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疲倦的姜宁伸着懒腰,“嘶……”
迷迷糊糊有点找不着北,混沌的脑袋半天才清醒过来。
枕边空空的,这才想起霍翊深今早有课。
拿起手表,十点多了。
姜宁起床,差点没摔倒。
哎呀妈啊,公狗腰真是造孽!
谁知一抬头,看到墙上的衣钩晾着四只雨伞,顿时雷得姜宁外焦里嫩,他还以为现在是六七十年代,能反复利用是吗?
万一不小心中招了,老命都在它手里!
姜宁没眼看,将雨伞全扔进垃圾筒。
刷牙洗漱好,发现豆豆不在家,应该被霍翊深带去上课了。
时间差不多,姜宁从空间取出午饭,特意要了药膳鸡汤。
刚准备好,兄妹俩就回来了。
连着吃了不少猪脑炖天麻,豆豆精神好了不少,“姐姐,我肥来了。”
“嗯,快洗手吃饭。”
“豆豆。”霍翊深叫住妹妹,纠正道:“从今天起叫嫂嫂,以后不叫姐姐了。”
豆豆有些迷茫,眼睛在姜宁跟哥哥之间来回徘徊,不太懂嫂嫂跟姐姐的区别。
“哥哥喜欢姐姐,我们已经在一起了,她是我的妻子,所以你得改口叫嫂嫂。”
在一起?可是哥哥姐姐一直都在一起呀。
豆豆迷糊,但还是乖乖朝姜宁露出甜甜的笑容,“嫂嫂。”
一声嫂嫂,把姜宁喊脸红了,“吃、吃饭吧。”
洗干净手,豆豆兴冲冲坐下,“嫂嫂,我今天去上课了,好多人问我伤好了没?”
她从口袋里拿出只千纸鹤,“这是小明送给我的礼物。”
小明?那个养老鼠的小男孩。
“还有小慧,她偷偷给了我一颗糖,但是我没要。”
被别人从嘴里抢过糖,豆豆知道那是可以让人活命的。
她不缺糖,但小慧却很珍贵地藏了几个月都舍不得吃。
姜宁鼓励她,“豆豆真棒,咱们的东西不能给别人,也不能要别人的东西。”
喝了两碗滋补的鸡汤,被掏空的身体舒服了许多。
见霍翊深跟没事人似的,姜宁有点郁闷,不过这家伙向来藏得深,她将韭菜炒鸡蛋推到他面前,“多吃点。”
补肾的。
霍翊深回馈她红烧肉,“你也是。”
脚趾抠地。
吃完午饭,豆豆主动揽下家务活,狗子在旁边帮倒忙。
姜宁拖着掏空的身体,回到房间继续睡觉。
霍翊深跟着进来,然后发现雨伞不见了。
找了一圈,发现它们安静躺在垃圾桶。
药店扫了几百只压根不够用,霍翊深坐旁边轻轻推了推她,“你那有多少?”
姜宁有点尬,但还是将王猛同志那批仅剩的存货拿出来。
霍翊深估算,两人要过一辈子,还是不够的。
姜宁无语了,带他进空间看冯董长的那几个柜子。
最后,霍翊深嘴角有些抽,这会有多了。
明明困得很,但有他在身边又睡不着,姜宁只得聊天,“你教的那批学员如何?”
“还行,知道末世要防身保命,个个挺刻苦认真的,天天勤奋不偷懒。”
霍翊深对他们严要求,“我选了几个动作标准且悟性高的,让他们传授其他的小区成员,这样既能快速推广,我也得落得轻松。”
晚睡早起,他也真的困了,拥着姜宁很快睡过去。
醒来傍晚,两人一块去井边打水。
那场开水雨只下了几个小时,晴朗后没两天,土地再次干涸皲裂,却丰富了地下水。
井里的水多了,分到的量自然就多了,401可以分到2桶水。
姜宁每天都下来,打的水囤在空间浇灌。
大露台全部种上抗旱红薯,豆豆种的花生,青菜之类,小家伙用心得很,天天浇水遮阳,终于守到发芽了,谁知不到半天时间,嫩芽就被炽人的暑气烤焦了。
害得小家伙伤心了老半天。
姜宁只得哄她,等极热过了再给她种子。
打完水,霍翊深怕累着她,一手拎一桶轻轻松松。
姜宁连表现的机会都没有。
打水大叔笑出满脸褶子,“小姜,你挑男人的眼光真好,霍教官厉害得很。”
姜宁笑笑,跟在霍翊深身后。
“小姜。”何天明在远处大喊,“等等。”
他急匆匆跑过来,气喘唏嘘道:“出事了。”
杨伟民突然肚子疼抽搐得厉害,小区只有姜宁会医术,事情突然只能指望她了。
末世很多米面油粮过期,会产生黄曲霉素,吃坏肚子是很常见的,严重的甚至因此丧命。
杨伟民为人不错,而且何天明开口,姜宁打算去看看,毕竟学医是要练手的。
副队长住1号楼,跟何天明是上下楼邻居,平时关系也很不错。
媳妇在极寒时没了,只剩跟儿子相依为命。
姜宁到的时候,杨伟民脸色煞白得厉害,紧紧捂着肚子咬牙强忍着,“没、没事,忍忍就过去了。”
桌上还有红薯稀饭,红薯不多,米粒就更少了,清得能当镜子照。
一盘被剁得稀碎的干红薯苗熬的菜,呈黑褐色没有半丝油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猪食。
饶是这样,在末世来说伙食算是可以了,要知道外面很多人连红薯皮都啃不上,更何况桌上还有小半盘炒鱿鱼。
现在是极热,晒干的红薯苗不可能发潮长霉,红薯也是这几天才收的,更不可能坏了。
居委会发的是陈米,有变质的可能,但熬粥只是放了小半把,不可能产生强烈的食物中毒反应。
姜宁问杨伟民的儿子,“你爸平时有其他疾病吗?”
杨杰才十七八岁,此时神情慌张无比,“没有,他身体平时挺好的。”
两年天灾,唯一幸运的是没生大病,小病小痛的都扛过去了。
姜宁问他疼痛的位置,排除了急性阑尾炎,肠梗阻,“先洗胃催吐。”
“不,我没有事。”腹痛如刀绞,豆大的汗珠不断从额头落下,杨伟民却咬牙不同意,“我这刚吃的肉,可不能吐了。”
大半年没吃肉了,吐了多浪费啊。
杨伟民死撑着,“饭菜没问题的,我跟我儿子都吃了。”
姜宁问杨杰,“你们俩吃得一模一样?”
“吃得一样,但今天是我爸生日,我特意炒了半碟鱿鱼让他尝尝,会不会没弄干净?”
第216章 远古病毒
鱿鱼是杨杰拿了大几斤红薯换回来,为此还挨了杨伟民批评说糟蹋粮食,其实他只是想让爸爸过生日能够尝口肉。
怕造成浪费,连鱿鱼最外层的紫色膜衣都舍不得剥掉,但是反复洗了好几遍。
而且,他故意磨磨蹭蹭不端碗,就是想让爸爸多吃两口肉。
姜宁观察炒鱿鱼,拿筷子翻看鱿鱼须,“干鱿鱼?”
“是啊,很大一条鱿鱼,一条就一斤了,我切了四分一炒的。”
一斤大的干鱿鱼?姜宁吃惊。
普通养殖的鱿鱼晒干后,有三四两已经很大了,纯野生的一两都算大的。
洪涝把海产养殖场冲垮,大海里的野生鱿鱼绝对不可能有这么重,即使偶尔有也早就被人打捞了,上岸之后也得按三六九等分,好货根本不可能到普通幸存者手里。
杨杰解释,“没有,他们卖的干鱿鱼块头很大,还有两斤多的。”
姜宁蹙眉,心头猛然一惊。
她记得霍翊深说过,极热会让两极冰川融化,远古病毒极有可能会入侵海洋。
“鱿鱼在哪?”
杨杰连忙从厨房将剩余的干鱿鱼拿出来。
姜宁傻眼,这干鱿鱼……比她之前囤的货不但大了几倍,触手上的紫色膜衣更厚。
鱿鱼有不少凸起的肉疙瘩,只是晒干了不是特别明显,但仔细瞧还是能分辨的。
闻了闻,是干鱿鱼没错,但味道比她囤的差了很多,腥味特别的重。
“这鱿鱼有问题。”姜宁神情严肃,“洗胃,马上。”
没有洗胃管,只能不停往杨伟民嘴里灌水,灌够了,自然就吐了,然后继续。
杨伟民起初不愿意相信,可杨杰吓得哭了,差点没跪下来求他,“爸,你就听阿宁姐的吧,妈妈已经走了,你要是再离开,让我怎么办啊?”
十七八岁的他,经过两年天灾已经懂事无比,此时却哭得像个孩子。
杨伟民不想离开儿子,“别哭,爸爸听你的。”
拼命喝水,拼命催吐。
杨杰六神无主,他只是想让爸爸生日这天吃口肉,怎么就会把他害了?
何天明神情严峻,“小姜,你为什么会说鱿鱼有问题?”
姜宁没隐瞒,用猜测的方式将远古病毒的事说出来。
何天明震惊,这十多年来,气温确实越来越高,两极冰川融化得越来越快,科学家对于远古病毒的担忧,媒体上也时有报道。
只是普通人都觉得太过遥远,看过也就忘了。
没有想到,有一天真的发生了,而且是发生在没有药物的末世。
杨伟民被灌了半桶水,连胆汁都出来。
何天明关心道,“老杨,你感觉怎么样?”
杨伟民不停喘着气,身体还是很疼,但比刚才缓了不少,“我、我也没吃几口。”
吃口肉不容易,就想着留给儿子多吃点。
没吃几口就疼成这样,要是全部吃完,这家子可就绝了。
何天明惊出满手心的冷汗,沿海不同内地或产粮大省,这边工业发达,而且地理位置不适合建战略性粮仓。
天灾到现在,很多人之所以还能有口吃的,都是伸手跟海洋要的。
盐,海产,海菜等。
这些都要感染了远古病毒,幸存者以后怎么办?
何天明声音颤抖,“小姜,你敢确定吗?”
姜宁摇头,“只是猜测而已。”
“可要是真的,我们岂不是连活下去的希望都没有了?”
姜宁没法回答,只能选择沉默。
杨家没有药,洗胃后只能硬扛。
姜宁能做的都做了,于是打算离开。
谁知何天明叫住,“小姜,这事非同小可,每天有那么多的海水海货过来凤城,如果真有问题,指不定会死多少人,要不我们去趟居委会把这事反应一下?”
姜宁委婉,“何队长,这只是我的猜测,并没有任何证据,万一调查出来不是,我岂不是造谣滋事了?
到时不说警局要送我银手镯,只怕那些卖货的会第一个跳出来砍死我。
副队长没事就好,我先回去了。”
从1号楼出来,姜宁深深叹口气,没想到病毒入侵会这么快。
前世她过得落魄流离,吃过树皮啃过观音土,哪有机会享受海产品。
见到幸存者都躲着走,就怕被当成两脚羊宰,所以这事真不清楚。
距从海边回来还不到两个月,没想到变化那么大,搞得姜宁心里阴影极大,40吨的新鲜,以及几万斤的干货及海盐,还敢吃吗?
怪不得上辈子一袋盐能换30斤粮食,估计情况还挺严重的。
她有些担忧,“病毒感染会怎么样?”
霍翊深也不清楚,每天忙忙碌碌奔走在救灾一线,生死更是家常便饭,稍微有空闲倒头就睡,还真没精力去关注其他的事。
“救灾一直有供应海鲜饭团,估计是以前囤的货,总之没发生过中毒死亡的事,我还是几年后才听别人提了嘴。”
或许有,但当时没有往那方面想,天灾死的人太多了,活得太艰难,谁有精力去研究死亡背后的真实原因。
姜宁心想,灾后三年,沿海的盐变得奇缺,足以说明官方察觉到这个问题,才会禁止食用海盐的。
只是不知道,他们现在发现了没有?
见她眉头紧蹙,霍翊深安慰道:“阿宁,我们把该做的都做了,其他的听天由命。”
姜宁琢磨他的话,“以后会发生的事,你都告诉相关部门了?”
霍翊深没回答,拉着她的手回家。
回到家,姜宁用酒精消毒,不忘把衣服换了。
……
晚上,何天明敲开杨家的门,“老杨,你情况怎么样?”
杨伟民症状好很多,就是感觉浑身乏力,苦笑道:“这次命大,阎王爷没收。”
杨杰内疚自责,“爸,都是我不好,差点把你害了。”
杨伟民安慰儿子,“跟你没关系,都是这害人的末世,让我们活得人不像人鬼不鬼样的。”
见他气色好了不少,何天明确定就是鱿鱼的问题,“老杨啊,没想到海里的东西也不能吃了,指不定哪天就蔓延到陆地的作物,以后进嘴的东西都得注意。”
“谁说不是,老天爷还让人不让人活啊。”
“这次你能躲过阎王爷,真是多亏了姜宁。”何天明跟他商量正事,“这事咱们没碰上就算了,碰上了不能当作不知,你说要不上报给居委会?”
杨伟民思考,“居委会不管这事吧?”
第217章 预言成真
如果天灾没来,找食安办或卫生局都可以,可现在这些部门都没了,居委会自