇到这种事,自家两个崽子不帮着她打狐狸精,她还觉得自己生了个白眼狼呢。
闺女护着娘,有什么错?
第80章 极品一家人(二十一) 一更
时下京都最热闹的话题; 除了重掀十二年前定安郡主和永宁侯的那桩旧事以及两家纠缠了十二年的恩恩怨怨外,大概就是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了。
相比较之下,京都最繁华热闹的街市里闭门三个月后换了招牌开张的那家宋记饭庄; 虽然在老饕们之间掀起了很大的波澜; 但总体来说,热度总掩盖不了那样两件大事。
前者不必说,这种世家豪族之间的桃色新闻,平民百姓也爱听,更何况这样从父母辈纠缠到子女辈,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
现在很多酒馆茶楼里的说书先生都开始讲述以这两家为原型的故事,当然不可能直接点到他们的名字; 情节也有所改动,在说书先生的改编下; 这个故事越传越广,许多年轻人也开始熟知十二年前定安郡主与永宁侯和离这桩旧事,每一次都能迎来满堂喝彩。
绝大多数说书先生在写故事时都不偏不倚; 只说大多数人亲眼见证过的; 不夸张描述定安郡主母女的霸道刁蛮,也不像大多数人一样; 觉得陌霜雪被长姐推落水中就一定无辜可怜。
这些说书人; 谁没讲过二十多年前,姜大将军满门英烈固守北川; 退敌三千里的故事; 姜家就剩下定安郡主一个孤女; 长辈遗泽倾注一身; 这些熟知当年往事的说书人也不好编纂一些从未亲眼见过的故事诽谤污蔑姜家的女儿。
因此现在的传言大多两极分化。
一部分觉得定安郡主母女俩仗着家中那些阵亡在北川的长辈; 肆意妄为; 霸道横行,当年的定安郡主就容不得人,现在的平宁县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连有血缘关系的庶妹都容不下。
也有一部分人觉得,当年陌霜雪的母亲就能在定安郡主孕期爬床,谁知道这位永宁侯府的庶出二小姐会不会继承了母亲的血脉,为了夺得嫡姐的亲事,将计就计设计了这一出。
从始至终,提及永宁侯的人很少,因为在君权、父权、父权横行的时代,永宁侯做的这些事,甚至都算不上什么大错。
即便当初承诺不纳二色的人是他,可爆出外室生女的丑闻后,大家议论最多的,还是定安郡主的善妒不容人。
在大家看来,即便永宁侯承诺了不纳妾,作为一个合格的大妇,定安郡主在自己怀孕后,就应该大度地挑选几个女子放在永宁侯身边伺候,这些女子甚至都不用给什么名分,当个丫鬟就好,这样一来,又不违背永宁侯不纳妾的初衷,也体现了定安郡主作为接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小姐的美德。
也正是因为这个想法,姜婴宁的婚事才变成了老大难,大家都怕她和她的母亲一样,能有几个有权有势的男人,愿意终身只拥有一个女人。
另一桩大事备受关注的原因也很简单。
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总会有几个还没定亲的青年才俊,这些人的名单早就已经出现在了一些家中有适龄未婚少女的家族手中。
儿女结亲是结两姓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