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若萱看似淡然,实则高傲。她不会愿意在自己这个赢过她的情敌面前低头,更不会当着自己的面表现出自己的卑微。
若是今日顾华清不过来,她或许会对贺琮吐露出她心底藏着的感情。不管贺琮如何想,最起码她的心愿了了。
可是以德报怨从来都不是顾华清的风格,许若萱多次想要置她于死地,屡出毒计,若非顾华清运气好,恐怕已经成了一具尸体。所以知道想明白了一切,顾华清自然不可能成全她。
第一百零三章 离京
后宫众人都没想到; 毒害皇后娘娘的竟然会是一直淡然如菊的德妃。只是德妃在宫中向来独来独往,也没有什么交好的妃嫔,众人惊讶过也就罢了。
等到她们知道了曾经仪贵嫔险些小产那件事和上林苑皇后娘娘的马发狂那件事也是德妃做的以后; 后宫妃嫔心中便只有庆幸了。这样心思缜密的人,就像是一条隐藏起来的毒蛇一样; 若不是这次被查出来,还不知道她要害谁呢?
许若萱如今被打入冷宫; 两人恩怨了结; 顾华清也不会特意再磋磨她。倒是周昭媛; 因为许若萱收买玉泉宫的宫女陷害她; 对许若萱十分厌恶记恨; 时不时要跑到冷宫去奚落一番。
真相在后宫之中影响不大,倒是前朝受到的影响更大一些。
自从知道了许若萱是下毒谋害皇后的罪魁祸首以后; 她的父亲许侍郎就上了请罪奏折,称自己教女无方; 治家不严,无颜再做这个户部侍郎; 自请辞官还乡。
许若萱虽然毒辣; 但是她父亲许侍郎却是个难得的正直之人,在官场上也素有美名。
许侍郎一心为国,平日里的时间都花在了公务上; 对于儿女的教养便难免没有那么上心; 许若萱做过的事情他是真的完全不知情。
贺琮也不愿意连坐; 因此将许侍郎递上来的折子留中不发,以作挽留。
只是没想到许侍郎辞官之心已决,见贺琮将他的折子留中,又连上了两道奏折; 执意辞官,最终贺琮只能同意。
“陛下并没有因为若萱的事情迁怒,老爷你这又是何必呢?”许夫人不明白夫君为何执意要辞官,忍不住劝道。
看着许侍郎自从知道许若萱做下的事情,瞬间像是老了十岁的面容和鬓边的白发,许夫人又忍不住自责道:“都是我没有教好若萱,不仅害了她自己,还害了老爷,害了许家······”
看着默默垂泪的妻子,许侍郎叹了口气,开口安慰道:“没有教好若萱,不只是你一个人的原因,我平日里忙着公务,对几个孩子多有疏忽,她变成如今这样,我也有责任。”
“至于辞官这件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连齐家都没有做到,又何谈治国呢?”
“若萱我已经没有办法了,如今辞了官,我也能有精力和时间好好教导其他几个孩子了。不求他们出人头地,只希望他们能无愧于心。”
许夫人和许侍郎夫妻多年,知道他最是固执,只能接受了这个理由,打起精神来整理回乡的东西。
只是许夫人不知道,许侍郎执意要辞官,还有一个理由:他用他的侍郎之位,为许若萱换了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谋害国朝皇后,这样的恶行,即使是处死也不为过。但是那毕竟是他的亲生女儿,许侍郎即使再正直,也不忍心看着女儿去死,更何况他心中还自责愧疚于自己没有教好女儿。
陛下虽然只是把若萱打入了冷宫,但是冷宫那种地方,一个没有任何庇护,还得罪了皇后的罪妃,又能活几年呢?即使皇后不再计较,这宫里却也永远不会缺少拜高踩低的人。
即使再罪大恶极,这也是他嫡亲的女儿,许侍郎只能用他的侍郎之位,还有这些年的兢兢业业,恳求陛下留若萱一命。
“可怜天下父母心。”听完贺琮说起许侍郎奏折中的恳求,顾华清有些感慨的说道。
许侍郎做的这一切,不可谓不用心良苦。
看着贺琮平淡的神色,顾华清又开口问道:“既然如此,那陛下准备怎么做?”
“华清以为如何?”虽然许侍郎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是到底顾华清才是这件事情的苦主,如何处置许若萱,还是要看顾华清的意思。
“陛下当真要我决定?”顾华清看了一眼贺琮,轻轻笑了笑问道。
贺琮微微点头,认真道:“许氏谋害的是你,她的下场,自然该由你来决定。”在贺琮心中,许侍郎与顾华清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
顾华清垂眸思考了片刻,“许侍郎到底是两朝老臣,如今又这般恳求,那就给他这个面子,留许氏一命。”
“让许氏出宫去佛寺吧,从今以后长伴青灯古佛,日日诵经,弥补她的罪孽。”顾华清面色平静的说道。
既然许侍郎一片苦心,想要许若萱活下去,那就满足他,反正顾华清也没想过要许若萱的命。只是不知道许侍郎想过没有,对于一些人来说,这样活着,或许比死了更难受。
“这样也好,那便安排许氏去静慈寺吧。”贺琮并没有什么异议,想了想,便给许若萱安排好了去处。
静慈寺虽然也是皇家寺庙之一,但是其中都是一心向佛,坚持苦修的女尼,但同时条件也要比其他寺庙清苦一些。
这道旨意传到了冷宫,即使许若萱已经心如死灰,却还是忍不住有些惊讶。
静慈寺或许清苦,但是绝对不会比冷宫里条件更差。虽然再也不能出静慈寺,但是同样也不会有周昭媛这样的人再来奚落磋磨她。
陛下怎么会突然下了这样一道旨意?
只是不等许若萱再多想些什么,就从来传旨的内侍那里的得到了一个消息:她的父亲,主动辞官了,一家人不日就要回乡。
许若萱这样的聪明人,不用多说什么,她自己就能猜到发生了什么事情——这道旨意,是父亲用他的官职换来的!
想起一心为国,兢兢业业的父亲,再想到他如今为了自己主动辞官回乡,即使被打入冷宫,被周昭媛奚落,都没有流泪的许若萱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
直到这个时候,她才想到,她的行为,究竟对父母,对许家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她做的事情,父母家人全然不知情,可是如今他们却要为了她而付出代价,受她的连累。
许若萱的心中终于有了一丝后悔。
只是事到如今,这一丝迟来的后悔,已经于事无补了。
知道许若萱被送到了静慈寺,从此长伴青灯古佛,许侍郎在书房静坐了一下午,出来时精神倒是要比前几天好了一些,还有精力和许夫人一起整理家中的东西,想要尽快启程回乡。
许侍郎辞官以后,户部左侍郎的位置便空了出来。朝臣们都在猜测陛下谁会成为户部左侍郎的时候,陛下忽然下旨,提拔顾渊为户部左侍郎。
顾渊是谁?
安阳候世子,皇后娘娘的嫡亲兄长,如今大周名正言顺的国舅爷。
这道旨意下来以后,朝堂上不免议论纷纷。
细数顾渊的履历,确实是出身名门的有才之士,任职期间政绩卓越。但即使如此,顾渊如今不足三十岁的年纪,就能坐上户部左侍郎的位置,未免太过夸张。
几乎所有人都明白,顾渊年纪轻轻就能成为户部左侍郎,固然他自身本领突出,但是皇后娘娘的原因同样不可忽视。
不然朝堂上有才之人何止一个顾渊,但为何却只有一个顾渊能在不足而立之年就能当上户部左侍郎,官居三品。按照这个速度,顾渊入阁拜相的日子可谓是指日可待。
许氏女谋害皇后导致许侍郎辞官回乡,坐上许侍郎位置的却是出了当今皇后的安阳侯府顾氏嫡长子,一时间前朝后宫都知道了陛下对皇后娘娘的偏爱。
因为贺琮这神来一笔,安阳侯府的门前这段日子便热闹了起来。比起门庭若市的安阳侯府,许家便不免有“门前冷落车马稀”之景。
只是安阳候府依旧是稳如泰山,不骄不躁,而许家忙着收拾东西离京,府里乱糟糟的,完全不在意这些,倒是让想要看笑话的人失望了。
许家人整顿好了一切离京的那一天,被推出来顶罪的魏国大皇子正好来到长安。
第一百零四章 赏赐
春和景明; 温度宜人,几场春雨过后,长安城里的花纷纷开放; 走在街上都仿佛能闻到空气里的花香。
这样的时节里,出门走动的人都比其他季节要多上不少。长安大街上人流如织; 热闹非凡。
魏国大皇子魏楠第一次来到长安,见到的就是这样的景象。
魏楠是魏国关于端王与魏国勾结谋反这件事推出来的替罪羔羊; 看在他是魏国大皇子的份上; 虽然不至于让他坐囚车进城; 但是也没有当初三皇子魏荣来长安时的排场。
一辆简单的马车上; 坐着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男子; 正是魏国大皇子魏楠。
听到外边热闹的声音,魏楠轻轻掀起马车车帘向外看去; 然后就看到大周都城中热闹繁盛的场景。
看着路上行人和路边摊贩脸上纯粹的笑容,魏楠目光微垂; 嘴角微微勾起,带着几分讽刺。
与长安相比; 魏国的都城大梁如今不说民不聊生; 但是也已经早已经没有了这办欣欣向荣之景。
魏国如今内耗言重,他那几个兄弟整日想着争权夺利,朝堂之上也是乌烟瘴气。以至于上行下效; 官场一片混乱; 百姓的日子自然也不会好过; 又怎么会有这样的热闹。
他从大梁来到长安,这一路走来,他看到了更多之前在大梁看不到的东西,如今的魏国; 已经烂到根子里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可以和周国平分天下的魏国了。
想到这里,魏楠有些无趣的放下手中的帘子,嘴角的弧度也拉了下来。他如今不过是魏国的弃子而已,他自己还前路未卜,魏国的未来自然也与他更没有关系了。
魏楠虽然是来请罪的,但贺琮与一众朝臣商议过以后,倒是不至于让他一来就住进牢房里。便依旧让人把魏楠安置在了四方馆,只是没有了当初对魏荣一行人的各种礼遇,平时必要的出入也有人跟随着。
————————————————————
对于许若萱突然被送到静慈寺这件事,后宫的妃嫔们虽然有些奇怪,但是毕竟和她们没有什么关系,除了因为许若萱出宫不能再继续针对她的周昭媛有些不高兴,其他人都没怎么在意。
倒是魏国大皇子魏楠来长安请罪这件事,让她们有些议论。
堂堂一国皇子,还是魏帝的长子,却被压到长安来请罪,甚至她们还听说魏国传来的意思是任由大周处置这位大皇子。
即使是她们这些久居宫中,对如今的政局不太清楚的后妃们,也能从这样的态度中看出来,除了这位大皇子本身不受宠以外,也是有魏国如今已经今非昔比的缘故。众人心中对魏国难免有些不屑。
魏贵妃毕竟是魏国公主,这件事一出,众人对她的态度难免有些微妙。虽然不至于在她面前说些什么,但是宫中毕竟人多嘴杂,不免会有些风言风语。
顾华清自然也发现了这些事,只是没有人在魏贵妃面前说起,她不好因此而大张旗鼓的为魏贵妃作主。而且这件事本来只是有人私下里议论两句,如果她把这些议论放到明面上,反而更让魏贵妃难做。
因此顾华清只能一边约束宫中的宫人们,一边经常给魏贵妃赐些东西,以表明她的态度。
永安宫中
魏贵妃看着宫人们送来的皇后娘娘赐下的首饰布匹,原本神色平淡的脸庞带上了浅浅的笑容。
“娘娘,奴婢听说皇后娘娘这次给后宫众人赏赐,只有您和袁贵妃的一样,是最多的,淑妃和惠妃比你们两位少了一盒珍珠和两只虾须镯,其他诸位更次之。”
“可见皇后娘娘还是看重您的,这下看那些人还敢不敢乱说话。”魏贵妃身旁的圆脸宫女高兴的说道。
贵妃娘娘平日不喜欢出门,听到的不多,她们这些在外行走的宫人们却不止一次听到有人说闲话。在圆脸宫女看来,贵妃娘娘漂亮又心善,偏偏要被魏国连累,让她心中既生气又憋屈。
好在皇后娘娘眼明心慈,知道她们娘娘是受了无妄之灾,愿意为贵妃娘娘撑腰,约束宫中众人。
看着小宫女脸上的高兴,魏贵妃也笑了笑。她进宫时带的那两个宫女早已经被魏贵妃找机会处置了,两个对自己没有丝毫忠心的宫女,她自然不会留着她们坏事。
在魏国后宫的时候,她是那个人人可欺的六公主,可是在这里,即使她并不怎么受宠,也是宫中唯二的贵妃,处置两个宫女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想起她见那两个宫女的最后一面时她们说的话,魏贵妃垂眸掩饰住了眼中的讽刺。
魏国从来不是她的依靠,以前不是,以后,也不会是。
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